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1935U -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1935U
CN204211935U CN201420565392.1U CN201420565392U CN204211935U CN 204211935 U CN204211935 U CN 204211935U CN 201420565392 U CN201420565392 U CN 201420565392U CN 204211935 U CN204211935 U CN 204211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aring
guide wheel
nonwoven fabric
forming devic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53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ing hung Everbright nan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653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1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1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193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适用于纳米纤维成网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收卷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振动筛,所述第一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二滚轴依次水平的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捷有效的将纳米纤维收集成网,且能够一次性的压合成多层结构,成本低,透气性好,同时过滤性能也很好,适用范围广,能够应用于现代社会各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纤维收集成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现有的各种成网装置或者使用尘笼转鼓而只能适用纤维长度在1至3mm的绒浆纤维,或者使用梳针辊而只能适用纤维长度在25至60mm的棉毛型的纤维,而且结构也复杂,只能单层成网,所得的成品透气性,过滤性均不能达到现代社会的需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适用于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捷有效的将纳米纤维收集成网,且能够一次性的压合成多层结构,成本低,透气性好,同时过滤性能也很好,适用范围广,能够应用于现代社会各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收卷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振动筛,所述第一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二滚轴依次水平的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四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滚轴上套合有上层无纺布卷、第二滚轴上套合有下层无纺布卷,所述第三滚轴可转动固定在机架上,位于第一导轮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位于第二导轮的下方,所述收卷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水平的设置在第三导轮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轴上套合有中层无纺布卷,所述上层无纺布卷的上层无纺布自第一滚轴经过第一导轮,中层无纺布卷的中层无纺布自第三滚轴,下层无纺布卷的下层无纺布自第二滚轴经过第二导轮,三者汇集于第三导轮后,由收卷滚轴进行收卷,所述振动筛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滚轴与第一导轮之间、以及第二滚轴与第二导轮之间,所述两个振动筛分别与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收紧机构为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一部分,纳米纤维成网装置,包括喷丝机构,收紧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喷丝机构包括料斗、计量通道,第一喷丝通道,第二喷丝通道,高压喷头,所述计量通道固定在机架上,计量通道一端与料斗相连通,另一端水平设有第一支口和第二支口,所述第一支口与第一喷丝通道连通、第二支口与第二喷丝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喷丝通道底端设有第一纤维喷头,第二喷丝通道底端设有第二纤维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高压喷头分别与第一喷丝通道、第二喷丝通道相连通,收紧机构的第三滚轴位于喷丝机构的计量通道,第一喷丝通道,第二喷丝通道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纤维喷头位于上层无纺布上方,第二纤维喷头位于下层无纺布上方;所述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流量阀和电机,所述流量阀设置在喷丝机构的计量通道上,所述电机与收卷滚轴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流量阀、高压喷头、电机相连接。
使用时,将高分子溶液加入料斗中,通过第一支口与第二支口分别将高分子溶液输送至第一喷丝通道与第二喷丝通道内,通过高压喷头的作用使第一喷丝通道与第二喷丝通道内的高分子溶液以纳米纤维的形式自第一纤维喷头与第二纤维喷头中喷向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表面上,由于振动筛的作用,纳米纤维均匀分散,粘结在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的表面上,并通过收卷滚轴进行收卷,经第三导轮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之间均匀分布有纳米纤维层;
运行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调节流量阀来调控高分子溶液的流速,与调节高压喷头相互结合来调控纳米纤维喷出量,通过PLC控制器调节电机转速来控制收卷滚轴转速,以此来控制无纺布的运行速度,三者结合最终来调控纳米纤维成网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智能化操作,能够快捷有效的将纳米纤维收集成网,且能够一次性的压合成多层结构,成本低,透气性好,同时过滤性能也很好,适用范围广,能够应用于现代社会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纳米纤维成网装置中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包括机架15、第一滚轴1、第二滚轴2、第三滚轴3、收卷滚轴4、第一导轮5、第二导轮6、第三导轮7和振动筛8,所述第一滚轴1、第一导轮5、第二导轮6、第二滚轴2依次水平的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15上,四者1、2、6、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滚轴1上套合有上层无纺布卷9、第二滚轴2上套合有下层无纺布卷10,所述第三滚轴3可转动固定在机架15上,位于第一导轮5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7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15上,位于第二导轮6的下方,所述收卷滚轴4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1上,水平的设置在第三导轮7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轴3上套合有中层无纺布卷11,所述上层无纺布卷9的上层无纺布12自第一滚轴经过第一导轮,中层无纺布卷11的中层无纺布13自第三滚轴,下层无纺布卷10的下层无纺布14自第二滚轴经过第二导轮,三者汇集于第三导轮7后,由收卷滚轴4进行收卷,所述振动筛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滚轴与第一导轮之间、以及第二滚轴与第二导轮之间,所述两个振动筛8分别与上层无纺布12、下层无纺布14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收紧机构3为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一部分,纳米纤维成网装置,喷丝机构52,收紧机构3和控制机构54,所述喷丝机构52包括料斗21、计量通道22,第一喷丝通道23,第二喷丝通道24,高压喷头25,所述计量通道22固定在机架1上,计量通道22一端与料斗21相连通,另一端水平设有第一支口26和第二支口27,所述第一支口26与第一喷丝通道23连通、第二支口27与第二喷丝通道24相连通,所述第一喷丝通道23底端设有第一纤维喷头28,第二喷丝通道24底端设有第二纤维喷头29,所述高压喷头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高压喷头25分别与第一喷丝通道23、第二喷丝通道24相连通;
