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0502U -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0502U
CN204240502U CN201420739252.1U CN201420739252U CN204240502U CN 204240502 U CN204240502 U CN 204240502U CN 201420739252 U CN201420739252 U CN 201420739252U CN 204240502 U CN204240502 U CN 20424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humidifier
air inlet
stream
de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92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田军
李盛棣
钱启隆
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Qib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HE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HE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HE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92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依次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和除湿轮的第一除湿流路,本体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通过除湿轮的第二除湿流路。在常规第一除湿流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内形成有第二除湿流路,该除湿流路上的室内空气不通过冷凝热交换器,而是直接通过除湿轮,一方面对第一除湿流路进行风量补偿,以免第一进风口处进风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未与再生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被除湿后的温度比第一除湿流路的温度要低,被排出时可相对降低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避免室内温度升高,提高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现有的除湿机可划分为利用制冷循环的除湿机和利用干燥轮的除湿机。
其中,利用制冷循环的除湿机需要配备压缩机,且使用过程中存在压缩机噪声及确保布置压缩机的空间等的问题,因此近年大多使用利用干燥轮的除湿机。这种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除湿轮具有吸附空气中湿气的性质,先使室内空气通过除湿轮并被除湿后排出,然后利用高温空气再生除湿轮上吸附有湿气的干燥元件。
在此,对除湿轮进行再生的空气变得高温多湿,并且上述高温多湿的空气向外部被排出。但是,问题在于,在向外部排出上述高温多湿空气的情况下,无论除湿机置于建筑物的外部还是置于室内,都需要具备单独的排气管。
若在除湿机内部使再生干燥元件的高温多湿空气进行循环,则不需要具备单独的排气管;并且还能将除湿机安装在用户所希望的位置上。
为了使上述高温多湿的空气循环,有必要除去高温多湿空气中的湿气,因此一般在室内空气流入部和除湿轮之间设置可除去高温多湿空气中的湿气的冷凝热交换器。即,将高温多湿空气与常温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冷凝高温多湿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以此来降低其湿度。
如公开号为CN 101574611 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包括:本体,本体内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并进行除湿的除湿流路和再生空气流动的再生流路;
除湿轮,包括对所述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和利用所述再生空气而被再生的再生部;
冷凝热交换器,其并排配置有多个热交换板,该多个热交换板上形成有通过所述再生部的再生空气由上部被吸入并向下部被排出的多个冷凝流路;
在所述多个热交换板的上部,分别形成有通过所述除湿轮的再生空气流入的再生空气流入部,所述多个再生空气流入部互相连通。
现有利用干燥轮进行除湿的除湿机的缺陷在于,(1)由于与再生空气进行了热交换,经除湿流路除湿后排出的空气相对温度较高,直接排出会增加室内温度,人体舒适感较低;(2)待除湿的室内空气仅从本体正面被吸入,进风量相对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利用该除湿机进行室内空气除湿,出风口温度较常规设备要低。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依次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和除湿轮的第一除湿流路,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通过除湿轮的第二除湿流路。
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内形成有两条除湿流路,两条除湿流路入口不同,出口相同。其中,第一除湿流路为现有除湿机中的常规除湿流路,第一除湿流路上的室内空气需先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在冷凝热交换器处与再生空气发生热交换后才通过除湿轮被除湿。这部分被除湿的空气由于从再生空气中吸收了热量,因此温度相对较高,若直接排出,室内温湿度均会相应上升,难以获得有效的除湿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内形成有第二除湿流路,该除湿流路上的室内空气不通过冷凝热交换器,而是直接通过除湿轮,一方面对第一除湿流路进行风量补偿,以免第一进风口处进风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未与再生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被除湿后的温度比第一除湿流路室内空气被除湿后的温度要低,被排出时可相对降低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避免室内温度升高,提高除湿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风口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本体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内设有正对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一空气过滤器。同样地,所述本体内还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空气过滤器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冷凝热交换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为板式过滤器。第二空气过滤器与第一空气过滤器相同,均为板式过滤器。板式结构较为轻便,便于安装,也与第二进风口的形状相适应。板式过滤器的厚度和滤料的过滤等级可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位于本体顶面,出风口处安装有用于调整出风口空气流向的摆动叶片。将出风口设置在本体顶面,有利于室内空气循环流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形成第一除湿流路和第二除湿流路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除湿轮的下游。第一风机的吸风面朝向第一除湿流路和第二除湿流路的上游,如此室内空气被除湿后可尽快被第一风机排出,避免在除湿机本体内逗留,影响除湿效率。
