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4106U -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4106U
CN204214106U CN201420569882.9U CN201420569882U CN204214106U CN 204214106 U CN204214106 U CN 204214106U CN 201420569882 U CN201420569882 U CN 201420569882U CN 204214106 U CN204214106 U CN 20421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heat exchanger
kuppe
fan system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98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698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41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换热器、风机和格栅;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和格栅之间,在风机与换热器之间、和/或风机与格栅之间连接有导流罩。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在保证了风机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空气进行导流,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流在空调机中乱窜,从而不仅降低了风机系统的噪音、还提高了流体的通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就空调热泵行业而言,节能高效,即如何提高整机及各组成部件的能源效率,已经成为行业基本共识。
当前,风机系统是空调和气源型热泵类产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具有实现换热器与空气有效换热的功能,其通常包括换热器、风机、风叶、导流护圈、格栅等子部件。
当前,风机系统主要围绕着高能效化、低噪音化和轻量化三个基本课题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其内涵与外延还在不断地继续扩充。
其中,从构成要素层面实施品类构成性技术分析可知,换热器、风机、风叶的演进是当前各整机完成品生产商和部件供应商主要的研究课题,这些部件的改进使整机系统在能效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噪音方面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与优化,而且使得整机在轻量化上有了一定提升。
但是,将以上部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流体通流效率、系统噪音等课题依旧不容忽视,尤其是空气在机体内的乱流造成的气动噪音,一直困扰着行业技术人员。
此外,着眼于当前及今后热泵技术的使用范围与适用对象的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附着于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凝霜融化水、融冰水等的排除以及主体防冻等一系列问题是另一项值得行业技术人员不断优化与改进的课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底盘排水的构造技术,对底盘设计的要求非常高,有时甚至是设计一个专门的排水泵系统,同时设计非常复杂,这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风机系统中空气乱流造成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在不影响风机性能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风机系统噪音,提高流体通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一体密封式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置有换热器、风机和格栅;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和格栅之间,在风机与换热器之间、和/或风机与格栅之间连接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具有一呈漏斗状的主体,导流罩主体具有一大开口端和一小开口端,导流罩通过其大开口端与所述换热器或所述格栅连接,通过其小开口端与所述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其大开口端呈方形,其小开口端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其内表面贴有减震降噪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降噪材料为EPT。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和所述风机密封结合、所述导流罩和所述换热器或所述格栅密封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侧边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包括有格栅框、设于格栅框内的若干横向格栅条和若干纵向筋条,所述若干横向格栅条沿着所述纵向筋条呈波浪状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格栅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翅片铜管式换热器,所述风机为轴流式风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结构巧妙的导流罩,在风机和换热器之间、或者风机和格栅之间,或者在上述两种位置之间均连接有该导流罩,与传统的风机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其导流罩可以很好的对空气进行导流;导流罩小开口端呈圆形设置,大开口端呈方形,整个导流罩主体设置类似中国传统设计中的天圆地方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流在空调机中乱窜,从而消除了因乱流引起的噪音。本发明最优选的方案是在换热器与风机间、风机与格栅间均连接有导流罩,且更优选在将导流罩和风机、换热器、及格栅进行密封结合,在由换热器、导流罩、风机和格栅间组成的风机风道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风回路,使降噪效果最佳。
(2)EPT,即三元乙丙橡胶,因为EPT是一种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寒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的密封材料,为高密度发泡产品,根据发泡体的压缩比例不同,具有防水、防风、防尘、隔音、绝热等用途。由于其材料柔软,可压缩使用,压缩时的应力小、可简单压缩、并能紧贴粘附体的凸凹面,在导流罩的表面贴上EPT,很好地填充了各种机器之间的缝隙,由于贴上一层EPT发泡材料,由此发挥出超群的密封性和吸音效果,使风机系统的降噪减震效果更佳。
