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3315U - 封隔器 - Google Patents

封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3315U
CN204283315U CN201420703463.XU CN201420703463U CN204283315U CN 204283315 U CN204283315 U CN 204283315U CN 201420703463 U CN201420703463 U CN 201420703463U CN 204283315 U CN204283315 U CN 204283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distinguish
tube
packer
backw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34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新德
王建宁
王少波
姜燕
刘志英
王亮
曾康
高树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34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3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3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33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隔器,属于油田注水技术领域,包括:护肩、外心管、楔块、密封件、下中心管、活塞、下接头、坐封剪钉、洗井连接套和外筒;护肩、楔块和密封件套接在外心管外侧,护肩包括第一弹性分瓣;楔块上端与第一弹性分瓣下端内侧接触;密封件上端与楔块下端接触,下端与外筒上端接触;下中心管下端外侧与下接头上端内侧静连接,下中心管设置有活塞进液孔;活塞套接在下中心管和下接头上;洗井连接套上端内侧与外心管下端外侧静连接;外筒通过坐封剪钉固定在洗井连接套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较差,且寿命较短的问题,实现了提高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且延长封隔器寿命的效果,用于封隔器的坐封。

Description

封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隔器。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解决层间矛盾,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和油田综合含水率的上升速度,需要进行分层注水。封隔器是分层注水过程中的必要工具,封隔器位于油管和套管之间,当封隔器的胶筒承受轴向载荷时,会使胶筒轴向压缩变形和径向扩张变形,使得胶筒与套管之间产生接触压力,该接触压力会密封油管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最终实现采油工艺中的堵封。
由于封隔器的胶筒在密封油管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时,封隔器坐封后,因胶筒的橡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胶筒的肩部会凸起,形成应力集中,封隔器容易失效。因此,为了防止封隔器失效,现有技术通常给胶筒添加一个防凸装置,即可以给胶筒肩部的一端添加一个护肩装置,该护肩装置与胶筒牢固地黏在一起,起到对胶筒的保护作用。
但是,现有的封隔器由于其胶筒护肩装置主要由硫化铜片组成,且铜片较薄,在封隔器坐封后,胶筒的肩部仍然会凸起,甚至破裂,因此,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较差,且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较差,且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封隔器,包括:护肩、外心管、楔块、密封件、下中心管、活塞、下接头、坐封剪钉、洗井连接套和外筒;
所述护肩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护肩包括管状结构和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下端的多个第一弹性分瓣,每个所述第一弹性分瓣为沿与所述管状结构的高度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的片状体;
所述楔块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楔块的上端与所述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下端内侧紧密接触;
所述密封件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楔块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密封件的下端与所述外筒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下中心管的下端外侧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内侧静连接,所述下中心管与所述下接头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活塞进液孔;
所述活塞套接在所述下中心管和所述下接头上,所述活塞的上端外侧与所述外筒的下端内侧静连接;
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上端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下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筒的上端通过所述坐封剪钉固定在所述洗井连接套上。
可选的,所述封隔器还包括:上接头、解封剪钉和反洗套;
所述上接头的外侧为由圆柱形和圆锥形叠加形成的结构,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套接,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通过所述解封剪钉固定,在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和反洗阀,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反洗阀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反洗阀的外侧与所述反洗套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外胶圈,所述反洗阀的内侧与所述上接头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内胶圈;
所述反洗套的内侧与所述上接头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套胶圈。
可选的,所述封隔器还包括:挤压胶圈和护肩座;
所述护肩座的上端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上端外侧静连接,所述护肩座的上端外侧与所述反洗套的下端内侧静连接,所述护肩座的上端与所述反洗阀的下端接触,所述护肩座的中部内侧与所述护肩的上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心管的外侧与所述护肩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挤压胶圈。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上端面胶筒、下端面胶筒、第一隔环、第二隔环、中胶筒、挡环和挡环胶圈;
