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4688U - 一种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4688U
CN204204688U CN201420532895.9U CN201420532895U CN204204688U CN 204204688 U CN204204688 U CN 204204688U CN 201420532895 U CN201420532895 U CN 201420532895U CN 204204688 U CN204204688 U CN 20420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part
auxiliary switch
protective device
open slot
cycl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28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秀臣
熊道权
谢延湘
李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entury Oriental Zhihu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entury East China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entury East China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entury East China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28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4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应急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安装位、内部电路和控制内部电路导通或关断的主开关;该保护装置包括:辅助开关,设置在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上,与主开关共同控制内部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通过辅助开关控制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电路导通或者关断来实现对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的有效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应急通信设备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意义的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同时包括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
在应急通信中,前端用户将自身所在的周边环境通过视频和语音传送给后端用户,后端用户通过语音指挥前端用户进行相应的活动。
本申请发明经过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现有应急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应急通信设备是通过主开关来控制内部电路的导通与关断的。主开关打开,内部电路即实现导通,主开关关闭,内部电路即实现关断。这样的电路布置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使用者在未安装天线的情况下,直接打开主开关,内部电路导通,应急通信设备就开始工作。
在未安装天线时,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路的连通会导致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的电路故障,进而可能损坏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这样的不足对应急通信设备的使用是存在隐患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应急通信设备。在应急通信设备在未安装天线的情况下,该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使用者的误操作而使得应急通信设备的内部电路导通,防止这种不良的电路导通对应急通信设备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应急通信设备,该应急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安装位、内部电路和控制内部电路导通或关断的主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包括辅助开关,其设置在所述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上,和主开关共同控制内部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辅助开关、主开关在电路上为串联关系。这样,只有当辅助开关导通的时候,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才会实现导通,该通信设备开始正常工作。设置该辅助开关后,就可以避免因使用者误操作而无意触碰到主开关后,使得应急通信设备在未安装天线的情况下,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导通,有效防止这种不良的电路导通对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器元件(例如电台或者功率放大器)造成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装置还包括支座和抵压件。其中,支座与天线安装位设置在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的同一侧面上。抵压件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
主开关与天线安装位设置在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的同一侧面上,辅助开关设置在支座与天线安装位之间,抵压件位于辅助开关的上方,抵压件转动时可以抵压辅助开关。
天线旋拧到天线安装位上时,会对抵压件施加一个沿天线安装位轴向方向的力,抵压件在该力的作用下,可围绕支座上的销轴转动,进而与辅助开关发生接触并抵压辅助开关。当天线安装到位后,辅助开关在抵压件的抵压作用下也由常开状态过渡到导通状态,从而实现了内部电路与主开关的电路导通,主开关的打开或者关闭,就可以控制内部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开关的一部分凸出壳体设置,抵压件朝向辅助开关的表面直接抵压辅助开关的凸出部分。对于开关行程较大的辅助开关,辅助开关的一部分可以凸出壳体设置,安装方便。抵压件的表面相对于辅助开关之间可以滑动,利于抵压件的表面抵压辅助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件上形成有凸起,凸起抵压辅助开关,辅助开关与凸起接触时形成的接触平面与壳体的外表面重合或者接触平面位于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这样,辅助开关在抵压件的抵压下不会对壳体产生过大的压力,进而减小了辅助开关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抵压件更加省力地抵压辅助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件上形成有容纳天线安装位的开口槽,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大于天线安装位的最大直径。开口槽的槽壁不与天线安装位发生接触,这样,抵压件可以顺利地沿天线安装位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件上形成有容纳天线安装位的开口槽,开口槽的一部分构造成与天线安装位的周向表面的轮廓相配合的形状。开口槽不与天线安装位的周向表面发生接触。