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5402U - 引体向上提身器 - Google Patents

引体向上提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5402U
CN204275402U CN201420206168.3U CN201420206168U CN204275402U CN 204275402 U CN204275402 U CN 204275402U CN 201420206168 U CN201420206168 U CN 201420206168U CN 204275402 U CN204275402 U CN 20427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
column
right column
brac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61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061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54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提身器,包括相互平行的左立柱(1),右立柱(2),左、右水平底座(5、6),位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第一横向支撑(3)、第二横向支撑(4),和双杠支撑杆(11);第一横向支撑(3)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中部位置,第二横向支撑(4)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下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可同时完成多种锻炼,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引体向上提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引体向上提身器。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主要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但是现有的引体向上设备例如单杠,通常为户外固定式,且体积较大,单杠一般只能练习单一的引体向上,不能进行双杆的练习,锻炼者需要另外的双杠设备进行训练,由于设备的限制,对健身者而言,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体向上提身器。
一种引体向上提身器,包括相互平行的左立柱1,右立柱2,左、右水平底座5、6,位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第一横向支撑3、第二横向支撑4,和双杠支撑杆11;第一横向支撑3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中部位置,第二横向支撑4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下部位置,左、右立柱1、2的下端分别垂直安装于左、右水平底座5、6上;立柱1、2的上端形成水平的弯曲部9,在水平弯曲部9的末端固定有横向的引体向上把手8;双杠支撑杆11对称安装于左右立柱1、2上,双杆支撑杆11与第一横向支撑3和左右立柱1、2形成的平面相垂直。
可选的,水平底座5、6与左右立柱之间还安装有“¬”状的加固件14,加固件14的一端与立柱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5、6固定相连。
可选的,在水平底座5、6同侧的端部还安装有“¬”形的俯卧撑支撑把手10,把手10的一端固定于底座5、6上,另一端悬空。
可选的,左、右立柱1、2采用活动型立柱,左、右立柱1、2在高度方向上可以伸缩。
可选的,引体向上把手8的宽度大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宽度,引体向上把手8的末端略向下倾斜形成可供锻炼者握持的握持部。
可选的,第一横向支撑3上安装有背部垫板7。
可选的,在双杆支撑杆11的端部安装有L型的握持部,L型握持部穿过支撑杆11。
可选的,支撑杆11与立柱1、2之间设置有支柱12,支柱12的一端连接于立柱1、2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杆11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可同时完成多种锻炼,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引体向上提身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提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包括相互平行的左立柱1,右立柱2,左、右水平底座5、6,和位于左右立柱之间的多根横向支撑3、4,其中第一横向支撑3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中部位置,第二横向支撑4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下部位置,左、右立柱1、2的下端分别垂直安装于左、右水平底座5、6上。左、右立柱1、2与水平底座5、6可以焊接或螺杆连接。优选的,左右立柱1、2可以采用活动型立柱,即立柱1、2在高度方向上可以伸缩,从而达到调节立柱高度的目的。
水平底座5、6可以采用方形金属管制成,水平底座5、6与横向支撑3、4相互垂直,水平底座5、6与左右立柱之间还可以安装有“¬”状的加固件14,加固件14的一端与立柱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5、6固定相连,加固件14可以使得立柱1、2牢固连接于底座5、6上。
在水平底座5、6同侧的端部还安装有“¬”形的俯卧撑支撑把手10,把手10的一端固定于底座5、6上,另一端悬空。
立柱1、2的上端形成水平的弯曲部9,在水平弯曲部9的末端固定有横向的引体向上把手8,引体向上把手8的宽度大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宽度,引体向上把手8的末端略向下倾斜形成可供锻炼者握持的握持部。锻炼者可以通过把手8位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中部区域完成引体向上运动。
