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420U - 插头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头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43420U CN204243420U CN201420663039.7U CN201420663039U CN204243420U CN 204243420 U CN204243420 U CN 204243420U CN 201420663039 U CN201420663039 U CN 201420663039U CN 204243420 U CN204243420 U CN 2042434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wel
- conducting strip
- plugs
- protecgulum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插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插头插座,包括两个插脚、壳体、电线,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前盖的中心处相对插脚的另一侧设有中心柱,两个插脚穿设在前盖上,其中一个插脚与中心柱的距离比另一个插脚到中心柱的距离大,中心柱上套设有卡盘,卡盘上还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内各设有环形的导电片,两个环槽之间形成隔离带,其中一个插脚与其中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插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电线上设有两个触脚,其中一个触脚与一个环槽中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触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360度旋转时保持接通的插头插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插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60度自由旋转时能够一直保持接通的插头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用品的日益增多,插头的使用频率也不断加大。现有的插头和电线是大多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不能转动,这样使插入插座的方向收到了限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旋转的插头,其中一种旋转插头改变了内部结构,旋转时通过不停交换接触零线和火线,使得插头在旋转的时候电线并不会缠绕,也不会扭断。但插头在旋转的过程中,因为需要交换接触零火线,这样在零火线所隔离的地方会导致断电状态,这就会使插头在接触交换的过程中间歇断电,带来了电器使用的不便。而且对有些电器设备,由于零火线不停的交换接触而带来的电火花,甚至会造成触电、漏电、烧毁的可能,大大增加了电器使用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60度自由旋转时能够一直保持接通的插头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插座,包括两个插脚、壳体、电线,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前盖的中心处相对插脚的另一侧设有中心柱,所述两个插脚穿设在前盖上,其中一个插脚与中心柱的距离比另一个插脚到中心柱的距离大,中心柱上套设有卡盘,卡盘上还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内各设有环形的导电片,两个环槽之间形成隔离带,所述其中一个插脚与其中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插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电线上设有两个触脚,其中一个触脚与一个环槽中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触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盖与卡盘之间设有抵盘,所述抵盘上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用于抵压触脚保证触脚与导电片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盘的外表面环套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侧面设有过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抵盘与后盖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供中心柱穿过的通孔,中心柱靠近后盖的一端设有螺纹,中心柱上螺纹配合有用于固定前盖、后盖的螺帽。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柱靠近前盖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长度高于在前盖内部的插脚。
作为优选,所述前盖上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触脚包括圆柱状的触脚本体,所述的触脚本体靠近导电片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活动设有银材料制成的球体,所述的安装孔开口处设有用于抱持球体的抱持部,所述的球体一部分从安装孔开口处突出并与导电片抵接,另一部分与安装孔底壁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的底壁设有曲率半径大于与球体半径的曲面状的抵接面,所述球体与抵接面抵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一种插头插座,由两个插脚、壳体以及电线组成,壳体分为前盖、后盖,前盖的中心处设有中心柱,两个插脚穿设在前盖上,两个插脚中的一个与中心柱的距离比另一个插脚到中心柱的距离要大,中心柱上套设有卡盘,卡盘中心处设有通孔,卡盘上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内各设有一片环形的导电片,两个环槽之间形成隔离带,其中一个插脚与其中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插脚与另一个导电片抵接,电线上设有两个触脚,其中一个触脚与其中一片导电片抵接,另一个插脚与另一片导电片也抵接。这样,通过旋转电线来带动两个触脚绕着中心柱旋转,而两个触脚与两片导电片是始终保持一对一的抵接,两片导电片与两个插脚也始终保持一对一的抵接,从而在360度自由旋转时能一直保持接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的主要结构图;