所述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节第一风机转速的控制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带有显示屏。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屏显示的温湿度信息操作控制部,调节第一风机转速。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上安装有红外线智能开关,该红外线智能开关包括单片机,以及接入单片机的光敏感应模块和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控制部和显示屏均带有背光灯,该背光灯也接入所述单片机。
当光敏感应模块检测到室内光线较弱、同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人走近时,则开启控制部和显示屏的背光灯,反之则不开启,有利于解决人晚上睡觉时导光元件产生的光污染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常规第一除湿流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内形成有第二除湿流路,该除湿流路上的室内空气不通过冷凝热交换器,而是直接通过除湿轮,一方面对第一除湿流路进行风量补偿,以免第一进风口处进风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未与再生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被除湿后的温度比第一除湿流路室内空气被除湿后的温度要低,被排出时可相对降低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避免室内温度升高,提高除湿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处安装空气过滤器,根据滤料的性质对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尘或净化,有利于提高出风口处的空气洁净度;
(3)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带有红外线智能开关,当其中含有的光敏感应模块检测到室内光线较弱、同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人走近时,则开启控制部和显示屏的背光灯,反之则不开启,有利于解决人晚上睡觉时导光元件产生的光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交换效率的除湿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交换效率的除湿机在另一视角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取下前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在另一视角下的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中又一视角下的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交换效率的除湿机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除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冷凝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第一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7中第二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1:底座,12:前面板,13:后面板,14:顶板,15:侧板,16:红外线智能开关,17:网板,18:水箱,19:控制部,121:第一进风口,122:安置口,141:出风口,142:摆动叶片,151:第二进风口,191:显示屏;
2:第一空气过滤器;
3:第二空气过滤器;
4:除湿轮组,41:转轮底座,42:齿轮,43:除湿轮,44:转子马达,45:转轮轴,46:热风罩,47:第二圆孔,48:驱动轮,49:第一圆孔;
5:第一风机,51:第一盖体,52:第一底座,53:第一风扇,54:第一马达,55:马达支架;
6:冷凝热交换器,60:凹腔,61:第一封头,62:第一管板,621:第二管板,63:第二封头,64:冷凝水排出孔,65:第一冷凝管,66:第二冷凝管,67:再生空气出口,68:再生空气入口,69:隔热板,611:再生空气流入室,612:再生空气排出室;
7:第二风机,71:第二底座,72:第二盖体,73:再生空气流出口,74:第二风扇,75:第二马达,76:再生空气回流口;
8:加热器,81:加热器盖,82:加热器盒,83:方槽,84:温控单元,85:扇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交换效率的除湿机,包括本体1,本体包括:底座11,固定在底座11上的前面板12和后面板13,以及联接前面板12与后面板13的顶板14和两块侧板15。其中,前面板1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21,第一进风口121处覆盖有网板17。顶板14上设有出风口141,出风口141处安装有摆动叶片142,用于调整出风口141的空气流向。顶板上还设有控制部19,用于对除湿机的运转进行操作,后面板13上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带有显示屏191,用户根据显示屏191显示的温度和湿度信息操作控制部19。
由图3、图4、图5、图6、图7可见,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器2、冷凝热交换器6、除湿轮组4、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7和加热器8。
本实施例中,本体1内形成有三条空气流路,即除湿流路,再生流路以及补偿流路。
