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1901U -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1901U
CN204201901U CN201420659607.6U CN201420659607U CN204201901U CN 204201901 U CN204201901 U CN 204201901U CN 201420659607 U CN201420659607 U CN 201420659607U CN 204201901 U CN204201901 U CN 204201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fire hole
hole
gas
fi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96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红梅
张炳卫
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96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1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1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1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盖组件及燃气灶,其中,火盖组件包括:火盖和分气盘,火盖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主火孔;火盖固定在分气盘上;其中,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通过第一火孔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的,第一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处的,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处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

Description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盖组件及具有该火盖组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用户烹饪时的火力要求,现有燃气灶的火盖外圈通常设置有一排主火孔,有的产品在主火孔下方还设置了稳焰槽,但是,由于主火孔的孔径较大,一排主火孔的结构容易导致燃气灶二次空气补充不顺畅,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从而降低了燃气灶的能效,在日益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的社会氛围下,低能效燃气灶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此外,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火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火盖组件的燃气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盖组件,包括:火盖,所述火盖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主火孔;和分气盘,所述火盖固定在所述分气盘上;其中,所述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所述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火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的孔径,使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第一火孔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的燃气流量,第一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处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现有燃气灶的火盖侧壁上设置了一排主火孔,由于主火孔的空气消耗量大,火焰之间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的孔径,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大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处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处的燃气得到充分燃烧,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用于烹饪,在不降低烹饪的火力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约了燃烧能源,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火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火孔的孔径为2.5mm~2.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火孔的孔径为1.4mm~1.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火孔构成第一火孔组,多个所述第二火孔构成第二火孔组,所述第一火孔组与所述第二火孔组交替的设置在所述火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火孔组包括6至10个所述第一火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火孔组包括3至5个所述第二火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盖包括4至8个所述第一火孔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盖包括8个所述第一火孔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盖的外侧面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火孔,多个所述辅助火孔沿所述火盖的外侧面的周向排布,多个所述辅助火孔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通过设置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的孔径,使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第一火孔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的燃气流量,第一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处与第二火孔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处的燃气得到充分燃烧,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用于烹饪,在不降低烹饪的火力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能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约了燃烧能源,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第二火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火盖,11内火孔,2第二火盖,21主火孔,211第一火孔,212第二火孔,3分气盘,4辅助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火盖组件。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火盖组件,包括:火盖和分气盘3。
具体地,火盖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主火孔211;火盖固定在分气盘3上;其中,主火孔21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
第一种具体方案,火盖包括:第二火盖2,具体地,第二火盖2固定在分气盘3上,且第二火盖2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主火孔21,其中,主火孔21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
第二种具体方案,基于第一种具体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火盖还包括:第一火盖1,具体地,第一火盖1固定在分气盘3上,第二火盖2套设置第一火盖1外侧,且第一火盖1与第二火盖2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第一火盖1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内火孔11。
第三种具体方案,基于第二种具体方案,内火孔1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
当然,附图中所示的第一火盖1和第二火盖2仅作为理解方案使用,不对第一火盖1和第二火盖2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2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使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第一火孔211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212的燃气流量,第一火孔211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211处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211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火孔211的孔径为2.5mm~2.8mm。
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为保证烹饪时的火力要求,设置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2.5mm,另一方面,为避免第一火孔211的孔径过大,通过第一火孔211的燃气量过大,导致第一火孔211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不足,出现黄焰等情况,设置第一火孔211的孔径不超过2.8mm。则将第一火孔211的孔径限制为2.5mm~2.8mm,在满足烹饪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火孔212的孔径为1.4mm~1.8mm。
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为避免火孔的孔径过小,使燃气流通的阻力增大,导致燃气灶内压力升高,故设置第二火孔212的孔径大于1.4mm,另一方面,为保证第一火孔211处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消耗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空气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之间对流作用得到明显加强,设置第二火孔212的孔径不大于1.8mm。则将第二火孔212的孔径限制为1.4mm~1.8mm,保证了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对第一火孔211处的燃烧进行补充,即保证了燃气灶的能效得到有效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火孔211构成第一火孔组,多个第二火孔212构成第二火孔组,第一火孔组与第二火孔组交替的设置在火盖上。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火孔组与第二火孔组交替的设置在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上,第一火孔组由多个第一火孔211组成,起到加大火力的作用,第二火孔组由多个第二火孔212组成,起到加强空气对流的作用,从而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此外,由于第二火孔组内第二火孔212的孔径较小,通过第二火孔组的燃气流量较小,燃烧的火焰也较短,从而能够有效拉近第一火孔组的火焰,避免第一火孔211处由于燃气流速过大而发生离焰,使第一火孔组的火焰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火孔组包括6至10个第一火孔211。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火孔组不少于6个第一火孔211,便于控制火孔的面积,保证燃气灶的燃烧火力,同时,设置第一火孔组不多于10个第一火孔211,避免每个第一火孔组内第一火孔211个数太多,而二次空气补充量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第一火孔组包括6至10个第一火孔211,在满足火力要求的前提下,确保通过第一火孔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气灶的能效。
