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8173U - 绳轮 - Google Patents

绳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8173U
CN204198173U CN201420341125.6U CN201420341125U CN204198173U CN 204198173 U CN204198173 U CN 204198173U CN 201420341125 U CN201420341125 U CN 201420341125U CN 204198173 U CN204198173 U CN 204198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sheave
mentioned
outer rim
matrix
axia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11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天鸣
倪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11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8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8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81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绳轮。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Description

绳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等中使用的绳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等需要利用绳索进行牵引的设备中,使用绳轮来套挂钢丝等绳索,从而利用绳索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移动物体或传递动力。 
一般来说,绳轮整体呈圆柱体状,包括基体和卷挂绳索的外缘部分,基体的侧面与外缘部分的侧面位于同于平面。在绳轮的轴向宽度设计中,现有的方法是,考虑要卷挂的绳索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绳轮中心通孔中配合的轴承的规格,来决定整个绳轮的厚度,使得基体的厚度与外缘部分的厚度一致,以便轴承的边缘不会突出到绳轮外侧。 
因此,绳轮的厚度(轴向的宽度)要同时满足可卷挂绳索最大数和轴承的规格这两个条件。 
鉴于这种设计惯例,虽然能够根据条件一次性制定绳轮的整体厚度,但是,例如在绳索卷挂数量较少而轴承宽度较大的情况下,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依然要按照整体的绳轮宽度尺寸设计。因此,现有的绳轮设计中存在不够灵活、材料浪费并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绳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 比小于等于0.77。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并且,从上述绳轮外缘的端部到上述绳轮槽的端部的距离、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16。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上述环体的轴向宽度小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中心剖面为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在上述环体侧面设置有从上述基体放射状延伸且与上述绳轮外缘相接的条状加强拔筋。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加强拔筋的轴向中心剖面是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基体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连接处在轴向上具有段差。 
此外,也可以是,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上述轴设置有段差,该段差使得上述轴的直径至少在上述轴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分变大。 
此外,也可以是,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上述轴在绳轮槽中心附近的轴向直径存在段差,上述轴承之间夹着该轴的上述段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轴承的轴向宽度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58。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相独立地分别设计基体的轴向宽度和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灵活地设计绳轮各部件的宽度,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4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5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1A、1B所示,绳轮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在基体1的周向上与基体1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21。通过在绳轮槽21上卷挂绳索,利用绳索与绳轮槽2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绳索的牵引。绳轮的种类包括由卷扬机旋转驱动的主绳轮、悬吊轿厢的轿厢绳轮、悬吊配重的配重绳轮、以及在井道或机房中牵引绳索的导向绳轮等。 
此外,在绳轮的轴向通孔中还可以经由轴承3与轴4相配合,从而绳轮通过轴4实现绳轮的转动或力的传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A、1B所示,绳轮外缘2的截面为四边形,在绳轮外缘2的最外侧形成绳轮槽21,内侧与基体1连接。特别是,根据绳轮外缘上卷挂的绳索数量来决定绳轮外缘2的宽度,例如设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为A,附图1A和1B中以卷挂6根绳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根据基体通孔中要配合的轴承规格以及强度要求等决定基体1 的轴向宽度,如图1B所示,例如设轴承的轴向宽度为C时,根据强度要求,基于C的尺寸将基体1的轴向宽度设为B,存在B>C的关系。 
如图1B中所示,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从而在绳轮外缘2与基体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的段差。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之比小于等于0.89。即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之比小于等于0.77。即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E的距离与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之比小于等于0.16,即存在E/A≤0.16的关系。 
此外,绳轮外缘2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与基体1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绳轮外缘2与基体1在剖面上左右对称,绳轮外缘2的左侧端部与基体1的左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与绳轮外缘2的右侧端部与基体1的右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而,在图1B的例子中,设绳轮外缘2上卷挂的绳索数量所对应的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大于轴承3的轴向宽度C,即存在A>C的关系。 