其中,除湿流路由第一风机5从第一进风口121吸入室内空气A1形成。室内空气A1从第一进风口121进入后,依次通过第一空气过滤器2、除湿轮组4、第一风机5,最后干燥空气A从出风口141被排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空气过滤器2为板式空气过滤器,滤料的种类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由图7、图11可见,第一风机5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底座52和第一盖体51,第一底座52内依次安装第一马达54、马达支架55和第一风扇53。先利用马达支架55将第一马达54安装在第一底座52内,再嵌入第一风扇53,第一马达54和第一风扇53均能在第一底座52自由旋转。通过第一马达54带动第一风扇53旋转,将室内空气A1吸入形成除湿流路。
由图7、图8可见,除湿轮组4包括转轮底座41,除湿轮43通过转轮轴45与转轮底座41转动配合;转轮底座41上安装有转子马达44,除湿轮43的外周固定有齿轮42,转子马达44通过其驱动轮48驱动带齿轮42的除湿轮43旋转。除湿轮43位于第一风机5和冷凝热交换器6之间,用于吸附由第一风机50的室内空气A1中的水分,并且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再生。
除湿轮43的再生通过第二风机7、加热器8以及冷凝热交换器6实现。
由图7、图13可见,第二风机7包括相配合的第二底座71和第二盖体72,第二底座71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风扇74,第二风扇74由第二马达75带动旋转。第二底座71上带有再生空气流出口73,第二盖体72上带有与第二风扇74位置对应的再生空气回流口76。第二风扇74转动形成再生流路,再生流路上的再生空气B从再生空气流出口73流出,经过加热器8、除湿轮组合4、冷凝热交换器6后,再从再生空气回流口76返回第二风机7,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由图7、图12可见,加热器8包括相配合的加热器盒82和加热器盖81,加热器盒82内部设有发热单元(图中省略),发热单元由发热丝,云母片支架,反光片构成。加热器盒82的外侧安装有温控单元84,避免加热器8温度过高。加热器盒82上开有与再生空气出口73对接的方槽83,利用发热单元对进入方槽83的再生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盖81上带有供再生空气通过的扇形孔85。
如图6所示,结合图7、图8、图12可见,第二风机7与加热器8均固定在吸湿轮组4的转轮底座41上,第二风机7的再生空气回流口76与转轮底座41的第一圆孔49对接,加热器8的扇形孔85朝向除湿轮43,在除湿轮43的另一侧安装有与扇形孔85位置正对的热风罩46,防止通过除湿轮43的再生空气散出,热风罩46带有与冷凝热交换器6对接的第二圆孔47,通过除湿轮43的再生空气经第二圆孔47直接进入冷凝热交换器6。与加热器8、热风罩46相对应的部位即为除湿轮43的再生部,其余部位即为除湿轮43的除湿部,再生部与除湿部在除湿轮43的旋转过程中不断转换。
由图7、图9可见,冷凝热交换器6包括第一封头61和第二封头63,其中,第一封头61内设隔热板69,该隔热板69将第一封头61的内腔分成再生空气流入室611和再生空气排出室612。第一封头61的侧壁上带有与再生空气流入室611相对应的再生空气入口68、以及与再生空气排出室612相对应的再生空气出口67,该再生空气入口68与热风罩46的第二圆孔47对接,该再生空气出口67通过管路与转轮底座41的第一圆孔49对接。第二封头63的内腔形成为再生空气中转室。
第一封头61的内腔开口处安装有第一管板62,第二封头63的内腔开口处安装有第二管板621。第一管板62与第二管板621的安装方式为:第一管板62与第二管板621的端部均带有凸沿(图中省略),由图10可见,第一封头61的端部带有与该凸沿相配合的凹腔60,配合使用螺母可将第一封头61与第一管板62固定。第二封头63与第二管板621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相同。
第一管板62与第二管板621之间固定有多根第一冷凝管65和多根第二冷凝管66,再生空气流入室611通过多根第一冷凝管65与再生空气中转室相连通,再生空气排出室612通过多根第二冷凝管66与再生空气中转室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均采用PP管,且壁厚为0.2mm。
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从再生空气入口68进入再生空气流入室611,均匀地通过各第一冷凝管65到达再生空气中转室,再均匀地通过各第二冷凝管66到达再生空气排出室612,最后从连接在再生空气出口67处的管路经过转轮底座41的第一圆孔49回到第二风机7,形成循环流动的再生流路。
由图1、图3、图4、图7、图9可见,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在第一管板62上间隙排列,并且各第一冷凝管65之间、各第二冷凝管66之间错位排列。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在各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内流动的过程中,与从各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之间的间隙中穿过的室内空气A1进行热交换,其中含有的水蒸汽在各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内结露,形成的水滴沿各第一冷凝管65和第二冷凝管66分别进入再生空气流入室611和再生空气排出室612,并从第一封头61底部的冷凝水排出孔64流出。前面板1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水箱18的安置口122,冷凝热交换器6内凝结的水滴即流入水箱18内被收集起来。
如图1、图4、图7所示,本体1的侧板15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51,本体1内安装有与第二进风口151正对的第二空气过滤器3,第二空气过滤器3与第一空气过滤器2一样,也为板式空气过滤器;第二进风口151、第二空气过滤器3与除湿轮组4和第一风机5的位置正对。
第一风机5从第二进风口151处吸入室内空气A2形成补偿流路,补偿流路中的其中一支(除湿支路)直接通过除湿轮43而被除湿,对从本体1正面进入的室内空气A1进行风量补偿;另一支(降温支路)则直接通过第一风机5,与经除湿轮43除湿的空气混合后从出风口141处排出;这部分已被除湿的室内空气由于与再生空气进行了热交换,温度相对较高,降温支路的混入有利于降低其温度,避免出风口空气温度过高。
本实施例的除湿机还配备有与第二进风口151相适应的密封板(图中省略),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则将密封板安装在第二进风口151处,则补偿流路被截留,出风口温度相应提高。
本体1的侧板15上还安装有红外线智能开关16,其含有单片机,及分别接入单片机的光敏感应模块和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控制部19和显示屏191的背光灯也接入该单片机。当光敏感应模块检测到室内光线较弱、同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人走近时,则开启控制部19和显示屏191的背光灯;反之则不开启。

Claims (9)

