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7791U -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7791U
CN204227791U CN201420363668.8U CN201420363668U CN204227791U CN 204227791 U CN204227791 U CN 204227791U CN 201420363668 U CN201420363668 U CN 201420363668U CN 204227791 U CN204227791 U CN 204227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ehouse
cooled
cool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36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建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HAIH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HAIH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HAIH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HAIH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36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7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7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77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水箱、水泵、总阀门、水冷储水仓、过滤装置、自然冷却仓、传送带和降温储水罐组成,水泵上还设有抽水管和送水管,水冷储水仓上还设有水冷降温仓、储水缓冲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该机构在水冷储水仓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对水冷降温仓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过滤后从回水管流回降温储水罐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降温装置在模式上都很单一,都是通过冷却介质、自然降温以及水降温处理,这样的降温方式,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等待,二是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该机构在水冷储水仓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以防止抽取时途径的冷水压力过大直接冲击水冷储水仓中的水冷降温仓,从而减少了设备使用周期和寿命,对水冷降温仓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后经过出水管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从回水管流回降温储水罐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独立的两个降温仓对物品可以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并适用于各种产品、半成品及其它加工物料的冷却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工业用水量、节能环保、缩减企业成本,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水箱、水泵、总阀门、水冷储水仓、过滤装置、自然冷却仓、传送带和降温储水罐组成,所述水泵位于水箱的上部,所述水泵上还设有抽水管和送水管,所述抽水管位于水泵的一侧,所述抽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总阀门位于水箱的一侧,所述总阀门与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位于水泵的另一侧,所述送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水冷储水仓位于总阀门的下部,所述水冷储水仓上还设有水冷降温仓、储水缓冲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降温仓位于水冷储水仓的内部,所述水冷降温仓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上部,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储水缓冲装置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储水缓冲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下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上还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位于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回水管的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自然冷却仓位于水箱的下部,所述传送带位于自 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的内部,所述传送带贯穿自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内部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储水罐位于自然冷却仓的上部,所述降温储水罐上还设有降温蓄水阀门和蓄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位于降温储水罐的一侧,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与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位于降温蓄水阀门的一侧,所述蓄水管的一端通过降温蓄水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箱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水冷储水仓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为多层网状缓冲装置。
进一步,所述自然冷却仓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为耐高温传送带。
进一步,所述降温储水罐为液体冷凝降温装置储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机构在水冷储水仓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以防止抽取时途径的冷水压力过大直接冲击水冷储水仓中的水冷降温仓,从而减少了设备使用周期和寿命,对水冷降温仓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后经过出水管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从回水管流回降温储水罐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独立的两个降温仓对物品可以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并适用于各种产品、半成品及其它加工物料的冷却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水箱                 2、水泵                  3、抽水管
      4、送水管               5、总阀门                6、水冷储水仓
      7、水冷降温仓           8、储水缓冲装置           9、进水管
      10、出水管              11、过滤装置             12、回水管
      13、自然冷却仓          14、传送带               15、降温储水罐
      16、降温蓄水阀门        17、蓄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水箱1、水泵2、总阀门5、水冷储水仓6、过滤装置11、自然冷却仓13、传送带14和降温储水罐15组成,所述水泵2位于水箱1的上部,所述水泵2上还设有抽水管3和送水管4,所述抽水管3位于水泵2的一侧,所述抽水管3的一端通过水泵2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3的另一端通过水箱1为固定连接,所述总阀门5位于水箱1的一侧,所述总阀门5与水箱1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4位于水泵2的另一侧,所述送水管4的一端通过水泵2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总阀门5为固定连接,所述水冷储水仓6位于总阀门5的下部,所述水冷储水仓6上还设有水冷降温仓7、储水缓冲装置8、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水冷降温仓7位于水冷储水仓6的内部,所述水冷降温仓7与水冷储水仓6为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8位于水冷储水仓6的上部,所述储水缓冲装置8与水冷储水仓6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9位于储水缓冲装置8的上部,所述进水管9的一端通过总阀门5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通过储水缓冲装置8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1位于水冷储水仓6的下部,所述出水管10的一端通过水冷储水仓6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端通过过滤装置11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1上还设有回水管12,所述回水管12位于过滤装置11的一侧,所述回水管12的一端通过过滤装置11为固定连接,所述自然冷却仓13位于水箱1的下部,所述传送带14位于自然冷却仓13和水冷降温仓7的内部,所述传送带14贯穿自然冷却仓13和水冷降温仓7内部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储水罐15位于自然冷却仓13的上部,所述降温储水罐15上还设有降温蓄水阀门16和蓄水管17,所述回水管12的另一端通过降温储水罐15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蓄水阀门16位于降温储水罐15的一侧,所述降温蓄水阀门16与降温储水罐15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17位于降温蓄水阀门16的一侧,所述蓄水管17的一端通过降温蓄水阀门16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17的另一端通过水箱1为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水冷储水仓6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储水缓冲装置8为多层网状缓冲装置。