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1434U -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1434U
CN204271434U CN201420790906.3U CN201420790906U CN204271434U CN 204271434 U CN204271434 U CN 204271434U CN 201420790906 U CN201420790906 U CN 201420790906U CN 204271434 U CN204271434 U CN 204271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ver body
tin
groove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09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洪
杨富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CITY JI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CITY JI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CITY JI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CITY JI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09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1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1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14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包括筒体以及安装在筒体内部的电机,在筒体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固定头置于活动腔体内,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配合的锥齿轮B;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两端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多个滚轮,在多个滚轮中的任意一个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校正线,且两个滚轮组中的校正线同处一条直线上。人工推动筒体沿所选切割的沟槽运动,筒体两端的两个校正线为浸透过染料的棉线,且缠绕在多个滚轮中一个的外圆周面上,当筒体切割直线沟槽时,根据两个校正线所描画出来的轨迹对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则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筒体的位置,保证剔出的沟槽符合布线线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布线过程中,涉及到多条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的连接,在线缆与线缆的连接处,根据国标GB50303-2002规定:在高温条件下的室外环境以及潮湿的室内环境,铜线与铜线的连接时,其搭接面必须烫锡,干燥的室内环境不用烫锡,并且所有的接头相互缠绕式必须在五圈以上以保证线缆与线缆之间的紧密连接。因此,在接线时通常需要专业的电工进行操作,首先将所选连接的线缆剥皮,裸露出足够长的部分用于两条线缆之间的相互缠绕,再将裸露的一根线缆顺时针螺旋紧密缠绕在另一根线缆上;线头在缠绕完后因为多股线容易散,压在接线端子上时,接触面积会减少,所以多股线需要压在按钮,指示灯,空开等地方,或者大电流的地方时,一定要烫锡,以免接触不良产生发热烧坏;接线端头未“烫锡”时,导体的电阻在电流的作用下会使导体发热,电流越大发热量也就越高,烫锡工艺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发热量,接线端头“烫锡”后会形成一层熔点较低的锡膜,当使用这样的线头压装线鼻子时,锡膜会在液压压线钳高压的作用下熔化,而充分填满线头与线鼻子之间的缝隙,同时,熔化的锡会浸润在线鼻子的内壁上,这两个作用使压装好的线头接触电阻最小,发热量也就最小,就不容易产生事故,同时,延长了电器(如空开、接触器等)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烫锡工艺是直接将盛放有已经融化的锡液的容器放置在接线头的下方,使得接线头在锡液中搁置较短的时间,再待其自动冷却后进行胶布缠绕包裹,对于低位的墙面或是地面上的接线头,传统的烫锡工艺简单直接,并且烫锡效率较高,成本较小,但是对于天花板上或是高位的墙面上的接线头时,普通的烫锡工艺远不能满足需求,因为当工人手持盛锡容器在高空操作时,稍有不慎,容器内的高温的锡液便会溢出,特别是在天花板上的接线头烫锡时,滚烫的锡液很容易溅洒到工人身上或是喷洒在脸上,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正是由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高空烫锡作业时,工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烫锡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使得线接头快速实现烫锡的同时防止锡液的溢出,进而降低烫锡操作时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包括筒状的容器以及罩体,所述罩体中部开有环形的凹槽,容器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将罩体的下部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在罩体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收缩部的内侧安装有截面为圆形的竖直挡板,挡板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挡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裙板。