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7964U -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7964U
CN204227964U CN201420646361.9U CN201420646361U CN204227964U CN 204227964 U CN204227964 U CN 204227964U CN 201420646361 U CN201420646361 U CN 201420646361U CN 204227964 U CN204227964 U CN 20422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ube plate
import
tub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63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恩明
许倍强
唐立星
魏效辉
柳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463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7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包括U形结构的换热器筒体、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所述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分别封装有进口内管板,和出口内管板,进口内管板和所述出口内管板之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呈U形布置,进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管程进口端头装置,出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管程出口端头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且安全,换热效率提高;对应设置的进口内管板与进口外管板、出口内管板和出口外管板式双管板结构,换热管与进口外管板和出口外管板的连接处位于换热器筒体的外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泄漏时管程和壳程之间介质的交叉污染,还节约了设置中间隔板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技术领域,U形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U形管换热器包括U形结构的换热器筒体1,所述换热器筒体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设置形成管程进出口12,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封闭端连接有与所述换热器筒体1内腔连通的壳程进口2,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开口端的侧壁上连接有壳程出口3,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开口端安装有管板11,所述管板11上固定有若干根换热管6,该结构中的所述换热管6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管板11上,而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封闭端后折回,并再固定安装在所述管板11上。由此可见上述换热器的优点是换热管6的进介质端头和出介质端头都集中于换热器筒体1的一端,从而消除了由于换热管6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变化对管板11的作用力,使得此种结构的换热器可靠且安全。但上述结构的换热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由于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其换热管为折返结构设置,因此在输送同量换热介质的前提下,U形管换热器在筒体直径方向上的换热管数量比列管式换热管的数量增加了一倍,由此导致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直径和壁厚以及所述管板11的直径和壁厚都有相应增加,制造成本增加。
再者,换热器内一般会设置管板,如果上述结构的U形管换热器不设置中间隔板,管程流体在流进和流出两个流程上,则只有一个流程能实现逆流换热,因此换热效率不高;如果设置中间隔板,虽然可以实现全程逆流换热,但是制造成本必定大幅度增加,且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泄漏,进而造成换热器管程和壳程内的两种介质交叉污染,使用安全系数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种介质隔离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包括U形结构的换热器筒体,所述换热器筒体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进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另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出口,靠近所述壳程出口的所述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封装有进口内管板,靠近所述壳程进口的所述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封装有出口内管板,所述进口内管板和所述出口内管板之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在所述换热器筒体内呈U形布置,所述进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端头的管程进口端头装置,所述出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另一端头的管程出口端头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程进口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进口内管板相对设有的进口外管板,所述换热管一端穿过所述进口内管板安装固定于所述进口外管板上,所述进口外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进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程出口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内管板相对设有的出口外管板,所述换热管另一端穿过所述出口内管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出口外管板上,所述出口外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伸出所述进口内管板在所述进口内管板和所述进口外管板之间形成有裸管部,所述换热管伸出所述出口内管板在所述出口内管板和所述进口出管板之间也形成有裸管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设置为螺旋缠绕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相互螺旋缠绕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外管板上;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外管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内管板上;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内管板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列管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换热管为螺旋缠绕式结构,消除了温差变化时换热管对各个管板的作用力,使得换热器结构可靠且安全。同时换热管的螺旋缠绕式结构增加了管内流体的湍流效果,使换热效率提高。
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U型管换热器,本换热器在换热器筒体直径方向上的换热管减少了一半,由此使得换热器筒体直径变小,壁厚变薄,节省了制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采用对应设置的进口内管板与进口外管板、出口内管板和出口外管板式双管板结构,换热管与进口外管板和出口外管板的连接处位于换热器筒体的外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泄漏时管程和壳程之间介质的交叉污染。
4、本实用新型内的换热器不需要设置中间隔板,但在换热过程中,管程流体与壳程流体在整个流程上都实现了逆流换热,换热效率大为提高,还节约了设置中间隔板的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U形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筒体;2-壳程进口;3-壳程出口;4-进口内管板;5-出口内管板;6-换热管;7-进口外管板;8-管程进口;9-出口外管板;10-管程出口;11-管板;12-管程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包括U形结构的换热器筒体1,所述换热器筒体1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进口2,所述换热器筒体1另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出口3,靠近所述壳程出口3的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端部封装有进口内管板4,靠近所述壳程进口2的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端部封装有出口内管板5,所述进口内管板4和所述出口内管板5之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在所述换热器筒体1内呈U形布置,单根的所述换热管6分别设置为螺旋缠绕管,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也可以相互螺旋缠绕设置,螺旋缠绕管的螺旋设置,使管程长度增加,增加了两种介质在所述换热器筒体1内的热交换的面积,还相当于延长了两个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时间,大幅度地提高了两种介质换热的效率。