此外,如图1B所示,轴4在绳轮槽中心附近的轴向直径存在段差,即在A的大致中心附近所对应的轴4的直径上具有台阶,该台阶处于轴承3之间存在的间隙中,从而轴承3夹着轴4的该段差与轴4相配合。通过具有上述段差,能够容易地进行轴承3的定位。 
此外,轴向宽度C越大,越有利于增加轴4或绳轮的强度。但是,如 果不设置轴4上的上述段差,即不设置轴承3之间的间隙,则为了增大轴承3的轴向宽度C,必须增大轴承3的大小,从而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轴4上的上述段差,即使不增加轴承3的大小,也能够扩展轴向宽度C。 
在轴向宽度A如上所述进行设定的情况下,轴向宽度C根据轴承的规格等能够设定为例如58~84mm,因此,通过设定上述段差,优选轴承3的轴向宽度C与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之比大于等于0.58,即存在C/A≥0.58的关系。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绳轮外缘2上卷挂的绳索数量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相对独立地设计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特别是在卷挂的绳索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较小地设计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可以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轴4可以使用直径固定的光轴。但是也可以在轴4上进一步设置段差,该段差使得轴4的直径至少在轴4与轴承3相接触的部分变大。在轴4的与轴承3相接触的部分需要提高加工精度以便进行配合,如果将轴4的直径都设定为相同,则使轴4通过轴承3的工作变得费力。因此,使轴4的直径在需要高加工精度的、与轴承3相接触的部位变大,使其他的部位的直径变小,由此能够在使轴4容易通过轴承3的同时,实现高加工精度的嵌合。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绳轮外缘2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与基体1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但是,绳轮外缘2的侧端部与基体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同。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假设卷挂了6根绳索,但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量的绳索,只要绳轮外缘的宽度不超过基体1的宽度即可。并且,也可以增大基体1的轴向宽度来应对增大卷挂绳索数量而带来的负载增加。在满足A<B的关系基础上,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存在A>C的关系。但是,在卷挂的绳索数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轴承3的轴向宽度C,即存在A<C的关系。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2A和2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2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绳轮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之处在于,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绳轮槽21。 
此外,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存在E/A≤0.16的关系。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具有将绳轮外缘2与基体1之间的连接处在两端面沿圆周方向进行切除而形成环状的槽,从而形成连接绳轮外缘2与基体1的环体5。 
此外,如图2B所示,由于相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中具有切除部分,因此,环体5的轴向宽度小于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 
通过以上设计,能够进一步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虽然能够削减材料的使用量并降低成本,但是相应的绳轮强度降低,在需要高强度绳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进一步变形。下面参照附图3A和3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3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3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3A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绳轮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之处在于,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绳轮槽21。 
并且,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存在E/A≤0.16的关系。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点在于,在环体5的侧面设置有从基体1放射状延伸且与绳轮外缘2相接的条状加强拔筋6。加强拔筋6被均匀分布地设置在绳轮外缘2的侧面切除形成的槽中,高度与该槽的深度相同。 
通过设置该加强拔筋6,能够进一步提高绳轮的强度,并同时减少材料使用量。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环体的两边均匀分布形成多个加强拔筋6。但是,当然也可以非均匀地分布形成加强拔筋。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4A和4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4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4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4A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绳轮构成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之处在于,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绳轮槽21。 
此外,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存在E/A≤0.16的关系。 
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绳轮外缘2与基体1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绳轮外缘2的两端与基体1的两端的表面相对于基体1的侧面倾斜,从而形成连接绳轮外缘2与基体1的环体5,其中,如图4B所示,环体5具有梯形的轴向中心剖面,该梯形的下底边与基体1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绳轮外缘2相连。 
通过该环体5连接绳轮外缘2与基体1而一体形成绳轮,使得绳轮外缘2与基体1的连接处的轴向宽度逐渐变大而不存在段差。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环体5的外侧面从绳轮外缘2的一端平滑过渡到基体1的一端,从而在绳轮外缘2与基体1的连接处的轴向宽度逐渐变大而不存在段差。但是,也可以采用较小的倾斜角度,从而在环体5与基体1的连接处存在较小的段差。 
