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1915U -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1915U
CN204241915U CN201420790695.3U CN201420790695U CN204241915U CN 204241915 U CN204241915 U CN 204241915U CN 201420790695 U CN201420790695 U CN 201420790695U CN 204241915 U CN204241915 U CN 20424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triode
resistance
ground connection
chip micro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06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UYU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UYU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UYU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PUYU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06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19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包括系统处理模块、线束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与显示模块,线束检测模块与待检测的USB连接线连接,线束检测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一端与线束检测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另一端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系统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将USB连接线与线束检测模块连接,线束检测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电流检测模块连接。通过系统处理模块检测、电流检测模块检测USB连接线的线材通断、线材交错、线材电流等指标。此外,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检测USB连接线的指标外,也能够对其他连接线的指标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的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USB技术已经成为数据通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商与电子设备供应商开始支持USB接口并在相关的产品上设置了USB接口。USB接口因为数据传输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为人们所接受。
USB连接线是根据USB规范和定义制作而成,是用于连接两个USB设备的专用线缆。USB连接线的结构简单,在外观上观察到USB线缆的的外部护套完好,但其内部线芯可能存在问题甚至已经断路。因此USB连接线在生产制造后需要对USB连接线进行功能性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能够检测USB连接线的线材通断、线材交错、线材电流等指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包括系统处理模块、线束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与待检测的USB连接线连接,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流检测模块一端与线束检测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另一端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系统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的系统处理模块包括型号为FT103的单片机与SW下载口,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管脚与SW下载口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SW下载口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的第五十八管脚连接,SW下载口的第一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SW下载口的第四管脚接地,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二十管脚、第二十一管脚与第三十九管脚均接地,单片机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二十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十八管脚、第十九管脚与第四十管脚分别与供电电压连接且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型号为7533的第三芯片与DC-5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的第 一管脚接地,连接器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二极管后连接到工作电压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八电容后接地,所述连接器的第三管脚通过第十五电阻后与单片机的二十九管脚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的二十九管脚通过第十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二管脚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三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到供电电压的输出端,第三芯片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九电容后接地,供电电压通过第十四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三十管脚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十管脚通过第十二电阻后接地。
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排阵与第二排阵,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与第十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三管脚、第五十六管脚、第五十一管脚、第五十二管脚、第四十九管脚、第五十管脚、第四十七管脚、第四十八管脚、第四十五管脚与第四十六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十二管脚与第十四管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十五管脚、第十六管脚、第十七管脚、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三管脚、第二十四管脚、第二十五管脚、第二十六管脚、第二十七管脚与第二十八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二管脚与第四管脚连接后接地,第二排阵的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二极管后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
所述的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六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第八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的第十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阻与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与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八电阻与单片机的第九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的第十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四电阻与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与单片机的第六十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十二管脚通过串联的第四十九电阻、第五十三电阻、第二十二电阻后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十四管脚,单片机的第十四管通过第十五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十四管脚通 过串联的第四十八电阻、第五十一电阻、第十六电阻后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十三管脚,单片机的第十三管通过第十三电容后接地。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连接电脑显示电路,所述的连接电脑显示电路包括第五电容、第四电容、型号为CH340G的第一芯片与USB接口,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一芯片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六十三管脚、第六十二管脚连接,第一芯片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三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分别与USB接口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七管脚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的第八管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通过晶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与USB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一电容后接地,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的USB接口的第一管脚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USB接口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与第九管脚均接地。