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8243U -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68243U CN204268243U CN201420760596.0U CN201420760596U CN204268243U CN 204268243 U CN204268243 U CN 204268243U CN 201420760596 U CN201420760596 U CN 201420760596U CN 204268243 U CN204268243 U CN 2042682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or
- backboard
- reflective space
- backlight
- upper bott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及其背光源。上述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LED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相互邻接的反光器,反光器至少为两个;反光器包括多个均与背板呈角度设置的反光板,多个反光板围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棱台状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小的为反光空间的上底面,面积较大的为反光空间的下底面,上底面与下底面相对;反光空间的下底面处为出光口,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为背板;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至少设置一个LED。通过设置反光器,形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能够将出射角较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口,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通过均匀的反射,避免了灯影的问题,可以增大LED的间距,减少LED及其相应的电路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源一般包括背板及设置在背板上的多个LED,一般LED颗数较多,导致相应的电路板使用较多,造成成本较高。然而,若减少LED的数量,LED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出现灯影问题。
与此同时,直下式背光源的LED通过折射式透镜出射的光,虽然大部分直接射到扩散板上,但仍然有一部分出射角大的光线由于光程较大的原因在传播中损失掉,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一种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LED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相互邻接的反光器,所述反光器至少为两个;
所述反光器包括多个反光板,所述多个反光板均与所述背板呈角度设置,且所述多个反光板围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所述棱台状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小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所述棱台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大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相对;
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处为出光口,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为背板;
其中,反光空间内至少设置一个所述LED,且所述LED位于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反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0°至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设置与所述多个反光板连接的反光片,所述反光片开设有供所述LED穿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器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呈正方形,且所述反光空间呈正棱台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相邻的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反光板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两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四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基板垂直连接,且所述加固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
一种显示器,包括扩散板和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扩散板。
上述显示器及其背光源,通过设置反光器,形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能够将出射角较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口,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通过均匀的反射,避免了灯影的问题,可以增大LED的间距,减少LED及其相应的电路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3为传统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4为另一种传统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背光源的第一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背光源的第二支撑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显示器及其背光源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显示器及其背光源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10包括背板120、LED140和反光器160。LED140的数量为多个,LED140设置在背板120上。反光器160设置在背板120上,反光器160至少为两个,且所述反光器160包括多个反光板162,多个反光板162均与背板120呈角度设置,且多个反光板162围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
棱台是指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两个平行的面分别叫做上底面和下底面,其余的面叫做侧面,其中本案中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并不是指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而是两个平行的面中,面积较小的为上底面,面积较大的为下底面。
反光空间的下底面处为出光口,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为背板。反光器160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反光器160的相邻的反光板162相互连接。其中,至少一个LED140位于反光空间内,且LED140位于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
出射角较小的光线如图2所示的光线1、光线2直接出射至出光口,出射角较大的光线如光线3通过棱台状的反光空间反射至出光口,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了能源。本实施例的背光源10通过反光器160实现均匀的反射,避免了灯影的问题,因此,可以增大LED140的间距,减少LED140及其相应的电路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源20通过适当调节LED240间距达到出射光线分布均匀,从而完成出光均匀的视觉效果。同时参见图3,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源20出光原理图,除四边外大部分出射光均为LED240发光后透过透镜折射直接射出至扩散板,较少经过反射结构的反射。以图3中间部分光线为例,LED240正上方亮度较强的光线1a与相邻LED240发出亮度较弱的光线2a和光线3a亮度之和相等,使背光源20各个区域亮度均匀化,其中光线2a和光线3a大致为光线1a亮度的一半。
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源,因LED间距过大导致的灯影问题,分析原因如下,同时参见图4,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相同但未设置反光器160的背光源30,由于LED340间距较大,发光亮度为光线1b一半的光线2b和光线3b无法射到相邻两颗LED340之间的中间位置,导致相邻两颗LED340之间区域较暗,LED340正上方区域较亮,视觉效果上就会出现暗影现象。
本实施例的背光源10在相邻LED140间,例如在X或者Y方向,添加了反光板162,以达到在增大LED140间距的情况下,视觉效果仍然均匀成像。同时参见图2,以中间部分光线为例,出射角较大的光线3射到反光板162后发生反射,出射到原本亮度较低的相邻LED140中间区域,增强了原本亮度较低的光线2,使得光线1与光线2和光线3亮度之和相等或相近,达到整体亮度均匀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反光板162与背板120之间的夹角为10°至30°,以达到视效最佳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呈正方形,且反光空间呈正棱台状,反射效率最佳。在一实施例中,反光器160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例如在X和Y方向上顺序排列,其反射无死角,进一步提高了视觉效果。
同时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一部分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可以呈正方形,另一部分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可以呈长方形。每个反光空间的LED140可以是一颗,也可以是多颗。LED140的数量可以根据亮度需要和上底面的面积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还可设置与反光板连接的反光片(图中未示出),反光片开设有供LED140穿过的通孔。反光器160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双面胶粘在背板120上,也可通过螺钉固定在背板1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也可以不设置反光片,反光空间的侧面处的反光板162直接固定在背板120上。