这样的开口槽可以扩大天线的下端表面与抵压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得天线抵压抵压件相对于天线安装位进行移动时,抵压件沿着天线安装位的轴向方向的移动更加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件上靠近开口槽的一端并朝向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部,至少两个弹性部相对于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不安装天线的状态下,弹性部与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接触用于支撑抵压件,使得抵压件与辅助开关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缓冲间隙,即当抵压件受到短暂地外力作用时,抵压件发生移动后的移动距离会被该间隙抵消。另外,在抵压件受到某个持续时间不长的外力作用时,弹性部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这个弹性回复力就可以抵消短暂施加在抵压件上的外力,使得辅助开关不会因抵压件被施加短暂的外力时实现连通,防止辅助开关因受到短暂外力的作用而意外连通。另外,弹性部自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在天线安装到位后,促使抵压件为天线提供一个额外的轴向力,使得天线与天线安装位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旋松。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弹性部为弹性支脚或者弹性波纹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上靠近开口槽设置有支架,支架与抵压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至少两个弹性件相对于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该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抵压件上。在不安装天线的状态下,弹簧用于牵拉抵压件,使得抵压件与辅助开关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缓冲间隙,即当抵压件受到短暂地外力作用时,抵压件发生移动后的移动距离会被该间隙抵消。另外,在抵压件受到某个持续时间不长的外力作用时,弹簧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这个弹性回复力就可以抵消短暂施加在抵压件上的外力,使得辅助开关不会因抵压件被施加短暂的外力时实现连通,防止辅助开关因受到短暂外力的作用而意外连通。另外,弹簧自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在天线安装到位后,促使抵压件为天线提供一个额外的轴向力,使得天线与天线安装位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旋松。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辅助开关可以选用复位开关,即开关行程为直线行程的开关,例如按压式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应急通信设备的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设置辅助开关。辅助开关、主开关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关系形成为串联关系。这样,辅助开关控制了主开关与内部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进而避免了使用者在误操作时,仅仅按压到主开关就可以实现主开关和内部电路的导通。因而,辅助开关有效地起到保护应急通信设备的作用。另外,在辅助开关的上方设置抵压件,抵压件在受到天线施加的压力后,才会抵压辅助开关,这样,只有当使用者正确将天线在天线安装位上安装到位后,抵压件才会将辅助开关抵压至导通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对应急通信设备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包括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的应急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抵压件的开口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抵压件的开口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弹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中10、保护装置;11、壳体;12、天线安装位;13、支座;14、辅助开关;15、抵压件;16、主开关;17、天线;18、支架;19、弹性件;151、开口槽;151'、开口槽;152、中心线;153、弹性支脚;154、弹性波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10的应急通信设备。
应急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安装位12、内部电路(图中未显示)和控制内部电路导通或关断的主开关16。主开关16与天线安装位12设置在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11的同一侧面上。保护装置10包括辅助开关14,辅助开关14设置在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中,控制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
内部电路、辅助开关14以及主开关16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为串联关系。在辅助开关14处于将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导通的情况下,比如处于常开状态下的辅助开关14被按下实现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导通时,再操作主开关16才会实现应急通信设备的内部电路的导通。在辅助开关14处于断开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的情况下,对主开关16的操作无法对内部电路产生任何影响,从而对主开关16的误操作就不会对应急通信设备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故而对应急通信设备起到了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开关14为复位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10还包括支座13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13上的抵压件15。支座13位于壳体11设置有天线安装位12的同一侧面上。其中,辅助开关14设置在支座13与天线安装位12之间,抵压件15位于辅助开关14的上方,抵压件15的通过转动可以抵压辅助开关14。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开关14的一部分凸出壳体11设置,抵压件15朝向辅助开关14的表面直接抵压辅助开关14的凸出部分。这样,抵压件15的结构简单,抵压件15朝向辅助开关14的表面之间可以与辅助开关14形成滑动接触,这种滑动使得抵压件15更省力地抵压辅助开关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件15上形成有凸起,凸起抵压辅助开关14,辅助开关14与抵压件15接触时形成的接触平面与壳体11的外表面重合或者接触平面位于壳体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这样,利于保护辅助开关14,同时也使得辅助开关14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天线安装位12用于安装天线17,天线17与天线安装位12之间为螺纹配合。通常情况下,应急通信设备的内部电路为常开状态。在使用应急通信设备时,必须先把天线17旋拧到天线安装位12上以后才可以进行正常操作。天线17旋拧到天线安装位12的过程中,天线17的下端表面会对抵压件15施加一个下压力,而抵压件15围绕支座13上的铰接轴旋转,进而抵压件15会对辅助开关14施加一个下压力,使得辅助开关14连通。