在工人在进行高空烫锡时,手持盛有锡液的容器由人字梯上移至工作位置,期间由于工人的移动会对导致容器内锡液翻滚或是溅出,本实用新型作为对现有的盛锡容器的改进,在筒状容器的上端安装有罩体,罩体中部开设的环形的凹槽将罩体的下部分隔成内外两层,而容器的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凹槽内,在容器移动时,凹槽与最下端与容器的顶端处连接,当工人手持容器晃动而导致容器内的锡液发生晃动时,晃动的液面第一时间流进竖直的挡板与罩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使得即将溢出的锡液面水平高度直接降低,在锡液面发生大幅度振荡时,产生的涟漪经过防溢裙板的缓冲,直接将涟漪处产生的动能抵消,避免了锡液溅洒出容器,保证了工人在上下移动锡液容器时的安全,在到达工作位置时,驱动容器底部,使得容器的上沿在凹槽内移动,直至容器的上沿与凹槽的底部接触,即开始接线头的烫锡工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罩体的下部被凹槽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内层与容器的内部紧密接触,避免内层与锡液面过多的接触而影响容器在凹槽内的滑动,内层在罩体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能够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到容器内,同时为接线头的烫锡提供指引,进一步提高接线头的烫锡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在保证线接头快速实现烫锡的同时防止锡液的溢出,进而降低烫锡操作时的危险性。
所述防溢裙板包括弧形板,弧形板的末端安装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扩大部。在容器内的锡液面发生大幅度的振荡时,锡液面会产生涟漪,涟漪在与容器壁接触时发生反弹溅射出容器外,本实用新型在弧形板的末端连接的扩大部,扩大部的截面为椭圆形,即在锡液面与扩大部接触时,扩大部端形成的过渡圆弧面使得涟漪中携带的能量逐渐降低,直至在弧形板、扩大部以及竖直的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完全耗尽,进而达到控制锡液面处于平稳状态的目的。
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滚珠,滚珠与容器的内壁接触。在凹槽的内壁上安装的多个滚珠在容器上升时,使得容器的外壁与罩体外层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同时提高容器上升效率,保证工人在到达工作位置后,快速开始接线头的烫锡工序。
所述罩体的内层上设置有呈圆台形的陶瓷层。在工人手持容器发生晃动时,锡液面在弧形板以及扩大部的阻拦后回复正常,而陶瓷层外壁光滑,残留在罩体内层上的锡液则在呈圆台形的陶瓷层上顺沿而下,重新流回容器内,减小锡液在罩体内壁上的附着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罩体的下部被凹槽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内层与容器的内部紧密接触,避免内层与锡液面过多的接触而影响容器在凹槽内的滑动,内层在罩体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能够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到容器内,同时为接线头的烫锡提供指引,进一步提高接线头的烫锡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在保证线接头快速实现烫锡的同时防止锡液的溢出,进而降低烫锡操作时的危险性;
2、本实用新型在凹槽的内壁上安装的多个滚珠在容器上升时,使得容器的外壁与罩体外层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同时提高容器上升效率,保证工人在到达工作位置后,快速开始接线头的烫锡工序;
3、本实用新型当锡液面在弧形板以及扩大部的阻拦后回复正常,而陶瓷层外壁光滑,残留在罩体内层上的锡液则在呈圆台形的陶瓷层上顺沿而下,重新流回容器内,减小锡液在罩体内壁上的附着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容器、2-罩体、3-凹槽、4-滚珠、5-挡板、6-收缩部、7-弧形板、8-扩大部、9-陶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筒状的容器1以及罩体2,所述罩体2中部开有环形的凹槽3,容器1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凹槽3内,凹槽3将罩体2的下部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在罩体2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2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6,收缩部6的内侧安装有截面为圆形的竖直挡板5,挡板5与罩体2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挡板5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裙板。在工人在进行高空烫锡时,手持盛有锡液的容器1由人字梯上移至工作位置,期间由于工人的移动会对导致容器1内锡液翻滚或是溅出,本实用新型作为对现有的盛锡容器1的改进,在筒状容器1的上端安装有罩体2,罩体2中部开设的环形的凹槽3将罩体2的下部分隔成内外两层,而容器1的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凹槽3内,在容器1移动时,凹槽3与最下端与容器1的顶端处连接,当工人手持容器1晃动而导致容器1内的锡液发生晃动时,晃动的液面第一时间流进竖直的挡板5与罩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使得即将溢出的锡液面水平高度直接降低,在锡液面发生大幅度振荡时,产生的涟漪经过防溢裙板的缓冲,直接将涟漪处产生的动能抵消,避免了锡液溅洒出容器1,保证了工人在上下移动锡液容器1时的安全,在到达工作位置时,驱动容器1底部,使得容器1的上沿在凹槽3内移动,直至容器1的上沿与凹槽3的底部接触,即开始接线头的烫锡工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罩体2的下部被凹槽3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内层与容器1的内部紧密接触,避免内层与锡液面过多的接触而影响容器1在凹槽3内的滑动,内层在罩体2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2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6能够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到容器1内,同时为接线头的烫锡提供指引,进一步提高接线头的烫锡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在保证线接头快速实现烫锡的同时防止锡液的溢出,进而降低烫锡操作时的危险性。