所述自然冷却仓1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传送带14为耐高温传送带。所述降温储水罐15为液体冷凝降温装置储罐。
工作方式:首先打开降温蓄水阀门16,将降温储水罐15中已经降温的冷水经蓄水管17流进水箱1,此时工作人员观察水箱1中的水位,当水箱1中的水位到达一定储水限制时,操作员可打开水箱1上的水泵2,冷水会经管道从水箱1中被抽取到总阀门5中。这时,工作人员方可打开总阀门5,冷水会在水泵2的作用下将水经进水管9输送到水冷储水仓6中,由于在水冷储水仓6上设有一个储水缓冲装置8,并且该储水缓冲装置8的内部结构是多层网状,可以很好地将抽取的冷水进行分散输送,以防止抽取时途径的冷水压力过大直 接冲击水冷储水仓6中的水冷降温仓7,从而减少了设备使用周期和寿命,对水冷降温仓7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分散进入水冷储水仓6中的冷水在水冷储水仓6内部形成了一个回流机制,后经过出水管10进入过滤装置1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会从回水管12流回降温储水罐15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体制,需要冷却的产品及物料可以从传送带14的一端经过自然冷却仓13进入水冷降温仓7中进行冷却。由于传送带14的运转速度很慢,这样可以很好地对需要冷却的物品进行降温冷却。该装置节能环保,减少了大量的工业用水,缩减企业成本,并适用于各种产品、半成品及其它加工物料的冷却工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水箱、水泵、总阀门、水冷储水仓、过滤装置、自然冷却仓、传送带和降温储水罐组成,所述水泵位于水箱的上部,所述水泵上还设有抽水管和送水管,所述抽水管位于水泵的一侧,所述抽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总阀门位于水箱的一侧,所述总阀门与水箱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位于水泵的另一侧,所述送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水冷储水仓位于总阀门的下部,所述水冷储水仓上还设有水冷降温仓、储水缓冲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降温仓位于水冷储水仓的内部,所述水冷降温仓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上部,所述储水缓冲装置与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储水缓冲装置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储水缓冲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水冷储水仓的下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水冷储水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上还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位于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回水管的一端通过过滤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自然冷却仓位于水箱的下部,所述传送带位于自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的内部,所述传送带贯穿自然冷却仓和水冷降温仓内部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储水罐位于自然冷却仓的上部,所述降温储水罐上还设有降温蓄水阀门和蓄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位于降温储水罐的一侧,所述降温蓄水阀门与降温储水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位于降温蓄水阀门的一侧,所述蓄水管的一端通过降温蓄水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箱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材质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储水仓(6)的材质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缓冲装置(8)为多层网状缓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仓(13)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4)为耐高温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 温储水罐(15)为液体冷凝降温装置储罐。
CN201420363668.8U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7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668.8U CN204227791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668.8U CN204227791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7791U true CN204227791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366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7791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77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445A (zh) * 2014-07-02 2014-10-08 天津金海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CN117307565A (zh) * 2023-09-27 2023-12-29 临沂临工重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445A (zh) * 2014-07-02 2014-10-08 天津金海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CN117307565A (zh) * 2023-09-27 2023-12-29 临沂临工重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CN117307565B (zh) * 2023-09-27 2024-04-09 临沂临工重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9445B (zh)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CN204227791U (zh) 一种带有缓冲自循环装置的水冷却机构
CN204301357U (zh) 冷水机组节能循环运行系统
CN202381977U (zh) 一种用于低温冲击试验的液氮输送系统
CN201415135Y (zh) 一种温度控制实验设备
CN206204362U (zh) 一种汽车防撞杆热处理机床
CN204757762U (zh) 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生产线压缩机的后冷却器
CN206011335U (zh) 竹木制品桐油热处理生产线用油温循环控制系统
CN204024695U (zh) 用于矿井下工作面的新型节能除湿降温系统
CN106378844B (zh) 竹木制品桐油热处理生产线用油温循环控制系统
CN203949404U (zh) 在线清洗的水冷塔
CN202747714U (zh) 水喷淋冷却装置
CN106112687B (zh) 环保型冷却回水系统
CN211084543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的冷却机构
CN206159020U (zh) 带有冷冻装置的真空机组
CN2820350Y (zh) 一种用于分离异种塑料瓶装置的辅助煮料装置
CN206073487U (zh) 一种双回路油冷机
CN103954031A (zh) 好氧微生物发酵系统压缩空气热能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204817298U (zh) 航空零部件洗涤装置
CN204880895U (zh) 冷却循环系统
CN204240509U (zh) 一种化工降温装置
CN105737620B (zh) 一种小块电石成型中熔融电石余热回收系统
CN203783990U (zh) 双向制冷油捕集挡板
CN208919710U (zh) 一种油田多井口蒸汽集输装置
CN207873020U (zh) 一种砂粒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