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2896U -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2896U
CN204232896U CN201420606481.6U CN201420606481U CN204232896U CN 204232896 U CN204232896 U CN 204232896U CN 201420606481 U CN201420606481 U CN 201420606481U CN 204232896 U CN204232896 U CN 204232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auxiliary heat
heat tank
storga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064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6064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2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2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28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包含有一热水槽;一与热水槽连通的输出机构;以及一与热水槽连通的循环机构。借此,可利用循环机构对热水槽内的热水进行循环动作,令热水槽内的各个区域皆有相同温度的热水,并以输出机构进行热水的供应,而使热水槽内的热水达到均温功效,进而冲煮出口感与品质极佳的饮料。

Description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设计,尤指可运用于饮料冲煮的供水机构而使用。
背景技术
按,现有作为冲煮饮料的供水机构,基本是由一水槽、一与水槽连通的出水单元、一设于水槽内的加热单元、一设于水槽内的温度传感器、及一设于水槽内的水位传感器;借此,可利用加热单元对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且以温度传感器侦测水槽内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并借助出水单元取用水槽内的热水进行饮料的冲煮,且以水位传感器侦测水槽内的热水是否须补充。
然,上述现有的供水机构仅可进行煮水与供水的单纯动作,并无其它相关的辅助功效,致使现有供水机构于实际运用上较无法符合使用者的所需,因为水槽内通常是装有预定容量的热水以作为使用,但于同一水槽内的不同区域,其温度仍有差异,例如:于水槽上层区域的温度较高,而水槽下层区域的温度较低,使水槽内各个区域皆有不同温度的热水,造成冲煮饮料的预设热水温度与实际输出的热水温度存有温差,导致无法输出相同温度的热水,进而影响饮料冲煮时的品质,亦无法维持极佳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可利用循环机构对热水槽内的热水进行循环动作,令热水槽内的各个区域皆有相同温度的热水,并以输出机构进行热水的供应,而使热水槽内的热水达到均温功效,进而冲煮出口感与品质极佳的饮料。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包含有:一个热水槽;一个与热水槽连通的输出机构;以及一个与热水槽连通的循环机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内设有加热器、温控感测器、上水位传感器以及下水位传感器,且该热水槽进一步连通有一冷水补充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内设有一过滤单元,而该过滤单元连通输出机构与循环机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输出机构包括有一输出泵、一与输出泵连接的输出电磁阀、及一与输出电磁阀连接的出口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循环机构包括有一具有进水管的循环泵、一与循环泵连接回水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冲煮输出机构,而该冲煮输出机构包括有一与热水槽连通的冲煮单元、一连接冲煮单元的计量输出单元、及一连接计量输出单元的输出阀,而该冲煮单元可输出8~10巴(bar)水压力的热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温度增温机构,而该温度增温机构包括有一与热水槽连通的冲煮输出单元、一连接冲煮输出单元的辅助热水槽、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加热单元、至少一与辅助热水槽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水位传感器、及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温控感测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降温机构,而该降温机构包括有一与热水槽连通的热水泵、一与热水泵连接的辅助热水槽、一连接辅助热水槽的冷水槽、及一与辅助热水槽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