所述上端面胶筒的上端与所述楔块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上端面胶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环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中胶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隔环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中胶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环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下端面胶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环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下端面胶筒的下端与所述挡环紧密接触;
所述挡环的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挡环胶圈。
可选的,所述下中心管的外侧与所述活塞的接触处设置有活塞胶圈;
所述下接头的外侧与所述活塞的接触处设置有下接头胶圈。
可选的,所述封隔器还包括:上中心管、分瓣锁套和解封套;
所述上中心管的下端外侧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内侧静连接,所述上中心管的上端外侧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内侧静连接;
所述解封套套接在所述分瓣锁套外侧,所述解封套的下端内侧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分瓣锁套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w个第二弹性分瓣,所述w大于或等于12,每个所述第二弹性分瓣设置有分瓣锯齿牙,所述分瓣锁套的下端内侧与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下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筒套接在所述洗井连接套、所述分瓣锁套和所述解封套外侧。
可选的,所述上接头上所述圆锥形处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接头上与所述反洗套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的上端设置有以所述上接头的轴截面对称的进液孔;
所述反洗套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进液孔。
可选的,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洗井连接套上所述内螺纹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连接套出液孔;
所述外筒上在所述解封套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外筒的中部内侧设置有锯齿槽。
可选的,所述w等于12。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大小相同,每个所述第一弹性分瓣由线切割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分瓣共1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由于封隔器坐封时,下中心管上的活塞进液孔进液,推动活塞和外筒上行,剪断坐封剪钉,外筒推动密封件上行,使护肩张开而紧贴在套管内壁上,因此当外筒继续上行挤压密封件时,密封件上部由于有护肩保护,有效地防止了肩部凸起,提高了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且延长了封隔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的第一弹性分瓣张开与未张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的第一弹性分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的第一弹性分瓣线切割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如图1所示,该封隔器包括:护肩01、外心管02、楔块03、密封件04、下中心管05、活塞06、下接头07、坐封剪钉08、洗井连接套09和外筒10。
护肩01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护肩01包括管状结构和位于管状结构下端的多个第一弹性分瓣,每个第一弹性分瓣为沿与管状结构的高度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的片状体。第一弹性分瓣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5CrMo(合金结构钢),能够在受力时产生形变。当封隔器坐封时,如图2中的图2-1所示,下中心管上的活塞进液孔进液,推动活塞和外筒上行,剪断坐封剪钉,外筒推动密封件上行,使护肩的第一弹性分瓣受力,张开并紧贴在套管3的内壁上,而第一弹性分瓣在正常状态下,其未张开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考图2中的图2-2。
楔块03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楔块03的上端与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下端内侧紧密接触。
密封件04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密封件04的上端与楔块03的下端紧密接触,密封件04的下端与外筒10的上端紧密接触。
下中心管05的下端外侧与下接头07的上端内侧静连接,下中心管05与下接头07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活塞进液孔J。
活塞06套接在下中心管05和下接头07上,活塞06的上端外侧与外筒10的下端内侧静连接。
洗井连接套09的上端内侧与外心管02的下端外侧静连接。
外筒10的上端通过坐封剪钉08固定在洗井连接套09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由于封隔器坐封时,下中心管上的活塞进液孔进液,推动活塞和外筒上行,剪断坐封剪钉,外筒推动密封件上行,使护肩的第一弹性分瓣张开而紧贴在套管内壁上,因此当外筒继续上行挤压密封件时,密封件上部由于有护肩保护,有效地防止了肩部凸起,提高了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且延长了封隔器的寿命。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大小相同,每个第一弹性分瓣通过线切割形成,第一弹性分瓣可以有多个,例如12个。示例的,如图3所示,护肩01的总长度a可以为101mm(毫米),护肩01的最大外径d1可以为114mm,护肩01的外斜面倾角c1可以为60°,该外斜面倾角c1为第一弹性分瓣的外侧面与图3中的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护肩01的内斜面倾角c2可以为30°,该内斜面倾角c2为第一弹性分瓣的内侧面与图3中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该水平面与竖直面是垂直的,护肩01的内通径d2可以为82mm,图3中的R2表示护肩01的端部圆倒角的尺寸,R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如图4所示,图4为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俯视图,每个第一弹性分瓣的横截面为圆弧,该圆弧对应的弧度c3为π/6,对应的角度为30°,由线切割形成的每个第一弹性分瓣切割缝的宽度b可以为0.2mm。