1.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依次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和除湿轮的第一除湿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通过除湿轮的第二除湿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本体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正对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一空气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为板式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还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空气过滤器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冷凝热交换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本体顶面,出风口处安装有用于调整出风口空气流向的摆动叶片。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形成第一除湿流路和第二除湿流路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除湿轮的下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节第一风机转速的控制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带有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安装有红外线智能开关,该红外线智能开关包括单片机,以及接入单片机的光敏感应模块和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控制部和显示屏均带有背光灯,该背光灯也接入所述单片机。
CN201420739252.1U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Active CN20424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9252.1U CN2042405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9252.1U CN2042405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0502U true CN204240502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9252.1U Active CN2042405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05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0287A (zh) * 2014-11-28 2015-03-04 安徽德赫斯曼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TWI755824B (zh) * 2020-08-21 2022-02-2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吸附式乾燥除濕機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0287A (zh) * 2014-11-28 2015-03-04 安徽德赫斯曼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TWI755824B (zh) * 2020-08-21 2022-02-2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吸附式乾燥除濕機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6870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202396A (zh)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A2150203C (en) Ventilator/dryer assembly
CN113623775B (zh) 一种高层住宅用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系统
CN104390287B (zh)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KR20100025346A (ko) 제습기
CN204240502U (zh)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CN109099536A (zh) 空气加湿净化器
CN108826502A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64582A (zh) 电动汽车防潮恒温型充电桩
KR20050111161A (ko) 환기시스템
CN104501324A (zh) 一种全屋空气净化系统
CN109386892A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室外机
CN104833021B (zh) 智能空气能吸湿装置
CN208458128U (zh) 一种新型超低露点转轮除湿机
CN107327901A (zh) 带干燥功能的取暖器
CN207179808U (zh) 一种吊装式新风净化除湿机
CN104501325A (zh) 一种全屋空气净化系统
JPH0712004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0197583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机房的新风系统
CN104819512B (zh) 一种多用途空气净化器
CN207778574U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
KR101403010B1 (ko) 가습 제습 복합기
CN205957359U (zh) 空调装置
CN208154601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4

Address after: No. 3, Yan'an Road, Tunxi District, Mount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5000

Patentee after: Zhang Qibing

Address before: 247126 Building C1, Standardized Factory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ion Park, Jiangna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Chi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DHE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