且该热水泵与辅助热水槽之间设有热水电磁阀与节流阀,而该辅助热水槽与冷水槽之间设有冷水电磁阀、节流阀及冷水泵,且该冷水槽连接有一冷水输入单元,另该冷水槽内设有上水位传感器与下水位传感器,又该辅助热水槽内设有加热单元、水位传感器及温控感测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辅助热水机构,而该辅助热水机构包括有一辅助热水槽、一连通热水槽与辅助热水槽的热水泵、一连接辅助热水槽与热水泵的热水电磁阀、一连接辅助热水槽的冷水输入阀、一连通辅助热水槽的循环单元、一连通辅助热水槽的输出单元、一连通热水槽与输出单元的回水单元、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温控感测器、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上水位传感器、及一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下水位传感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输出单元进一步具有一连通辅助热水槽的泵、一连接泵与热水槽的回水电磁阀、一连接泵的计量单元、及一连接泵与计量单元的电磁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热水槽1
加热器11
温控感测器12
上水位传感器13
下水位传感器14
冷水补充单元15
输出机构2
输出泵21
输出电磁阀22
出口部23
循环机构3
循环泵31
进水管311
回水管32
过滤单元4
冲煮输出机构5
冲煮单元51
计量输出单元52
输出阀53
温度增温机构6
冲煮输出单元60
辅助热水槽61
加热单元62
计量输出单元63
水位传感器64
温控感测器65
降温机构7
热水泵71
辅助热水槽72
加热单元721
水位传感器722
温控感测器723
冷水槽73
上水位传感器731
下水位传感器732
计量输出单元74
热水电磁阀75
冷水泵76
冷水输入单元77
冷水电磁阀78
节流阀79、79A
辅助热水机构8
辅助热水槽80
热水泵81
热水电磁阀82
冷水输入阀83
循环单元84
输出单元85
泵851
回水电磁阀852
计量单元853
电磁阀854
回水单元86
温控感测器87
上水位传感器88
下水位传感器8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至少包含有一热水槽1、一输出机构2及一循环机构3所构成。
所述热水槽1内设有加热器11、温控感测器12、上水位传感器13以及下水位传感器14,且该热水槽1连通有一冷水补充单元15。
该输出机构2与热水槽1连通,而该输出机构2包括有一输出泵21、一与输出泵21连接的输出电磁阀22、及一与输出电磁阀22连接的出口部23。
该循环机构3与热水槽1连通,而该循环机构3包括有一具有进水管311的循环泵31、一与循环泵31连接的回水管32,该回水管32的出口衔接洒水头或分歧管,而使回水分布较为广泛。如是,借助上述结构组合成一全新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以热水槽1内的加热器11对储水进行加热,而于加热过程中或加热后待机时,以温控感测器12依其所设定的温度对热水槽1内的热水进行侦测,借以开启或关闭加热器11;当执行加热程序时,即启动循环机构3的循环泵31,使循环泵31利用进水管311抽取热水槽1内接近底部的热水,而后再经由回水管32流回至热水槽1内,使热水槽1内的热水不断循环,进而让热水槽1内部的各区域热水达到均温目的;而当利用输出机构2取用热水槽1内的热水时,启动输出泵21与输出电磁阀22,借以抽取热水槽1内的热水自出口部23输送至相关的热水使用设备,如此,即可利用循环机构3对热水槽1内的热水进行循环动作,令热水槽1内的各个区域皆有相同温度的热水,而使热水槽1内的热水达到均温功效,并以输出机构2输出相同温度的热水,进而冲煮出口感与品质极佳的饮料。
另由于热水槽1内设有上水位传感器13与下水位传感器14,因此当热水槽1内的水位低于上水位传感器13时,即开启冷水补充单元15进行补水,至水位接触上水位传感器13时才停止进水,反之当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14时,即发出警报并停止使用,以确保循环泵31不致因抽不到热水而造成空转并烧毁。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揭的结构型态,亦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型态,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热水槽1内可依所需设有一过滤单元4,而该过滤单元4连通输出机构2的输出泵21与循环机构3的循环泵31,且该过滤单元4设于热水槽1内的适当高度位置,可于输出机构2与循环机构3进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动作时,令热水槽1内的热水经由过滤单元4进行过滤,以防止水垢或其它杂质流至循环泵31或输出泵21内而造成受损,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第一与第二实施例所揭的结构型态,亦可为本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热水槽1进一步连接有一冲煮输出机构5,而该冲煮输出机构5包括有一与热水槽1内所设过滤单元4连通的冲煮单元51、一连接冲煮单元51的计量输出单元52、及一连接计量输出单元52的输出阀53(于本实用新型亦可不须设有过滤单元4,直接使冲煮单元51与热水槽1连通,图未示),而该冲煮单元51可为输出8~10巴(bar)水压力的泵。