图4为抵触部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抵压部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
图8为图2的正视图;
图9为图8沿C-C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D部放大图。
图中:1、插脚;1a火线插脚;1b、零线插脚;2、壳体;21、前盖;211、中心柱;2111、螺纹;2112、六角螺帽;212、凹槽;22、后盖;3、电线;31、触脚;31a、火线触脚;31b、零线触脚;32、触脚本体;321、安装孔;322、球体;323、抱持部;4、卡盘;41、环槽;42、导电片;42a、火线导电片;42b、零线导电片;43、隔离带;5、抵盘;51、环形凸台;6、橡胶套;61、过线孔;7、弹簧;8、通孔;9、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插头插座,由两个插脚1(为方便叙述,本实施例中两个插脚1分别为火线插脚1a和零线插脚1b)、壳体2、电线3以及插座9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壳体2为圆形),壳体2分为前盖21和后盖22,前盖21内部的中心处设有一个中心柱211,火线插脚1a到中心柱211的距离比零线插脚1b到中心柱的距离要小,两个插脚1均延伸至前盖21内部。中心柱211上套设一个卡盘4(本实施例取圆形的卡盘4),卡盘4中心处开有一个通孔8,供中心柱211穿过,并且大小和中心柱211一致。卡盘4上还设有两个环槽41,环槽41内分别设焊接固定两片和环槽41相适配的环形的导电片42(为叙述方便,本实施例中两片导电片42分别为火线导电片42a和零线导电片42b),两个环槽41之间形成隔离带43。延伸至前盖21内的火线插脚1a和零线插脚1b分别对应的抵接在火线导电片42a、零线导电片42b上,电线3在壳体2内的一端焊接有两个触脚31(为叙述方便,本实施例中两个触脚31分别为火线触脚31a和零线触脚31b),火线触脚31a和零线触脚31b分别抵接在火线导电片42a、零线导电片42b上。这样,电线3在绕着中心柱211旋转时可以带着两个触脚31绕着中心柱211分别在对应的环槽41内旋转,并且旋转时能保证一直是抵触连接的。因为火线触脚31a和火线导电片42a的抵触连接的、零线触脚31b和零线导电片42b抵触连接的是,火线插脚1a和火线导电片42a抵触连接的、零线触脚1b和零线导电片42b抵触连接的,从而可以保证电线3在360度自由旋转的过程中能一直处于接通的状态,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也就能让电器处于工作状态,避免了间歇断电带来的不便。
后盖22和卡盘4之间设有一个抵盘5,抵盘5上设有环形凸台51,环形凸台51用来抵压火线触脚31a和零线触脚31b的,使得它们分别与火线导电片42a、零线导电片42b一直处于抵触连接状态。卡盘4的外表面环套有一个圆环形的橡胶套6(本实施例中,保护套使用绝缘的橡胶套6),橡胶套6的侧面设有一个供电线3通过的过线孔61,这样让电线3经过过线孔61接入到壳体2内,然后可以通过旋转橡胶套6来达到旋转电线3的目的,从而能增强插头插座使用的安全性。抵盘5与后盖22的中心处都设有可以供中心柱211穿过的通孔8,中心柱211靠近后盖22的一端设有螺纹2111,中心柱211上还套有一个用于固定前盖21、后盖22的六角螺帽2112(本实施例中,螺帽采用六角螺帽2112)。这样将卡盘4、抵盘5、后盖22依次套在前盖21的中心柱211上,再用六角螺帽2112通过螺纹2111来锁紧固定。同时在插头插座损坏时,也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维修。前盖21和卡盘4之间设有一个弹簧7,弹簧7是套在中心柱211靠近前盖21的一端的,弹簧7的长度比在前盖21内部的插脚1要长,这样在锁紧前盖21和后盖22时,不会因为用力挤压过猛而使插脚1和卡盘4之间出现形变,也就能达到一个缓冲、保护壳体2内部结构的作用。前盖21上还设有两个关于中心柱211对称的凹槽212,这样可以方便插头和插座在不使用时的分离。
触脚31包括触脚本体32,触脚本体32是成圆柱状的,触脚本体32靠近导电片的一侧设有安装孔321,安装孔321内放置一个可以活动的球体322,这样可以让球体322与导电片42是通过滑动来抵触连接的,能够减小摩擦带来的电火花,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球体322是银材料制成的,而银的导电率是极高的,这样可以保证球体322和导电片42之间的导电性。安装孔321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抱持部323,保持部323是用来抱持球体322的,这样可以让球体322不会从安装孔321中掉出来。球体322一部分从安装孔321开口处突出来并和导电片42抵接,另一部分和安装孔321底壁抵接,安装孔321的底壁设有一个曲面状的抵接面,抵接面的曲率半径比球体322半径大,球体322与抵接面抵触连接。这样能够保证球体322和导电片42在滑动时始终处于一个抵接的状态,避免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开的情况,也就是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一直处于接通的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插头插座,包括两个插脚、壳体、电线,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其特征是:前盖的中心处相对插脚的另一侧设有中心柱,所述两个插脚穿设在前盖上,其中一个插脚与中心柱的距离比另一个插脚到中心柱的距离大,中心柱上套设有卡盘,卡盘上还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内各设有环形的导电片,两个环槽之间形成隔离带,所述其中一个插脚与其中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插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电线上设有两个触脚,其中一个触脚与一个环槽中的导电片抵接,另一个触脚与另一个环槽内的导电片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后盖与卡盘之间设有抵盘,所述抵盘上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用于抵压触脚保证触脚与导电片