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2140U - 触控基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基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42140U CN204242140U CN201420653698.2U CN201420653698U CN204242140U CN 204242140 U CN204242140 U CN 204242140U CN 201420653698 U CN201420653698 U CN 201420653698U CN 204242140 U CN204242140 U CN 2042421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base plate
- teat
- touch pattern
- mai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的多个第一触控图案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一基板上,多个第二触控图案沿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基板上,并与第一触控图案交错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其中之一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排列的多个分支部,及与所述分支部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排列的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所述分支部的两端,所述分支部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及两延伸段,中间段的最小宽度小于两延伸段的最小宽度。本实用新型可增加触控基板的感测灵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基板,特别关于一种具有较高感测灵敏度的触控基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触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针对触控显示装置而言,由于使用者可通过碰触该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来执行各项功能,因而能够简化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复杂度,也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现有一种触控基板1的示意图。
触控基板1具有触控感测结构电连接于触控控制电路板,其中,触控感测结构一般包含多个驱动电极12(俗称Tx)及多个感测电极13(俗称Rx)设置于一基板11上。当触控感测结构被使用者碰触时可产生触控信号,触控信号传送至触控控制电路板,因此产生对应的控制动作。
然而,由于现有的触控基板1的驱动电极12及感测电极13的电极形状均为方块(diamond)形状,因此,相邻的驱动电极12与感测电极13之间因方块形状的缘故,使得两者之间的感测路径及范围将受限(可感测的面积较小),造成触控基板1的感测灵敏度不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可具有较高感测灵敏度,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具有较高感测灵敏度的触控基板。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触控图案以及多个第二触控图案。所述第一触控图案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基板上。所述第二触控图案沿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交错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其中之一具有多个第一主体部、多个分支部及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排列且相互电连接,所述分支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排列,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分支部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排列,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所述分支部的两端,所述分支部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及二延伸段,二延伸段位于中间段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突出部连接,中间段的最小宽度小于二延伸段的最小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具有多个第二主体部、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凸出,且所述第二突出部其中之一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一触控图案的分支部的形状相互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在中间部分的间距小于两端的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或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为尖形突出、矩形突出或弧形突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还具有多个桥接部与多个绝缘层,所述桥接部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部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还具有多个桥接部与多个绝缘层,所述桥接部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其中之一的形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形状为相互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还包括多个虚拟电极,所述虚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应用于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或一外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承上所述,因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基板中,通过第一触控图案及第二触控图案的配置方式,以及第一触控图案的所述分支部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及二延伸段,二延伸段位于中间段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突出部连接,且中间段的最小宽度小于二延伸段的最小宽度,因此,相较于现有触控基板的触控图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基板的第一触控图案与第二触控图案之间可延伸其感测路径及范围,进而可增加其感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触控基板的示意图。
图2A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C为图2B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D为图2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E为图2C的触控基板中,沿直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2F为图2C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不同实施态样的触控基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基板,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分别参照图2A至图2E所示,其中,图2A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9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触控显示装置9的侧视示意图,图2C为图2B的触控显示装置9的触控基板2的俯视示意图,图2D为图2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图2E为图2C的触控基板2中,沿直线A-A的剖视示意图。
