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9933U -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9933U
CN204279933U CN201420660222.1U CN201420660222U CN204279933U CN 204279933 U CN204279933 U CN 204279933U CN 201420660222 U CN201420660222 U CN 201420660222U CN 204279933 U CN204279933 U CN 204279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t member
line
vertical takeoff
rotor craft
aligh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0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60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9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9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9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其中漂浮件用于安装在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上以便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漂浮在液面上,漂浮件包括底部、与底部相对的顶部、及连接于底部和顶部之间的中部,顶部相对中部小以减少漂浮件承受下降气流所产生的阻力,中部相对顶部和底部大以增加漂浮件与液面的接触面积,底部相对中部小以减少漂浮件在离开液面时液体的黏性对漂浮件的阻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具有在水上起降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漂浮件具有适用于垂直旋翼飞行器的工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由于较为小巧、便于携带、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将拍摄设备装于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上进行空中拍摄,也可以将需要运输的包裹装于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上进行运输送货。但是现有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仅能在陆地上起降,起降方式单一,不能在水面起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起降方式单一,不能水面起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浮件,用于安装在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上以便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漂浮在液面上,所述漂浮件具有底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顶部、及位于所述底部和顶部之间的中部;所述顶部相对所述中部小以减少漂浮件承受下降气流所产生的阻力,所述中部相对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大以增加漂浮件与液面的接触面积,所述底部相对所述中部小以减少所述漂浮件在离开液面时液体的黏性对所述漂浮件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漂浮件的横截面的围合线包括顶部线和底部线,所述顶部线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分别相切连接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分别相切连接两线段组成;所述底部线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分别相切连接的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分别相切连接两线段组成。
优选地,所述顶部线和所述底部线相切连接或通过圆弧连接;或者,
所述漂浮件的横截面的围合线还包括连接所述顶部线和所述底部线的侧部线,所述侧部线为斜线段。
优选地,所述漂浮件为泡沫件、竹制件或充气件。
优选地,所述漂浮件为泡沫件或竹制件,其上开设有至少一对相互贯通的安装孔和通孔,所述安装孔为从所述顶部向所述底部方向延伸,所述通孔贯通所述中部,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所成角为锐角。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漂浮件,所述漂浮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漂浮件为权利要求上述的漂浮件。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漂浮件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起落架,所述漂浮件设置在所述起落架上或所述机身上,所述漂浮件为上述的漂浮件。
优选地,所述漂浮件为泡沫件或竹制件,其上开设有至少一对相互贯通的安装孔和通孔,所述安装孔为从所述顶部向所述底部方向延伸,所述通孔贯通所述中部,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所成角为锐角,所述漂浮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起落架上,所述起落架插至所述安装孔,所述起落架容置在所述通孔的部分上具有环套;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钉及螺母,所述螺钉穿过通孔及环套与所述螺母紧固将所述起落架和所述漂浮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螺钉和/或所述螺母与所述漂浮件的中部外表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密封件。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上设有与外部构件固定的环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设有可拆卸的浮块,在安装了浮块后,浮块浸入水中所产生的浮力可以支撑机身漂浮于水面上;从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以适应在水上起降;在不需要浮块的时候还可以将浮块拆卸,以减重而增加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漂浮件,漂浮件的横截面的轮廓从顶部到底部先变大后变小,从而使得漂浮件的顶部较小,漂浮件的底部较小,及漂浮件的中部的体积较大的效果。漂浮件的顶部较小则能减少漂浮件受垂直旋翼飞行器飞行时产生的下降气流而产生的阻力。由于液体具有黏性,当即将脱离液面时,与液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则液体产生的黏性也越大,与液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则液体产生的黏性也越小。因此漂浮件的底部较小则能减少漂浮件在离开液面时液体的黏性所带来的阻力。