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1824U -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1824U
CN204231824U CN201420436521.7U CN201420436521U CN204231824U CN 204231824 U CN204231824 U CN 204231824U CN 201420436521 U CN201420436521 U CN 201420436521U CN 204231824 U CN204231824 U CN 204231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ink
fixed mount
lug bos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65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笋
那志刚
郭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65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1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1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18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固定架及电子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用于将外部电子元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支架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所述厚度是指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所述固定架具有比现有技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Description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以及降低噪音、减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子设备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一体台式机、DVD录像机等在工作时都会有震动,而其内部的硬盘等电子元件的防震措施是影响其可靠性的最重要的因素,硬盘支架作为给硬盘减震的主要部件,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目前主要的硬盘支架有: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减震效果一般,重量比较重,价格也高,而且由于需要用螺钉把硬盘和支架固定在一起,组装和拆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架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性能好、成本低廉、安装简单方便的固定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
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用于将外部电子元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支架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除所述位置处以外的其它位置处的厚度,所述厚度是指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端为在所述凹槽底部上自所述凹槽底部起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形成的。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
在所述第三端面上自所述第三端面起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部。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三端面的方向。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凸起部处于所述连接端的沿所述支架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前述的固定架,当所述第三端面上的凸起部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处于所述连接端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两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固定架,处于所述连接端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距离所述连接端的距离相等。
前述的固定架,还包括:
连接架;
两个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U”形结构;
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背向所述“U”形开口的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外部电子设备上的固定装置。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连接架还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与所述支架的设置有所述凸起部的端面处于一侧的端面;
在所述连接架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三端面的同侧方向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前述的固定架,所述固定装置对应所述连接架的所述第二端面上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宽度;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和所述固定装置的宽度分别为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固定装置沿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前述的固定架,两个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的“U”形结构为一体成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固定架,电子元件以及机壳。
所述电子元件通过所述连接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固紧装置;所述固紧装置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机壳内的预设固定位置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固定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使得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架具有一体成型结构;另外,通过将所述支架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需要提高弹性的地方(即连接端所处的地方)具有较薄的厚度,需要提高强度的地方(即除所述连接端所处以外的地方)具有较厚的厚度,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架具有比现有技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固定架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架1,包括:支架10。所述支架10,包括第一端面1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12。在所述第一端面11上自所述第一端面11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13,用于将外部电子元件2(如图2所示)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10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13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厚度是指所述第一端面11至所述第二端面12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使得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架具有一体成型结构;另外,通过将所述支架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需要提高弹性的地方(即连接端所处的地方)具有较薄的厚度,需要提高强度的地方(即除所述连接端所处以外的地方)具有较厚的厚度,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架具有比现有技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进一步的,上述实现所述支架10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13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支架10的制作过程中形成厚度不等的形状(如波浪形),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10的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有凹槽14,所述连接端13为在所述凹槽14底部上自所述凹槽14底部起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形成的。所述的连接端13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圆柱销形状,也可以是方形柱销形状,或者是与所述外部电子元件的连接部位相适配的其它形状,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同样,所述的凹槽14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均匀布置于所述连接端13的四周,所述凹槽14的具体形状视所述连接端13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所述凹槽14使得所述连接端13周围的支架厚度变薄,以增加连接部位的弹性,从而帮助所述固定架固定的外部电子元件减震。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预设方向可以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11的方向,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一端面11呈锐角的任意方向。二者相比较,前者对所述支架10的加强效果较后者更为显著。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0还包括第三端面16,所述第三端面16连接所述第一端面11和所述第二端面12。
在所述第三端面16上自所述第三端面16起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部15。设置所述凸起部15使得所述支架10的强度增加,从而使所述固定架1更加坚固稳定,保证了所述外部电子元件2不易因外力损坏。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预设方向可以为垂直于所述第三端面16的方向,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三端面16呈锐角的任意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15处于所述连接端13的沿所述支架10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连接端13的位置附近宜通过薄壁形式以提高弹性帮助减震,而所述凸起部15为所述固定架1增加强度而设,所以,所述凸起部15应设在所述与所述连接端13对应的所述第三端面16上的位置以外的地方。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三端面16上的凸起部15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处于所述连接端13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15之间的距离可大于其它两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处于所述连接端13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15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增大以保证所述连接端13处的所述支架10的弹性良好,而其它位置处的两相邻凸起部15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缩小,以增加所述支架10的强度。这种距离设置能帮助所述连接端13部位提高弹性,另一方面,又能同时增加所述支架10的强度,从而提高所述固定架的整体减震性能和强度。