触控基板2可应用于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或一外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于此,以应用于外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为例。触控显示装置9例如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9也可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电、或卫星导航,或其他触控电子装置。为了容易说明起见,以下实施例显示了一第一方向D1、一第二方向D2及一第三方向D3,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及第三方向D3实质上两两相互垂直,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A及图2B所示,触控显示装置9包括一触控基板2、一对向基板3及一液晶层4。
触控基板2与对向基板3相对而设,而液晶层4则设置于触控基板2与对向基板3之间。触控基板2及对向基板3可由透光材质制成,并例如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胶基板,并不限定。另外,触控显示装置9还可包括一薄膜电晶体阵列及一彩色滤光阵列(图未显示),薄膜电晶体阵列设置于对向基板3上,而彩色滤光阵列可设置于触控基板2或对向基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薄膜电晶体阵列设置于对向基板3面对触控基板2的一侧,且彩色滤光阵列设置于触控基板2面对对向基板3的一侧为例。不过,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彩色滤光阵列的一黑色矩阵层及一滤光层也可分别设置于对向基板3,使其成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此外,触控显示装置9还可包括一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图未显示)。背光模组设置于对向基板3远离触控基板2的一侧。当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通过对向基板3、薄膜电晶体阵列、液晶层4、彩色滤光阵列及触控基板2时,可通过形成的多个画素而显示影像。
如图2C及图2D所示,触控基板2包括一基板21、多个第一触控图案22、多个第二触控图案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及所述绝缘层24是位于触控基板2远离对向基板3的一侧(即触控基板2的上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及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可构成触控感测电路(包含感测电极Rx及驱动电极Tx),并形成于触控基板2的外侧表面(可于外侧再加一层保护基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例如为感测电极,而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例如为驱动电极。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也可为驱动电极,而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可为感测电极,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触控图案22或第二触控图案23的材质可例如但不限于包含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镉锡氧化物(CTO)、氧化锡(SnO2)、或氧化锌(ZnO)等透明导电材料,或包含金属材料。另外,绝缘层24的材质可例如但不限于为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或其他材质。
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于基板21上,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沿第二方向D2间隔设置于基板21上,并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交错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的其中之一具有多个第一主体部221、多个分支部222及多个第一突出部223,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221沿第二方向D2延伸排列且相互电连接,所述分支部22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21连接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排列,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23与所述分支部222连接,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排列。所述第一主体部221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3分别位于所述分支部222的两端,且第一主体部221、分支部222及第一突出部223分别间隔配置于基板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D所示,每一个第一触控图案22均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个第一主体部221(所述第一主体部221相互电连接)、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21连接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排列的多个分支部222,及与所述分支部222连接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排列的多个第一突出部223。其中,一个第一主体部221的沿第一方向D1的两侧各连接一个分支部222,而每个分支部222远离第一主体部221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一突出部223。
另外,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具有多个第二主体部231、多个第二突出部232及多个连接部233,所述第二主体部231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而所述第二突出部232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31的两侧延伸凸出,且所述连接部233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31,使得所述第二主体部231彼此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231、第二突出部232及连接部233连接而分别间隔配置于基板21。另外,以每一个第二触控图案23具有4个第二突出部232为例,而两个第二突出部232分别于第二主体部231的两侧,且每一个连接部233连接两相邻的第二主体部231,使得沿第一方向D1配置的第二触控图案23彼此电连接,但与左右相邻的第二触控图案23电绝缘。另外,所述第二突出部232其中之一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一触控图案22的分支部222的形状相互对应。于此,每一个第二突出部232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一触控图案22的分支部222的形状相互对应。此外,每一个第一突出部223分别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部232之间。
另外,所述第一主体部221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还具有多个桥接部224及多个绝缘层24,所述桥接部224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21,且所述绝缘层24位于所述桥接部224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之间。如图2E所示,所述绝缘层24对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3上,且所述桥接部224对应设置于所述绝缘层24上。于此,每一个连接部233之上对应具有一个绝缘层24,且桥接部224跨接于绝缘层24上,以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部221,使得沿第二方向D2配置的第一触控图案22彼此可电连接。