所述进口内管板4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6端头的管程进口8端头装置,所述出口内管板5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6另一端头的管程出口10端头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管程进口8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进口内管板4相对设有的进口外管板7,所述换热管6一端穿过所述进口内管板4安装固定于所述进口外管板7上,所述进口外管板7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进口8,所述管程出口10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内管板5相对设有的出口外管板9,所述换热管6另一端穿过所述出口内管板5安装固定于所述出口外管板9上,所述进口内管板4与所述进口外管板7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缝隙,使所述换热管6的进液端部分裸露在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外侧。
所述出口外管板9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出口10,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外管板9上,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内管板5上,所述出口内管板5与所述出口外管板9之间也形成有一定的缝隙,使所述换热管6的出液端部分裸露在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外侧,而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内管板4上,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外管板7上,由此可见,所述换热管6与所述进口外管板7的连接处、所述换热管6与所述出口外管板9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外部,即所述换热管6伸出所述进口内管板4在所述进口内管板4和所述进口外管板7之间形成有裸管部,所述换热管6伸出所述出口内管板5在所述出口内管板5和所述进口出管板9之间也形成有裸管部。因此即使出现因管路老化,所述换热管6内的介质外漏时,介质会滴落在所述换热器筒体1的外侧,因此两种介质不会直接接触,也就不会产生相互污染现象,提高了两种介质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相比列管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换热管为螺旋缠绕式结构,消除了温差变化时换热管对各个管板的作用力,使得换热器结构可靠且安全。同时换热管的螺旋缠绕式结构增加了管内流体的湍流效果,使换热效率提高。
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U型管换热器,本换热器在换热器筒体直径方向上的换热管减少了一半,由此使得换热器筒体直径变小,壁厚变薄,节省了制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采用对应设置的进口内管板与进口外管板、出口内管板和出口外管板式双管板结构,换热管与进口外管板和出口外管板的连接处位于换热器筒体的外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泄漏时管程和壳程之间介质的交叉污染。
4、本实用新型内的换热器不需要设置中间隔板,但在换热过程中,管程流体与壳程流体在整个流程上都实现了逆流换热,换热效率大为提高,还节约了设置中间隔板的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包括U形结构的换热器筒体,所述换热器筒体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进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另一端侧部连通有壳程出口,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壳程出口的所述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封装有进口内管板,靠近所述壳程进口的所述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封装有出口内管板,所述换热器筒体内位于所述进口内管板和所述出口内管板之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在所述换热器筒体内呈U形布置,所述进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端头的管程进口端头装置,所述出口内管板外侧相对设有连接所述换热管另一端头的管程出口端头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进口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进口内管板相对设有的进口外管板,所述换热管一端穿过所述进口内管板安装固定于所述进口外管板上,所述进口外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进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出口端头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内管板相对设有的出口外管板,所述换热管另一端穿过所述出口内管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出口外管板上,所述出口外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管程出口。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伸出所述进口内管板在所述进口内管板和所述进口外管板之间形成有裸管部,所述换热管伸出所述出口内管板在所述出口内管板和所述进口出管板之间也形成有裸管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设置为螺旋缠绕管。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相互螺旋缠绕设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外管板上;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焊接或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外管板上。
8. 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管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进口内管板上;所述螺旋缠绕管另一端胀接固定在所述出口内管板上。
CN201420646361.9U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Active CN20422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6361.9U CN204227964U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6361.9U CN204227964U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7964U true CN204227964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6361.9U Active CN204227964U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79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867A (zh) * 2015-11-10 2016-01-27 苏州海而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式热交换器
CN105299959A (zh) * 2015-11-10 2016-02-03 苏州海而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式热交换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867A (zh) * 2015-11-10 2016-01-27 苏州海而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式热交换器
CN105299959A (zh) * 2015-11-10 2016-02-03 苏州海而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式热交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4139B (zh) 螺旋缠绕管浮头式换热器
CN204007233U (zh)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u型管式换热器
CN203190850U (zh) 一种双螺旋式热交换器
CN104596343A (zh) 一种换热翅片及换热器
CN105571356A (zh) 翼片/螺旋片组合式双管换热器
CN103335542B (zh) 螺旋缠绕管半浮头式换热器
CN204227964U (zh) 一种避免交叉污染的u形换热器
CN202902944U (zh) 套管式换热器
CN203464806U (zh) 螺旋缠绕管式双管板换热器
CN101226033A (zh) 壳-套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
CN203349680U (zh) 一种双壳程管壳式换热器
CN207214870U (zh) 管壳式油水换热器
CN203405104U (zh) 螺旋缠绕管浮头式换热器
CN102538513B (zh) 管连通双间壁传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5002636U (zh) 四管程管式换热器
CN202442098U (zh) 小容积深冷容器的夹层管线结构及小容积深冷容器
CN203432404U (zh) 螺旋缠绕管半浮头式换热器
CN205175184U (zh) 一种高效低温换热器
CN204255148U (zh) 具有环形分程隔板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4672291U (zh) 一种内冷管聚合釜
CN203629370U (zh) 一种紧凑型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
CN203731899U (zh) 螺旋翅片盘管换热器
CN203893706U (zh) 螺旋管排换热器
CN203100529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扰流装置
CN202382625U (zh) 变径列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