漂浮件的中部的体积较大则能增加在漂浮件漂浮于液面时的排液量,使得能产生漂浮的浮力也越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漂浮件具有适用于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起落架与浮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起落架与浮块的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起落架与螺栓及螺母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漂浮件的横截面围合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漂浮件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围合线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提供了一种该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漂浮件及起落架。为了使得漂浮件和起落架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更清楚地说明,本具体实施中,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漂浮件和起落架安装于一垂直旋翼飞行器中进行说明。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多个旋翼组件2、起落架3和漂浮件4,起落架3和多个旋翼组件2均可拆卸地设于机身1的桨臂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起落架3也可以设置在机身1上非桨臂部分上),漂浮件4固定于机身1或起落架3上以便该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漂浮在液面上。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相比传统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不仅可通过起落架3降落于固体上,还通过增设漂浮件4可在液面上起降;同时,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安装落架3或漂浮件4,以减轻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重量,延长续航时间。
当然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仅包括起落架3或漂浮件4,若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仅被用于陆地上,则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以设置起落架3,不包括漂浮件4;若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仅被用于海事领域,则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以设置漂浮件4,不包括起落架3。
具体地,当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起落架3时,漂浮件4通过粘结的方式粘于机身1上或起落架3上,或漂浮件4通过绑定或机械结构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机身1上或起落架3上。当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不设置起落架3时,漂浮件4通过粘结的方式粘于机身1上,或漂浮件4通过绑定或机械结构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机身1上。
漂浮件4只要在承载了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后可漂浮在液面上即可,其材质、形状和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如漂浮件4可以是泡沫件、竹制件或充气件。若漂浮件4为充气件时,可在充气件上增设固定底座以便漂浮件4可通过绑定或机械结构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机身1或起落架3上。
请结合参看图2,起落架3包括整体呈长条状的支撑件31,支撑件31的顶端设有翻边311以增大与机身固定的连接面积,支撑件31的底端设有翻边312以增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及增加支撑件31的结构强度,支撑件3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两侧边缘设有翻边313以增加支撑件31的结构强度。支撑件31的翻边312底面凸设有用于防滑的筋条3121,筋条3121用于与地面接触,以增加起落架3的抓地性能,且可达到缓冲的作用。
以漂浮件4与起落架3可拆卸连接为例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设有可拆卸的漂浮件4,在安装了漂浮件4后,漂浮件4浸入水中所产生的浮力可以支撑机身1漂浮于水面上;从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以适应在水上起降;在不需要漂浮件4的时候还可以将漂浮件4拆卸,以减重而增加续航能力。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漂浮件4也可以与机身1连接并延伸至机身1的底侧,只要漂浮件4在水中产生浮力使得机身1位于水面之上即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在水面漂浮为例详细描述,并不限定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旋翼飞行器仅能在水面漂浮;例如在其他液面漂浮也是可以的。
结合参看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为了牢固地将漂浮件4与起落架3固定,漂浮件4与起落架3之间采用了螺接的固定方式。
具体地,漂浮件4包括朝向机身1的顶部41、与顶部41相对的底部43、及位于顶部41和底部43之间的中部42。在顶部41凹设有一安装孔411,中部42设有贯通的通孔421,通孔421与安装孔411连通组成T型通道,因安装孔411用于供起落架3插入,而起落架为了缓冲一般都是倾斜设置的,所以通孔421与安装孔411连通组成的T型通道是倾斜的T型通道,也即安装孔411的轴线与通孔421的轴线4211所成角为锐角。
起落架3上还包括一环套32,环套32设有一锁紧孔321,锁紧孔321具有一中心线3211。该环套32与支撑件31一体成型,并且该环套32靠近支撑件31的底端设置。当该环套32在插入至安装孔411到位时,环套32的中心线3211与通孔421的中心线4211共线,即当起落架3插入至安装孔411中时,该环套32容置在通孔421中。
所述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包括穿过通孔421和环套32的锁紧孔321以将所述起落架和所述漂浮件固定在一起的锁紧组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螺栓5和一螺母6。其中,螺栓5包括头部51和杆部52,螺栓5的杆部52贯穿通孔421和环套32的锁紧孔321,螺栓5的头部51顶持漂浮件4的中部42的一侧面;再将螺母6螺入杆部52,并顶持漂浮件4的中部42的另一侧面,从而将漂浮件4与起落架3固定。
因漂浮件4需置于水中,在优选实施例中,锁紧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在螺栓5的头部51与漂浮件4的中部42的一侧面之间还设置有该密封件,在螺母6与漂浮件4的中部42的另一侧之间还设置有该密封件,当然也可以在上述其中一处设置该密封件。通过设置密封件可避免水进入漂浮件,增加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起飞重量。
