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8298U -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8298U
CN204228298U CN201420743633.7U CN201420743633U CN204228298U CN 204228298 U CN204228298 U CN 204228298U CN 201420743633 U CN201420743633 U CN 201420743633U CN 204228298 U CN204228298 U CN 204228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ip
electric capacity
nonpolar electric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3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梦涛
魏璐
徐妮
王浩
颜一鸣
韩冰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743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8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8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82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终端模块、数据收发器、多个ZigBee节点、多个ZigBee中继器和ZigBee协调器;检测终端模块包括单片机、第一供电电池、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按键操作电路模块、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和语音播放电路模块,ZigBee节点与单片机相接;数据收发器包括ARM微控制器、第二供电电池、第二晶振电路、第二复位电路和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ZigBee协调器与ARM微控制器相接。本实用新型温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减少了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引发的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风机轴由油缸、电机轴承、电机定子、风包等部件组成,它们的温度是保证通风的重要指标,轴温上升的原因大部分在于内部故障,加大磨损导致的,所以等到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风机内部零件肯定已经受到了相当大的磨损,从而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严重时风机轴温升高还可能引发爆炸事故,因而对煤矿井下风机轴温监测系统的研究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实时监测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是保证安全、减少隐患的必要工作。
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风机轴温监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观测点难以确定,测量方法单一。对于测量方法,很多煤矿对排风风机轴温监测主要靠人工24小时轮流值守,定时观察记录风机轴部的温度计示数或现场电子温度计示数,此种方法费时费力,且数据反馈不及时,如果值班人员疏忽造成风机轴温过高,将导致停机,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另外,也有个别煤矿采用51单片机加线性NTC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芯片进行风机轴温检测的,但检测的数据仅在井下风机安装位置处显示,主要还依靠人工将数据带到地面上,操作不方便且效率低;还有个别煤矿采用红外辐射的方式测量风机轴温,但是红外热辐射的测量本身就是一种较难较高的测量技术,测量精度有待提高;还有个别煤矿采用直接式热敏电阻测温方式,但是热敏元件性能不稳定,其中对热敏电阻性能寿命影响最大的是持续高温,可以使热敏电阻阻值改变,大大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温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减少了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引发的事故的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煤矿井下风机轴温进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检测终端模块和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节点模块检测到的数据并传送给地面计算机的数据收发器,以及分别对应与多个检测终端模块相接的多个ZigBee节点、多个ZigBee中继器和与数据收发器相接的ZigBee协调器,每个ZigBee中继器与一个或多个ZigBee节点无线连接并通信,多个ZigBee中继器均与ZigBee协调器无线连接并通信;所述检测终端模块包括单片机和为检测终端模块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电池,以及与单片机相接的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和安装在风机轴上且用于对风机轴温进行实时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风机轴温的液晶显示屏和用于播报风机轴温的语音播放电路模块,所述ZigBee节点与单片机相接;所述数据收发器包括ARM微控制器和为数据收发器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电池,以及与ARM微控制器相接的第二晶振电路、第二复位电路和用于通过以太网总线与地面计算机连接并通信的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所述ZigBee协调器与ARM微控制器相接。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节点、ZigBee中继器和ZigBee协调器均为基于芯片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芯片STC12C5A60S2,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由晶振Y1、非极性电容C2和非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均与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复位电路由复位按键S1、极性电容C1和电阻R6组成,所述复位按键S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节点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1引脚相接,所述ZigBee节点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0引脚相接。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1引脚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7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5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4引脚接地。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电路由LCD12864液晶显示屏和滑动变阻器W1组成,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2引脚、第15引脚、第17引脚和第19引脚均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引脚和第20引脚均接地,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3引脚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一个固定端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与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4~6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7~15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7~14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8引脚相接。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包括语音芯片ISD2560、扬声器Speaker和麦克风MIC,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39~3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1引脚和第2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4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正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5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负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5,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8、电阻R2和电阻R3与第一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8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麦克风MIC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6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7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4与麦克风MIC的负极相接,且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6引脚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9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和非极性电容C7接地。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RM微控制器为芯片STM32F103V8T6,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由由晶振X1、晶振X2、非极性电容C9、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和非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晶振X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晶振X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复位电路由非极性电容C13和电阻R7组成,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电池的电压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协调器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5引脚相接,所述ZigBee协调器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6引脚相接。