具体的,下中心管07下端外侧设置有27/8TGB(2寸半平式油管扣,tubingbuckle)油管公扣,用于和下接头05上端内侧的27/8TGB油管母扣螺纹连接;下中心管05与下接头07连接处的上方可以设置2个对称的活塞进液孔J,活塞进液孔J的外径可以为4mm。洗井连接套09上端的M80X2的内螺纹与外心管02下端的M80X2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M80X2表示螺纹的外径为80mm,螺距为2mm。另外,可以通过3个坐封剪钉08将外筒10固定在洗井连接套09上,坐封剪钉08的外径可以为6mm;活塞06上端的M102X2外螺纹与外筒45下端的M102X2内螺纹螺纹连接。
具体的,图5为该封隔器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该封隔器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封隔器还可以包括:上接头11、解封剪钉12和反洗套13。具体的,上接头11的外侧为由圆柱形和圆锥形叠加形成的结构,反洗套13与上接头11套接,反洗套13与上接头11通过解封剪钉12固定,示例的,解封剪钉12可以为4个,解封剪钉12的外径可以为6mm;在反洗套13与上接头11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置有弹簧14和反洗阀15,弹簧14的下端与反洗阀15的上端紧密接触。
具体的,上接头11上圆柱形上端内侧设置有27/8UPTGB(2寸半加厚油管扣,upset tubing buckle)油管母扣,用于和油管下端外侧的27/8UPTGB油管公扣螺纹连接;上接头11上圆锥形处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螺纹孔,示例的,螺纹孔可以为8个,螺纹孔的外径可以为10mm;上接头11上与反洗套13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的上端设置有以上接头11的轴截面对称的进液孔A,用于反洗井液体的流入,示例的,进液孔A的外径可以为3mm。上接头1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23/8TGB油管母扣,用于和反洗阀15螺纹连接;反洗套13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进液孔B,用于反洗井液体的流入,示例的,可以设置12个反洗井进液孔B,反洗井进液孔B的长度可以为20mm,宽度可以为4mm。
反洗阀15的外侧与反洗套13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外胶圈16,用于密封反洗阀15与反洗套13之间的环形空间,示例的,反洗阀15的外侧与反洗套13的接触处可以设置2个反洗阀外胶圈16,反洗阀外胶圈16的内径可以为88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
反洗阀15的内侧与上接头11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内胶圈17,用于密封反洗阀15与上接头11之间的环形空间。示例的,反洗阀15的内侧与上接头11的接触处可以设置2个反洗阀内胶圈17,反洗阀内胶圈17的内径可以为73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反洗套13的内侧与上接头11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套胶圈18,用于密封反洗套13与上接头11之间的环形空间。示例的,反洗套13的内侧与上接头11的接触处可以设置2个反洗套胶圈18,反洗套胶圈18的内径可以为73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
如图5所示,该封隔器还可以包括:挤压胶圈19和护肩座20。具体的,护肩座20的上端内侧与外心管02的上端外侧静连接,护肩座20的上端外侧与反洗套13的下端内侧静连接,护肩座20的上端与反洗阀15的下端接触,护肩座20的中部内侧与护肩01的上端外侧静连接;外心管02的外侧与护肩座20的连接处设置有挤压胶圈19,挤压胶圈19用于密封护肩座20和外心管02之间的环形空间。具体的,护肩座20上端的M80X2内螺纹与外心管02的上端的M80X2外螺纹螺纹连接。护肩座20上端的M102X2外螺纹与反洗套13下端的M102X2内螺纹螺纹连接。护肩座20中部的M95X2内螺纹与护肩01上端的M95X2外螺纹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油管压力大于套管压力时,反洗阀15关闭;当油管压力小于套管压力时,反洗阀15打开;当油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相等时,反洗阀15在弹簧14的作用下关闭,同时由于反洗阀15和护肩座20的接触面采用了不同的角度,因此可以实现反洗阀15的线性密封,克服了夹砂及关闭不严的问题。
如图5所示,密封件04可以包括:上端面胶筒04-1、下端面胶筒04-2、第一隔环04-3、第二隔环04-4和中胶筒04-5,如图6所示,密封件04还可以包括挡环04-6和挡环胶圈04-7。具体的,上端面胶筒04-1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上端面胶筒04-1的上端与楔块03的下端紧密接触,上端面胶筒04-1的下端与第一隔环04-3的上端紧密接触。
中胶筒04-5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中胶筒04-5的上端与第一隔环04-3的下端紧密接触,中胶筒04-5的下端与第二隔环04-4的上端紧密接触;下端面胶筒04-2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下端面胶筒04-2的上端与第二隔环04-4的下端紧密接触,下端面胶筒04-2的下端与挡环04-6紧密接触。
挡环04-6套接在外心管02外侧,挡环04-6的内侧与外心管02的接触处设置有挡环胶圈04-7,用于密封挡环04-6与外心管02之间的环形空间。示例的,挡环04-6的内侧与外心管02的接触处可以设置1个挡环胶圈04-7,挡环胶圈04-7的内径可以为80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上端面胶筒04-1和下端面胶筒04-2的长度可以为75mm,外径可以为114mm,内径可以为80mm。中胶筒04-5的长度可以为60mm,外径可以为114mm,内径可以为80mm,
如图6所示,下中心管05的外侧与活塞06的接触处设置有活塞胶圈21,用于密封下中心管05与活塞06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接头07的外侧与活塞06的接触处设置有下接头胶圈22,用于密封下接头07与活塞06之间的环形空间。示例的,下中心管05的外侧与活塞06的接触处可以设置2个活塞胶圈21,活塞胶圈21的内径可以为73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下接头07的外侧与活塞06的接触处可以设置2个下接头胶圈22,下接头胶圈22的内径可以为90mm,截面直径可以为5.3mm。
