CN204286254U - 测尺 - Google Patents

测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6254U
CN204286254U CN201420663274.4U CN201420663274U CN204286254U CN 204286254 U CN204286254 U CN 204286254U CN 201420663274 U CN201420663274 U CN 201420663274U CN 204286254 U CN204286254 U CN 204286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
survey chi
shrinkage
rule
surv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32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青云
张磊
陈连城
黄庆国
李永明
乔元栋
乔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6632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6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6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62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尺,包括:主测尺;副测尺,副测尺与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以使副测尺和主测尺处于不同的测量方向。由于副测尺和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因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将主测尺和副测尺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使测尺能够满足各种测试工况。以矿井巷道为例,由于测尺能够同时具有至少两个测量方向,因而能够同时对矿井巷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并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简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测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矿井巷道(硐室)进行测量时通常采用卷尺或钢尺。由于矿井巷道(硐室)的宽和高大多集中在2至6米左右,因而在使用卷尺或钢尺测量时存在数据测定精确度低、误差大、测定范围小、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操作不便、使用不便、测量效率低等问题。特别在对较高位置进行测量时,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卷尺或钢尺对待测物体进行测量时存在使用不便、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尺,包括:主测尺;副测尺,副测尺与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以使副测尺和主测尺处于不同的测量方向。
进一步地,主测尺和/或副测尺为伸缩尺。
进一步地,主测尺包括:主测尺外壳;第一伸缩尺,第一伸缩尺与主测尺外壳滑动连接,且第一伸缩尺由主测尺外壳的第一侧伸出并可回缩至主测尺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主测尺还包括第二伸缩尺,第二伸缩尺与主测尺外壳滑动连接,且第二伸缩尺由主测尺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伸出并可回缩至主测尺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主测尺还包括主测尺定位部,第一伸缩尺通过主测尺定位部与主测尺外壳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主测尺定位部包括顶紧件,顶紧件可调节地设置在主测尺外壳上,顶紧件的顶紧端与第一伸缩尺抵接以使第一伸缩尺与主测尺外壳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主测尺定位部还包括主测尺止挡件,主测尺止挡件设置在第一伸缩尺上与顶紧件的顶紧端止挡定位。
进一步地,主测尺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伸缩尺和主测尺外壳之间摩擦力的主测尺阻尼部,主测尺阻尼部设置在第一伸缩尺和/或主测尺外壳上。
进一步地,主测尺阻尼部包括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设置在第一伸缩尺上。
进一步地,凸起结构呈条状,条状的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沿第一伸缩尺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测尺还包括用于限制副测尺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主测尺上,且副测尺与限位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具有导引滑道,副测尺具有与导引滑道滑动配合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副测尺包括:副测尺外壳;第三伸缩尺,第三伸缩尺与副测尺外壳滑动连接,且第三伸缩尺配置为可由副测尺外壳的远离主测尺的一端伸出。
进一步地,副测尺还包括副测尺定位部,第三伸缩尺通过副测尺定位部与副测尺外壳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副测尺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三伸缩尺和副测尺外壳之间摩擦力的副测尺阻尼部,副测尺阻尼部设置在第三伸缩尺和/或副测尺外壳上。
进一步地,测尺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本体,支撑本体具有中空腔体;第四伸缩尺,第四伸缩尺滑动设置在中空腔体内,且第四伸缩尺配置为可由支撑本体的远离主测尺的一端伸出。