同时参见图6、图7,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源1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架180,第一支撑架180包括第一基板182和第一支撑板184,第一支撑板184垂直连接于第一基板182的一侧,第一基板182与背板120平行且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180位于相邻的两个反光器160的相邻的两个反光板162的连接处,第一支撑板184的端部形成第一支撑部1842,第一支撑部1842与反光板162抵接,以支撑反光板162。
同时参见图6、图8,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源10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架190,第二支撑架190包括第二基板192和第二支撑板194,第二支撑板194垂直连接于第二基板192的一侧,第二基板192与背板120平行且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190位于相邻的四个反光器160的相邻的四个反光板162的连接处,第二支撑板194的端部形成第二支撑部1942,第二支撑部1942与反光板162抵接,以支撑反光板162。较佳地,第二支撑架190还可以包括加固板196,加固板196与第二基板192垂直连接,且加固板196与第二支撑板194垂直连接,由于第二支撑架190设置在四个反光器160之间,在X方向和Y方向均有空间,可以设置加固板196,以提高第二支撑架190的机械强度。
第一支撑架180和第二支撑架190既可起到支撑反光板162的作用,又固定了反光器160的位置,增加反光器160在Z方向的强度,减少塌陷风险。第一支撑架180和第二支撑架190可以通过双面胶粘在背板120上,也可通过螺钉固定。
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包括扩散板和图1、图2,及图5至图8所示的背光源10,背光源10的出光口朝向扩散板。显示器可以用于液晶电脑显示面板、液晶电视面板、DVD显示屏的面板等。
通过设置反光器160,形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能够将出射角较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口,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通过均匀的反射,避免了灯影的问题,可以增大LED140的间距,减少LED140及其相应的电路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LED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相互邻接的反光器,所述反光器至少为两个;
所述反光器包括多个反光板,所述多个反光板均与所述背板呈角度设置,且所述多个反光板围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所述棱台状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小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所述棱台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大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相对;
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处为出光口,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为背板;
其中,反光空间内至少设置一个所述LED,且所述LED位于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0°至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设置与所述多个反光板连接的反光片,所述反光片开设有供所述LED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呈正方形,且所述反光空间呈正棱台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相邻的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反光板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两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四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基板垂直连接,且所述加固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板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扩散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0596.0U CN204268243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0596.0U CN204268243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68243U true CN204268243U (zh) | 2015-04-15 |
Family
ID=5280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60596.0U Active CN204268243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6824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664A (zh) * | 2015-12-09 | 2017-06-16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屏 |
CN108302381A (zh) * | 2017-01-13 | 2018-07-20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装置 |
CN108445628A (zh) * | 2018-02-28 | 2018-08-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结构及车载显示装置 |
CN110161747A (zh) * | 2019-04-10 | 2019-08-23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112201167A (zh) * | 2020-10-30 | 2021-01-08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20760596.0U patent/CN2042682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664A (zh) * | 2015-12-09 | 2017-06-16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屏 |
CN108302381A (zh) * | 2017-01-13 | 2018-07-20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装置 |
CN108302381B (zh) * | 2017-01-13 | 2020-02-18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装置 |
CN108445628A (zh) * | 2018-02-28 | 2018-08-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结构及车载显示装置 |
CN110161747A (zh) * | 2019-04-10 | 2019-08-23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112201167A (zh) * | 2020-10-30 | 2021-01-08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68243U (zh) | 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 |
US1109284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1510027A (zh) | 液晶显示器设备 | |
CN102661535B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105333334A (zh) | 一种led灯条及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3968300A (zh) |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
CN203052434U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4460112B (zh) |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 |
CN202647443U (zh) |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 |
TW201350995A (zh) | 直下式背光模組改良結構 | |
CN105242454A (zh) |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9976036A (zh) |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3292246B (zh) |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4819409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结构 | |
CN201599726U (zh) | 反射片 | |
CN103499899B (zh) | 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588802A (zh) | Led平面灯 | |
CN103234172B (zh) | 一种扩散板结构及其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 | |
CN106098735B (zh) | Oled显示屏 | |
CN102628565B (zh)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2436800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2980101A (zh) |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
CN203823596U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
WO2013189116A1 (zh) |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包括其的液晶显示器 | |
CN209446929U (zh) | 一种大尺寸显示屏的直下式背光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2 Address after: 518000 9th Floor, D4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 City,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 78 Huifeng 4th Road, Zhongkai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