如图6所示,该封隔器还可以包括:上中心管23、分瓣锁套24和解封套25。如图5所示,上中心管23的上端外侧与上接头11的下端内侧静连接,具体的,上中心管23上端外侧设置有23/8TGB油管公扣,用于和上接头11下端内侧的23/8TGB油管母扣连接;如图6所示,上中心管23的下端外侧与下中心管05的上端内侧静连接,具体的,上中心管23下端外侧设置有23/8TGB油管公扣,用于和下中心管05的上端内侧的23/8TGB油管母扣连接;解封套25套接在分瓣锁套24外侧,解封套25的下端内侧与下中心管05的上端外侧静连接,具体的,解封套25下端的M72X2内螺纹与下中心管05上端的M72X2外螺纹螺纹连接;分瓣锁套24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w个第二弹性分瓣,w大于或等于12,每个第二弹性分瓣设置有分瓣锯齿牙D,示例的,w可以等于12,分瓣锯齿牙D上可以设置有4个齿牙,齿牙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mm;外筒10的中部内侧设置有锯齿槽F。示例的,锯齿槽F上可以13个齿槽,齿槽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mm;分瓣锁套24的下端内侧与洗井连接套09的下端外侧静连接,具体的,分瓣锁套24下端的M72X2内螺纹与洗井连接套09下端的M72X2外螺纹螺纹连接;外筒10套接在洗井连接套09、分瓣锁套24和解封套25外侧,外筒10上与活塞06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出液孔H,用于使外筒10的内外压力保持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洗井连接套09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洗井连接套09上内螺纹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连接套出液孔C,用于使洗井连接套09的内外压力保持平衡,示例的,洗井连接套09内螺纹下端可以等间距设置4个反洗井连接套出液孔C,反洗井连接套出液孔C的外径可以为18mm;外筒10上在解封套25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孔E,示例的,可以设置8个出液孔E,出液孔E的长度可以为27mm,宽度可以为8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的总长可以为1259mm,承受的压差可以为35MPa(兆帕斯卡),耐温度数可以为120℃(摄氏度)。
封隔器坐封时,外筒10上行,剪断坐封剪钉08;外筒10继续上行,挤压胶筒,同时分瓣锁套24外面的分瓣锯齿牙D锁紧在外筒10的锯齿槽F内,使外筒10不能下行;当封隔器解封时,上提管柱剪断解封剪钉12,上接头11带动上中心管23、下中心管05和下接头07上行,同时解封套25也跟着上行,解封套25上行过程中,使分瓣锁套24回收,分瓣锯齿牙D与锯齿槽F分离,外筒10在密封件的胶筒恢复力的作用性下行,胶筒回收,实现封隔器的解封。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胶筒的肩部凸起,还是可回收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由于封隔器坐封时,下中心管上的活塞进液孔进液,推动活塞和外筒上行,剪断坐封剪钉,外筒推动密封件上行,使护肩的第一弹性分瓣张开而紧贴在套管内壁上,因此当外筒继续上行挤压密封件时,密封件上部由于有护肩保护,有效地防止了肩部凸起,提高了封隔器承受压差的能力,且延长了封隔器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肩、外心管、楔块、密封件、下中心管、活塞、下接头、坐封剪钉、洗井连接套和外筒;
所述护肩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护肩包括管状结构和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下端的多个第一弹性分瓣,每个所述第一弹性分瓣为沿与所述管状结构的高度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的片状体;
所述楔块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楔块的上端与所述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下端内侧紧密接触;
所述密封件套接在所述外心管外侧,所述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楔块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密封件的下端与所述外筒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下中心管的下端外侧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内侧静连接,所述下中心管与所述下接头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活塞进液孔;
所述活塞套接在所述下中心管和所述下接头上,所述活塞的上端外侧与所述外筒的下端内侧静连接;
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上端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下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筒的上端通过所述坐封剪钉固定在所述洗井连接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还包括:上接头、解封剪钉和反洗套;
所述上接头的外侧为由圆柱形和圆锥形叠加形成的结构,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套接,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通过所述解封剪钉固定,在所述反洗套与所述上接头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和反洗阀,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反洗阀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反洗阀的外侧与所述反洗套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外胶圈,所述反洗阀的内侧与所述上接头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阀内胶圈;
所述反洗套的内侧与所述上接头的接触处设置有反洗套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还包括:挤压胶圈和护肩座;
所述护肩座的上端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上端外侧静连接,所述护肩座的上端外侧与所述反洗套的下端内侧静连接,所述护肩座的上端与所述反洗阀的下端接触,所述护肩座的中部内侧与所述护肩的上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心管的外侧与所述护肩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挤压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上端面胶筒、下端面胶筒、第一隔环、第二隔环、中胶筒、挡环和挡环胶圈;
所述上端面胶筒的上端与所述楔块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上端面胶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环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中胶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隔环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中胶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环的上端紧密接触;
所述下端面胶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环的下端紧密接触,所述下端面胶筒的下端与所述挡环紧密接触;