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测试状态电路,所述的显示测试状态电路包括第三外部串口、第六外部串口、供电电池、第四三极管、第十七电阻、第十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五十四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过第四十五电阻后与供电电压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五管脚通过第三十七电阻后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二十六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的供电电池的第一管脚接地,供电电池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二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二管脚通过第十九电阻后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十二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管脚连接,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二管脚接地,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五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三管脚、第二管脚、第四十二管脚、第四十一管脚、第三十八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四管脚接地,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五管脚与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十电容后接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第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十四电阻与单片机的第三管脚连接。
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按键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 三按键、第四按键与型号为RPM638的红外接收,所述的第一按键一端接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三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一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一管脚通过第十一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按键一端接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七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三按键一端接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九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四按键一端接地,第四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六十四管脚连接,所述的红外接收的第一管脚与单片机的五十五管脚连接,红外接收的第二管脚接地,红外接收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
还包括声音提示模块,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包括喇叭与第三三极管,所述的喇叭一端与工作电压连接,喇叭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与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十电阻与单片机的第六十一管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USB连接线与线束检测模块连接,线束检测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电流检测模块连接。通过系统处理模块检测、电流检测模块检测USB连接线的线材通断、线材交错、线材电流等指标。系统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将USB连接线的状态进行显示。此外,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检测USB连接线的指标外,也能够对其他连接线的指标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包括系统处理模块1、线束检测模块3、电流检测模块4、电源模块2与显示模块6,线束检测模块3与待检测的USB连接线连接,线束检测模块3与系统处理模块1连接,电流检测模块4一端与线束检测模块3连接,电流检测模块4的另一端与系统处理模块1连接,系统处理模块1与显示模块6连接,电源模块2与系统处理模块1。
系统处理模块1包括型号为FT103的单片机U2与SW下载口CN5,单片机U2的第一管脚与SW下载口CN5的第三管脚连接,SW下载口CN5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U2的第五十八管脚连接,SW下载口CN5的第一管脚与供电电压VCC连接,SW下载口CN5的第四管脚接地GND,单片机U2的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二十管脚、第二十一 管脚与第三十九管脚均接地GND,单片机U2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二十二电容C22后接地GND,单片机U2的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十八管脚、第十九管脚与第四十管脚分别与供电电压VCC连接且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GND。
电源模块2包括型号为7533的第三芯片U3与DC-5连接器J1,连接器J1的第一管脚接地GND,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后连接到工作电压VDD的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过第八电容C8后接地GND,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后与单片机U2的二十九管脚连接,单片机U2的二十九管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后接地GND,第三芯片U3的第二管脚与工作电压VDD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接地GND,第三芯片U3的第三管脚连接到供电电压VCC的输出端,第三芯片U3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九电容C9后接地GND,供电电压VCC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后与单片机U2的第三十管脚连接,单片机U2的第三十管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后接地GND。
线束检测模块3包括第一排阵CN1与第二排阵CN2,第一排阵CN1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与第十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第五十三管脚、第五十六管脚、第五十一管脚、第五十二管脚、第四十九管脚、第五十管脚、第四十七管脚、第四十八管脚、第四十五管脚与第四十六管脚连接,第一排阵CN1的第十二管脚与第十四管脚连接后接地GND,第二排阵CN2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第十五管脚、第十六管脚、第十七管脚、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三管脚、第二十四管脚、第二十五管脚、第二十六管脚、第二十七管脚与第二十八管脚连接,第二排阵CN2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GND,第二排阵CN2的第二管脚与第四管脚连接后接地GND,第二排阵CN2的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连接,第二排阵CN2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二极管C2后与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4包括第六三极管Q6、第一三极管Q1、第八三极管Q8与第二三极管Q2,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CN1的第十一管脚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容后接地GND,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阻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 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与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与单片机U2的第九管脚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CN1的第十三管脚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容后接地GND,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与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与单片机U2的第六十管脚连接,第一排阵CN1的第十二管脚通过串联的第四十九电阻R49、第五十三电阻R53、第二十二电阻R22后连接到单片机U2的第十四管脚,单片机U2的第十四管通过第十五电容C15后接地GND,第二排阵CN2的第十四管脚通过串联的第四十八电阻R48、第五十一电阻R51、第十六电阻R16后连接到单片机U2的第十三管脚,单片机U2的第十三管通过第十三电容C13后接地GND。