借助上述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输出机构2与循环机构3进行热水供应与循环均温的动作外,更具有冲煮热水的功效,例如用于冲煮咖啡时,当冲煮时,冲煮单元51通过过滤单元4抽取热水槽1内的热水,并输出适当的水压力(例如:8~10巴(bar)),同时配合计量输出单元52与输出阀53输送热水至所需的冲煮设备进行饮料的冲煮,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另,如热水槽1内有适当的容量,亦可连通多组冲煮输出机构5或输出机构2。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所揭的结构型态,亦可为本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型态,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热水槽1进一步连接有一温度增温机构6,而该温度增温机构6包括有一与热水槽1内所设过滤单元4连通的冲煮输出单元60、一连接冲煮输出单元60的辅助热水槽61、一设于辅助热水槽61内的加热单元62、至少一与辅助热水槽61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63、一设于辅助热水槽61内的水位传感器64、及一设于辅助热水槽61内的温控感测器65(于本实用新型亦可不须设有过滤单元4,直接使冲煮输出单元60与热水槽1连通,图未示)。
借助上述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输出机构2与循环机构3进行热水供应与循环均温的动作外,更增加不同于第三实施例的冲煮输出功效,当用以冲煮的需求温度高于热水槽1内的热水温度时,冲煮输出单元60即借助过滤单元4抽取热水槽1内的热水流至辅助热水槽61内,并以温控感测器65侦测出的温度开启或关闭加热单元62,使加热单元62对热水进行再次加热的动作,如此即使热水槽1内的热水温度加热至所需的冲煮温度,而后再配合计量输出单元63输送热水至所需的冲煮设备进行饮料的冲煮,并于冲煮过程中,通过水位传感器64侦测辅助热水槽61的水位,且于水位传感器64接触水时才开启加热的功能,以确保加热单元62不致产生空转并烧毁的情形,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三以及第四实施例所揭的结构型态,亦可为本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型态,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热水槽1进一步连接有一降温机构7,而该降温机构7包括有一与热水槽1内所设过滤单元4连通的热水泵71、一与热水泵71连接的辅助热水槽72、一连接辅助热水槽72的冷水槽73、及一与辅助热水槽72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74,且该热水泵71与辅助热水槽72之间设有热水电磁阀75与节流阀79,而该辅助热水槽72与冷水槽73之间设有冷水电磁阀78、节流阀79A及冷水泵76,且该冷水槽73连接有一冷水输入单元77,另该冷水槽73内设有上水位传感器731与下水位传感器732以监控冷水槽73内的水位,又该辅助热水槽72内设有加热单元721、水位传感器722及温控感测器723(于本实用新型亦可不须设有过滤单元4,直接使热水泵71与热水槽1连通,图未示)。
借助上述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输出机构2与循环机构3进行热水供应与循环均温的动作外,更增加不同于第三与第四实施例的可调整为双温度热水供使用的功效,当输出机构2使用大量用水的温度为95℃时,热水槽1内的热水则定温于95℃,但如另需80℃的热水冲煮其它饮料时,即可以热水泵71配合热水电磁阀75,借助过滤单元4抽取热水槽1内的热水至辅助热水槽72内,同时以冷水泵76配合冷水电磁阀78抽取冷水槽73内的冷水至辅助热水槽72内,并以节流阀79、79A调整热、冷水至适当的流量,使热水与冷水于辅助热水槽72内予以混合成不高于80℃的热水,另以温控感测器723开启或关闭加热单元721进行温度调整,以确保辅助热水槽72内的热水温度接近80℃,而后再配合计量输出单元74输送80℃的热水至所需的冲煮设备进行饮料的冲煮,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三、四以及第五实施例所揭的结构型态,亦可为本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型态,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热水槽1进一步连接有一辅助热水机构8,而该辅助热水机构8包括有一辅助热水槽80、一连通热水槽1内所设过滤单元4与辅助热水槽80的热水泵81、一连接辅助热水槽80与热水泵81的热水电磁阀82、一连接辅助热水槽80的冷水输入阀83、一连通辅助热水槽80的循环单元84、一连通辅助热水槽80的输出单元85、一连通热水槽1与输出单元85的回水单元86、一设于辅助热水槽80内的温控感测器87、一设于辅助热水槽80内的上水位传感器88、及一设于辅助热水槽80内的下水位传感器89,而该输出单元85进一步具有一连通辅助热水槽80的泵851、一连接泵851与热水槽1的回水电磁阀852、一连接泵851的计量单元853、及一连接泵851与计量单元853的电磁阀854(于本实用新型亦可不须设有过滤单元4,直接使热水泵81与热水槽1连通,图未示)。
