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7177U -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7177U
CN204257177U CN201420812331.0U CN201420812331U CN204257177U CN 204257177 U CN204257177 U CN 204257177U CN 201420812331 U CN201420812331 U CN 201420812331U CN 204257177 U CN204257177 U CN 204257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voltage
array
voltage
display substrate
voltag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23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新社
王颖
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123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7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7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7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电源线和电压提供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电源线分别对应连接于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有效显示区内的至少一列的像素点;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外,用于为该至少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由于像素点接入电源电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流过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差异所引起的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差异。

Description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像素驱动电路设计是AMOLED显示器核心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AMOLED显示器中,需要稳定的电流来控制OLED发光。
现有最基本的AMLOED像素驱动电路包括1个驱动晶体管DTFT,一个开关晶体管T1和一个存储电容Cs,当扫描线选择某一行时,该行上的扫描信号Gate(n)为低电平,T1导通,对应于灰阶等级的数据电压Vdata写入存储电容Cs,当该行扫描结束后,Vscan变为高电平,T1关断,存储在Cs上的栅极电压驱动DTFT,使DTFT产生电流来驱动OLED,保证OLED在一帧内持续发光,流过OLED的电流IOLED=K(VGS-Vth)2=K(Vdata-ELVDD-Vth)2,其中,K为常数,VGS为DTFT的栅源电压,Vth为DTFT的阈值电压,ELVDD为电源电压。现有的像素补偿电路只会补偿由于工艺制程和器件老化等原因各像素点的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Vth产生的漂移。
然而应当注意到,由以上的流过OLED的电流的公式可知,该电流还受电源电压ELVDD的影响,而由于OLED是电流驱动型器件,因此传送ELVDD的电源线上的电流比较大。如图2所示,在该OLED显示面板上,有效显示区内的每一列的像素点都对应接有一电源线,由有效显示区外部的电源引线ELVDD_O向设置于有效显示区内部的多条电源线传送电源电压。由于OLED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中的传送ELVDD的电源线上有大电流从上面向下流过,造成在OLED显示面板上,电源电压ELVDD在左上部分比左边中间部分高,电源电压ELVDD在左边中间部分比左边下边部分高,同样,电源电压ELVDD在右上部分比右边中间部分高,电源电压ELVDD在右边中间部分比右边下边部分高。
在图2中,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左下方;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左上方;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右上方;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右下方;第五电源电压输入点ML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左边中部,第六电源电压输入点MRP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右边中部;则VULP>VMLP>VBLP,VURP>VMRP>VBRP;其中,VULP为ULP的电压,VMLP为MLP的电压,VBLP为BLP的电压,VURP为UR的电压,VMRP为MR的电压,VBRP为BR的电压。
根据以上的流过OLED的电流的公式,可以得出,整个OLED显示面板上的亮度从上到下逐渐变亮,亮度的均匀性出现不良。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选择材料降低传送ELVDD的电源线上的电阻,从而降低IR压降(IR压降是指出现在集成电路中电源和地网络上电压下降或升高的一种现象)差异。但是随着分辨率增加,留给电源线布线的空间更小,所以引起OLED显示面板上的IR压降变得很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防止由于像素点接入电源电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流过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差异所引起的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差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电源线和电压提供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电源线分别对应连接于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有效显示区内的至少一列的像素点;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外,用于为该至少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
实施时,有效显示区内的每一列的像素点都对应接有一电源线;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具体用于为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每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实施时,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和底部。
实施时,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三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中部和底部。
实施时,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为零。
实施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输出端,用于根据每一该输出端与对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阻抗产生相应的电源电压,并通过该输出端输出该电源电压至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
实施时,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包括分别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对应的至少两个直流/直流转换单元;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该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二分压电阻接地,输出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实施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转换电阻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转换电阻,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第二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实施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位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布线区的至少两条外部电源引线分别为一所述电源线上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提供电源电压。
实施时,至少部分不同所述电源线上的一个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点通过同一条所述外部电源引线为其提供电源电压。
实施时,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为OLED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阵列基板或上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于显示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之外的电压提供单元为显示阵列基板板上的至少一电源线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以防止由于像素点接入电源电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流过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差异所引起的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基本的AMLOED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上的传送电源电压ELVDD的电源线以及有效显示区外部的电源引线的布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上的传送电源电压ELVDD的电源线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布线区的外部电源引线的布线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上的传送电源电压ELVDD的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布线区的外部电源引线的布线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包括的电压提供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包括的电压提供单元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包括的电压提供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电源线和电压提供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电源线分别对应连接于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有效显示区内的至少一列的像素点;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外,用于为该至少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
优选的,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为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通过设置于显示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之外的电压提供单元为显示阵列基板上电源线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以防止由于像素点接入电源电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流过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差异所引起的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差异。
优选的,有效显示区内的每一列的像素点都对应接有一电源线;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具体用于为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每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提供电源电压,这样可以防止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每一列像素点的亮度差异。
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可以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和底部。