其中,所述防溢裙板包括弧形板7,弧形板7的末端安装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扩大部8。在容器1内的锡液面发生大幅度的振荡时,锡液面会产生涟漪,涟漪在与容器1壁接触时发生反弹溅射出容器1外,本实用新型在弧形板7的末端连接的扩大部8,扩大部8的截面为椭圆形,即在锡液面与扩大部8接触时,扩大部8端形成的过渡圆弧面使得涟漪中携带的能量逐渐降低,直至在弧形板7、扩大部8以及竖直的挡板5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完全耗尽,进而达到控制锡液面处于平稳状态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凹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滚珠4,滚珠4与容器1的内壁接触。在凹槽3的内壁上安装的多个滚珠4在容器1上升时,使得容器1的外壁与罩体2外层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同时提高容器1上升效率,保证工人在到达工作位置后,快速开始接线头的烫锡工序。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所述罩体2的内层上设置有呈圆台形的陶瓷层9。在工人手持容器1发生晃动时,锡液面在弧形板7以及扩大部8的阻拦后回复正常,而陶瓷层9外壁光滑,残留在罩体2内层上的锡液则在呈圆台形的陶瓷层9上顺沿而下,重新流回容器1内,减小锡液在罩体2内壁上的附着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包括筒状的容器(1)以及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中部开有环形的凹槽(3),容器(1)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凹槽(3)内,凹槽(3)将罩体(2)的下部分隔成内外两层,且内层的长度小于外层的长度,在罩体(2)的上端安装有向罩体(2)中心弯曲延伸的收缩部(6),收缩部(6)的内侧安装有截面为圆形的竖直挡板(5),挡板(5)与罩体(2)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挡板(5)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裙板包括弧形板(7),弧形板(7)的末端安装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扩大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滚珠(4),滚珠(4)与容器(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的内层上设置有呈圆台形的陶瓷层(9)。
CN201420790906.3U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1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906.3U CN204271434U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906.3U CN204271434U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1434U true CN204271434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09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1434U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1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318A (zh) * 2019-10-17 2020-02-11 李顺乐 一种手持式建筑电路线头挂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318A (zh) * 2019-10-17 2020-02-11 李顺乐 一种手持式建筑电路线头挂锡器
CN110777318B (zh) * 2019-10-17 2021-11-05 安徽金贺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建筑电路线头挂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1477U (zh) 一种烫锡用锡液加热结构
CN204271434U (zh) 一种线接头烫锡结构
CN104485568A (zh) 用于接线的烫锡器
CN206058991U (zh) 一种矿物绝缘自联锁铠装柔性防火电缆
CN209388728U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专用电缆
CN204334989U (zh) 一种自控伴热电缆结构
CN104020512B (zh) 一种带led指示功能的雨水收集装置
CN104078876B (zh) 一种基于rtv涂料的中压电缆附件缺陷处理方法
CN104577645A (zh) 烫锡加热器
CN205862929U (zh) 一种散热风扇内使用的防水电感
CN202333151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与金属导线接头
CN208165718U (zh) 一种双层储罐
CN205069203U (zh) 一种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测温电力电缆
CN208834782U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CN208157134U (zh) 一种易撕裂型两芯平行光伏电缆
CN209655253U (zh) 一种防水耐高温车灯线束
CN205798630U (zh) 一种防烟气扩散电烙铁
CN205092397U (zh) 一种手机互充线
CN206628293U (zh) 一种承载能力强的硅胶线
CN209822390U (zh) 一种电缆油膏机的安全加热油膏池
CN20931247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通信线缆
CN204179849U (zh) 有绕组定子铁芯打头护罩
CN204696311U (zh) 一种环保节能插头电源线
CN203482428U (zh) 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
CN204204469U (zh) 一种风力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