借助上述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输出机构2与循环机构3进行热水供应与循环均温的动作外,更增加不同于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的功效,当本实施例于运用时,设定热水槽1为高温(例如:95℃),辅助热水槽80为低温(例如:80℃),如此辅助热水槽80于补水时即以热水泵81配合热水电磁阀82输送热水槽1内的热水至辅助热水槽80内,且同时自冷水输入阀83输送冷水至辅助热水槽80内,并以循环单元84抽取辅助热水槽80接近底部的热水,再由辅助热水槽80的上方回流,使辅助热水槽80内的热水达到循环搅拌功效,进而维持其整槽温度均温。
另当处于待机时,辅助热水槽80呈现为上水位的状态,但因散热因素,使热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下限时,即同时启动泵851与回水电磁阀852,将辅助热水槽80的热水排回至热水槽1内,且同时启动热水泵81与热水电磁阀82,将热水槽1与泵851输送量等量的热水输送至辅助热水槽80内,并令循环单元84继续循环热水,当温控感测器87侦测出热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即停止各泵与各电磁阀的动作。
又当辅助热水槽80执行低温热水供水程序时,即启动输出单元85的泵851与电磁阀854,借以抽取辅助热水槽80内接近底部的热水,并通过计量单元853的监控,进而将热水泵81、热水电磁阀82、冷水输入阀83以及回水电磁阀852保持关闭,以确保辅助热水槽80内的热水维持均温,当完成输出热水的程序后,如上水位传感器88侦测出辅助热水槽80的水位脱离上水位传感器88的感知,即以上述方式启动热水泵81、热水电磁阀82及冷水输入阀83执行补水程序,且以循环单元84循环热水,而当温控感测器87侦测出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时(例如:-2℃),则关闭冷水输入阀83执行热水的补水程序,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时(例如:+ 2℃),即开启冷水输入阀83执行冷水的补水程序,如上水位传感器88侦测出辅助热槽80的水位达到上限时,即停止补水程序,此时虽水位降低,辅助热水槽80于提供低温热水时仍可同时执行补水程序,如下水位传感器89侦测出水位低于下限时,则停机进行检修,以避免泵851产生空转而烧毁,并可利用循环机构3与循环单元84使热水槽1与辅助热水槽80内的热水皆有相同的温度,进而冲煮出口感与品质极佳的饮料,使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确实有效改进现有缺失,可利用循环机构对热水槽内的热水进行循环动作,令热水槽内的各个区域皆有相同温度的热水,并以输出机构进行热水的供应,而使热水槽内的热水达到均温功效,如此使本实用新型更进步、实用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理已具备专利申请的基本要件,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可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范围,因此凡参考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修改与实施,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日后核准专利所涵盖的范围内,于此一并陈明。

Claims (10)

1.一种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个热水槽;
一个输出机构,与热水槽连通;以及
一个循环机构,与热水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内设有加热器、温控感测器、上水位传感器以及下水位传感器,且该热水槽连通有一个冷水补充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内设有一个过滤单元,而该过滤单元连通输出机构与循环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机构包括有一个输出泵、一个与输出泵连接的输出电磁阀、及一个与输出电磁阀连接的出口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机构包括有一个具有进水管的循环泵、一个与循环泵连接的回水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个冲煮输出机构,而该冲煮输出机构包括有一个与热水槽连通的冲煮单元、一个连接冲煮单元的计量输出单元、及一个连接计量输出单元的输出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个温度增温机构,而该温度增温机构包括有一个与热水槽连通的冲煮输出单元、一个连接冲煮输出单元的辅助热水槽、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加热单元、至少一个与辅助热水槽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水位传感器、及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温控感测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