所述挡环的内侧与所述外心管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挡环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中心管的外侧与所述活塞的接触处设置有活塞胶圈;
所述下接头的外侧与所述活塞的接触处设置有下接头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还包括:上中心管、分瓣锁套和解封套;
所述上中心管的下端外侧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内侧静连接,所述上中心管的上端外侧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内侧静连接;
所述解封套套接在所述分瓣锁套外侧,所述解封套的下端内侧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分瓣锁套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w个第二弹性分瓣,所述w大于或等于12,每个所述第二弹性分瓣设置有分瓣锯齿牙,所述分瓣锁套的下端内侧与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下端外侧静连接;
所述外筒套接在所述洗井连接套、所述分瓣锁套和所述解封套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接头上所述圆锥形处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接头上与所述反洗套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的上端设置有以所述上接头的轴截面对称的进液孔;
所述反洗套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进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井连接套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洗井连接套上所述内螺纹下端等间距设置有反洗井连接套出液孔;
所述外筒上在所述解封套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外筒的中部内侧设置有锯齿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w等于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弹性分瓣的大小相同,每个所述第一弹性分瓣由线切割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分瓣共12个。
CN201420703463.XU 2014-11-21 2014-11-21 封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3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3463.XU CN204283315U (zh) 2014-11-21 2014-11-21 封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3463.XU CN204283315U (zh) 2014-11-21 2014-11-21 封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3315U true CN204283315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34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3315U (zh) 2014-11-21 2014-11-21 封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331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479A (zh) * 2016-04-20 2016-07-20 西南石油大学 防突装置
CN109798086A (zh) * 2019-03-01 2019-05-2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油气井裸眼段封隔完井装置
CN11107538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筒上部带护肩套的扩张式注水封隔器
CN116906004A (zh) * 2023-09-08 2023-10-20 山东巨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井用的封隔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479A (zh) * 2016-04-20 2016-07-20 西南石油大学 防突装置
CN105781479B (zh) * 2016-04-20 2018-11-16 西南石油大学 防突装置
CN11107538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筒上部带护肩套的扩张式注水封隔器
CN109798086A (zh) * 2019-03-01 2019-05-2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油气井裸眼段封隔完井装置
CN116906004A (zh) * 2023-09-08 2023-10-20 山东巨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井用的封隔器
CN116906004B (zh) * 2023-09-08 2023-11-14 山东巨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井用的封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3315U (zh) 封隔器
US10837257B2 (en) Rubber cylinder with rigid seal rings on both ends, packer, and bridge plug
CN105756608A (zh) 一种逐级解封封隔器
CN204252931U (zh) 一种注水封隔器
CN205605160U (zh) 破裂式尾管堵塞器
CA3023664C (en) Rubber cylinder having higher hardness in upper end portion, packer, and bridge plug
CN103527135B (zh) 双缸压缩式封隔器
CN202055799U (zh) 油田井下作业用防中途座封可回收桥塞
CN201794527U (zh) 套管漂浮接箍
CN204327035U (zh) 一种压裂用耐高压封隔器
CN205078223U (zh) 一种大斜度井封隔器
CN210714594U (zh) 一种具有弹簧安全阀的采油井口装置
CN204283333U (zh) 固井碰压自闭阀
CN204082091U (zh) 一种可变径滑套开关
CN105239956A (zh) 楔式密封器
CN203347718U (zh) 一种液压封隔器的送井工具
CN205422628U (zh) 一种可反洗井遇水膨胀封隔器
CN205532597U (zh) 一种注水井井口污水腐蚀检测装置
CN205805495U (zh) 一种洗井油层保护器
CN205078220U (zh) 封隔器
CN105370237A (zh) 一种堵塞器
CN204960825U (zh) 一种液压丢手接头
CN104234662A (zh) 一种可变径滑套开关
CN204552722U (zh) 油套同注控制阀
CN211287610U (zh) 一种套保封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