本实施例中,漂浮件4为能漂浮于水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的泡沫材料,以便于在漂浮件4上加工安装孔411和通孔4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漂浮件4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例如充气垫。当然,漂浮件4与起落架3的固定方式,也不限于螺接,还可以是粘接或卡接等固定方案。
由于漂浮件4通过排开与其本身同等体积的水来提供浮力,因此漂浮件4的体积越大则排水量越大进而浮力越大。为了避免体积较大的漂浮件4产生过大的空气阻力和离开水面时的阻力,本实施例中对漂浮件4的外形进行了优化。
请结合参看图6,具体地,所述漂浮件4的横截面的围合线7从顶部41到底部43先变大后变小,从而使得漂浮件4的顶部41较小,漂浮件4的底部43较小,及漂浮件4的中部42的体积较大的效果。
所述漂浮件4的顶部41较小则能减少漂浮件4受垂直旋翼飞行器飞行时产生的下降气流所产生的阻力。由于液体具有黏性,当即将脱离液面时,与液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则液体产生的黏性也越大,与液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则液体产生的黏性也越小;因此漂浮件4的底部43较尖则能减少漂浮件4在离开液面时液体的黏性所带来的阻力。漂浮件4的中部体积较大则能增加在漂浮件4漂浮于液面时的排液量,使得能产生漂浮的浮力也越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漂浮件4的横截面的围合线7包括位于顶侧顶部线71、位于底侧的底部线72及连接顶部线71和底部线72的侧部线73。其中,顶部线71为一段圆弧线段;两侧部线73的各自一端与顶部线71的两端相切连接,两侧部线73的各自另一端倾斜的向底侧呈开口状倾斜延伸;所述底部线72包括一圆弧线段721和相切连接圆弧线段721两端的并呈开口状朝顶侧延伸的两直线722;两直线722和两直线73通过圆弧圆滑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顶部线71并不限定为上文中漂浮件4的顶部41的轮廓线;底部线72的侧部线73同理,也并不限定为底部43的轮廓线和中部42的轮廓线。
当然,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所述漂浮件4的横截面的围合线7仅为示例,并不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看图7,图7示出了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围合线7`的形状。其中,围合线7`包括顶部线71`及与顶部线71`封闭连接的底部线72`;顶部线71`包括一圆弧段711`及分别相切连接圆弧段711`的两端的两线段712`;底部线72`包括一小曲率圆弧段721`及分别相切连接小曲率圆弧段721`的两端的两大曲率圆弧段722`;两大曲率圆弧段722`分别与两线段712`通过圆弧连接。即所述顶部线71可以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的两端相切地连接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相切地连接两线段组成;同样所述底部线72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的两端相切地连接的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相切地连接两线段组成。在顶部线71和底部线72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倾斜的侧部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方向11为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的机尾朝机头的方向。在沿着方向11飞行中,为了使得漂浮件4的空中阻力较小,漂浮件4的形状为沿着方向11的长条状,漂浮件4的底部43在长度方向上呈背向顶部41的拱起状,漂浮件4的底部43在宽度方向呈背向顶部41凸出的V形。
具体地,为了能够稳定的支撑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本实施例中,机身1的下方设有四个起落架3,每两个起落架3连接着一个漂浮件4。每个漂浮件4上设有两个T型通道,两个T型通道分别设置在漂浮件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供两个起落架3插入并螺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漂浮件,用于安装在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上以便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可漂浮在液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具有底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顶部、及位于所述底部和顶部之间的中部;所述顶部相对所述中部小以减少漂浮件承受下降气流所产生的阻力,所述中部相对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大以增加漂浮件与液面的接触面积,所述底部相对所述中部小以减少所述漂浮件在离开液面时液体的黏性对所述漂浮件的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的横截面的围合线包括顶部线和底部线,所述顶部线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分别相切连接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分别相切连接两线段组成;所述底部线为一段圆弧线段,或为一段小曲率圆弧线段分别相切连接的两段大曲率圆弧线段组成,或为一圆弧分别相切连接两线段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线和所述底部线相切连接或通过圆弧连接;或者,
所述漂浮件的横截面的围合线还包括连接所述顶部线和所述底部线的侧部线,所述侧部线为斜线段。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漂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为泡沫件、竹制件或充气件。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漂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为泡沫件或竹制件,其上开设有至少一对相互贯通的安装孔和通孔,所述安装孔为从所述顶部向所述底部方向延伸,所述通孔贯通所述中部,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所成角为锐角。
6.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漂浮件,所述漂浮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漂浮件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漂浮件。