个降温机构,而该降温机构包括有一个与热水槽连通的热水泵、一个与热水泵连接的辅助热水槽、一个连接辅助热水槽的冷水槽、及一个与辅助热水槽连接的计量输出单元,且该热水泵与辅助热水槽之间设有热水电磁阀与节流阀,而该辅助热水槽与冷水槽之间设有冷水电磁阀、节流阀及冷水泵,且该冷水槽连接有一个冷水输入单元,另该冷水槽内设有上水位传感器与下水位传感器,又该辅助热水槽内设有加热单元、水位传感器及温控感测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热水槽进一步连接有一个辅助热水机构,而该辅助热水机构包括有一个辅助热水槽、一个连通热水槽与辅助热水槽的热水泵、一个连接辅助热水槽与热水泵的热水电磁阀、一个连接辅助热水槽的冷水输入阀、一个连通辅助热水槽的循环单元、一个连通辅助热水槽的输出单元、一个连通热水槽与输出单元的回水单元、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温控感测器、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上水位传感器、及一个设于辅助热水槽内的下水位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单元进一步具有一个连通辅助热水槽的泵、一个连接该泵与热水槽的回水电磁阀、一个连接该泵的计量单元、及一个连接该泵与计量单元的电磁阀。
CN201420606481.6U 2014-10-20 2014-10-20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2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6481.6U CN204232896U (zh) 2014-10-20 2014-10-20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6481.6U CN204232896U (zh) 2014-10-20 2014-10-20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2896U true CN204232896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064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2896U (zh) 2014-10-20 2014-10-20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2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2162A (zh) * 2014-10-20 2015-02-18 刘光祐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2162A (zh) * 2014-10-20 2015-02-18 刘光祐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62927A1 (en) Steam generator system for a household oven
CN203597789U (zh) 一种智能温控饮水机
CN105546872B (zh) 一种自动化空气能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204232896U (zh)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CN205690677U (zh) 一种空气源采暖空调热水机
CN104352162A (zh) 具均温效果的供水机构
CN102466220A (zh) 一种工业用恒温控制系统
CN107990572A (zh) 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19066U (zh) 一种咖啡机
CN204853921U (zh) 一种储水即热式两用电热水器装置
CN209331818U (zh) 一种具有两级温度反馈调节系统的恒温仓
CN207230965U (zh) 一种多能源热水系统
CN106642736B (zh) 一种太阳能蒸饭系统
CN201837040U (zh) 液体实时加热装置
CN209926016U (zh) 一种水浴汽化系统
CN208606262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双模热水供给装置
CN107246735A (zh) 一种多能源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24091U (zh) 一种热泵热水机用蓄热水箱
CN107166738A (zh) 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并联加热的热水供应系统
CN207703501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检测用测试设备
CN206572772U (zh) 一种太阳能蒸饭系统
CN207486776U (zh) 可同时生产蒸汽和热水的燃气装置
CN206656492U (zh) 步进式开水器
CN205957461U (zh) 双腔交替加热式恒温热水供应机组
CN207778778U (zh) 一种水处理设备开水器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