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9214U -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 Google Patents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9214U
CN204219214U CN201420639575.3U CN201420639575U CN204219214U CN 204219214 U CN204219214 U CN 204219214U CN 201420639575 U CN201420639575 U CN 201420639575U CN 204219214 U CN204219214 U CN 204219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bed
component
bed
laminar flow
wa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95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昌登
陈洪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NG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NG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NG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NG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95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9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9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92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能够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封闭仓体和能够自下而上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悬浮床,悬浮床位于封闭仓体内;封闭仓体的顶部设有上充气组件、上加热组件、上杀菌组件、送风组件、过滤组件和上电控组件,封闭仓体顶部设有一个空气容纳腔,上加热组件和上杀菌组件位于该容纳腔内,上充气组件和送风组件均与空气容纳腔连通,过滤组件位于容纳腔下方,封闭仓体内顶面设有出风孔;能够保证病人的背面和正面都能得到适宜治疗环境的湿度、温度,又具备移动功能的独立疗养空间,不受医院病床限制。安装有杀菌组件,从根本上阻止了细菌的繁殖和交叉感染,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病人在洁净环境下治疗。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背景技术
人体大面积烧伤后48-72小时内为休克期。休克的原因是由于烧伤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渗出,有效回流量减少造成的。烧伤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因此防治休克的有效手段是输液疗法。另外,烧伤的病人在恢复期间,对空气中的湿度、温度要求都非常高,合适的空气条件,对病人的病情恢复具有极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烧伤病人,都是直接安放在病床上,如果需要控制对应的湿度、温度,只有控制整个病房的空气条件,但病房人员走动频繁,开关门是常有的事,所以无法通过控制病房的空气条件来满足病人恢复期间的空气条件需求。因此目前医疗行业设计了一款医用颗粒悬浮床,医用颗粒悬浮床是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许多领域。它的外形象个大浴缸,缸内放的不是水,而是很细的颗粒,形成颗粒床,颗粒的填充高度大约为30厘米,颗粒是硅化合物,每个颗粒的直径只有50-150微米。一块透气的多孔板设置在颗粒下面,多孔板使压缩空气分布均匀。当经过过滤的压缩空气向上流经细颗粒时,颗粒会自下而上单一方向流动,而产生相当大的悬浮力,足以使病人漂浮在流动的颗粒之上。当病人漂浮在流动的颗粒上时,人体与颗粒的接触面积是相当大的,而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强却很小,由于颗粒流态化产生的压力低于毛细血管的闭合压,这样就会增加人体皮肤接触部位的血液流量,改善皮肤表面和组织的营养,加快皮肤和组织的生长愈合。受伤的皮肤表面和组织减少了压强,就会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疼痛,使病人倍感舒适。
现有的医用悬浮床还是不够完美,因为病人躺在悬浮床上后,病人的背部确实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病人的正面却与外界环境接触,外界的环境不太适合病人疗养。无法使得病人的正面得到适合治疗的温度、湿度等合适的空气条件。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现在医疗资源非常紧缺,尤其是医院的床位,可以说是一床难求。