可选地,处于所述连接端13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15与所述连接端13的距离相等。因为上述两个距离相等时,所述连接端13处的减震效果因受力均匀而最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架20。两个所述支架10和所述连接架20构成“U”形结构。
所述连接架20,包括:第一端面21。所述第一端面21为背向所述“U”形开口的端面。所述第一端面2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外部电子设备上的固定装置24。
所述连接架20还包括:第二端面22,所述第二端面22为与所述支架10的设置有所述凸起部15的端面处于一侧的端面。
在所述连接架20的所述第二端面22上设有与所述支架10的所述第三端面16的同侧方向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部23。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24对应所述连接架20的所述第二端面22上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23;
所述固定装置24对应位置的凸起部23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固定装置24的宽度;所述凸起部23的宽度和所述固定装置24的宽度分别为所述凸起部23和所述固定装置24沿所述连接架2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架10和所述连接架20构成的“U”形结构为韧性塑胶一次注塑成型。由于韧性塑胶具有一次成型的条件,而传统的硬塑料和软塑料则一次成型有困难,一般需要二次成型。因此选用韧性塑胶一次注塑成型工艺简化了生产过程,节约了成本。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固定架1,电子元件2和机壳3。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架1包括支架10。所述支架10,包括第一端面1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12。在所述第一端面11上自所述第一端面11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13,用于所述电子元件2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
所述支架10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13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所述厚度是指所述第一端面11至所述第二端面12的距离。
所述电子元件2通过所述连接端13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
所述机壳3设有与所述固定架1相连接的固紧装置4。所述固紧装置4用于将所述固定架1固定在所述机壳3内的预设固定位置上。所述预设固定位置可以在所述机壳3上,也可以在所述机壳3内部的其它电子元件的固定装置上。
此处需要解释的是,所述电子元件可以是硬盘、光驱等,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摄像机、平板电脑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使得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架具有一体成型结构;另外,通过将所述支架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其它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需要提高弹性的地方(即连接端所处的地方)具有较薄的厚度,需要提高强度的地方(即除所述连接端所处以外的地方)具有较厚的厚度,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架具有比现有技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
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自所述第一端面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出的连接端,用于将外部电子元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支架的设置有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除所述位置处以外的其它位置处的厚度;
所述厚度是指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端为在所述凹槽底部上自所述凹槽底部起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
在所述第三端面上自所述第三端面起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三端面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处于所述连接端的沿所述支架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端面上的凸起部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处于所述连接端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两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处于所述连接端两侧的两相邻凸起部距所述连接端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架;
两个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U”形结构;
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背向所述“U”形开口的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外部电子设备上的固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还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与所述支架的设置有所述凸起部的端面处于一侧的端面;
在所述连接架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三端面的同侧方向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对应所述连接架的所述第二端面上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宽度;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和所述固定装置的宽度分别为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固定装置沿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的“U”形结构为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架;
两个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U”形结构;
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背向所述“U”形开口的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外部电子设备上的固定装置。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固定架,电子元件以及机壳;
所述电子元件通过所述连接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固紧装置;
所述固紧装置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机壳内的预设固定位置上。
CN201420436521.7U 2014-08-04 2014-08-04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1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6521.7U CN204231824U (zh) 2014-08-04 2014-08-04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6521.7U CN204231824U (zh) 2014-08-04 2014-08-04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1824U true CN204231824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652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1824U (zh) 2014-08-04 2014-08-04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18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867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昆山元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09542176A (zh) * 2017-09-21 2019-03-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包括该减震结构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867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昆山元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09542176A (zh) * 2017-09-21 2019-03-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包括该减震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09542176B (zh) * 2017-09-21 2021-12-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包括该减震结构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2387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真空泵组件
CN203851404U (zh) 一种改良的pc板间隔柱
CN206271884U (zh)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301006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circuit board
CN204876926U (zh) 一种汽车门外拉手
CN204231824U (zh)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US20150098168A1 (en) Server cabinet
CN202032172U (zh) 一种数据线或电线的固定装置
CN201937752U (zh) 一种平板电视超窄边框结构装置
US2014008578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ubber pads
CN205121446U (zh) 固定架及电子设备
CN203340490U (zh) 铜排固定装置
CN204387664U (zh) 一种铝型材端盖
CN204116764U (zh) 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
CN205356893U (zh) 用于pcb电路板的可降噪且带太阳能板的固定柱装置
CN203522912U (zh) Source板的盖板及液晶电视机
CN204348783U (zh) 电源单体固定块及使用该固定块的安装定位装置和电源
CN21381682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拼接式配电柜
CN203375136U (zh) 一种液晶电视壁挂转接件
CN203930657U (zh) 用于主板的散热组件
CN203522910U (zh) 电源板固定结构和电视机
US8371053B2 (en) Nameplate
CN202735926U (zh) 一种硬盘安装组件
CN203369001U (zh) 一种塑料膨胀塞
CN203413908U (zh) 一种冷凝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