7.一种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漂浮件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起落架,所述漂浮件设置在所述起落架上或所述机身上,所述漂浮件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漂浮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浮件,所述漂浮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起落架上,所述起落架插至所述安装孔,所述起落架容置在所述通孔的部分上具有环套;所述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钉及螺母,所述螺钉穿过通孔及环套与所述螺母紧固将所述起落架和所述漂浮件固定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螺钉和/或所述螺母与所述漂浮件的中部外表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密封件。
10.一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上设有与外部构件固定的环套。
CN201420660222.1U 2014-11-05 2014-11-05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Active CN204279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0222.1U CN204279933U (zh) 2014-11-05 2014-11-05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0222.1U CN204279933U (zh) 2014-11-05 2014-11-05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9933U true CN204279933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0222.1U Active CN204279933U (zh) 2014-11-05 2014-11-05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993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783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力结构的倾转定翼水上无人机
CN106394907A (zh) * 2016-11-16 2017-02-15 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两栖式无人机
CN10785684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
CN109110111A (zh) * 2018-09-07 2019-01-01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
CN109110110A (zh) * 2018-09-07 2019-01-01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
CN110296733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水质的无人机装置及系统
CN110683053A (zh) * 2019-09-09 2020-01-14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配浮及无人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783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力结构的倾转定翼水上无人机
CN10785684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
CN106394907A (zh) * 2016-11-16 2017-02-15 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两栖式无人机
CN110296733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水质的无人机装置及系统
CN109110111A (zh) * 2018-09-07 2019-01-01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
CN109110110A (zh) * 2018-09-07 2019-01-01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
CN110683053A (zh) * 2019-09-09 2020-01-14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配浮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9933U (zh) 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US20060144991A1 (en) Swept-wing box-type aircraft with high fligh static stability
CN103318378B (zh) 双体船纵向运动姿态控制装置
EP2322419A1 (en) Wing structure for wig vehicle
CA2763783A1 (en) Wingtip and sponson interaction on an amphibious aircraft
US20200283098A1 (en) Underwater wings for providing lift to boats
EP3634852A1 (en) Amphibious, pressurizable and low noise twin-engine aircraft configuration
US20220380046A1 (en) Amphibious Cargo Carrying UAV
CN202320753U (zh) 一种流线型扁状拖体
CN202966652U (zh) 超压碟形浮升一体飞行器
US10562592B2 (en) Underwater wings for providing lift to boats
EP2987728B1 (en) Airplane suspension cowling structure with wing-mounted arrangement
Voloshin et al.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udy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s of MAAT feeder airships
DE202014003766U1 (de) Wasserfahrzeug mit elektrischem Antrieb
JP5426699B2 (ja) 2軸ツインスケグ船
CN216401767U (zh) 取排水用垂起无人机
US20110206528A1 (en) Wing Structure for WIG Vehicle
CN209064340U (zh) 船用螺旋桨
JP4768467B2 (ja) 表面効果飛翔体
CN204726654U (zh) 一种枫叶式地效飞行器
CN102060082A (zh) 重心在浮力中心点之上的船
CN204688375U (zh) 船体防侧翻折叠翅膀
CN106741587B (zh) 船体
CN206307262U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起落架
CN216401769U (zh) 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3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Room 812, enterprise service center, No. 17, section 3, west section of Changjiang North Road,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