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三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中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电压提供单元通过位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布线区的至少两条外部电源引线分别为一所述电源线上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提供电源电压,这样可以使得一所述电源线上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电压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以防止由于像素点接入电源电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流过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差异所引起的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差异。如图3所示,在具体的显示阵列基板设计时,设置在该显示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之外的电压提供单元(图3中未示),通过第一外部电源引线ELVDDBL、第二外部电源引线ELVDDUL、第三外部电源引线ELVDDUR、第四外部电源引线ELVDDBR分别为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提供电源;
所述显示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之内的每一列的所有像素点都连接于垂直向下的电源线;
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下方;
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上方;
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上方;
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上述的划分是将显示阵列基板区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每一电源线以选取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为例,可以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和底部,这样位于左边的不同电源线对应有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以及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同理位于右边的不同电源线对应有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以及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上述的划分是将显示阵列基板区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每一电源线以选取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为例,可以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和底部,这样位于左边的不同电源线对应有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以及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同理位于右边的不同电源线对应有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以及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
在实际操作时,该多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存在差值ΔV,在图3中,通过ELVDDBL引线向BLP提供电源,通过ELVDDUL引线向ULP提供电源,通过ELVDDUR引线向URP提供电源,通过ELVDDBR引线向BRP提供电源,BLP和ULP的电压差值就是在ELVDDBL引线和ELVDDUL引线的压降差值,一般地,ELVDDBL=ELVDDUL+ΔVL,其中,ΔVL就是多电源在ELVDDBL引线上的压降,目标就是BLP和ULP点电压相等;同样ELVDDBR=ELVDDUR+ΔVR,其中,ΔVR就是多电源在ELVDDBR引线上的压降,目标就是BRP和URP点电压相等。同时,需要外部电源引线的电阻尽量小,这样两条外部电源引线或多条外部电源引线本身压降变小,多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变小,所需最大电源电压变小,功耗就可以降低。
优选的,至少部分不同所述电源线上的一个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点通过同一条所述外部电源引线为其提供电源电压。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同一电源引线为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上方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和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上方的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供电,和/或,通过同一电源引线为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下方的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和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下方的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供电,即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边和右边的相同高度的电压电源输入点都可以接入同一电源引线,从而可以简化布线。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位于左边的电源线的上方电源电压输入点ULP通过一根电源引线ELVDDUL供电,位于右边的电源线的上方电源电压输入点URP通过一根电源引线ELVDDUR供电也是可以的,以上均可理解为至少部分不同所述电源线上的一个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点通过同一条外部电源引线为其提供电源电压,从而可以简化布线。
具体的,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输出端,用于根据每一该输出端与对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阻抗产生相应的电源电压,并通过该输出端输出该电源电压至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
在实际操作时,随着显示阵列基板的尺寸的增加,或者显示阵列基板内电源线本身的电阻的增加,4点电源电压输入补偿不能满足对ELVDD的IR压降补偿,可以相应将电源电压输入点增加到6点、8点,甚至更多。
例如,如图3A所示,与图3相比,增加了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边中部的第五电源电压输入点MLP,以及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边中部的第六电源电压输入点MRP。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用于产生直流电压ELVDD的直流电压源21和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变换器)22,其中,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源21产生的直流电压ELVDD;
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直流电压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地端GND连接,以隔绝交流电压;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的第一输出端BL、对应于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的第二输出端UL、对应于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的第三输出端UR和对应于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的第四输出端BR;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用于根据该第一输出端BL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之间的阻抗产生第一电源电压,并通过该第一输出端BL和第一外部电源引线ELVDDBL输出该第一电源电压至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用于根据该第二输出端UL与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之间的阻抗产生第二电源电压,并通过该第二输出端UL和第二外部电源引线ELVDDUL输出该第二电源电压至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用于根据该第三输出端UR与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之间的阻抗产生第三电源电压,并通过该第三输出端UR和第三外部电源引线ELVDDUP输出该第三电源电压至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用于根据该第四输出端UR与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URP之间的阻抗产生第四电源电压,并通过该第四输出端UP和第四外部电源引线ELVDDUR输出该第四电源电压至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URP;
一般地,直流电压源21产生的直流电压ELVDD比直流变换器22的第一输出端BL的电压、第二输出端UL的电压、第三输出端BR的电压和第四输出端UR的电压之中最大电压大0.1V;为了降低功耗,电源变换器22可以采用四个高效的buck(降压)电路来实现,同时要求每一路电路都能对输出电压可以调整。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可以包括分别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对应的至少两个直流/直流转换单元;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该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二分压电阻接地,输出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第三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和第四直流/直流变换单元;
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包括第一线性稳压器(LDO)3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一线性稳压器31,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该第一线性稳压器3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阻R2与地端GND连接;
所述第一线性稳压器31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一输出端BL,并通过第二电容C2与地端GND连接;
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包括第二线性稳压器(LDO)3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二线性稳压器32,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该第二线性稳压器3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四电阻R4与地端GND连接;
所述第二线性稳压器32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二输出端UL,并通过第三电容C3与地端GND连接;
第三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包括第三线性稳压器(LDO)33、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
所述第三线性稳压器33,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该第三线性稳压器33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六电阻R6与地端GND连接;
所述第三线性稳压器33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三输出端UR,并通过第四电容C4与地端GND连接;
第四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包括第四线性稳压器(LDO)34、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
所述第四线性稳压器34,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该第四线性稳压器34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八电阻R8与地端GND连接;