所述收紧机构的第三滚轴3位于喷丝机构的计量通道22,第一喷丝通道23,第二喷丝通道24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纤维喷头28位于上层无纺布12上方,第二纤维喷头29位于下层无纺布14上方;
所述控制机构54包括PLC控制器41,流量阀42和电机43,所述流量阀42设置在喷丝机构的计量通道22上,所述电机43与收卷滚轴34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41分别与流量阀42、高压喷头25、电机4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高分子溶液加入料斗中,通过第一支口与第二支口分别将高分子溶液输送至第一喷丝通道与第二喷丝通道内,通过高压喷头的作用使第一喷丝通道与第二喷丝通道内的高分子溶液以纳米纤维的形式自第一纤维喷头与第二纤维喷头中喷向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表面上,由于振动筛的作用,纳米纤维均匀分散,粘结在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的表面上,并通过收卷滚轴进行收卷,经第三导轮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之间均匀分布有纳米纤维层;
运行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调节流量阀来调控高分子溶液的流速,与调节高压喷头相互结合来调控纳米纤维喷出量,通过PLC控制器调节电机转速来控制收卷滚轴转速,以此来控制无纺布的运行速度,三者结合最终来调控纳米纤维成网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智能化操作,能够快捷有效的将纳米纤维收集成网,且能够一次性的压合成多层结构,成本低,透气性好,同时过滤性能也很好,适用范围广,能够应用于现代社会各领域。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其特征为,包括机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收卷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振动筛,所述第一滚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二滚轴依次水平的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四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滚轴上套合有上层无纺布卷、第二滚轴上套合有下层无纺布卷,所述第三滚轴可转动固定在机架上,位于第一导轮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位于第二导轮的下方,所述收卷滚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水平的设置在第三导轮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轴上套合有中层无纺布卷,所述上层无纺布卷的上层无纺布自第一滚轴经过第一导轮,中层无纺布卷的中层无纺布自第三滚轴,下层无纺布卷的下层无纺布自第二滚轴经过第二导轮,三者汇集于第三导轮后,由收卷滚轴进行收卷,所述振动筛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滚轴与第一导轮之间、以及第二滚轴与第二导轮之间,所述两个振动筛分别与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相接触。
CN201420565392.1U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11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5392.1U CN20421193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5392.1U CN20421193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1935U true CN204211935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8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539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1193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1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3798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3798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CN104313798B (zh) * 2014-09-29 2016-08-31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3747A (zh) 一种擦拭用全降解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
CN101786293B (zh) 一种混凝土浇注用模板布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57605U (zh) 一种双组分热轧复合无纺布的生产机构
CN102212934A (zh) 建筑模板衬用无纺布生产工艺及无纺布
CN204211935U (zh)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CN101536949A (zh) 复合布绷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11936U (zh)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
CN108532124A (zh) 一种差别化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加工工艺
CN104313799A (zh)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
CN101397723A (zh) 高柔软高弹性新型水刺服装敷料的生产工艺
CN209243323U (zh) 一种双组分ssmms无纺布生产线
CN103192568B (zh) 一种高性能均匀革基布
CN100577257C (zh) 玻璃纤维蓬松毡滤材制造方法
CN102828347A (zh) 一种水力喷射成网方法及装置和非织造布制品
CN103194859B (zh) 一种高性能均匀革基布的制备方法
CN202298095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设备
CN103182816B (zh) 一种均匀高性能革基布
CN104313798A (zh) 一种纳米纤维成网装置的收紧机构
CN103276621A (zh) 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湿法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204237975U (zh) 无纺布生产装置
CN205803760U (zh) 一种防跑棉保温棉
CN202671824U (zh) 平网式熔喷收集装置
CN203807714U (zh) 无纺布用撒粉状粘合剂装置
CN103192556B (zh) 一种均匀高性能革基布的制备方法
CN208346404U (zh) 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复合无纺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7

Address after: 301707, Tianjin District, Wuqing Province Zhang Xiang Township Century Road, the east side expansion center A block 103-10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Tianjin Ying hung Everbright nan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2300 Zhenjiang City, Danyang Province Development Zone, Qi Liang Road, high-tech park B block

Patentee before: Middle great nano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