进一步地,测尺还包括用于限制支撑部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主测尺上,且支撑部与限位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测尺还包括气泡水平仪,支撑部和/或主测尺上设置有气泡水平仪。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副测尺与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以使副测尺和主测尺处于不同的测量方向。由于副测尺和主测尺可枢转地连接,因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将主测尺和副测尺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使测尺能够满足各种测试工况。以矿井巷道为例,由于测尺能够同时具有至少两个测量方向,因而能够同时对矿井巷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并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测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P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副测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测尺;11、主测尺外壳;11a、第一侧;11b、第二侧;12、第一伸缩尺;13、第二伸缩尺;14、主测尺定位部;15、主测尺阻尼部;20、副测尺;21、连接件;22、副测尺外壳;23、第三伸缩尺;24、副测尺定位部;25、副测尺阻尼部;30、限位件;31、导引滑道;40、支撑部;41、支撑本体;50、气泡水平仪;60、刻度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尺。如图1至图5所示,测尺包括主测尺10和副测尺20,副测尺20与主测尺10可枢转地连接以使副测尺20和主测尺10处于不同的测量方向。由于副测尺20和主测尺10可枢转地连接,因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将主测尺10和副测尺20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使测尺能够满足各种测试工况。以矿井巷道为例,由于测尺能够同时具有至少两个测量方向,因而能够同时对矿井巷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并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简便的特点。
优选地,主测尺10和/或副测尺20为伸缩尺。由于主测尺10和/或副测尺20为伸缩尺,因而使测尺具有更大的测量范围,从而有效扩大了测尺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测尺10包括主测尺外壳11和第一伸缩尺12,第一伸缩尺12与主测尺外壳11滑动连接,且第一伸缩尺12由主测尺外壳11的第一侧11a伸出并可回缩至主测尺外壳11的内部(请参考图1和图2)。由于第一伸缩尺12与主测尺外壳11滑动连接,因而使主测尺10具有长度便于调节的特点。由于第一伸缩尺12在不使用时能够回缩至主测尺外壳11的内部,因而能够有效对第一伸缩尺12进行保护,避免外力磕碰第一伸缩尺12导致其损坏,从而有效延长了主测尺10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主测尺1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主测尺10还包括主测尺定位部14,第一伸缩尺12通过主测尺定位部14与主测尺外壳11定位配合。由于设置有主测尺定位部14,因而当第一伸缩尺12由主测尺外壳11内伸出后,通过主测尺定位部14,可以使第一伸缩尺12相对于主测尺外壳11定位锁止,从而避免第一伸缩尺12意外回缩。
如图1和图2所示,主测尺定位部14包括顶紧件,顶紧件可调节地设置在主测尺外壳11上,顶紧件的顶紧端与第一伸缩尺12抵接以使第一伸缩尺12与主测尺外壳11定位配合。由于设置有顶紧件,因而当顶紧件与第一伸缩尺12顶紧配合后,第一伸缩尺12相对于主测尺外壳11静止,从而避免第一伸缩尺12回缩。
优选地,顶紧件为螺钉、螺栓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测尺定位部14还包括主测尺止挡件,主测尺止挡件设置在第一伸缩尺12上与顶紧件的顶紧端止挡定位。由于设置有主测尺止挡件,因而通过主测尺止挡件止挡顶紧件的顶紧端,可以将第一伸缩尺12与主测尺外壳11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主测尺止挡件为多个,多个主测尺止挡件沿第一伸缩尺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主测尺止挡件为设置在第一伸缩尺12外表面上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顶紧件配合能够起到有效止挡的效果。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测尺定位部14为胶带,主测尺定位部14与主测尺外壳11通过胶带粘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测尺10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伸缩尺12和主测尺外壳11之间摩擦力的主测尺阻尼部15,主测尺阻尼部15设置在第一伸缩尺12和/或主测尺外壳11上。由于设置有主测尺阻尼部15,因而有效增加了第一伸缩尺12和主测尺外壳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第一伸缩尺12的运动相对平缓,避免二者因运动干涉过少导致第一伸缩尺12意外伸出、意外回缩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测尺阻尼部15包括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设置在第一伸缩尺12上。由于第一伸缩尺12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因而具有该凸起结构的位置会与主测尺外壳11内壁会产生抵接摩擦,从而在第一伸缩尺12运动时具有较大的运动摩擦,避免第一伸缩尺12意外伸出或回缩。
