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790U -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3790U
CN204243790U CN201420336565.2U CN201420336565U CN204243790U CN 204243790 U CN204243790 U CN 204243790U CN 201420336565 U CN201420336565 U CN 201420336565U CN 204243790 U CN204243790 U CN 204243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shift knob
metal insert
switch
power br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65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lob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lob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lob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65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3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3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3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开关、启闭所述开关的开关按钮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其中,所述开关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内部,所述金属插件与开关按钮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外表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用40V以上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工具类产品用的高电压锂电池包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类锂电池包充电器的电压都是低于人体安全电压,所以将充电器的充电端子裸露在外是符合安全生产规定,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意外电击事故,但当用于给大容量电池包(40V以上电池包)充电时,则存在充电端子上的高压电电击使用者或因此导致的其他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充电电压高于人体安全电压时,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外露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规定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开关、启闭所述开关的开关按钮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所述开关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内部,所述金属插件与开关按钮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金属插件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固定所述金属插件的侧面为第二表面,对称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第一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所述金属插件下方的第一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第二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任一的第三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结合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凸台,所述开关按钮设于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设于金属插件下方的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上开设有散热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常情况下,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触动开关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充电器壳体,2、开关,3、金属插件,4、开关按钮,5、第一表面,6、第二表面,7、第三表面,8、电池包,9、凸台,10、散热通气孔,11、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使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金属插件3的形状为矩形插片、圆形插片或其他形状的插片,该插片的具体形状可根据电池包的充电端的结构而设定。
此外,所述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楔形,且沿充电电池包8移动方向坡度递增,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同时,开关按钮4沿着移动方向被逐渐压动,直至完全被压住,进而触动微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开关按钮4与微动开关2断开接触,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如图1-2所示,当开关按钮4设置在所述金属插件3的下方时,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电池包8施压于金属插件3下方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微动开关2闭合后,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2: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所述拨动开关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金属插件3的形状为矩形插片、圆形插片或其他形状的插片,该插片的具体形状可根据电池包的充电端的结构而设定。
此外,所述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楔形,沿充电电池包8移动方向坡度递增,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同时,开关按钮4沿着移动方向被逐渐压动,直至完全被压住,进而拨动拨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连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开关按钮4向相反方向压下,并将拨动开关2拨回,拨动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当开关按钮4设于第一表面5上时(未图示)。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电池包8的一面施压于第一表面5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3: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触点开关2,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所述触点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
开关2或为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使触点开关2的触点闭合,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金属插件3的插片形状为矩形插片、圆形插片或其他形状的插片,该插片的形状根据电池包的充电端的结构设定。
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圆形,未图示,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片方向移动,圆形开关按钮4上施有压力,该压力令触点开关2的触点闭合,且触点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开关按钮4上的压力取消,触点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如图1-2所示,当开关按钮4设于所述金属插件3下方的第一表面5上时,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电池包8施压于金属插件3下方第一表面5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触点开关2闭合;触点开关2闭合后,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触点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4: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使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金属插件3的插片形状为矩形插片、圆形插片或其他形状的插片,该插片的形状根据电池包的充电端的结构设定。
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圆形,未图示,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片方向移动,圆形开关按钮4上施有压力,该压力令微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开关按钮4上的压力取消,微动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开关按钮4设于第二表面6上时(未图示),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电池包8的一面施压于第二表面6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微动开关2闭合后,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5: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触点开关2,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所述触点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
开关2或为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使触点开关2的触点闭合,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此外,所述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楔形,沿充电电池包8移动方向坡度递增,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同时,开关按钮4沿着移动方向被逐渐压动,直至完全被压住,进而触点开关2的触点闭合,触点开关2与充电电源连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压力从开关按钮4上移开,触点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如图3-4所示,当开关按钮4设于任一的第三表面7时。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电池包8的一面施压于任一的第三表面7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触点开关2闭合,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触点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6: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拨动开关,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所述拨动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8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8进行充电。
