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3535U - 嵌件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嵌件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3535U
CN204263535U CN201420701302.7U CN201420701302U CN204263535U CN 204263535 U CN204263535 U CN 204263535U CN 201420701302 U CN201420701302 U CN 201420701302U CN 204263535 U CN204263535 U CN 204263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ping channel
passage
feeding
insert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13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UN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UN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UN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UN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13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3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3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35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件加热设备,其包括具有腔体的本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别连通至本体外的进料通道、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呈角度设置且所述进料通道的端部虚接触于所述出料通道上,其中,在进料通道外裹设有第一加热器,在邻近于所述出料通道的腔体内设有沿该出料通道方向一致的第二加热器。该实用新型对处于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中嵌件进行全程小范围加热、保温,保证了输出嵌件的温度范围,因此,加热效果稳定,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嵌件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件加热设备,也可应用于其它工件的加热。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热设备基本上是在一密闭的腔体内或外设热源,通过热源散发的热量对腔体内的工件进行加热。因热源对腔体内的工件进行加热时,势必使得整个腔体内均得具有热能,才能使得腔体内的工件尽快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求,浪费能源,不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的理念。
比如在对进气歧管进行塑料制品嵌件热压装配时,需对压装嵌件进行加热,以保证在所需温度范围内对嵌件进行压装,达到最佳压装质量及效果,另外,整个压装过程若采用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时,则加热设备应满足对嵌件的连续加热并输出达到所需温度范围内的嵌件,以目前现有的加热设备不能达到该技术目的。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加热设备进行重新改进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嵌件加热设备,其加热效果稳定,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嵌件加热设备,其包括具有腔体的本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别连通至本体外的进料通道、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呈角度设置且所述进料通道的端部虚接触于所述出料通道上,其中,在进料通道外裹设有第一加热器,在邻近于所述出料通道的腔体内设有沿该出料通道方向一致的第二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进料通道上且将腔体内的进料通道置于其内的加热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腔体内设有与所述出料通道相匹配的轨道,该轨道将所述腔体与所述出料通道相隔离,且该轨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器贯通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器设于所述轨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出料通道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通过定位件固定定位于所述本体上,且该定位件将所述第一加热器固定定位于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通道可沿该出料通道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为多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形成整个嵌件于加热设备中的进给轨迹,通过第一加热器对进料通道内的嵌件进行小范围加热,加热效率高,而第一加热器散于腔体内的热量用作保温用;在嵌件进入至出料通道出料时,由第二加热器对出料通道上的嵌件进行全程保温,以避免嵌件在出料过程中产生温降而达不到所需加热温度。总之,本设备对处于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中嵌件进行全程小范围加热、保温,保证了输出嵌件的温度范围,因此,加热效果稳定,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包括具有腔体101的本体10,在所述腔体101内设有分别连通至本体10外的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所述进料通道102与出料通道103呈角度设置且所述进料通道102的端部虚接触于所述出料通道103上,其中,在进料通道102外裹设有第一加热器104,在邻近于所述出料通道103的腔体101内设有沿该出料通道103方向一致的第二加热器105。
本实用新型由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形成整个嵌件于加热设备中的进给轨迹,通过第一加热器104对进料通道102内的嵌件进行小范围加热,加热效率高,而第一加热器104散于腔体101内的热量用作保温用;在嵌件进入至出料通道103出料时,由第二加热器105对出料通道103上的嵌件进行全程保温,以避免嵌件在出料过程中产生温降而达不到所需加热温度。
具体地,所述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于所述腔体101内相交形成嵌件的转移,如图所示,所述进料通道102的端部虚接触于所述出料通道103上,比如所述进料通道102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互垂直时,更具体的,当所述进料通道102为垂直竖向设置,所述出料通道103为水平设置时,则所述进料通道102的下端口处于所述出料通道103上,以便进料通道102内的嵌件能顺次转移至所述出料通道103上;若所述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时,则进料通道102的端口处于所述出料通道103侧边上,均是为了方便嵌件于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之间的转移。当然,除了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相互垂直外,该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还可呈锐角或钝角设置,结构与两者垂直相似。另外,所述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可以为多组,比如两个或更多个进料通道102及与该进料通道102一一对应的出料通道103,又或多个进料通道102及与该进料通道102一一对应且集成于一体的出料通道103,其布局数量及方式可根据具体的加热工况而定。