(3)同时因为EPT还具有优良的水密性,加之底盘上设置的排水槽,并将排水口设置在排水槽底部,不仅将风机系统产生的冷凝水、凝霜或冰的融化水控制在足够小的底盘空间内,而且还省去了传统设计中针对空调排水问题,对底盘的复杂设计,因而大大精简了底盘结构。
(4)其中格栅的横向栅条在纵向筋条方向,呈波浪状排列,这种独特的格栅结构设计,将经散流后的空气二次整流后再散流后持续地在过流面上更低速化的流出,进一步地降低了风机系统的噪音。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罩、格栅的巧妙设计和使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风机性能的基础上,不仅降低了风机系统的噪音、还提高了低速空气流体的通流效率,EPT的粘附,除了使风机系统的降噪效果更加突出外,更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由此精简了底盘的结构设计,解决了长期一直困扰行业技术人员的底盘排水问题,从而节约了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风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风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流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格栅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格栅B-B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格栅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底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可适用于诸如空调、热水器等众多领域,在此无法一一例举,下面以用于空调领域为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该系统包括底盘1,在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换热器2,风机3和格栅4。所述风机3设于换热器2和格栅4之间,在风机3与换热器2之间、风机3与格栅4之间均连接有导流罩5。
其中,底盘1上设置有矩形排水槽11,并在排水槽11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2,不仅将风机系统产生的冷凝水、凝霜或冰的融化水控制在足够小的底盘空间内,而且还省去了针对空调排水问题,对底盘的复杂设计,因而大大精简了底盘1结构。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罩5具有一呈漏斗状的主体,导流罩5主体具有一大开口端52和一小开口端51,导流罩5通过其大开口端52与所述换热器2或所述格栅4连接,通过其小开口端51与所述风机3连接。
其中,优选地,导流罩5其大开口端52呈方形,其小开口端51呈圆形。
需要说明是的,本实施例只画出了大开口端52呈方形,小开口端51呈圆形的导流罩,但这并不代表对本实施例的限制,只要是着眼于封闭翅片铜管换热器断面的适合本风机系统组件的导流罩5的形状和构造均为本实施例的等效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在换热器2侧边设置有挡板21。
其中,所述导流罩5和所述风机3密封结合、所述导流罩5和所述换热器2或所述格栅4密封结合。为了有效封闭,两个导流罩5的小开口端51与风机3进行密封结合,在换热器2与风机3之间,导流罩5的大开口端52与换热器2的挡板21进行密封结合,在风机3与格栅4之间,导流罩5的大开口端52与格栅4密封结合。
进一步地,在导流罩5的内表面贴有减震降噪材料。一方面能有效地降低流经换热器带来的空气气动噪音,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降低经一次散流后产生的空气气动噪音,以及吸收部分经格栅反射回传的空气噪音。
优选地,所述减震降噪材料为EPT,即三元乙丙橡胶。EPT是一种具有优良低气候性、耐寒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的密封材料,为高密度发泡产品,根据发泡体的压缩比例不同,具有防水、防风、防尘、隔音、绝热等用途。其材料柔软,可压缩使用,压缩时的应力小、可简单压缩、并能紧贴粘附体的凸凹面,填充各种机器之间的缝隙的泡沫密封材料。由此发挥超群的密封性和隔音效果,且对粘附体几乎没有污染,同时具有优良的水密性和防震作用。
需要说明是的,本实施例只优选地的选用了EPT,三元乙丙橡胶材料,但这并不代表对本实施例的限制,只要是有利于本风机系统密封结合、降噪减震的材料均为本实施例的等效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EPT是粘附在导流罩5表面的薄薄的一层材料,故图中没有画出,但这并不影响理解和实施本实施例。
因为使用了导流罩5,在风机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对空气导流,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流在空调机体中乱窜,从而大大地消除了因乱流引起的气动噪音。又因为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器2与风机3间连接有导流罩5,风机3与格栅4间也连接有导流罩5,由换热器2、导流罩5、风机3与格栅4形成了封闭的风回路,使降噪效果变得更好。又因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罩5内表面粘附了一层吸音降噪材EPT,使得整个封闭的风机系统的的降噪效果进一步变好。
如图5、6所示,格栅4包括有横向格栅条41和纵向筋条42,所述横向格栅条41沿着纵向筋条42的方向,交错地固定在格栅外框和纵向筋条42上。
其中,优选地横向格栅4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纵向筋体42的横截面为圆形。
如图7、8,在格栅截面和局部放大图中,将每个横向格栅条41的截面连起来,呈波浪形状。由于格栅4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将散流后的空气二次整流后再散流后持续地在过流面上更低速化的流出,更进一步地降低了风机系统的噪音。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只在换热器2与风机3间连接有导流罩5。
其中,导流罩5的小开口端51与风机3密封结合,大开口端52与换热器2的侧面挡板21密封结合。因为使用了导流罩5,在风机系统工作过程中,导流罩5通过对空气导流,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流在空调机中乱窜,从而大大地消除了因乱流引起的噪音。也因为在导流罩5内表面帖付了一层吸音降噪材EPT,使得整个封闭的风机系统的的噪音进一步得到降低。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只在风机3与格栅4间连接有导流罩5。