这样,只有当天线17在天线安装位12上安装到位后,辅助开关14才连通并使得主开关16与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实现连通,应急通信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防止了误操作而导致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气元件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抵压件15上形成有容纳天线安装位12的开口槽151,该开口槽151为等宽开口槽151,当开口槽151的槽口宽度与天线安装位12的最大直径相同时,在抵压件15受到外界作用力时,抵压件15的开口槽151可以与天线安装位12的周向表面形成接触,这样就可以对抵压件15的移动形成一个定位,使得抵压件15稳定地沿天线安装位12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开口槽151的槽口宽度大于天线安装位12的最大直径时,使得开口槽151与天线安装位12的周向表面之间不发生接触,这样更加利于抵压件15沿着天线安装位12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抵压件15主要是用于抵压辅助开关14。抵压件15可以围绕支座13上设置的铰接轴旋转,进而接触并抵压辅助开关14,直至使辅助开关14实现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抵压件15上形成有容纳天线安装位12的开口槽151',开口槽151'的一部分构造成与天线安装位12的周向表面的轮廓相配合的形状,但开口槽151'不与天线安装位12的周向表面发生接触。这样的开口槽151'可以扩大天线17的下端表面与抵压件15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得天线17抵压抵压件15相对于天线安装位12进行移动时,抵压件15沿着天线安装位12的轴向方向的移动更加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压部15上靠近开口槽151'的端部并朝向壳体11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部,至少两个弹性部相对于开口槽151'的中心线152对称设置。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抵压件15上的弹性部为弹性支脚153,至少两个弹性支脚153相对于开口槽151'的中心线152对称设置。这里的中心线152如图3中所示。在不安装天线17的状态下,弹性支脚153与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接触用于支撑抵压件15,使得抵压件15与辅助开关14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缓冲间隙,即当抵压件15受到短暂地外力作用时,抵压件15发生移动后的移动距离会被该间隙抵消。另外,在抵压件15受到某个持续时间不长的外力作用时,弹性支脚153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这个弹性回复力就可以抵消短暂施加在抵压件15上的外力,使得辅助开关14不会因抵压件15被施加短暂的外力时实现连通,防止辅助开关14因受到短暂外力的作用而意外连通。另外,弹性支脚153自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在天线17安装到位后,促使抵压件15为天线17提供一个额外的轴向力,使得天线17与天线安装位12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旋松。
优选地,弹性支脚153与抵压件15形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抵压件15与弹性支脚153之间的连接固定更加的牢固稳定,同时也节约加工和安装步骤,例如抵压件15可以一次冲压成型,节省时间和生产成本。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抵压件15上的弹性部为弹性波纹片154,至少两个弹性波纹片154相对于开口槽151'的中心线152对称设置。这里的中心线152如图3所示。在不安装天线17的状态下,弹性波纹片154用于支撑抵压件15,使得抵压件15与辅助开关14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缓冲间隙,即当抵压件15受到短暂地外力作用时,抵压件15发生移动后的移动距离会被该间隙抵消。另外,在抵压件15受到某个持续时间不长的外力作用时,弹性波纹片154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这个弹性回复力就可以抵消短暂施加在抵压件15上的外力,使得辅助开关14不会因抵压件15被施加短暂的外力时实现连通,防止辅助开关14因受到短暂外力的作用而意外连通。另外,弹性波纹片154自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在天线17安装到位后,促使抵压件15为天线17提供一个额外的轴向力,使得天线17与天线安装位12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旋松。
该实施例中,弹性波纹片154与抵压件15形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抵压件15与弹性波纹片154之间的连接固定更加的牢固稳定,同时也节约加工和安装步骤,节省时间和生产成本。当然,弹性波纹片154也可以单独加工,然后再与抵压件15完成组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11上靠近开口槽151'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架18,支架18与抵压件1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9,弹性件19相对于开口槽151'的中心线152对称设置。这里的中心线152如图3所示。优选地,该弹性件19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18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抵压件15上。在不安装天线17的状态下,弹簧用于牵拉抵压件15,使得抵压件15与辅助开关14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缓冲间隙,即当抵压件15受到短暂地外力作用时,抵压件15发生移动后的移动距离会被该间隙抵消。另外,在抵压件15受到某个持续时间不长的外力作用时,弹簧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这个弹性回复力就可以抵消短暂施加在抵压件15上的外力,使得辅助开关14不会因抵压件15被施加短暂的外力时实现连通,防止辅助开关14因受到短暂外力的作用而意外连通。另外,弹簧自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在天线17安装到位后,促使抵压件15为天线17提供一个额外的轴向力,使得天线17与天线安装位12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旋松。
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10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在天线安装位12上旋拧安装天线17时,天线17的下端表面会接触到抵压件15,进而促动抵压件15,使得抵压件15沿着天线安装位12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下移的抵压件15就会接触到辅助开关14,抵压件15继续下移会使得辅助开关14连通。辅助开关14、天线安装位12以及主开关16之间为串联电路,辅助开关14的连通才能使天线安装位12与主开关16之间的电路实现连通,这样就保证了使用者必须将天线17安装到位后,开启主开关16后才能使应急通信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防止误操作而导致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器元件(例如电台或者功率放大器)的损坏,有效保护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器元件,例如,电台或者功率放大器。另外,抵压件15上设置有弹性支脚153或者弹性波纹片154或者弹簧,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者在未安装天线17的情况下,不因外界对抵压件15施加一个短暂的外力而导致抵压件15抵压辅助开关14并使辅助开关14连通,这就进一步对应急通信设备内部电器元件(例如电台或者功率放大器)进行保护。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应急通信设备,所述应急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安装位、内部电路和控制所述内部电路导通或关断的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辅助开关,设置在所述主开关与所述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路上,与所述主开关共同控制所述内部电路的导通或者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支座,其与所述天线安装位设置在所述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的同一侧面上;