换句话说,如图2C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主体部221、多个分支部222、多个第一突出部223与多个桥接部224连接而构成一个横向的第一触控图案22。另外,多个第二主体部231、多个第二突出部232及多个连接部233(图2C未显示)连接而构成一个直向的第二触控图案23。另外,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交错设置,而且彼此电绝缘。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221、所述分支部222、所述第一突出部223、所述第二主体部231、所述第二突出部232及所述连接部233可为同一层结构,且第一触控图案22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交错(彼此电绝缘),而第二触控图案23也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交错。再一提的是,虽然图2C的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的延伸方向大抵彼此垂直(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然其延伸方向并不限定为只有垂直,可视应用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使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不具有多个桥接部224与多个绝缘层24,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不具有多个连接部233,而是第一触控图案22具有多个连接部(图未示),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具有多个桥接部与多个绝缘层(图未示),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31彼此间隔设置。于此,每个桥接部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31,且所述绝缘层分别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连接部之间,以隔绝桥接部与第一触控图案,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另外,请再参照图2D所示,所述分支部222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C及二延伸段E1、E2,而两延伸段E1、E2位于中间段C的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主体部221与第一突出部223连接,且中间段C的最小宽度W小于两个延伸段E1、E2的最小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是每一个分支部222都具有一个中间段C及两个延伸段E1、E2,而两个延伸段E1、E2分别位于中间段C的两端且延伸段E1与对应的第一主体部221连接,而延伸段E2与对应的第一突出部223连接。于此,中间段C只是说明其与延伸段E1、E2的相对关系,大约是位于分支部222的中间区域,且中间段C中具有整个分支部222于第二方向D2上的最小宽度W,而且,两延伸段E1、E2的任何一处于第二方向D2上的最小宽度一定比中间段C的最小宽度W大,使得分支部222有一类似颈部的形状(即具有中间较窄,两侧较宽的特点,不过,也可多个中间较窄(多个颈部),两侧较宽的形状组成一个分支部222,并不限定)。
另外,所述第一突出部223或所述第二突出部232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形状可分别为尖形突出(例如三角突出)、矩形突出或弧形突出。如图2D所示,第一突出部223左右两侧面对第二主体部231的形状为尖尖的三角形突出,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232左右两侧面对第二主体部231的形状也可为矩形突出、或弧形突出,或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不特别限定。另外,第二突出部232面对分支部222的一侧形状也可为尖形突出(例如三角突出)、矩形突出或弧形突出,或其他形状的突出,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定,只要第二突出部232的形状与相邻的分支部222的形状为相互对应,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23的形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31的形状也为相互对应即可。于此,所谓“相互对应”例如可为一个凸出,一个凹陷,或圆弧对圆弧,或其他形状上的对应,本实用新型均不限制。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的形状设计,可增加触控基板2的感测路径及范围。
另外,请参照图2F所示,其为图2C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的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23之间在中间部分的间距小于两端的间距。于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的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23之间具有邻近所述分支部222的一第一间距d1及远离所述分支部222的一第二间距d2。于此,第二间距d2为两相对的第一突出部223的两端最远离分支部222处的间距,而第一间距d1为两相对的第一突出部223的中间部分的间距(最接近分支部222处的间距),而且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一间距d1,利用此结构设计,可使得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23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方向D2为渐近式变化(外侧宽,内侧窄),因此,可避免相对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23两侧末端的转角处因尖端造成过多的电荷累积、耦合而影响触控基板2的感测灵敏度。
承上,在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2中,通过第一触控图案22及第二触控图案23的形状及配置方式,以及第一触控图案22的所述分支部222具有一中间段C及二延伸段E1、E2,而二延伸段E1、E2位于中间段C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主体部221与第一突出部223连接,且中间段C的最小宽度小于二延伸段E1、E2的最小宽度,因此,相较于现有触控基板的触控图案而言,触控基板2的第一触控图案22与第二触控图案23之间可延伸其感测路径及范围,进而增加其感测灵敏度。
另外,请分别参照图3A至图3D所示,其分别为不同实施态样的触控基板2a~2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A所示,与图2D的触控基板2主要的不同在于,于触控基板2a中,第一突出部223沿第二方向D2的两端不是突出的尖形,而是较和缓的形状(类似弧形),且第二突出部232面对分支部222的一边的形状也具有弧度。另外,触控基板2a还包括多个虚拟电极25,所述虚拟电极25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之间。通过虚拟电极25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之间,可使第一触控图案22与第二触控图案23之间的折射率(即狭缝的折射率)与第一触控图案22及第二触控图案23的折射率差异较小,使触控基板2a具有较佳的可视性。
另外,如图3B所示,与图2D的触控基板2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基板2b的第二主体部231的形状与触控基板2不同,且第二突出部232也较狭长。
另外,如图3C所示,与图2D的触控基板2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基板2c的第一触控图案22的分支部222于第二方向D2的两侧为弧形边缘内凹。
另外,如图3D所示,与图2D的触控基板2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基板2d的第一触控图案22的分支部222为葫芦形状(中间段于第二方向D2上仍具有最小宽度)。
此外,触控基板2a~2d的其它技术特征可参照触控基板2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再一提的是,上述的触控基板2、2a~2d的第一触控图案22与第二触控图案23的形状只是举例,不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将图2B的触控基板2以触控基板2a至2d的其中之一来取代,以得到不同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装置。
另外,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另一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装置9a的剖视示意图。
与触控显示装置9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显示装置9a还可包括另一基板5,基板5位于触控基板2与对向基板3之间,而液晶层4则夹置于对向基板3与基板5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22、所述第二触控图案23及所述绝缘层24组成的触控图案(图未显示)是位于触控基板2面对基板5的一侧。本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装置9a为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基板2(或2a~2d的其中之一)的基板21例如为一玻璃基板,而触控图案可直接形成于基板21面对基板5的内侧表面。另外,基板5例如为包含彩色滤光阵列的彩色滤光基板,而对向基板3例如为包含薄膜电晶体阵列的薄膜电晶体基板。在此实施例中,基板21为一保护盖板玻璃(CoverLens)。不过,在另外的实施态样中,也可于基板21之上再设置另一保护基板,并不限制。