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圆形,未图示,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片方向移动,圆形开关按钮4上施有压力,从而压力拨动拨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圆形开关按钮4上的压力取消,拨动开关2回拨,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开关按钮4设于所述第一表面5、第二表面6、第三表面7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结合处时(未图示),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电池包8的任一部位施压于第一表面5、第二表面6、第三表面7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结合处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7: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拨动开关,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所述拨动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4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8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8进行充电。
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矩形,未图示,当电池包8向金属插片方向移动,矩形开关按钮4上施有压力,从而压力拨动拨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矩形开关按钮4上的压力取消,拨动开关2回拨,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如图1-2所示,在第一表面5上设有一凸台9,所述开关按钮4设于凸台9上时,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电池包8施压于凸台9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拨动拨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实施例8:
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开关2、启闭所述开关2的开关按钮4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2优选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2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其开启和闭合只能通过开关按钮实现。
此外,开关2还可为拨动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拨动其执行机构,来接通或断开充电电路,它具有滑块动作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开关2或为触点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触点闭合或断开,具有按动力小、通断迅速、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所述金属插件3与开关按钮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所述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即使外接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未图示)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亦不带电,只有当金属插件3与电池包8物理连接,开关按钮4在金属插件与电池包物理连接的过程中在电池包的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压力作用下,使微动开关2闭合导通,进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金属插件3的插片形状为矩形插片、圆形插片或其他形状的插片,该插片的形状根据电池包的充电端的结构设定。
开关按钮4的形状优选矩形,未图示,当电池包向金属插片方向移动,矩形开关按钮4上施有压力,压力令微动开关2与充电电源接通;当电池包被拔下,与金属插件3断开连接,向相反方向移动,矩形开关按钮4上的压力取消,微动开关2恢复常开状态,金属插件3不带电,确保使用者安全。
所述充电器壳体1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5,固定所述金属插件3的侧面为第二表面6,对称设于第一表面5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7。
如图1-2所示,当开关按钮4设于金属插件3下方的凸台9上时,其充电方法为:先将电池包8放入充电器并向充电器中金属插件3方向移动;当电池包8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插件3物理连接时,电池包8在自身重力或使用者的作用下施压于金属插件3下方凸台9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微动开关2闭合后,所述充电器与电池包8电连接,充电器为电池包8充电。
即使充电器与电源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金属插件3也是处于断路状态,只有当电池包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电池包触动充电器上的开关按钮4,开关按钮4触动微动开关2闭合,充电器才与电源通电,因而有效降低高压电电击使用者的风险,满足行业组织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凸台9上开设有散热通气孔10。
凸台9的作用是在充电器与电池包8之间留有散热的空间,同时利用散热通气孔10进行辅助散热,避免因充电器和电池包8散热不佳,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开关、启闭所述开关的开关按钮及充电用的金属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内部,所述金属插件与开关按钮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金属插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外表面为一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的底部为第一表面,固定所述金属插件的侧面为第二表面,对称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侧面为第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第一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所述金属插件下方的第一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第二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任一的第三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结合处。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凸台,所述开关按钮设于凸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设于金属插件下方的凸台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开设有散热通气孔。
CN201420336565.2U 2014-06-24 2014-06-24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Active CN204243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565.2U CN204243790U (zh) 2014-06-24 2014-06-24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565.2U CN204243790U (zh) 2014-06-24 2014-06-24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3790U true CN204243790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6565.2U Active CN204243790U (zh) 2014-06-24 2014-06-24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379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379A (zh) * 2014-06-24 2014-12-24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06067630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充电插座
CN106067631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街角公共充电插座
CN106067629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公共充电插座
CN106067632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公园路边插座
CN107026489A (zh) * 2017-04-21 2017-08-08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379A (zh) * 2014-06-24 2014-12-24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WO2015196839A1 (zh) * 2014-06-24 2015-12-30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06067630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充电插座
CN106067631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街角公共充电插座
CN106067629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公共充电插座
CN106067632A (zh) * 2016-05-26 2016-11-02 汪芳红 一种公园路边插座
CN107026489A (zh) * 2017-04-21 2017-08-08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
WO2018192296A1 (zh) * 2017-04-21 2018-10-25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790U (zh)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
CN104242379A (zh) 常开式高电压电池包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203871894U (zh) 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208401188U (zh) 一种电动车防触电充电口
CN202268721U (zh) 一种家用供电装置
CN102185368A (zh) 充电器
CN203387001U (zh) 电源插座
CN105577865B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101325341B (zh) 带usb插头的手机充电器
CN103280850A (zh) 一种具有充电宝和多用途led功能的驱动电路
CN208385743U (zh) 车辆充电自动对接装置
CN203800630U (zh) 零功耗待机充电器
CN102638066A (zh) 无极安全充电器电路
CN201985558U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05248842U (zh) 一种多接头充电器
CN202637419U (zh) 一种感应按摩棒
CN20915076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CN107706996A (zh) 充电控制切换电路
CN208589376U (zh) 一种医疗电器控制开关
CN202957632U (zh) 车载电瓶供电装置
CN201178121Y (zh) 锂电池包及其充电装置
CN206506330U (zh) 智能表面接触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01766398U (zh) 一种万能充电器
CN201369582Y (zh) 多功能数码移动电源
CN206820497U (zh) Usb浮漂针式电池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65-1 Xinggang Road, Zhong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libo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23 Jiangsu city in Changzhou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gang Zhonglou District Tower Road No. 65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GLOB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