该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凸起结构呈条状,条状的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沿第一伸缩尺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由于条状的凸起结构分布在第一伸缩尺12上,因而不论第一伸缩尺12出于何种伸出状态,均能保证至少一个条状的凸起结构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
优选地,条状的凸起结构呈直线形、弧线形或折弯形。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为波纹或螺纹等。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测尺阻尼部15设置在主测尺外壳11的内壁上。该主测尺阻尼部15为突出设置在主测尺外壳11的内壁上的凸起结构。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测尺阻尼部15为设置在主测尺外壳11的远离主测尺10一端的端面处的条状阻尼橡胶。由于在第一伸缩尺12伸出的开口处设置有上述条状阻尼橡胶,因而该条状阻尼橡胶始终对第一伸缩尺12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加了第一伸缩尺12和主测尺外壳11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测尺10还包括第二伸缩尺13,第二伸缩尺13与主测尺外壳11滑动连接,且第二伸缩尺13由主测尺外壳11的与第一侧11a相对设置的第二侧11b伸出并可回缩至主测尺外壳11的内部。由于在主测尺外壳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尺13,因而进一步扩大了主测尺10的测量范围。
优选地,第二伸缩尺13的结构与第一伸缩尺12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第二伸缩尺13上也设置有主测尺阻尼部15。
优选地,主测尺外壳11的第二侧11b设置有主测尺定位部14,第二伸缩尺13通过该侧的主测尺定位部14与主测尺外壳11定位配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伸缩尺12和第二伸缩尺13的长度均为2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还包括用于限制副测尺20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30,限位件30设置在主测尺10上,且副测尺20与限位件30滑动连接(请参考图1)。由于设置有限位件30,因而能够有效避免副测尺20转动过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尺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件30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具有导引滑道31,副测尺20具有与导引滑道31滑动配合的连接件21。优选地,连接件21为滑扣。由于导引滑道31与连接件21滑动配合,因而有效规划了导引滑道31的运动轨迹,从而保证了测尺的使用可靠性。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导引滑道31为弧形,导引滑道31的角度范围90度。
优选地,连接件21具有锁紧端,该锁紧端能够将副测尺20与限位板锁紧。由于锁紧端能够将副测尺20与限位板锁紧,因而能够使副测尺20与主测尺10在任意位置锁紧,保证了测试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锁紧端具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副测尺20与限位板锁紧。通过调节锁紧螺母,也可以将二者解锁。
本实用新型中的副测尺20包括副测尺外壳22和第三伸缩尺23,第三伸缩尺23与副测尺外壳22滑动连接,且第三伸缩尺23配置为可由副测尺外壳22的远离主测尺10的一端伸出(请参考图1和图3)。由于第三伸缩尺23与副测尺外壳22滑动连接因而使副测尺20具有长度便于调节的特点。由于第三伸缩尺23在不使用时能够回缩至副测尺外壳22的内部,因而能够有效对第三伸缩尺23进行保护,避免外力磕碰第三伸缩尺23导致其损坏,从而有效延长了副测尺20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副测尺2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副测尺20还包括副测尺定位部24,第三伸缩尺23通过副测尺定位部24与副测尺外壳22定位配合。由于设置有副测尺定位部24,因而当第三伸缩尺23由副测尺外壳22内伸出后,通过副测尺定位部24,可以使第三伸缩尺23相对于副测尺外壳22定位锁止,从而避免第三伸缩尺23意外回缩。
优选地,副测尺定位部24的结构与主测尺定位部14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副测尺20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三伸缩尺23和副测尺外壳22之间摩擦力的副测尺阻尼部25,副测尺阻尼部25设置在第三伸缩尺23和/或副测尺外壳22上。由于设置有副测尺阻尼部25,因而有效增加了第三伸缩尺23和副测尺外壳22之间摩擦力,从而使第三伸缩尺23的运动相对平缓,避免二者因运动干涉过少导致第三伸缩尺23意外伸出、意外回缩的情况。
优选地,副测尺阻尼部25与主测尺阻尼部15结构相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伸缩尺23的长度为1米,副测尺外壳22的长度为1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还包括支撑部40,支撑部40与主测尺10可枢转地连接。由于设置有支撑部40,因而当使用测尺时,通过将支撑部40打开,可以使测尺通过支撑部40处于支撑面上,从而减少了测试的操作复杂度,具有便于使用的特点。
