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6657U - 多功能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6657U
CN204236657U CN201420625137.1U CN201420625137U CN204236657U CN 204236657 U CN204236657 U CN 204236657U CN 201420625137 U CN201420625137 U CN 201420625137U CN 204236657 U CN204236657 U CN 204236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seat cushion
light
cush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51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ITY HECHUAN DISTRICT DENGJIANPING MOTORCYCLE ACCESSORY PROCESSING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ITY HECHUAN DISTRICT DENGJIANPING MOTORCYCLE ACCESSORY PROCESSING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ITY HECHUAN DISTRICT DENGJIANPING MOTORCYCLE ACCESSORY PROCESSING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ITY HECHUAN DISTRICT DENGJIANPING MOTORCYCLE ACCESSORY PROCESSING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4206251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6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6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66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包括两个车轮、位于车轮之上的车身、位于车身上的座垫、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向把手及套于方向把手上的发光警示把手,座垫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前座垫上设置有拉环,拉环的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限位槽,在后座垫的前侧面设有与拉环活动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块;发光警示把手包括透明圆形管以及发光装置,透明圆形管的第一端供方向把手穿入,第二端供发光装置伸入,发光装置包括电池容置腔、位于电池容置腔第一端的发光电路板、印刷于发光电路板上的发光电路、位于发光电路板的外侧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内侧的第二发光元件,电池容置腔的第二端伸入透明圆形管内,发光装置位于透明圆形管的外侧。

Description

多功能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不像汽车那样舒适,有足够大的空间。摩托车的座椅一般都设在车身架上,呈一横板的结构,当然,为了它的舒服度,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会将座椅设置为微下面弯曲的形状。但是,摩托车的座椅不像汽车那样,每一个座椅都有一个靠背。如果长时间骑行,摩托车骑行人员的腰背会感到疲惫,整个状态都会萎靡不振,使骑行人员的身心都感到疲劳。并且,现有的摩托车的方向把手主要是起到方便用户转向的功能,它没有其它更多的功能,不能提供警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它能缓解骑行者的疲劳,还能对骑行者以外的人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增加了它的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包括两个车轮、位于两个车轮之上的车身、位于车身上的座垫、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向把手以及套于方向把手上的发光警示把手;所述发光警示把手包括透明圆形管以及发光装置,所述透明圆形管的第一端供方向把手穿入,第二端供发光装置伸入,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电池容置腔、位于电池容置腔第一端的发光电路板、印刷于发光电路板上的发光电路、位于发光电路板的外侧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内侧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电池容置腔的第二端伸入透明圆形管内,所述发光装置位于透明圆形管的外侧,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电源控制芯片U1、控制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电感L1、电池B1、太阳能电池B2、二极管D1、电阻R1至R7、电容C1、三极管Q1,所述电源控制芯片包括八个引脚,它的第一个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池B1的阴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的阳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还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三至第五引脚空置,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座垫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在所述前座垫上设置有拉环,在所述拉环的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限位槽,在所述后座垫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拉环活动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块;当所述后座垫与前座垫呈前后水平设置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套设于所述拉环上,当所述后座垫向前座垫翻转90度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相对于拉环转动90度,该中空的固定块朝向拉环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以使这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座垫和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座垫和/或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摩托车,相比现有技术,本多功能摩托车更多功能化,它的座垫不仅有多种使用状态,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减缓用户的疲劳感,使用户感到舒适、满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它的方向把手还具有发光警示警示功能,增加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具有保障骑行者以及路人的安全性,上述多功能摩托车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自身的销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摩托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光警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发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1中多功能摩托车的座垫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1中多功能摩托车的座垫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摩托车第二实施例中座垫的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摩托车第三实施例中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 / 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 / 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 / 或其群组的存在和 / 或附加。