显示模块6包括连接电脑显示电路,连接电脑显示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5、第四电容C4、型号为CH340G的第一芯片U1与USB接口USB1,第一芯片U1的第一管脚接地GND,第一芯片U1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第六十三管脚、第六十二管脚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三电容C3后接地GND,第一芯片U1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分别与USB接口USB1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七管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一芯片U1的第八管脚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容C4的一端通过晶振Y1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六管脚与USB接口USB1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后接地GND,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二电容C2后接地GND,USB接口USB1的第一管脚与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连接,USB接口USB1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与第九管脚均接地GND。
显示模块6包括显示测试状态电路,显示测试状态电路包括第三外部串口CN3、第六外部串口CN6、供电电池AN1、第四三极管Q4、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三极管C13、第五三极管Q5、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单片机U2的第五十四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端通过第四十五电阻R45后与供电电压VCC连接,单片机U2的第三十五管脚通过第三十七电阻R37后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二十六电阻 R26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GND,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工作电压VDD连接,供电电池AN1的第一管脚接地GND,供电电池AN1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U2的第三十二管脚连接,单片机U2的第三十二管脚通过第十九电阻R19后与供电电压VCC连接,第三外部串口CN3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第十二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管脚连接,第三外部串口CN3的第二管脚接地GND,第三外部串口CN3的第五管脚与供电电压VCC连接,第六外部串口CN6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第三十三管脚、第二管脚、第四十二管脚、第四十一管脚、第三十八管脚连接,第六外部串口CN6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VCC连接,第六外部串口CN6的第四管脚接地GND,第六外部串口CN6的第五管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通过第十电容C10后接地GND,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极管C13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三极管C13的发射极与连接器J1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三极管C1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十八电阻R18连接,第十三极管C13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与单片机U2的第三管脚连接。
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按键模块5,按键模块5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三按键K3、第四按键K4与型号为RPM638的红外接收,第一按键K1一端接地GND,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三电阻R43后与单片机U2的第三十一管脚连接,单片机U2的第三十一管脚通过第十一电容C11后接地GND,第二按键K2一端接地GND,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2的第五十七管脚连接,第三按键K3一端接地GND,第三按键K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2的第五十九管脚连接,第四按键K4一端接地GND,第四按键K4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2的第六十四管脚连接,红外接收的第一管脚与单片机U2的五十五管脚连接,红外接收的第二管脚接地GND,红外接收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VCC连接。
还包括声音提示模块7,声音提示模块7包括喇叭SPK与第三三极管Q3,喇叭SPK一端与工作电压VDD连接,喇叭SPK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与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十电阻R30与单片机U2的第六十一管脚连接。

Claims (9)

1.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处理模块、线束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与待检测的USB连接线连接,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流检测模块一端与线束检测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另一端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系统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系统处理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处理模块包括型号为FT103的单片机与SW下载口,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管脚与SW下载口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SW下载口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的第五十八管脚连接,SW下载口的第一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SW下载口的第四管脚接地,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二十管脚、第二十一管脚与第三十九管脚均接地,单片机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二十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十八管脚、第十九管脚与第四十管脚分别与供电电压连接且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型号为7533的第三芯片与DC-5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的第一管脚接地,连接器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二极管后连接到工作电压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八电容后接地,所述的连接器的第三管脚通过第十五电阻后与单片机的二十九管脚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的二十九管脚通过第十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二管脚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三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到供电电压的输出端,第三芯片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九电容后接地,供电电压通过第十四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三十管脚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十管脚通过第十二电阻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排阵与第二排阵,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与第十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三管脚、第五十六管脚、第五十一管脚、第五十二管脚、第四十九管脚、第五十管脚、第四十七管脚、第四十八管脚、第四十五管脚与第四十六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十二管脚与第十四管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十五管脚、第十六管脚、第十七管脚、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三管脚、第二十四管脚、第二十五管脚、第二十六管脚、第二十七管脚与第二十八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 