优选地,支撑部40包括支撑本体41和第四伸缩尺,支撑本体41具有中空腔体;第四伸缩尺滑动设置在中空腔体内,且第四伸缩尺配置为可由支撑本体41的远离主测尺10的一端伸出。由于支撑部40内具有第四伸缩尺,因而使支撑部40不仅具有支撑的功能,还能够在测量范围不足时,使第四伸缩尺进行测试,从而有效扩大了测尺的使用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本体41长度为1.5米,第四伸缩尺的长度为1.5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还包括用于限制支撑部40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30,限位件30设置在主测尺10上,且支撑部40与限位件30滑动连接。由于通过限位件30限制支撑部40的动作范围,从而提高了测尺的使用可靠性,避免支撑部40运动过位。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0包括多条支腿,多条支腿均与主测尺10铰接。优选地,多条支腿的长度均可调节。
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不使用时,可将支撑部40和副测尺20收纳至于主测尺10同向的水平位置处,从而减小测尺的体积,使测尺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还包括刻度部60,第一伸缩尺12、和/或第二伸缩尺13、和/或副测尺外壳22、和/或第三伸缩尺23、和/或第四伸缩尺上设置有刻度部60。优选地,刻度部60包括刻度标记和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还包括气泡水平仪50,支撑部40和/或主测尺10上设置有气泡水平仪50(请参考图1至图5)。由于设置有气泡水平仪50,因而能够对测尺是否放至水平进行有效调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测尺的测量精度。
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主测尺10上的气泡水平仪50对主测尺10是否放置水平进行校准。设置在支撑部40上的气泡水平仪50对支撑部40是否放置竖直进行校准。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能够对矿井巷道(硐室)施工、巷道(硐室)质量验收尺寸进行测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能够对巷道高(宽)度范围为2至6米、拱高范围为0至2米的矿井巷道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主要采用轻型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轻型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测尺具有重量轻、不易变形的特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具有测量范围大、测量精确度高、测量功能多、适应井下环境强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尺特别适用于矿井巷道,尤其对于拱形巷道(半圆拱、圆弧拱、三心拱)中“拱”尺寸的测量具有精确、操作安全方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测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测尺(10);
副测尺(20),所述副测尺(20)与所述主测尺(10)可枢转地连接以使所述副测尺(20)和所述主测尺(10)处于不同的测量方向;
用于限制所述副测尺(20)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设置在所述主测尺(10)上,且所述副测尺(20)与所述限位件(3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10)和/或所述副测尺(20)为伸缩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10)包括:
主测尺外壳(11);
第一伸缩尺(12),所述第一伸缩尺(12)与所述主测尺外壳(11)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尺(12)由所述主测尺外壳(11)的第一侧(11a)伸出并可回缩至所述主测尺外壳(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10)还包括第二伸缩尺(13),所述第二伸缩尺(13)与所述主测尺外壳(11)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尺(13)由所述主测尺外壳(11)的与所述第一侧(11a)相对设置的第二侧(11b)伸出并可回缩至所述主测尺外壳(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10)还包括主测尺定位部(14),所述第一伸缩尺(12)通过所述主测尺定位部(14)与所述主测尺外壳(11)定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定位部(14)包括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主测尺外壳(11)上,所述顶紧件的顶紧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尺(12)抵接以使所述第一伸缩尺(12)与所述主测尺外壳(11)定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定位部(14)还包括主测尺止挡件,所述主测尺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尺(12)上与所述顶紧件的顶紧端止挡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10)还包括用于增大所述第一伸缩尺(12)和所述主测尺外壳(11)之间摩擦力的主测尺阻尼部(15),所述主测尺阻尼部(15)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尺(12)和/或所述主测尺外壳(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尺阻尼部(15)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尺(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呈条状,条状的所述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第一伸缩尺(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具有导引滑道(31),所述副测尺(20)具有与所述导引滑道(31)滑动配合的连接件(2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测尺(20)包括:
副测尺外壳(22);
第三伸缩尺(23),所述第三伸缩尺(23)与所述副测尺外壳(2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伸缩尺(23)配置为可由所述副测尺外壳(22)的远离所述主测尺(10)的一端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测尺(20)还包括副测尺定位部(24),所述第三伸缩尺(23)通过所述副测尺定位部(24)与所述副测尺外壳(22)定位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测尺(20)还包括用于增大所述第三伸缩尺(23)和所述副测尺外壳(22)之间摩擦力的副测尺阻尼部(25),所述副测尺阻尼部(25)设置在所述第三伸缩尺(23)和/或所述副测尺外壳(2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尺还包括支撑部(40),所述支撑部(40)与所述主测尺(10)可枢转地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包括:
支撑本体(41),所述支撑本体(41)具有中空腔体;
第四伸缩尺,所述第四伸缩尺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且所述第四伸缩尺配置为可由所述支撑本体(41)的远离所述主测尺(10)的一端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尺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支撑部(40)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设置在所述主测尺(10)上,且所述支撑部(40)与所述限位件(30)滑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尺还包括气泡水平仪(50),所述支撑部(40)和/或所述主测尺(10)上设置有所述气泡水平仪(50)。
CN201420663274.4U 2014-11-07 2014-11-07 测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6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3274.4U CN204286254U (zh) 2014-11-07 2014-11-07 测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3274.4U CN204286254U (zh) 2014-11-07 2014-11-07 测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6254U true CN204286254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327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6254U (zh) 2014-11-07 2014-11-07 测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62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920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箱胆的测量工具
CN113029100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建筑施工多点实时数据测量设备及汇总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920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箱胆的测量工具
CN113029100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建筑施工多点实时数据测量设备及汇总方法
CN113029100B (zh) * 2021-03-09 2022-11-18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建筑施工多点实时数据测量设备及汇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1819U (zh) 测量装置和踏板测量装置
CN204286254U (zh) 测尺
CN20818767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旋转式多角度垂直面撞击测试装置
CN104458464B (zh) 一种冲击回弹测试仪
CN204854597U (zh) 多功能平面测量仪
CN204177379U (zh) 一种可跨越障碍物式水平距离和高差测量仪
CN205037849U (zh) 一种平面玻璃比较测量工具
CN205012378U (zh) 一种土木施工用基钎
CN201795770U (zh) 轮辋变形测量装置
CN204346329U (zh) 一种测量仪器的测高装置
CN205014976U (zh) 一种测量炮孔倾角的装置
CN205079720U (zh) 岩芯轴夹角简易测量装置
CN204854751U (zh)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对中杆
CN204831290U (zh) 一种水平尺
CN107631668A (zh) 一种海上平台试验高精度爆源定位装置
CN207991684U (zh) 一种多功能噪声测量辅助装置
CN206269751U (zh)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测量装置
CN209085463U (zh) 简易角度靠尺
CN207180656U (zh) 一种用于隧道模型试验径向收敛变形量测装置
CN203940835U (zh) 多点位移精确测量实验设备
CN105241361A (zh) 岩芯轴夹角简易测量装置
CN103884322B (zh) 一种姿态检测方法和辅助装置
CN210719142U (zh) 一种古木建筑检测用靠尺
CN203858193U (zh) 镀层附着力检测设备
CN203534590U (zh) 一种水平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