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8600U -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8600U
CN204258600U CN201420780547.3U CN201420780547U CN204258600U CN 204258600 U CN204258600 U CN 204258600U CN 201420780547 U CN201420780547 U CN 201420780547U CN 204258600 U CN204258600 U CN 204258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bt
branch road
auxiliary
voltag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05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功
陈敏
刘小松
刘国频
李图强
颜彪
刘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05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8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8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8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主IGBT,每个主IGBT与一个缓冲均压单元连接;缓冲均压单元包括并联在主IGBT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均压支路;电阻均压支路中点与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入端连接;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电阻均压支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压互感器次边绕组两端分别与辅助IGBT的栅极、发射极连接;辅助IGBT的发射极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有缓冲均压单元的辅助IGBT集电极均与辅助缓冲支路连接;辅助缓冲支路与所述电阻均压支路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避免辅助IGBT对电阻采样的影响,从而提高采样精度;保证电路的电压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近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轻型直流输电技术能给风电场提供更多的无功支撑,减小风电场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避免风电场电压波动对系统的可靠性的影响,也提高了风电场对系统电压波动的抗干扰能力;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比交流电压输电受电压传输距离的影响小很多,更适合于远距离输电;而且轻型直流输电技术能提高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因此大型海上远距离海上输电采用轻型直流输电是最佳选择。但是IGBT换流阀的电压均衡问题一直是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难点。由于IGBT容量的限制,需要多个IGBT串联来提高IGBT的容量,由于IGBT换流阀开关速度快,器件本身存在差异,信号传输不同步等从而将引起电压的分压不均衡,特别是动态电压不均衡时的电应力冲击更可能引起IGBT串联阀烧坏等故障,因此需要外围的辅助电路来调节IGBT串联换流阀的电压均衡。
由于RCD缓冲电路特点是电路简单,可靠性好,现在轻型直流输电等应用中常采用RCD缓冲电路作为IGBT串联均压电路。但是RCD缓冲电路吸收的能量直接消耗在电阻上,因而损耗比较大,而且缓冲电容的体积比较大,成本较高。缓冲电容的大小和关断时间是一对矛盾的参数,缓冲电容越大,均压效果会更好,但是关断时间会延长,因而相应损耗会增加。但是缓冲电容较小时,虽然关断时间较短,但是IGBT集电极-发射极两端承受的过电压尖峰可能较大,从而均压效果可能会不是很理想。正常情况下,IGBT栅极不同步在20ns以内,因而正常情况下栅极延时引起的电压不均衡较小,因而在IGBT的集电极-发射极并联一个较小的缓冲电容即可满足均压需求。但是当出现特殊情况的栅极信号不同步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引起电压不均衡比较大时,为了确保IGBT串联换流阀能正常工作,需要较大的缓冲电容才能抑制过电压尖峰,实现较好的均压效果。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必须从系统的稳定可靠性考虑,因此IGBT串联换流阀是针对最极端情况来选择缓冲电容的大小,导致IGBT串联阀的关段时间较长,关断损耗较大。
现有的解决上述问题的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见图1,其缺陷是采样电压的电阻和电压比较器之间没有隔离措施,导致辅助IGBT等辅助结构对电压采样影响较大,采样不精确;该电路包括多个独立的辅助缓冲支路,每个辅助缓冲支路中包括一个电容,电容数量较多,当多个主IGBT上出现过电压时,无法实现电压均衡;RCD缓冲支路的存在,导致IGBT开关速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主IGBT,每个主IGBT与一个缓冲均压单元连接;所述缓冲均压单元包括并联在所述主IGBT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均压支路;所述电阻均压支路中点与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电阻均压支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次边绕组两端分别与辅助IGBT的栅极、发射极连接;所述辅助IGBT的发射极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有缓冲均压单元的辅助IGBT集电极均与辅助缓冲支路连接;所述辅助缓冲支路与所述电阻均压支路另一端连接。
所述主IGBT、缓冲均压单元数量均为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支路包括缓冲电容;两个缓冲均压单元的两个辅助IGBT集电极均与缓冲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缓冲电容另一端并联接入两个二极管阴极之间,所述两个二极管阳极分别通过两个电阻均压支路一端与两个主IGBT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缓冲电容与放电电阻并联。该辅助缓冲支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压互感器能有效隔离电阻均压支路中的采样电阻和辅助IGBT,避免辅助IGBT对电阻采样的影响,从而提高采样精度;且电压跟随器加在电压互感器原边,通过电阻与电压比较器的配合来设定参考电压,然后通过高电平输出,对电压互感器的精度要求较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缓冲支路公用一个电容,当过电压较大或者多个辅助IGBT均出现较大过电压时,辅助的缓冲电容能强制使串联IGBT的电压均衡;本实用新型省去了RCD缓冲支路,提高了IGBT的开关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IGBT缓冲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第一主IGBT                                               和第二主IGBT ,第一主IGBT 和第二主IGBT 串联,两个主IGBT分别与由串联而成的两个电阻均压支路并联;电压跟随器输入端分别接入之间、之间;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M1原边绕组两端连接;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M2原边绕组两端连接,电压互感器M1副边绕组两端分别与第一辅助IGBT栅极和发射极连接,电压互感器M2副边绕组两端分别与第二辅助IGBT栅极和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IGBT、第二辅助IGBT的发射极分别与一端连接;第一辅助IGBT、第二辅助IGBT的集电极均与缓冲电容一端连接;缓冲电容另一端并联接入二极管阴极之间,二极管阳极分别与一端连接;缓冲电容与放电电阻R0并联。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包括第一主IGBT和第二主IGBT ,第一主IGBT 和第二主IGBT 串联,两个主IGBT分别与由串联而成的两个电阻均压支路并联;电压比较器正输入端分别接入之间、之间;电压比较器负输入端分别输入参考电压VREF(阀值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M1原边绕组两端连接;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M2原边绕组两端连接,电压互感器M1副边绕组两端分别与第一辅助IGBT栅极和发射极连接,电压互感器M2副边绕组两端分别与第二辅助IGBT栅极和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IGBT、第二辅助IGBT的发射极分别与一端连接;第一辅助IGBT、第二辅助IGBT的集电极均与缓冲电容一端连接;缓冲电容另一端并联接入二极管阴极之间,二极管阳极分别与一端连接;缓冲电容与放电电阻R0并联。