关于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摩托车1包括两个车轮、位于两个车轮之上的车身、位于车身上的座垫、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向把手以及套于方向把手上的发光警示把手17。所述发光警示把手17包括透明圆形管171以及一发光装置172,所述透明圆形管171的第一端供方向把手穿入,第二端供发光装置172伸入。所述发光装置172包括一电池容置腔1721及位于电池容置腔1721第一端的发光电路板1722、印刷于发光电路板1722上的发光电路、位于发光电路板1722外侧的第一发光元件1724和位于发光电路板1722内侧的第二发光元件(图未示出),所述电池容置腔1721的第二端伸入透明圆形管171内,发光装置172位于透明圆形管171外。具体的:
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电源控制芯片U1、控制电源输入与否的控制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电感L1、电池B1、太阳能电池B2、二极管D1、电阻R1至R7、电容C1、三极管Q1。所述电源控制芯片包括八个引脚,它的第一个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池B1的阴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的阳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还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三至第五引脚空置,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本发光电路通过控制开关K1将电池B1的电源引入发光二极管D2,使得位于电路板1722的外侧和里侧的发光元件进行发光警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摩托车的座垫包括底座10、位于底座10上的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所述前座垫11的后侧面设有拉环13,在拉环13的正下方的底座10上设有限位槽14,在所述后座垫12的前侧面设有与拉环13活动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块15;当后座垫12与前座垫11前后水平设置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15套设于所述拉环13上;当所述后座垫12向前座垫11方向翻转90度时,所述固定块15相对于拉环13转动90度,并且该固定块15朝向拉环13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直至该朝向拉环13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限位槽14中,如此,该固定块15即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14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4的大小与所述固定块15相匹配,以使得当固定块15竖直插设于该限位槽14上时,该固定块15不会向前、后、左、右摇摆或者偏移。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卡扣,在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如此,可以使得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在前后方向上水平设置时,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可以卡合在所述底座上;当需要将后座垫12向前翻转当靠背时,后座垫12的卡扣可以方便的从底座10上的卡槽中脱离开。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例如,它们甚至可以通过系绳等方式系在底座10上。
较优的,在所述拉环13与所述固定块15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遮盖它们的盒子,所述盒子包括用于从四个方向上对连接处进行围合的四个侧壁以及盖设于所述四个侧壁之上的顶盖,所述四个侧壁形成一盒体161,所述顶盖162的一个边与盒体161的其中一个侧壁的顶边枢接,所述顶盖162的另外三个边直接盖合于所述盒体161的另外三个侧壁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162的下表面的靠近四个边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竖直向下的四个卡壁163,当所述顶盖162盖设在所述四个侧壁的顶端时,该四个卡壁163的外壁正好与四个侧壁的内侧摩擦配合,以使得顶盖162可以较稳固的盖设在所述盒体161上。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盒子的外表面包裹着一层第三软垫,所述第三软垫与所述盒子的总高度与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高度相等。
所述座垫在使用时,有两个使用状态:一、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呈前后水平放置,这样的状态下,拉环13和固定块15则呈水平方向的套接即可;二、后座垫12向前座垫11方向转动呈90度角,即将后座垫12当作靠背用,这样的状态下,使固定块15向前翻转90度角,使其与拉环13垂直,再将固定块15朝向拉环13的一端竖直向下移动,使其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4内即可,如此,由于后座垫12与固定块15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后座垫12也被进行限位,使得后座垫12能够与前座垫11相垂直,进一步的使得它能够被当作靠背用。这样的可变换结构,能够使得用户在骑行的过程中有多种选择,当摩托车上只有一个骑行人员时,该后座垫12则能够向前翻转90度,以使它当作靠背使用,减缓了骑行人员的疲劳感;当骑行人员为一个以上时,后座垫12则可与前座垫11前后水平放置,以使多功能摩托车能够供多个骑行人员骑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摩托车,一方面,它既能使摩托车的方向把手发出光亮警示,对于骑行人员之外的人起到一个发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尤其是在天快黑又没完全黑的时候,骑行人员不需要开启前照灯,仅需要开启方向把手上的发光装置,即可起到对路人的提醒作用,又能节约摩托车电源;另一方面,它的座垫具有多种使用状态,满足了骑行人员的多种需求,还能减缓骑行人员的疲劳感,提升了它的舒适度。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摩托车第二实施例中座垫的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座垫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底座、前座垫、后座垫、拉环、固定块。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3包括多个,并且它们依次排列。其中一个限位槽3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限位槽3的开口方向相同的竖直槽;其中多个限位槽3均为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的倾斜槽,各个限位槽3之间的倾斜角度不等。此处以三个限位槽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限位槽3进行解释说明:本实施例的限位槽3包括三个依次排列的第一限位槽31、第二限位槽32以及第三限位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1与第一实施例中限位槽相同,它的开口竖直向上,它离后座垫的距离最近并且位于所述拉环的下方;第二限位槽32紧临于第一限位槽31,并且它位于第一限位槽31的前方,靠近前座垫,它的开口朝上并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以使得当固定块插入该第二限位槽32后,后座垫与前座垫之间的角大于90度;第三限位槽33紧临于第二限位槽32,并且它位于第二限位槽32的前方,靠近前座垫,它的开口朝上并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并且,该第三限位槽33的倾斜度大于第二限位槽32的倾斜度。