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为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T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9引脚相接,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R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8引脚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进行温度检测,电路接线简单,且温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无需布线,安装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数据收发器能够将检测终端模块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和以太网总线发送给地面计算机,无需再人工测温结束后,将测温数据带到地面上,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减少了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引发的事故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温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减少了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引发的事故的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终端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数据收发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语音播放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ARM微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晶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复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终端模块;      1-1—单片机;          1-2—第一供电电池;
1-3—第一晶振电路;    1-4—第一复位电路;
1-5—按键操作电路模块;                       1-6—温度传感器;
1-7—液晶显示电路;    1-8—语音播放电路模块;
2—数据收发器;        2-1—ARM微控制器;     2-2—第二供电电池;
2-3—第二晶振电路;    2-4—第二复位电路;
2-5—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                     3—ZigBee节点;
4—ZigBee中继器;      5—ZigBee协调器;      6—地面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对煤矿井下风机轴温进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检测终端模块1和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节点模块检测到的数据并传送给地面计算机6的数据收发器2,以及分别对应与多个检测终端模块1相接的多个ZigBee节点3、多个ZigBee中继器4和与数据收发器2相接的ZigBee协调器5,每个ZigBee中继器4与一个或多个ZigBee节点3无线连接并通信,多个ZigBee中继器4均与ZigBee协调器5无线连接并通信;所述检测终端模块1包括单片机1-1和为检测终端模块1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电池1-2,以及与单片机1-1相接的第一晶振电路1-3和第一复位电路1-4,所述单片机1-1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和安装在风机轴上且用于对风机轴温进行实时的温度传感器1-6,所述单片机1-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风机轴温的液晶显示屏1-7和用于播报风机轴温的语音播放电路模块1-8,所述ZigBee节点3与单片机1-1相接;所述数据收发器2包括ARM微控制器2-1和为数据收发器2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电池2-2,以及与ARM微控制器2-1相接的第二晶振电路2-3、第二复位电路2-4和用于通过以太网总线与地面计算机6连接并通信的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所述ZigBee协调器5与ARM微控制器2-1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ZigBee节点3、ZigBee中继器4和ZigBee协调器5均为基于芯片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1-1为芯片STC12C5A60S2,所述第一晶振电路1-3由晶振Y1、非极性电容C2和非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均与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复位电路1-4由复位按键S1、极性电容C1和电阻R6组成,所述复位按键S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节点3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1引脚相接,所述ZigBee节点3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0引脚相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6为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1引脚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7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5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4引脚接地。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电路1-7由LCD12864液晶显示屏和滑动变阻器W1组成,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2引脚、第15引脚、第17引脚和第19引脚均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引脚和第20引脚均接地,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3引脚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一个固定端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与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4~6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7~15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7~14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8引脚相接。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1-8包括语音芯片ISD2560、扬声器Speaker和麦克风MIC,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39~3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1引脚和第2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4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正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5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负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5,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8、电阻R2和电阻R3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8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麦克风MIC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6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7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4与麦克风MIC的负极相接,且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6引脚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9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和非极性电容C7接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ARM微控制器2-1为芯片STM32F103V8T6,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晶振电路2-3由由晶振X1、晶振X2、非极性电容C9、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和非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晶振X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晶振X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复位电路2-4由非极性电容C13和电阻R7组成,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电池2-2的电压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协调器5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5引脚相接,所述ZigBee协调器5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6引脚相接。