此外,触控显示装置9a的其它技术特征可参照触控显示装置9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因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基板中,通过第一触控图案及第二触控图案的配置方式,以及第一触控图案的所述分支部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及二延伸段,二延伸段位于中间段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突出部连接,且中间段的最小宽度小于二延伸段的最小宽度,因此,相较于现有触控基板的触控图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基板的第一触控图案与第二触控图案之间可延伸其感测路径及范围,进而可增加其感测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基板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触控图案,沿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及
多个第二触控图案,沿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交错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其中之一具有多个第一主体部、多个分支部及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排列且相互电连接,所述分支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排列,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分支部连接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排列,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所述分支部的两端,所述分支部的其中之一具有一中间段及二延伸段,该二延伸段位于该中间段两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突出部连接,该中间段的最小宽度小于该二延伸段的最小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具有多个第二主体部、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凸出,且所述第二突出部其中之一的形状与相邻的该第一触控图案的分支部的形状相互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在中间部分的间距小于两端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或所述第二突出部沿该第二方向的一侧为尖形突出、矩形突出或弧形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还具有多个桥接部与多个绝缘层,所述桥接部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图案还具有多个桥接部与多个绝缘层,所述桥接部的其中之一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其中之一的形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形状为相互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基板还包括:
多个虚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基板应用于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或一外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53698.2U CN204242140U (zh) | 2014-11-04 | 2014-11-04 | 触控基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53698.2U CN204242140U (zh) | 2014-11-04 | 2014-11-04 | 触控基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42140U true CN204242140U (zh) | 2015-04-01 |
Family
ID=5277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53698.2U Active CN204242140U (zh) | 2014-11-04 | 2014-11-04 | 触控基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421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01137A (zh) * | 2018-08-21 | 2018-12-2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异形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11-04 CN CN201420653698.2U patent/CN2042421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01137A (zh) * | 2018-08-21 | 2018-12-2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异形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06362U (zh) | 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基板 | |
US8269743B2 (en) | Touch sensing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substrate | |
CN103439818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3135833B (zh) |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 |
CN203386166U (zh) | 触控板 | |
TW201124766A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 |
CN203552209U (zh) | 触控板与触控显示板 | |
CN106502441B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389819A (zh) | 触控面板及运用该触控面板的显示器 | |
TWI553522B (zh) | 觸控基板 | |
CN106201036B (zh) |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屏模组 | |
CN106501982A (zh) | 复合型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164101A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 | |
CN101738772B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3705776U (zh) | 液晶显示面板触控结构 | |
CN104035621A (zh) |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6209240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4820308A (zh) |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 |
CN204242140U (zh) | 触控基板 | |
US9910547B2 (en) | Anti-interference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 |
CN105786261B (zh) | 彩色滤光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70235389A1 (en) |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4390203U (zh) | 触摸屏的边框结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 |
CN207051875U (zh) | 一种in‑cell屏幕面板 | |
CN105320332A (zh) | 边缘电场转换型液晶触控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