若串联的主IGBT均压效果比较理想,主IGBT集电极-发射极出现的过电压比较小时, Rx1和Rx2)作为静态均压电阻,检测的电压低于ZFx的阀值电压,从而的栅极-发射极电压将低于阀值电压,因此辅助缓冲支路不起作用。正常情况下IGBT换流阀器件栅极信号同步较为理想因而IGBT电压不均衡较小,只需要较小的电容即可满足IGBT串联阀的电压不均衡抑制要求,因此该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减小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关断时间,从而减小了关断损耗。若IGBT均压效果不是很理想,即某个主IGBT上出现较大的电压时(此时另一个主IGBT上分压较小),当或者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达到设定的过电压参考值,上的分压超过的阀值电压,从而使对应的辅助IGBT导通,作为缓冲单元参与过电压的抑制,由于较大(大于5),因而对产生的过电压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针对特殊情况时,例如栅极信号不同步时间较长等,需要较大的缓冲电容才能实现较好的均压效果,这种情况下才会因缓冲电容较大而同传统RCD缓冲电路的关断时间和关断损耗接近。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一方面使检测的电压不受右侧辅助电路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增加驱动能力,从而当需要导通来抑制过电压时快速导通。二极管防止电流的倒流,R0的作用是作为辅助缓冲电路电容的放电电阻。
电压互感器M1、M2将电阻均压支路与辅助IGBT隔离开,从而有效防止辅助IGBT对电阻均压支路采样的干扰,提高采样精度;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加在电压互感器原边,通过电阻与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的配合来设定参考电压,然后通过高电平输出,对电压互感器的精度要求较低。
本实用新型多个主IGBT串联时共用一个辅助缓冲支路,即共用一个缓冲电容,两个主IGBT串联,若电压分配不均,该缓冲电容抑制过电压较大的主IGBT上的过电压。但是当多个IGBT串联时,可能存在多个主IGBT上出现过电压的情况,此时出现过电压的主IGBT对应的辅助IGBT会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缓冲电容并联在多个主IGBT上,使出现过电压的主IGBT的电压强行与电容电压相等,达到电压均衡的目的。

Claims (3)

1.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主IGBT,其特征在于,每个主IGBT与一个缓冲均压单元连接;所述缓冲均压单元包括并联在所述主IGBT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均压支路;所述电阻均压支路中点与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电阻均压支路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次边绕组两端分别与辅助IGBT的栅极、发射极连接;所述辅助IGBT的发射极与电压互感器原边绕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有缓冲均压单元的辅助IGBT集电极均与辅助缓冲支路连接;所述辅助缓冲支路与所述电阻均压支路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IGBT、缓冲均压单元数量均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缓冲支路包括缓冲电容;两个缓冲均压单元的两个辅助IGBT集电极均与缓冲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缓冲电容另一端并联接入两个二极管阴极之间,所述两个二极管阳极分别通过两个电阻均压支路一端与两个主IGBT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缓冲电容与放电电阻并联;所述缓冲电容容值大于5                                                
CN201420780547.3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Active CN204258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0547.3U CN204258600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0547.3U CN204258600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8600U true CN204258600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0547.3U Active CN204258600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8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942A (zh) * 2014-12-12 2015-02-25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942A (zh) * 2014-12-12 2015-02-25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3044B (zh) 一种混合式全固态高压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
CN100530881C (zh) 功率开关的有源串联均压控制装置
CN102611291A (zh) 一种单控制单元的输入反激串联输出并联电路
CN203039657U (zh) 一种igbt缓冲电路
CN104965136A (zh) 一种三电平变流器功率单元双脉冲测试方法
CN100546185C (zh) 高压脉冲电路
CN105406700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均压及母线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系统
CN204271892U (zh) 一种负载侧控制igbt串联均压电路
CN207732453U (zh) 一种集散式光伏发电储能调频系统
CN106451408A (zh) 一种基于下垂法的直流微电网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66834A (zh) 一种交错并联高增益升压型直流变换器
CN104377943A (zh) 一种igbt串联均压电路
CN204258601U (zh) 一种igbt串联均压电路
CN101887082B (zh) 三相电源输入缺相检测电路
CN104242614A (zh) 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igbt串联均压装置
CN203039562U (zh) 一种基于栅极控制的串联igbt均压电路
CN203039559U (zh) 一种栅极嵌位的串联igbt均压电路
CN204258600U (zh)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CN104362840A (zh) 一种负载侧控制串联igbt均压电路
CN204258603U (zh) 一种负载侧控制串联igbt均压电路
CN113489354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变换电路
CN103986308A (zh) 一种多电平变流器直流电容的动态均压电路
CN204231186U (zh) 一种高压igbt串联均压电路
CN104377942A (zh) 一种高压igbt串联换流均压电路
CN103427659A (zh) 电能转换系统、dc-dc变换器及其电压尖峰抑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