所述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及第一加热器104、第二加热器105于腔体101内的布局如下:所述进料通道102通过定位件106固定定位于所述本体10上,且该定位件106将所述第一加热器104固定定位于所述腔体101内。该定位件106类似于一带法兰盘的轴承套,该定位件106套于所述进料通道102上且卡接于所述本体10的侧壁上,而所述第一加热器104则套于该定位件106上,从而达到本体10、定位件106、第一加热器104、进料通道102之间的平衡定位。
所述第一加热器104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进料通道102上且将腔体101内的进料通道102置于其内的加热腔。由第一加热器104内的加热腔形成对进料通道102内的嵌件的热平衡,从而实现对嵌件的加热。本例中,该第一加热器104形成的加热腔呈矩形箱体,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加热腔,比如圆筒体等。
在所述腔体101内设有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匹配的轨道107,该轨道107将所述腔体101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隔离,且该轨道107与所述第一加热器104贯通相交。该轨道107贯穿所述本体10,通过该轨道107的独立,使得由进料通道102进入至出料通道103上的嵌件,可由第二加热器105独立为该轨道107内的嵌件进行加热保温,同样的,采用小范围的加热保温,降低了加热功率及成本。本例中,根据外部设备对所述进料通道103上的嵌件进行取料情况,将所述第二加热器105设于所述轨道107的底端,以使得嵌件的转移形成流水线作业。而由第一加热器104、第二加热器105散发于腔体101内的热量,用于对整个腔体101内的部件进行预热及保温用,提高了第一加热器104、第二加热器105的热利用率。
最后,所述出料通道103可沿该出料通道103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本体10上,方便嵌件的转移,当然,实际应用中该出料通道103也可采用静态,这时,需在出料通道103端部设立推料机构对其上的嵌件进行驱动,以保证整个设备中嵌件的连续或间断转移。
本实用新型所加热的产品除了嵌件外,还可对其它的中、小件产品进行加热,当然,因比例的设计不同,也可以同比例放大对其它产品进行加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嵌件加热设备,包括具有腔体(101)的本体(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101)内设有分别连通至本体(10)外的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所述进料通道(102)与出料通道(103)呈角度设置且所述进料通道(102)的端部虚接触于所述出料通道(103)上,其中,在进料通道(102)外裹设有第一加热器(104),在邻近于所述出料通道(103)的腔体(101)内设有沿该出料通道(103)方向一致的第二加热器(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104)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进料通道(102)上且将腔体(101)内的进料通道(102)置于其内的加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101)内设有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匹配的轨道(107),该轨道(107)将所述腔体(101)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隔离,且该轨道(107)与所述第一加热器(104)贯通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105)设于所述轨道(107)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102)与所述出料通道(103)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102)通过定位件(106)固定定位于所述本体(10)上,且该定位件(106)将所述第一加热器(104)固定定位于所述腔体(1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103)可沿该出料通道(103)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本体(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102)、出料通道(103)为多组。
CN201420701302.7U 2014-11-14 2014-11-14 嵌件加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3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1302.7U CN204263535U (zh) 2014-11-14 2014-11-14 嵌件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1302.7U CN204263535U (zh) 2014-11-14 2014-11-14 嵌件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3535U true CN204263535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130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3535U (zh) 2014-11-14 2014-11-14 嵌件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3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9869U (zh) 一种用于多温区料筒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6746533B (zh) 一种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加压系统
CN102901347A (zh) 一种多用途微波高温推板窑
CN204263535U (zh) 嵌件加热设备
CN103557686A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多功能热风烘干机
CN204678904U (zh) 电阻炉
CN202232911U (zh) 一种带加热的熟化器
CN204824593U (zh) 一种玻璃钢化燃气加热炉
CN201906603U (zh) 一种夹套式的中和桶
CN203672069U (zh) 烘箱
CN206359647U (zh) 一种电镀生产专用加热装置
CN202501726U (zh) 电磁加热隧道烘干机
CN206247840U (zh) 一种单通道双推板隧道炉
CN203704612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多功能热风烘干机
CN201374969Y (zh) 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烤箱
CN205383872U (zh) 新型高效节能加温炉
CN204589256U (zh) 一种加热循环保温设备
CN206812468U (zh) 一种丙烯酸胶膜带状线天线加热固化装置
CN202730191U (zh) 一种热压三通管坯加热炉
CN203804373U (zh) 一种焊锡预热器
CN203605667U (zh) 超音频数字式电磁感应多功能热风转换装置
CN204602568U (zh) 一种静电喷涂烘烤箱的热源改造
CN103240822A (zh) 一种高效加热实心轮胎硫化装置
CN203498710U (zh) 一种纸浆模塑定型用加热装置
CN202862471U (zh) 热电磁感应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