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二管脚、第十三管脚与第十四管脚分别通过一个电阻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二管脚与第四管脚连接后接地,第二排阵的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二极管后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六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第八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的第十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阻与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与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八电阻与单片机的第九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排阵的第十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四电阻与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与单片机的第六十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排阵的第十二管脚通过串联的第四十九电阻、第五十三电阻、第二十二电阻后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十四管脚,单片机的第十四管通过第十五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排阵的第十四管脚通过串联的第四十八电阻、第五十一电阻、第十六电阻后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十三管脚,单片机的第十三管通过第十三电容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连接电脑显示电路,所述的连接电脑显示电路包括第五电容、第四电容、型号为CH340G的第一芯片与USB接口,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一芯片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六十三管脚、第六十二管脚连接,第一芯片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三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分别与USB接口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七管脚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的第八管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通过晶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与USB接口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一电容后接地,第一芯片的第十六管脚通过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的USB接口的第一管脚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USB接口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与第九管脚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测试状态电路,所述的显示测试状态电路包括第三外部串口、第六外部串口、供电电池、第四三极管、第十七电阻、第十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五十四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过第四十五电阻后与供电电压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五管脚通过第三十七电阻后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二十六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的供电电池的第一管脚接地,供电电池的第二管脚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二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二管脚通过第十九电阻后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十二管脚、第十一管脚、第十管脚连接,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二管脚接地,第三外部串口的第五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三管脚、第二管脚、第四十二管脚、第四十一管脚、第三十八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的第六外部串口的第四管脚接地,第六外部串口的第五管脚与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十电容后接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连接器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第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十四电阻与单片机的第三管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按键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第四按键与型号为RPM638的红外接收,所述的第一按键一端接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三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三十一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三十一管脚通过第十一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二按键一端接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七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三按键一端接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九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四按键一端接地,第四按键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六十四管脚连接,所述的红外接收的第一管脚与单片机的五十五管脚连接,红外接收的第二管脚接地,红外接收的第三管脚与供电电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音提示模块,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包括喇叭与第三三极管,所述的喇叭一端与工作电压连接,喇叭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与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 十电阻与单片机的第六十一管脚连接。
CN201420790695.3U 2014-12-10 2014-12-10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4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695.3U CN204241915U (zh) 2014-12-10 2014-12-10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695.3U CN204241915U (zh) 2014-12-10 2014-12-10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1915U true CN204241915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069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41915U (zh) 2014-12-10 2014-12-10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1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461A (zh) * 2014-12-10 2015-03-25 宁波普元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461A (zh) * 2014-12-10 2015-03-25 宁波普元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4630B2 (en) Debugg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882073A (zh) 一种连接件及其连接状态检测方法
CN205355480U (zh) 一种单排转接头及其t头和h头
WO2018107858A1 (zh) 可插拔模块识别系统
CN204241915U (zh)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CN202837453U (zh) 网络接口单体测试装置
CN104090205B (zh) 一种电缆连接测试电路
CA3024037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pplicable to notebook computer keyboard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CN202372603U (zh) Usb连接线检测装置
TW201326839A (zh) 電子裝置及其連接器
CN104460461A (zh) 一种usb连接线专用检测设备电路
CN103311766A (zh) 移动设备转接装置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3473208A (zh) 传输系统
CN215904446U (zh) 一种统一输出脚踢传感器系统
CN205080389U (zh) 底座内可通过有线网络联接internet的控制电路
US20110124232A1 (en) Power adapter connector
CN207964108U (zh) 一种电能表温升监控系统
CN206401560U (zh) 一种微型pcb线路板usb连接口
WO2018082333A1 (zh) 一种新型电线电缆
CN203551716U (zh) 一种idc电子连接器的检测装置
CN201242741Y (zh) Usb快速检调器
CN206532281U (zh) 可一键进入恢复模式的电子书阅读器
CN212137761U (zh) 一种Type-C接口异常检测系统
CN203103706U (zh) 一种集成接口转换器
TWI538327B (zh) 充電轉接頭及電子裝置的充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