所述第四线性稳压器34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四输出端BR,并通过第五电容C5与地端GND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R1的电阻值、R3的电阻值、R5的电阻值和R7的电阻值,可以使得输入显示阵列基板的四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下方的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上方的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上方的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和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下方的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的电压相等或者相近。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可以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转换电阻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转换电阻,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第二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用于产生直流电压ELVDD的直流电流源21、第一转换电阻RBL、第二转换电阻RUL、第三转换电阻RUR和第四转换电阻RUB
第一转换电阻RBL,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第二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一输出端BL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第二转换电阻RUL,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第二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二输出端UL与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第三转换电阻RUR,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第二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三输出端UR与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第四转换电阻RBR,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ELVDD,第二端作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2的第四输出端BR与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转换电阻RBL的电阻值、第二转换电阻RUL的电阻值、第三转换电阻RUR的电阻值和第四转换电阻RBR的电阻值,可以使得输入显示阵列基板的四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下方的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点B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左上方的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点ULP、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上方的第三电源电压输入点URP,和位于显示阵列基板的右下方的第四电源电压输入点BRP)的电压相等或者相近。
所述显示阵列基板可以为液晶阵列基板、OLED阵列基板或其他各种类型的显示阵列基板。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优选为OLED阵列基板,即对于OLED阵列基板来说对于IR压降补偿的效果比较明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阵列基板或上述显示面板。
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或OLED显示装置等各种显示装置,例如液晶电视、手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等,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优选为OLED显示装置,即对于OLED显示装置来说对于IR压降补偿的效果比较明显。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电源线和电压提供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电源线分别对应连接于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有效显示区内的至少一列的像素点;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外,用于为该至少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电压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内的每一列的像素点都对应接有一电源线;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具体用于为该显示阵列基板上的每一电源线上选取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和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压提供单元为所述电源线上选取的三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提供电源电压时,该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分别选取于该电源线的顶部、中部和底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值为零。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输出端,用于根据每一该输出端与对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之间的阻抗产生相应的电源电压,并通过该输出端输出该电源电压至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包括分别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对应的至少两个直流/直流转换单元;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正相输入端接入该直流电压,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该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二分压电阻接地,输出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的至少两个转换电阻和用于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源,其中,
所述转换电阻,第一端接入该直流电压,第二端与相应的电源电压输入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提供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位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上的布线区的至少两条外部电源引线分别为一所述电源线上的至少两个电源电压输入点提供电源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不同所述电源线上的一个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点通过同一条所述外部电源引线为其提供电源电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基板为OLED阵列基板。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阵列基板,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420812331.0U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4257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2331.0U CN2042571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2331.0U CN2042571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7177U true CN204257177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2331.0U Active CN2042571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717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9046A (zh) * 2014-12-18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基板、补偿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875888A (zh) * 2017-04-13 2017-06-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10598A (zh) * 2019-06-28 2019-10-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09476A (zh) * 2020-11-30 2021-03-16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4373417A (zh) * 2022-01-17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9046A (zh) * 2014-12-18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基板、补偿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6095414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基板、补偿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911382B2 (en) 2014-12-18 2018-03-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875888A (zh) * 2017-04-13 2017-06-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10598A (zh) * 2019-06-28 2019-10-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09476A (zh) * 2020-11-30 2021-03-16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4373417A (zh) * 2022-01-17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9046A (zh) 显示阵列基板、补偿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257177U (zh) 显示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96831B (zh)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237036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5679236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139804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872686B (zh)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3383835B (zh)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09989A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165080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406622B (zh) Oled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21754B (zh)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167177A (zh) 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85306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61051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50917A (zh)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36731B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210233477A1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56259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217682A (zh)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35452A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65715A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3011377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4409047A (zh)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658480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