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燃气灶的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优选地,第一火孔组包括6个第一火孔2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火孔组包括3至5个第二火孔212。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火孔组不少于3个第二火孔212,确保第一火孔组与第二火孔组之间的空气对流能够得到有效地加强,同时,设置第二火孔组不多于5个第二火孔212,便于控制火孔面积,避免第二火孔212的数量过多降低了燃气灶的火力。设置第二火孔组包括3至5个第二火孔212,在满足火力要求的前提下,确保通过第一火孔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气灶的能效。
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燃气灶的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优选地,第二火孔组包括3个第二火孔2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火盖包括4至8个第一火孔组。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包括4至8个第一火孔组,相应地,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火盖包括4至8个第二火孔组,在一定的火力要求下,避免第一火孔组个数过少,导致第一火孔211的分布过于集中,造成第一火孔组内的燃气燃烧不充分,从而降低燃气灶能效,同时,避免第一火孔组个数过多,加工工序复杂,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火盖包括8个第一火孔组。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包括8个第一火孔组,相应地,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包括8个第二火孔组。一方面,8个第一火孔组便于控制火孔面积,同时,8个第二火孔组能够明显加强第一火孔组与第二火孔组之间的空气对流作用,从而有效地对第一火孔组进行空气补充;另一方面,8个第二火孔组便于将第二火孔组正对锅架的支脚,由于第二火孔组的第二火孔212处火焰较短,不易直接接触锅架的支脚,从而避免火焰直接接触锅架的支脚遇冷,导致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出现,从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火盖的外侧面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火孔4,多个辅助火孔4沿火盖的外侧面的周向排布,多个辅助火孔4位于主火孔21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火盖1和/或第二火盖2的外侧面上周向开设多个辅助火孔4,并使辅助火孔4位于主火孔21的上方,辅助火孔4的火焰较短,能够有效地将主火孔21的火焰向火盖的轴线方向收拢,避免通过主火孔21的燃气流量过大而出现离焰的现象,同时,也使得主火孔21处的火焰能够更集中地对锅具进行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辅助火孔4位于相邻第一火孔211之间。
由于辅助火孔4的火焰较短,能够有效地将主火孔21的火焰向火盖的轴线方向收拢,而设置辅助火孔4位于相邻第一火孔211之间,在收拢主火孔21火焰的基础上,使辅助火孔4的火焰能够有效地拉近相邻主火孔21之间的火焰,使主火孔21的火焰能够更集中地对锅具进行加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火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通过设置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2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使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第一火孔211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212的燃气流量,第一火孔211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211处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211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燃气得到充分燃烧,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用于烹饪,在不降低烹饪的火力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能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约了燃烧能源,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2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使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第一火孔211的燃气流量大于通过第二火孔212的燃气流量,第一火孔211处的空气消耗量也相应地大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211处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211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燃气得以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现有燃气灶的火盖侧壁上设置了一排主火孔,由于主火孔的空气消耗量大,火焰之间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主火孔21包括多个第一火孔211和多个第二火孔212,第一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火孔212的孔径,燃气灶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火孔211处的空气消耗量大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消耗量,从而加强了第一火孔211处与第二火孔212处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提高了第一火孔211处的二次空气补充量,使第一火孔211处的燃气得到充分燃烧,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用于烹饪,在不降低烹饪的火力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气灶的能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约了燃烧能源,同时,防止了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盖,所述火盖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主火孔;和
分气盘,所述火盖固定在所述分气盘上;
其中,所述主火孔包括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第二火孔,所述第一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火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火孔的孔径为2.5mm~2.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火孔的孔径为1.4mm~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火孔构成第一火孔组,多个所述第二火孔构成第二火孔组,所述第一火孔组与所述第二火孔组交替的设置在所述火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火孔组包括6至10个所述第一火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火孔组包括3至5个所述第二火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包括4至8个所述第一火孔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包括8个所述第一火孔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的外侧面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火孔,多个所述辅助火孔沿所述火盖的外侧面的周向排布,多个所述辅助火孔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上方。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
CN201420659607.6U 2014-11-05 2014-11-05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Active CN204201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607.6U CN204201901U (zh) 2014-11-05 2014-11-05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607.6U CN204201901U (zh) 2014-11-05 2014-11-05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1901U true CN204201901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9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9607.6U Active CN204201901U (zh) 2014-11-05 2014-11-05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1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721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721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6594721B (zh) * 2016-12-15 2019-03-2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3310U (zh) 聚能防滑圈以及使用该聚能防滑圈的燃气灶
CN205747008U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03431865U (zh) 一种嵌入式燃气灶及其燃烧器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201697191U (zh) 燃气炉通用节能锅架
CN204201901U (zh)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N203442831U (zh) 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04962895U (zh) 燃气灶陶瓷防热节能组合锅撑
CN104279564A (zh) 一种节能灶引射器
CN203757717U (zh) 高效燃烧器外火盖
CN203517902U (zh) 环保节能双头小炒炉
CN203442815U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03249279U (zh) 一种炉灶
CN203907699U (zh) 一种双层炉膛
CN203810482U (zh) 煤气灶用多功能隔热罩
CN205119063U (zh) 一种家用灶具花形大火盖以及配合所述花形大火盖的燃烧器
CN205606648U (zh) 一种节能六头煲仔炉
CN204141653U (zh) 辐射旋叶节能锅架
CN203501182U (zh) 燃气炉头
CN202675279U (zh) 一种内、外火盖连体的灶具燃烧器
CN202927842U (zh) 一种燃气灶
CN203744325U (zh) 一种燃气灶用锅支架及具有该锅支架的燃气灶
CN210197353U (zh) 一种单头节能大炒炉
CN202581467U (zh) 燃气灶用煎锅支架
CN111853791B (zh) 灶具火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6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Yongan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6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