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卡盘的外表面环套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侧面设有过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抵盘与后盖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供中心柱穿过的通孔,中心柱靠近后盖的一端设有螺纹,中心柱上螺纹配合有用于固定前盖、后盖的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柱靠近前盖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原长高于位于前盖内部的插脚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前盖上设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触脚包括圆柱状的触脚本体,所述的触脚本体靠近导电片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活动设有银材料制成的球体,所述的安装孔开口处设有用于抱持球体的抱持部,所述的球体一部分从安装孔开口处突出并与导电片抵接,另一部分与安装孔底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孔的底壁设有曲率半径大于与球体半径的曲面状的抵接面,所述球体与抵接面抵触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3039.7U CN204243420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插头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3039.7U CN204243420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插头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43420U true CN204243420U (zh) | 2015-04-01 |
Family
ID=5277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6303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3420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插头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4342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2238A (zh) * | 2015-05-25 | 2015-08-19 | 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物理接口及电子设备 |
CN105846269A (zh) * | 2016-05-30 | 2016-08-10 | 广西大学 | 电线旋转接头 |
CN111211456A (zh) * | 2018-11-02 | 2020-05-29 |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向性连接器 |
CN112688123A (zh) * | 2020-12-11 | 2021-04-20 | 安徽省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保护充电接头 |
-
2014
- 2014-11-07 CN CN201420663039.7U patent/CN2042434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2238A (zh) * | 2015-05-25 | 2015-08-19 | 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物理接口及电子设备 |
CN105846269A (zh) * | 2016-05-30 | 2016-08-10 | 广西大学 | 电线旋转接头 |
CN111211456A (zh) * | 2018-11-02 | 2020-05-29 |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向性连接器 |
CN112688123A (zh) * | 2020-12-11 | 2021-04-20 | 安徽省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保护充电接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43420U (zh) | 插头插座 | |
CN204205137U (zh) | 一种带保护盖的安全插座 | |
CN203690525U (zh) | 一种接地线夹 | |
CN204579650U (zh) | 翻斗式驱鸟装置 | |
CN203660227U (zh) | 旋转插头 | |
CN203233022U (zh) | 带usb的圆盘式插线板 | |
CN203859344U (zh) | 伸缩插排 | |
CN104393514A (zh) | 应用于变电站多种作业环境下的绝缘拉杆 | |
CN204517014U (zh) | 一种防水接插件 | |
CN107482411A (zh) | 一种旋转插排 | |
CN103311755B (zh) | 光控器插座 | |
WO2016165048A1 (zh) | 中心环绕式内侧插自然集中收线防尘插座 | |
CN204577771U (zh) | 一种自带盘线轴插座 | |
CN204088837U (zh) | 安全智能插座 | |
CN204257856U (zh) | 一种改进式通用型接地装置 | |
CN204315499U (zh) | 一种并排熔断器底座 | |
CN104659514A (zh) | 环形多用插座 | |
CN202678688U (zh) | 一种带万向节的插头 | |
CN202662863U (zh) | 节能型插头电源线 | |
CN204720645U (zh) |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旋转插座 | |
CN204005450U (zh) | 联接方便的灯串 | |
CN204084251U (zh) | 小夜灯灯座 | |
CN210379591U (zh) | 一种家电用电源接头保护装置 | |
CN107492723B (zh) | 水电站的线路断线快捷接线器 | |
CN205029080U (zh) | 一种新型插头用连接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