其中,导流罩5的小开口端51与风机3密封结合,大开口端52则与格栅4密封结合。因为使用了导流罩5,在风机系统工作过程中,导流罩5通过对空气导流,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流在空调机中乱窜,从而大大地消除了因乱流引起的噪音。也因为在导流罩5内表面帖付了一层吸音降噪材EPT,使得整个封闭的风机系统的的噪音进一步得到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抑或者基于制作工艺,比如整体一体化成型制作或变相制作本系统或构件,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换热器、风机和格栅;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和格栅之间,在风机与换热器之间、和/或风机与格栅之间连接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具有一呈漏斗状的主体,导流罩主体具有一大开口端和一小开口端,导流罩通过其大开口端与所述换热器或所述格栅连接,通过其小开口端与所述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其大开口端呈方形,其小开口端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其内表面贴有减震降噪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降噪材料为EP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和所述风机密封结合、所述导流罩和所述换热器或所述格栅密封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侧边设置有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有格栅框、设于格栅框内的若干横向格栅条和若干纵向筋条,所述若干横向格栅条沿着所述纵向筋条呈波浪状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翅片铜管式换热器,所述风机为轴流式风机。
CN201420569882.9U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9882.9U CN204214106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9882.9U CN204214106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4106U true CN204214106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8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98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4106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410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689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恒温散热的空调换热器
CN106885355A (zh) * 2017-02-22 2017-06-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4183688A (zh) * 2021-08-19 2022-03-15 安徽晟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ng汽化冷能的多效利用装置
CN114623492A (zh) * 2020-12-09 2022-06-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689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恒温散热的空调换热器
CN106885355A (zh) * 2017-02-22 2017-06-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06885355B (zh) * 2017-02-22 2019-07-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4623492A (zh) * 2020-12-09 2022-06-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14623492B (zh) * 2020-12-09 2024-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14183688A (zh) * 2021-08-19 2022-03-15 安徽晟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ng汽化冷能的多效利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4106U (zh) 一种开放气源型双向强制对流换热风机系统
CN103776196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和辐射制冷综合应用装置
CN100392340C (zh) 淌水板和集水槽一体化结构的超低噪声冷却塔
CN203570113U (zh) 节能隔热铝合金门窗
CN204963052U (zh) 开放式工位用降温装置
CN209494142U (zh)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CN204202085U (zh) 地埋管辅助中厅自然通风系统
CN206917015U (zh) 隔热幕墙
CN202792256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01827982U (zh) 高导热系数的毛细管平面辐射式空调末端
CN107917459A (zh) 一体式冷暖机组
CN107906583A (zh) 一种家用冷暖机组
CN204345809U (zh) 超薄型低噪音高效除雾风机盘管机组
CN206876046U (zh) 湿式空冷器的混排横流型热交换媒介填料
CN208011960U (zh) 一种用于风雨操场建筑的通风系统
CN213062509U (zh) 一种套管结构的保温墙
CN102628617B (zh) 一种低成本双效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5579939U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单元式空调机组
Du et al. Research on the Form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N205224681U (zh) 冷却塔设于内部的建筑结构
CN103741834B (zh) 仿生智能外围护结构
CN206254474U (zh) 一种隔热条生产用挤出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1343968Y (zh) 一种新的节能窗户
CN106765785B (zh) 基于科恩达效应的空调厂房屋顶气膜降温装置
CN201346043Y (zh) 制冷-加热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