抵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其中,所述主开关与所述天线安装位设置在所述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辅助开关设置在所述支座与所述天线安装位之间,所述抵压件位于所述辅助开关的上方,所述抵压件转动时可以抵压所述辅助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开关的一部分凸出所述壳体设置,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辅助开关的表面直接抵压所述辅助开关的凸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抵压所述辅助开关,所述辅助开关与所述凸起接触时形成的接触平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重合或者所述接触平面位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天线安装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所述天线安装位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天线安装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一部分构造成与所述天线安装位的周向表面的轮廓相配合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靠近所述开口槽的一端并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部,至少两个所述弹性部相对于所述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性支脚或者弹性波纹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急通信设备的壳体上靠近所述开口槽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抵压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CN201420532895.9U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保护装置 Active CN20420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2895.9U CN204204688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2895.9U CN204204688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4688U true CN204204688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6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2895.9U Active CN204204688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4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4328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桩
WO2010103202A3 (fr) Ensemble aérien pour la fourniture d'énergie électrique à un véhicule terrestre équipé d'une structure supérieure de captage.
GB2477258A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module
CN109980748A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对接装置
CN202840126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WO2005034298A3 (fr) Connecteur electrique muni d'un systeme de deconnexion rapide
CN204204688U (zh) 一种保护装置
CN209545215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对接装置
WO2009098121A3 (de) Anordnung mit einem überspannungsableiter
CN102810800A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CN202888510U (zh) 一种橡胶挠性电连接器
WO2011154245A3 (de) Vorrichtung zum thermoelektrischen erzeugen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CN202759071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电池
CN204966348U (zh) 大间隙微动开关
CN20359689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功能的头戴耳机
CN208423296U (zh) 一种插墙式充电器用插头铁片的防尘装置
CN203774196U (zh) 带手动测试装置的继电器
CN205194967U (zh) 转换插头固定机构
WO2006116382A3 (en) Battery retainer
WO2006096275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ttachment
CN215451822U (zh) 一种电源插头结构
CN201383455Y (zh) 一种闸刀开关
CN204391471U (zh) Btb连接器的压合平台设备
CN204360264U (zh) 能够自动切换使用模式的电子装置
CN202094030U (zh) 一种暗装式电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2

Address after: 102600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bio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ase, No. 21 courtyard, Tianrong street,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entury Dongf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South Fourth Ring Road West, No. twelve, district 31, buildi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entury East China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600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No. 1 Building, 21 Tianrong Stree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entury Oriental Zhi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No. 1 Building, 21 Tianrong Stree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ENTURY DONGFA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