举例而言,若后座垫通过第二限位槽32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为100度,那么若后座垫通过第三限位槽33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则为110度、105度、120度等等,只要在后座垫通过第三限位槽33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度大于在通过第二限位槽32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度即可。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摩托车第三实施例中座垫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摩托车的座垫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前座垫、后座垫、分别用于包裹前座垫和后座垫的第一软座垫和第二软座垫,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摩托车的座垫还包括:位于前座垫和后座垫之间的基准台41,所述基准台41为矩形台;所述后座垫的上表面的前边缘与所述基准台41的上表面的后边缘枢接,以使得所述后座垫可以向前座垫的方向翻转,当后座垫翻转后,后座垫的前侧面重叠于所述基准台4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部分可以设于后座垫的下表面,另一部分设在基准台41的后侧面。例如,限位件可以是插销421和插座422,插座422设在基准台41的后侧面上,插销421设有所述后座垫的后表面,如此设置,当后座垫重叠于基准台41上时,通过插销421与插座422对后座垫进行限位。作为优化的,在底座的上表面相应的位置处设一个容置该限位件的槽体43,如此才能使得当后座垫与前座垫呈前后水平放置时,该限位件不会往上顶。在本方案中,还可以包括放置于所述基准台41上方的填充台,所述填充台与基准台41的总高度与前座垫和后座垫的高度相等。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并不限于插销421和插座422的限位方式。例如它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基准台41进行固定。又或者在基准台41上设置限位槽,在后座垫的前侧面设置限位件进行限位固定等等。只要能够将在将后座垫当成靠背时,它能够立于基准台41上不前后倒,在使后座垫与前座垫前后水平放置时,它能够从竖直的方向往后翻转以平放在底板上即可。
还可以理解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和/或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多个透气孔。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包括两个车轮、位于两个车轮之上的车身、位于车身上的座垫、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向把手以及套于方向把手上的发光警示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警示把手包括透明圆形管以及发光装置,所述透明圆形管的第一端供方向把手穿入,第二端供发光装置伸入,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电池容置腔、位于电池容置腔第一端的发光电路板、印刷于发光电路板上的发光电路、位于发光电路板的外侧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内侧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电池容置腔的第二端伸入透明圆形管内,所述发光装置位于透明圆形管的外侧,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电源控制芯片U1、控制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电感L1、电池B1、太阳能电池B2、二极管D1、电阻R1至R7、电容C1、三极管Q1,所述电源控制芯片包括八个引脚,它的第一个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池B1的阴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的阳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B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还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相连,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还与所述太阳能电池B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三至第五引脚空置,所述电源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座垫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在所述前座垫上设置有拉环,在所述拉环的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限位槽,在所述后座垫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拉环活动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块;当所述后座垫与前座垫呈前后水平设置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套设于所述拉环上,当所述后座垫向前座垫翻转90度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相对于拉环转动90度,该中空的固定块朝向拉环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以使这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垫和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多个透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垫和/或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
CN201420625137.1U 2014-10-27 2014-10-27 多功能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6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137.1U CN204236657U (zh) 2014-10-27 2014-10-27 多功能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137.1U CN204236657U (zh) 2014-10-27 2014-10-27 多功能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6657U true CN204236657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513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6657U (zh) 2014-10-27 2014-10-27 多功能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6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8349B1 (en) Electric bicycle
CN103237718B (zh) 电动摩托车
CN101870316B (zh) 旅行伴侣电动箱车
CN205396412U (zh) 电动滑板车
CN104393210B (zh) 电芯支架
CN205790124U (zh) 带显示屏的电池盒及使用该电池盒的电动自行车
CN205396335U (zh) 多功能电动独轮车
CN204236657U (zh) 多功能摩托车
CN104443142A (zh) 具有多种功能的摩托车
CN205131499U (zh) 踏板车用车架
CN204507150U (zh) 一种可存放电池的电动车车座
CN204236640U (zh) 具有多种状态的座垫
CN204236651U (zh) 摩托车的乘坐装置
CN204236639U (zh) 供骑行人员乘坐的装置
CN204296925U (zh) 摩托车座垫
CN204871335U (zh) 新型电动车带储物槽的尾座
CN104354792A (zh) 摩托车骑行座垫
CN204821832U (zh) 一种带多媒体的电动自行车后座装置
CN104443133A (zh) 具有多种状态的乘坐装置
CN104354789A (zh) 摩托车骑行装置
CN104477281A (zh) 具有不同使用状态的摩托车座垫
CN202368738U (zh) 电池嵌入式电动自行车
WO2013044242A2 (en) Electric bicycle
CN206194808U (zh) 电动三轮车用电池箱
CN205220926U (zh) 一种两用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