所以设计一款能够保证病人的背面和正面都能得到适宜治疗环境的湿度、温度,又具备移动功能的独立疗养空间,不受医院病床限制的设备是目前所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能够保证病人的背面和正面都能得到适宜治疗环境的湿度、温度,又具备移动功能的独立疗养空间,不受医院病床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包括能够自上而下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封闭仓体和能够自下而上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悬浮床,悬浮床位于封闭仓体内;
所述的封闭仓体的顶部设有上充气组件、上加热组件、上杀菌组件、送风组件、过滤组件和上电控组件,封闭仓体顶部设有一个空气容纳腔,上加热组件和上杀菌组件位于该容纳腔内,上充气组件和送风组件均与空气容纳腔连通,过滤组件位于容纳腔下方,封闭仓体内顶面设有出风孔;
所述的悬浮床包括床体组件、下充气组件和下电控组件,下充气组件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床体组件的内腔,下电控组件与下充气组件电连接,悬浮床还包括下杀菌组件,所述的下杀菌组件安装在床体组件内,下杀菌组件和下电控组件电连接。
所述的封闭仓体包括支架、遮挡体,遮挡体设在支架侧面将支架包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的悬浮床位于该封闭空间内。
所述的上杀菌组件为紫外灯。
所述的遮挡体为透明帘子,围设在支架四周。
所述的下杀菌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与所述的床体组件的内腔相通。
所述的床体组件包括底座、流化舱、多孔板、支撑气被,所述的多孔板在流化舱内,支撑气被罩在流化舱的敞开口上;流化舱内腔上设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的进气端经多通道接头与臭氧发生器上的出气端相连;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底座内。
所述的流化舱的侧面设有若干个拉手。
所述的悬浮床还包括均与下电控组件电连接的下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下加热组件安装在下下充气组件的出气端,然后与散热组件的进气端相连,散热组件的出气端与床体组件的内腔相通。
所述的下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套、加热丝和漏电保护装置,加热丝安装在固定套内,固定套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的进气口和充气组件的出气端相连。
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中空支架、风扇,中空支架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下加热组件的固定套一端相通,出气口与床体组件内向相通,中空支架的中部呈镂空设计,风扇安装在中空支架的镂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能够保证病人的背面和正面都能得到适宜治疗环境的湿度、温度,又具备移动功能的独立治疗康复空间,不受医院病床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遮挡体后示意图。
图3为封闭仓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封闭仓体去除遮挡体后示意图。
图5为封闭仓体侧视图。
图6为封闭仓体顶部正面盖子去除后的示意图。
图7为过滤组件示意图。
图8为封闭仓体内顶面示意图。
图9为悬浮床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悬浮床去除顶部的支撑气被后示意图。
图11为悬浮床侧视图。
图12为悬浮床散热组件示意图。
图13为散热组件中空支架示意图。
图14为多孔板示意图。
图15为加热组件示意图。
图中,1、封闭仓体1.1、容纳腔,1.2、出风孔,1.3、支架,1.4、遮挡体,2、上充气组件,3、上加热组件,4、上杀菌组件,5、送风组件,6、过滤组件,7、上电控组件,8、床体组件,8.1、底座,8.2、流化舱,8.2.1、拉手,8.3、多孔板,8.4、支撑气被,8.5、进气孔,8.6、多通道接头,9、下充气组件,10、下电控组件,11、下杀菌组件,12、下加热组件,12.1、固定套,12.2、加热丝,13、散热组件,13.1、中空支架,13.2、风扇,13.3、进气口,13.4、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自上而下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封闭仓体1和能够自下而上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悬浮床,悬浮床位于封闭仓体1内;
所述的封闭仓体1的顶部设有上充气组件2、上加热组件3、上杀菌组件4、送风组件5、过滤组件6和上电控组件7,封闭仓体1顶部设有一个空气容纳腔1.1,上加热组件3和上杀菌组件4位于该容纳腔1.1内,上充气组件2和送风组件5均与空气容纳腔1.1连通,过滤组件6位于容纳腔1.1下方,封闭仓体1内顶面设有出风孔1.2。
如图1所示,封闭仓体1形成一个独立的容腔,将悬浮床8放置在该独立的封闭仓体1内,可以放到走廊或者其他空旷地方,非常方便,同时还能实现封闭仓体1自上而下的恒温、恒湿等环境要求。上电控组件7是用于控制上充气组件2、上加热组件3、上杀菌组件4、送风组件5等组件的工作和停止。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就能够按照需要制作上电控组件7。
所述的过滤组件6由三层过滤网叠加而成。所述的过滤网采用空调过滤网结构。
所述的封闭仓体1包括支架1.3、遮挡体1.4,遮挡体1.4设在支架1.3侧面将支架1.3包围成一个封闭空间。
所述的上充气组件2为风机。
