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7578U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7578U
CN204227578U CN201420597845.9U CN201420597845U CN204227578U CN 204227578 U CN204227578 U CN 204227578U CN 201420597845 U CN201420597845 U CN 201420597845U CN 204227578 U CN204227578 U CN 204227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tractor
gas
liquid
heat
liquid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78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俣
胡朝发
陈华康
梁桂源
丁飞
曹勇
何国军
汪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205978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7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7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75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储液腔(1),设置在散热装置底部,用于储存易汽化工质;气液分离腔(2),设置在散热装置上部,用于对易汽化工质进行气液分离;气液上升通道(3),连通在储液腔(1)与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与待散热部件(7)接触的一侧;回液通道(4),连通在储液腔(1)与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远离气液上升通道(3)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的换热效率不高,控制方法复杂,换热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空调机组都需要针对控制变频压缩机运行频率的驱动控制器进行散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而对驱动控制器造成损坏。驱动控制器上变频装置的散热一直是变频器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目前变频器装置散热的方式主要有风扇强制对流散热、散热片辐射散热、散热管散热、热管散热、冷媒冷却散热等。这些散热装置的换热效率不高,控制方法复杂,大大提高了换热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的换热效率不高,控制方法复杂,换热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储液腔,设置在散热装置底部,用于储存易汽化工质;气液分离腔,设置在散热装置上部,用于对易汽化工质进行气液分离;气液上升通道,连通在储液腔与气液分离腔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与待散热部件接触的一侧;回液通道,连通在储液腔与气液分离腔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远离气液上升通道的一侧。
作为优选,散热装置还包括对应于气液上升通道设置的气泡泵。
作为优选,气泡泵设置在气液上升通道的底部。
作为优选,多条回液通道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冷凝结构设置在气液分离腔内。
作为优选,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腔,冷凝腔设置在回液通道远离气液上升通道的一侧,并与储液腔和气液分离腔连通,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管。
作为优选,散热装置为金属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散热装置包括:储液腔,设置在散热装置底部,用于储存易汽化工质;气液分离腔,设置在散热装置上部,用于对易汽化工质进行气液分离;气液上升通道,连通在储液腔与气液分离腔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与待散热部件接触的一侧;回液通道,连通在储液腔与气液分离腔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远离气液上升通道的一侧。在该散热装置工作时,在储液腔内盛装易汽化工质,当待散热部件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易汽化工质上,使得工质受热后发生相变而在气液上升通道内流动,将待散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带到散热装置的其他部位,并将热量散发出去,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该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液腔;2、气液分离腔;3、气液上升通道;4、回液通道;5、冷凝管;6、冷凝腔;7、待散热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散热装置包括储液腔1、气液分离腔2、气液上升通道3和回液通道4。储液腔1设置在散热装置底部,用于储存易汽化工质。气液分离腔2设置在散热装置上部,用于对易汽化工质进行气液分离。气液上升通道3连通在储液腔1与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与待散热部件7接触的一侧。回液通道4连通在储液腔1与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远离气液上升通道3的一侧。储液腔1、气液分离腔2、气液上升通道3和回液通道4在散热装置内形成密闭的循环通道。
在该散热装置工作时,在储液腔1内盛装易汽化工质,当待散热部件7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易汽化工质上,使得工质受热后发生相变而在气液上升通道3内流动,并进入气液分离腔2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经过回液通道4继续循环,对待散热部件7进行降温,气体则经过冷凝之后重新变为液体,然后回流至储液腔1内。通过使易汽化工质变为气液两相并使易汽化工质在循环通道内循环流动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将待散热部件7产生的热量带到散热装置的其他部位,并将热量散发出去,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该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由于在散热过程中,主要通过易汽化工质在密闭的循环通道内的相变以及液态工质的流动来进行散热,不会对易汽化工质造成损耗,且没有复杂的散热结构,因此可以降低整个散热装置的成本。
优选地,散热装置还包括对应于气液上升通道3设置的气泡泵,气泡泵可以在散热装置工作时,加快易汽化工质气泡的产生速度,并加快气液上升通道3内的工质流动速度,使得工质能够更加快速地将待散热部件7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装置的热交换速率。
优选地,气泡泵设置在气液上升通道3的底部,使得工质产生的气泡从气液上升通道3的底部上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腔2内,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带走待散热部件7所产生的热量。
回液通道4可以为一条或多条,在本实施例中,多条回液通道4间隔设置,可以加快工质的回流速度,保证气液分离之后的液体可以尽快回流到储液腔1内,使得储液腔1内能够始终保持足够的液态易汽化工质。