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为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T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9引脚相接,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R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8引脚相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测终端模块1对煤矿井下风机的轴温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ZigBee节点3发送给ZigBee中继器4,ZigBee中继器4再将温度信号发送给ZigBee协调器5,数据收发器2通过ZigBee协调器5接收检测终端模块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并通过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和以太网总线发送给地面计算机6,为地面计算机6进行温度信号的分析处理得到煤矿井下风机的工作状态,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进行温度检测,电路接线简单,且温度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无需布线,安装使用方便;数据收发器2还能够将检测终端模块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和以太网总线发送给地面计算机6,无需再人工测温结束后,将测温数据带到地面上,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减少了煤矿井下风机运行故障引发的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煤矿井下风机轴温进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检测终端模块(1)和用于接收多个终端节点模块检测到的数据并传送给地面计算机(6)的数据收发器(2),以及分别对应与多个检测终端模块(1)相接的多个ZigBee节点(3)、多个ZigBee中继器(4)和与数据收发器(2)相接的ZigBee协调器(5),每个ZigBee中继器(4)与一个或多个ZigBee节点(3)无线连接并通信,多个ZigBee中继器(4)均与ZigBee协调器(5)无线连接并通信;所述检测终端模块(1)包括单片机(1-1)和为检测终端模块(1)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电池(1-2),以及与单片机(1-1)相接的第一晶振电路(1-3)和第一复位电路(1-4),所述单片机(1-1)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和安装在风机轴上且用于对风机轴温进行实时的温度传感器(1-6),所述单片机(1-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风机轴温的液晶显示屏(1-7)和用于播报风机轴温的语音播放电路模块(1-8),所述ZigBee节点(3)与单片机(1-1)相接;所述数据收发器(2)包括ARM微控制器(2-1)和为数据收发器(2)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电池(2-2),以及与ARM微控制器(2-1)相接的第二晶振电路(2-3)、第二复位电路(2-4)和用于通过以太网总线与地面计算机(6)连接并通信的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所述ZigBee协调器(5)与ARM微控制器(2-1)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节点(3)、ZigBee中继器(4)和ZigBee协调器(5)均为基于芯片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1)为芯片STC12C5A60S2,所述第一晶振电路(1-3)由晶振Y1、非极性电容C2和非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均与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复位电路(1-4)由复位按键S1、极性电容C1和电阻R6组成,所述复位按键S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节点(3)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1引脚相接,所述ZigBee节点(3)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0引脚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6)为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1引脚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7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5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DHT11的第4引脚接地。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电路(1-7)由LCD12864液晶显示屏和滑动变阻器W1组成,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2引脚、第15引脚、第17引脚和第19引脚均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引脚和第20引脚均接地,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3引脚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一个固定端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滑动变阻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与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18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4~6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17~15引脚相接,所述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第7~14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8引脚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1-8)包括语音芯片ISD2560、扬声器Speaker和麦克风MIC,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39~3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芯片STC12C5A60S2的第21引脚和第22引脚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4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正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5引脚与扬声器Speaker的负极相接,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5,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8、电阻R2和电阻R3与第一供电电池(1-2)的电压输出端VCC1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8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麦克风MIC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6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7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4与麦克风MIC的负极相接,且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26引脚接地,所述语音芯片ISD2560的第19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和非极性电容C7接地。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RM微控制器(2-1)为芯片STM32F103V8T6,所述第二晶振电路(2-3)由由晶振X1、晶振X2、非极性电容C9、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和非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晶振X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晶振X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均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晶振X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复位电路(2-4)由非极性电容C13和电阻R7组成,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电池(2-2)的电压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协调器(5)中芯片CC2530的P0.2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5引脚相接,所述ZigBee协调器(5)中芯片CC2530的P0.3引脚与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26引脚相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2-5)为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T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9引脚相接,所述以太网串口转换模块ZNE-300T的RXD引脚与所述芯片STM32F103V8T6的第68引脚相接。
CN201420743633.7U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8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3633.7U CN204228298U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3633.7U CN204228298U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8298U true CN204228298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36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8298U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8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7297A (zh) * 2015-06-03 2015-09-09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嵌入式航空活塞发动机无线温度测试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7297A (zh) * 2015-06-03 2015-09-09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嵌入式航空活塞发动机无线温度测试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3627U (zh) 光伏发电站电池板电力线载波监测系统
CN204575125U (zh) 智能环境监测盒
CN103839383A (zh) 一种气体报警器
CN203573486U (zh) 无线数字温度采集传输器
CN101526412A (zh) 太阳能供电的空间结构建筑风速风压无线检测系统
CN202903924U (zh) 带有载波通信功能的在线计量装置
CN204228298U (zh) 一种煤矿井下风机轴温检测及数传电路
CN202795663U (zh)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气体监测报警系统
CN106972828A (zh) 光伏发电远程智能监控系统
CN203869730U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断路器操动机构温度及压力检测传输系统
CN209432183U (zh) 一种内置式矿用潜水泵的检测电路
CN207964765U (zh) 一种气体监测器
CN203337268U (zh) 断路器操动机构温度及压力监测预警系统
CN202404156U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庭用电监测系统
CN201964961U (zh) 变电站无线测温系统
CN105148445B (zh) 智能消防物联监测装置
CN201252404Y (zh) 光伏电站自组网无线监控装置
CN201319132Y (zh) 多功能机房监测专用机
CN203630377U (zh) 一种单总线结构的气象站
CN20291696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可燃有毒气体监测报警系统
CN202083783U (zh) 一种恒温系统供电电源无线监测器
CN204043705U (zh) 一种便携式温湿度检测设备
CN204694376U (zh) 基于fsk无线通信的煤矿井下风机轴温监测电路
CN204255975U (zh) 风速测量装置、多功能测量装置以及热球式风速采集部件
CN205719062U (zh) 一种智能环境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