第一横向支撑3上安装有背部垫板7,在于第一横向支撑3同高度的位置安装有突出的双杠支撑杆11,双杠支撑杆11对称安装于左右立柱1、2上,双杆支撑杆11与第一横向支撑3和左右立柱1、2形成的平面相垂直,在双杆支撑杆11的端部安装有L型的握持部,L型握持部穿过支撑杆11,通过L型握持部锻炼者可以完成正、反身的双杠练习。在双杆支撑杆11的中部还可以设置有护垫,护垫可以在锻炼者反向练习时起到保护作用。支撑杆11与立柱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支柱12,支柱12的一端连接于立柱1、2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杆11的中部。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左立柱(1),右立柱(2),左、右水平底座(5、6),位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第一横向支撑(3)、第二横向支撑(4),和双杠支撑杆(11);第一横向支撑(3)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中部位置,第二横向支撑(4)水平安装于左、右立柱(1、2)的下部位置,左、右立柱(1、2)的下端分别垂直安装于左、右水平底座(5、6)上;左右、立柱(1、2)的上端形成水平的弯曲部(9),在水平弯曲部(9的末端固定有横向的引体向上把手(8);双杠支撑杆(11)对称安装于左、右立柱(1、2)上,双杆支撑杆(11)与第一横向支撑(3)和左、右立柱(1、2)形成的平面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水平底座(5、6)与左、右立柱(1、2)之间还安装有“¬”状的加固件(14),加固件(14)的一端与左、右立柱(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右水平底座(5、6)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水平底座(5、6)同侧的端部还安装有“¬”形的俯卧撑支撑把手(10),把手(10)的一端固定于左、右水平底座(5、6)上,另一端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左、右立柱(1、2)采用活动型立柱,左、右立柱(1、2)在高度方向上可以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引体向上把手(8的宽度大于左、右立柱(1、2)之间的宽度,引体向上把手(8)的末端略向下倾斜形成可供锻炼者握持的握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支撑(3)上安装有背部垫板(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在双杆支撑杆(11)的端部安装有L型的握持部,L型握持部穿过支撑杆(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提身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1)与左、右立柱(1、2)之间设置有支柱(12),支柱(12)的一端连接于左、右立柱(1、2)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杆(11)的中部。
CN201420206168.3U 2014-04-25 2014-04-25 引体向上提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168.3U CN204275402U (zh) 2014-04-25 2014-04-25 引体向上提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168.3U CN204275402U (zh) 2014-04-25 2014-04-25 引体向上提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5402U true CN204275402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5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61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5402U (zh) 2014-04-25 2014-04-25 引体向上提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54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5191A (zh) * 2018-04-06 2018-09-14 李东坡 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5191A (zh) * 2018-04-06 2018-09-14 李东坡 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7000U (zh) 横杆自动复位的跳高架
CN204275402U (zh) 引体向上提身器
CN204275401U (zh) 基于计数装置的便携式俯卧撑架
CN203447736U (zh) 一种用于练习排球扣球的吊球支架
CN203209080U (zh) 一种化学实验教学用升降架
CN204469097U (zh) 体育锻炼综合训练装置
CN203436792U (zh) 一种多功能羽毛球练习装置
CN204050794U (zh) 便携式哑铃
CN203620154U (zh) 一种单双杠健身器
CN20448521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8391346U (zh) 一种用于护栏焊接的定位装置
CN205108920U (zh) 一种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3620158U (zh) 一种杠铃锻炼架
CN204798779U (zh) 羽毛球运动员训练装置
CN211863759U (zh) 一种可移动多位舞蹈把杆
CN206404265U (zh) 一种功能性军事体能训练架
CN206285408U (zh) 一种广场体育用跑步训练装置
CN204073320U (zh) 教学使用的篮球架
CN204447086U (zh) 一种多功能拉伸架
CN204759843U (zh) 一种物理演示教学器具
CN202211958U (zh) 手臂提升训练器
CN205127295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
CN204671848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篮球架
CN202506137U (zh) 一种安全型体育教学跨栏架
CN202933429U (zh) 广场式力量练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