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冷凝结构设置在气液分离腔2内,可以及时对位于气液分离腔2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不仅可以加快工质内的热量散失,还可以降低气液分离腔2内的气压,避免气液分离腔2内的气压过高而对易汽化工质的流动造成不利影响,使得工质在受热后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气液分离腔2内。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腔6,冷凝腔6设置在回液通道4远离气液上升通道3的一侧,并与储液腔1和气液分离腔2连通,冷凝腔6内设置有冷凝管5。冷凝腔6与气液分离腔2相隔开,专门用来对气液分离器内的气体进行冷凝,使其流回至储液腔1内参与热交换循环,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热交换速率。
散热装置可以为任意热传导材质组成,以便能够对待散热部件7进行及时散热。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金属结构,金属结构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可以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散热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待散热部件7工作并开始升温时,待散热部件7的热量传输给散热装置中储液腔1的液体工质。
当待散热部件7发热量较小,温度较低时,装置中液体工质不会沸腾,此时的热量通过金属和液体的导热传导给空气(周围环境)。
当待散热部件7发热量较大,温度达到工质沸腾温度时,此时的热量除了通过金属导热传导给空气外,散热装置中的工质开始沸腾,带走大量的热量。当工质沸腾时,会在散热装置的气泡泵中产生气泡泵送效应(工质沸腾形成的气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推动其上部的液体达到更高的水平高度),将一部分热的液体工质带入散热装置上方的气液分离腔2中。进入气液分离腔2的热的液体工质经重力作用通过回液通道4回流至散热装置下方的储液腔1中,在流经回液通道4的同时,与周围的空气换热,降低工质温度;进入气液分离腔2的热的气体工质则进入冷凝管5中,通过在冷凝管5中将热量传给周围空气冷凝为液体工质,并通过重力作用回流至储液腔1中,重新被待散热部件7散发的热量加热,不断的循环。
通过这种散热装置,利用了金属导热、液体相变传热和液体流动换热三种传热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散热效果,使得待散热部件所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能够确保待散热部件一直处于合理的运行温度范围,达到保护待散热部件稳定运行的目的。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1),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底部,用于储存易汽化工质;
气液分离腔(2),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上部,用于对所述易汽化工质进行气液分离;
气液上升通道(3),连通在所述储液腔(1)与所述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与待散热部件(7)接触的一侧;
回液通道(4),连通在所述储液腔(1)与所述气液分离腔(2)之间,并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远离所述气液上升通道(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对应于所述气液上升通道(3)设置的气泡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泵设置在所述气液上升通道(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回液通道(4)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腔(6),所述冷凝腔(6)设置在所述回液通道(4)远离所述气液上升通道(3)的一侧,并与所述储液腔(1)和所述气液分离腔(2)连通,所述冷凝腔(6)内设置有冷凝管(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金属结构。
CN201420597845.9U 2014-10-15 2014-10-15 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7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845.9U CN204227578U (zh) 2014-10-15 2014-10-15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845.9U CN204227578U (zh) 2014-10-15 2014-10-15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7578U true CN204227578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78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7578U (zh) 2014-10-15 2014-10-15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75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618B (zh) * 2014-10-15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7594844A (zh) * 2017-10-10 2018-01-19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一种家用吹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618B (zh) * 2014-10-15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7594844A (zh) * 2017-10-10 2018-01-19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一种家用吹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6483B (zh) 一种led汽车灯的散热装置
CN110213934A (zh) 一种浸没式散热系统及浸没式液冷源
CN102777581A (zh) 风力发电机组加热冷却装置
CN204227578U (zh) 散热装置
CN204231847U (zh) 一种半主动散热装置
CN201834905U (zh) 白酒蒸馏冷却装置
CN104315618A (zh) 散热装置
CN205403289U (zh) 硝酸铵迅速降温装置
CN103593026A (zh) 双相变化循环式水冷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CN203928557U (zh) 冷藏库风机除霜装置
CN105333538A (zh) 一种带热管换热器的节能型除湿机
CN104390502A (zh) 一种复合热管
CN201547898U (zh) 一种用于机房或机柜的带气泵分离式热虹吸管散热装置
CN204011608U (zh) 一种用于圆电池的相变散热装置
CN204063569U (zh) 一种两级制热的热泵机组
RU120753U1 (ru) Систем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бросного тепла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CN104602486A (zh) 液冷服务器
CN104154675B (zh) 一种冷凝升压的溴化锂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CN204305546U (zh) 一种大功率发热器件组冷却装置
CN104279810A (zh) 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4328956U (zh) 一种led汽车灯的散热装置
CN204141886U (zh) 循环水制冷器
CN204107065U (zh) 一种真空蒸发器
CN205196200U (zh) 一种通讯机盒的散热装置
CN20734040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