所述的上加热组件3包括加热丝、温度控制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和自我保护。可以直接市面上买到的器材,属于市场成熟的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自行购买,所以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广。
所述的上杀菌组件4为紫外灯。
所述的容纳腔1.1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的温度感应器连接上电控组件7,通过传递实时温度给上电控组件7,由上电控组件7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运行。
所述的遮挡体1.4为透明帘子,围设在支架1.3四周。
所述的透明帘子为透明塑料薄膜。
所述的遮挡体1.4还可以为透明玻璃,安装在支架1.3的四周,支架1.3的正面设有门。
所述的悬浮床包括床体组件8、下充气组件9和下电控组件10,下充气组件9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床体组件8的内腔,下电控组件10与下充气组件9电连接,悬浮床还包括下杀菌组件11,所述的下杀菌组件11安装在床体组件8内,下杀菌组件11和下电控组件10电连接。
所述的下杀菌组件11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与所述的床体组件8的内腔相通。所述的下杀菌组件11还可以为紫外线照射装置。
所述的床体组件8包括底座8.1、流化舱8.2、多孔板8.3、支撑气被8.4,所述的多孔板8.3在流化舱8.2内,支撑气被8.4罩在流化舱8.2的敞开口上;流化舱8.2内腔上设有多个进气孔8.5,进气孔8.5的进气端经多通道接头8.6与臭氧发生器上的出气端相连;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底座8.1内。
所述的流化舱8.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拉手8.2.1。
所述的悬浮床8还包括均与下电控组件10电连接的下加热组件12和散热组件13,下加热组件12安装在下充气组件9的出气端,然后与散热组件13的进气端相连,散热组件13的出气端与床体组件8的内腔相通。
所述的下加热组件12包括固定套12.1、加热丝12.2和漏电保护装置,加热丝12.2安装在固定套12.1内,固定套12.1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13的进气口13.313.3和下充气组件9的出气端相连。
所述的散热组件13包括中空支架13.1、风扇13.2,中空支架13.1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3.3和出气口13.4,进气口13.3与下加热组件12的固定套12.1一端相通,出气口13.4与床体组件8内向相通,中空支架13.1的中部呈镂空设计,风扇13.2安装在中空支架13.1的镂空上。
本实用新型封闭仓体的工作原理是:上充气组件2(风机),将外界的气本吹入到封闭仓体1顶部的空气容纳腔1.1内,经过上加热组件3和上杀菌组件4对空气加热和杀菌后,被送风组件5向下吹,空气经过滤组件6过滤后,自上而下从出风孔1.2进入仓体内部,保证封闭仓体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实现了给病人正面保持恒湿恒温的治疗环境。
本实用新型悬浮床的工作原理是:下充气组件9将外界的空气吸入,经过下加热组件12的加热后进入散热组件13,然后吹入床体组件8的内腔里,将其上的支撑气被8.4吹起,人体躺在支撑气被8.4上,起到人体背部通风的功能。由于外界的提起持续先上吹,启动下杀菌组件11,产生臭氧,经气管吹到床体组件8内腔里面实现消毒,从根本上阻止了细菌的繁殖和交叉感染,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病人在洁净环境下治疗。
由于下加热装置12的存在,床体组件8的底座8.1内腔温度会比较高,应当及时的降温,因此通过扇热组件13实现对内部的降温,同时也能控制吹去床体组件8内部的气体的温度。
将封闭仓体1和悬浮床8两个有效的结合,实现了从人体的正面和背面保持恒温、恒湿、无菌的治疗环境,同时又不受医院床位和场地的限制。所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非常适合医院使用的具备移动功能的医用治疗设备。

Claims (9)

1.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自上而下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封闭仓体(1)和能够自下而上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悬浮床,悬浮床位于封闭仓体(1)内;
所述的封闭仓体(1)的顶部设有上充气组件(2)、上加热组件(3)、上杀菌组件(4)、送风组件(5)、过滤组件(6)和上电控组件(7),封闭仓体(1)顶部设有一个空气容纳腔(1.1),上加热组件(3)和上杀菌组件(4)位于该容纳腔(1.1)内,上充气组件(2)和送风组件(5)均与空气容纳腔(1.1)连通,过滤组件(6)位于容纳腔(1.1)下方,封闭仓体(1)内顶面设有出风孔(1.2);