通过以上设计,能够在削减材料使用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绳轮的强度。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5A和5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是基于第三实施方式基础上的变形例,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5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5A所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绳轮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同之处在于,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绳轮槽21。 
并且,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存在E/A≤0.16的关系。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如图5B所示,在环体5的侧面设置的条状加强拔筋6具有梯形的轴向中心剖面,该 梯形的下底边与基体1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绳轮外缘2相连。 
具体来说,加强拔筋6被均匀分布地设置在绳轮外缘2的侧面切除形成的槽中,并且加强拔筋6的外表面相对于基体1的侧面倾斜,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平滑过渡到基体1的端部,从而在加强拔筋6与基体1的连接处不存在段差。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环体的两边均匀分布形成多个加强拔筋6。但是,当然也可以非均匀地分布形成加强拔筋。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加强拔筋6的外侧面从绳轮外缘2的一端平滑过渡到基体1的一端,从而加强拔筋6与基体1的连接处不存在段差。但是,也可以采用较小的倾斜角度,从而在加强拔筋6与基体1的连接处存在较小的段差。 
通过设置该加强拔筋6,能够进一步提高绳轮的强度,并同时减少材料使用量。 
以上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是要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可以用多种其他的方式来实施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代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绳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筒形的基体;以及 
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 
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77。 
3.一种绳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筒形的基体;以及 
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 
其中,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并且,从上述绳轮外缘的端部到上述绳轮槽的端部的距离、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16。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宽度小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中心剖面为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在上述环体侧面设置有从上述基体放射状延伸且与上述绳轮外缘相接的条状加强拔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拔筋的轴向中心剖面是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体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连接处在轴向上具有段差。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 
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 
上述轴设置有段差,该段差使得上述轴的直径至少在上述轴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分变大。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 
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 
上述轴在绳轮槽中心附近的轴向直径存在段差,上述轴承之间夹着该轴的上述段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的轴向宽度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58。 
CN201420341125.6U 2014-06-24 2014-06-24 绳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98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1125.6U CN204198173U (zh) 2014-06-24 2014-06-24 绳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1125.6U CN204198173U (zh) 2014-06-24 2014-06-24 绳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8173U true CN204198173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112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98173U (zh) 2014-06-24 2014-06-24 绳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8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946A (zh) * 2017-10-28 2018-03-23 浙江盛豪铸造有限公司 反绳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946A (zh) * 2017-10-28 2018-03-23 浙江盛豪铸造有限公司 反绳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8173U (zh) 绳轮
CN205634615U (zh) 内芯为钢丝绳的吊装带
CN201890691U (zh) 电梯绳轮
CN101457829A (zh) 壳体式轮子及其制造方法
AU2018101211A4 (en) Dragline and shovel rope
CN204369420U (zh) 一种可变倍率吊钩装置及起重机
CN103663219A (zh) 钢丝绳卷筒
CN104555730A (zh) 一种平稳变幅滑轮组
CN103741529A (zh) 一种电梯用混合钢芯双压实股钢丝绳
CN207129850U (zh) 一种场桥吊具的防摇机构
CN201221204Y (zh) 一种引导单根钢绞线穿索装置
CN206970982U (zh) 推拉索具专用钢丝绳
CN205634719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滑轮装置
CN212076107U (zh) 电梯曳引机及电梯
CN204454260U (zh) 一种固定式吊钩组
CN204675620U (zh) 一种动臂式起重机吊钩结构
CN103925335A (zh) 电梯用提升钢带以及包含该提升钢带的电梯提升系统
CN107265196A (zh) 一种绳索尾端的锁紧装置
CN203309059U (zh) 伞齿轮
CN210527125U (zh) 一种用于制动盘竖直放置的塑料托盘
CN102535213B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
CN211733524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多箱电梯筒
CN202594609U (zh) 一种被起吊设备及其起吊连接装置
CN203189679U (zh) 电梯用滑轮
CN202575698U (zh) 一种导辊吊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