所述的悬浮床包括床体组件(8)、下充气组件(9)和下电控组件(10),下充气组件(9)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床体组件(8)的内腔,下电控组件(10)与下充气组件(9)电连接,悬浮床还包括下杀菌组件(11),所述的下杀菌组件(11)安装在床体组件(8)内,下杀菌组件(11)和下电控组件(1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仓体(1)包括支架(1.3)、遮挡体(1.4),遮挡体(1.4)设在支架(1.3)侧面将支架(1.3)包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的悬浮床位于该封闭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杀菌组件(4)为紫外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体(1.4)为透明帘子,围设在支架(1.3)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组件(8)包括底座(8.1)、流化舱(8.2)、多孔板(8.3)、支撑气被(8.4),所述的多孔板(8.3)在流化舱(8.2)内,支撑气被(8.4)罩在流化舱(8.2)的敞开口上;流化舱(8.2)内腔上设有多个进气孔(8.5),进气孔(8.5)的进气端经多通道接头(8.6)与臭氧发生器上的出气端相连;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底座(8.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舱(8.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拉手(8.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床还包括均与下电控组件(10)电连接的下加热组件(12)和散热组件(13),下加热组件(12)安装在下充气组件(9)的出气端,然后与散热组件(13)的进气端相连,散热组件(13)的出气端与床体组件(8)的内腔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加热组件(12)包括固定套(12.1)、加热丝(12.2)和漏电保护装置,加热丝(12.2)安装在固定套(12.1)内,固定套(12.1)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13)的进气口(13.3)和下充气组件(9)的出气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13)包括中空支架(13.1)、风扇(13.2),中空支架(13.1)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3.3)和出气口(13.4),进气口(13.3)与下加热组件(12)的固定套(12.1)一端相通,出气口(13.4)与床体组件(8)内向相通,中空支架(13.1)的中部呈镂空设计,风扇(13.2)安装在中空支架(13.1)的镂空上。
CN201420639575.3U 2014-10-24 2014-10-24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19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9575.3U CN204219214U (zh) 2014-10-24 2014-10-24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9575.3U CN204219214U (zh) 2014-10-24 2014-10-24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9214U true CN204219214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957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19214U (zh) 2014-10-24 2014-10-24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9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3897B (zh) * 2014-10-24 2017-06-23 宁波登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3897B (zh) * 2014-10-24 2017-06-23 宁波登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3897A (zh)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JP2018047234A (ja) エアマットレス
CN206548853U (zh) 一种履带式智能床用除螨仪
CN204219214U (zh) 双恒层流医用悬浮床
CN208975001U (zh) 一种控温风燥红外创面微氧烧伤智能调节仓装置
CN111425022A (zh) 一体化可移动智能应急病房
CN200945206Y (zh) 全封闭亚低温治疗床
CN107582285A (zh) 一种充气互换位气流床垫
CN204219215U (zh) 医用颗粒悬浮床
CN204219250U (zh) 双恒层流调节仓
CN108542635B (zh) 烧伤综合护理床
CN203576787U (zh) 一种用于护理烧伤病人的医用颗粒悬浮床
CN206612455U (zh) 一种便于调节温度的家用理疗床
CN108607143A (zh) 一种量控湿化加温喉造口过滤保护罩
CN214435043U (zh) 一种早产儿监护用保温箱
CN208525272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病床
CN203988615U (zh) 亚低温治疗仪
CN208200932U (zh) 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培养盒
CN208003137U (zh) 用于医院消毒室的紫外线灯控制结构
CN208017902U (zh) 一种内科用吸氧装置
CN207613986U (zh) 可保护医护人员的床
CN110124077A (zh) 一种温湿恒定的医用臭氧消毒箱
CN2229809Y (zh) 一种消毒装置
CN204745282U (zh) 带杀菌功能的氧气湿化瓶
CN205513601U (zh) 一种透气摩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