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0377U -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0377U
CN204190377U CN201420591197.6U CN201420591197U CN204190377U CN 204190377 U CN204190377 U CN 204190377U CN 201420591197 U CN201420591197 U CN 201420591197U CN 204190377 U CN204190377 U CN 20419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eb
lightning protection
earth electrode
gree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11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向真
杜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205911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0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节能环保、自然、健康、舒适的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光伏发电装置中的光伏板支架与接闪带相连接,接闪带与建筑物本体的钢柱相连接,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底部预埋有接地极,钢柱与接地极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中的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均通过MEB线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相连接,所述MEB等电位联结母排与接地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雷电防护。

Description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的增多,一方面挤压、占用了大量土地和绿化空间,另一方面建筑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如何能快速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  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增加空气湿度,净化水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建筑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可循环利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节能环保、自然、健康、舒适的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带和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中的光伏板支架与接闪带相连接,接闪带与建筑物本体的钢柱相连接,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底部预埋有接地极,钢柱与接地极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中的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均通过MEB线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相连接,所述MEB等电位联结母排与接地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建筑,通过在建筑内设置采暖供热空调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排放收集处理系统、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实现绿色种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暖、雨水收集、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等功能,有效减少外部环境对建筑内生活环境的污染,重新营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绿色、自然、节能环保的生活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采暖供热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排放收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建筑物本体,2为采暖供热空调系统,3为雨水收集处理系统,4为排放收集处理系统,5为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6为太阳能集热器,7为换热水箱,8为地暖盘管,9为集热器换热管,10为地暖换热管,11为集热循环泵,12为地暖循环泵,13为源热泵换热管,14为空气源热泵,15为雨水收接池,16为HDPE雨水管,17为过滤弃流装置,18为地下储水池,19为储水模块,20为进水过滤井,21为排污泵和绿化浇灌泵,22为粗细格栅沉砂装置,23为调节池,24为厌氧发酵罐,25为沼液沼渣池,26为沼气正负压保护器,27为气水分离器,28为调控表,29为光伏雷电防护系统,30为接闪带,31为光伏发电装置,32为钢柱,33为接地极,34为MEB等电位联结母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建筑物本体1为一个密闭空间,建筑物本体是钢结构连接件和中间发泡聚氨酯双层钢板墙体形成的密闭空间,建筑物本体1上设置有采暖供热空调系统2、雨水收集处理系统3、排放收集处理系统4,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5,通过绿色农场、采暖供热空调系统2、雨水收集处理系统3、排放收集处理系统4和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5,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和现有技术相同,通过上述系统实现建筑物的采暖、生活用水、雨水收集处理及绿化喷灌、生活垃圾、污物的重复利用,从而营造一个密封、绿色,节能环保,环境自然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
其中,采暖供热空调系统2包括太阳能集热器6、换热水箱7和地暖盘管8,所述太阳能集热器6安装在建筑物本体1的屋顶,所述换热水箱7内设置有集热器换热管9和地暖换热管10,所述太阳能集热器6的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集热器换热管9的进水口、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6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即热循环泵11,所述地暖盘管8的进水管、回水管分别与地暖换热管10的进水口、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地暖盘管8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地暖循环泵12,所述换热水箱7的进水口与生活用水供水管相连通,换热水箱7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管相连通,换热水箱7内还设置有源热泵换热管13,所述空气源热泵14的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源热泵换热管13的进水口、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14的出水管、进水管还分别与地暖盘管8的进水管、回水管相连通。
当冬季太阳能充足时,太阳能集热器6吸收热量,将通过换热水箱7储存热量,地暖盘管8吸收换热水箱7中的热量进行供暖,同时换热水箱7还可满足生活中的热水使用,在采暖时,能够满足冬季室内温度达到18摄氏度,洗浴热水温度达到40摄氏度,完全能够满足生活使用;但太阳能不足时,可以通过空气源热泵14进行补充热源;同时当夏季太阳能充足时,能完全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并且还可以通过空气源热泵14通过地暖盘管8进行冷源补充降温,节能环保,能耗低。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3包括雨水收接池15、过滤弃流装置17和地下储水池18,所述地下储水池18内设置有由多个HDPE雨水管构成的储水模块19,所述地下储水池18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20,所述雨水收接池15的出水口与过滤弃流装置1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17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20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18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污泵和绿化浇灌泵21。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3主要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通过雨水收接池接收15雨水,将接收到的雨水过滤弃流装置17进行初次过滤,然后储存在由多个HDPE雨水管构成的储水模块19中,当需要进行绿色浇灌时,可以直接使用,同时储存的水还可以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纳滤膜技术进行处理,以供生活用水使用,有效节约能源。
排放收集处理系统4包括粗细格栅沉砂装置22、调节池23和厌氧发酵罐24,排污口经过粗细格栅沉砂装置22与调节池2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调节池23的出口与厌氧发酵罐24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厌氧发酵罐24的排污口与沼液沼渣池25相连通,沼液沼渣池25上设置有绿化浇灌泵;厌氧发酵罐24的出气口经沼气正负压保护器26与气水分离器27相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27经脱硫塔、阻火器与调控表28相连通。 
排放收集处理系统4主要对生活垃圾以及生活的排泄物进行回收处理,以实现沼气能源,粗细格栅沉砂装置22对生活垃圾以及生活的排泄物进行初次过滤,通过调节池23进行沉淀、分离,通过厌氧发酵罐24进行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气通过正负压保护器26、气水分离器27、脱硫塔、阻火器、调控表28输送到厨房内,实现沼气利用;同时厌氧发酵罐24产生的沉淀物,流入沼气、沼液池进行回收储存,实现绿色浇灌绿色农场,种植绿色植物和蔬菜。
光伏雷电防护系统29包括接闪带30和光伏发电装置31,光伏发电装置31中的光伏板支架与接闪带30相连接,接闪带30与建筑物本体1的钢柱32相连接,建筑物本体1的底部预埋有接地极33,钢柱32与接地极相连接,光伏发电装置31中的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的PE母排均通过MEB线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相连接,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与接地极33相连接。光伏发电装置31通过光伏板、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进发电。其中光伏板支架通过MEB线与接闪带30相连接,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通过MEB线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相连接,并且建筑物本体中的大金属构件、金属管均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相连接,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与接地极33相连接,从而起到防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建筑,减少外部环境对建筑内生活环境的污染,在建筑物内实现绿色种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暖、雨水收集、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等功能,重新营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绿色、自然、节能环保的生活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闪带(30)和光伏发电装置(31),所述光伏发电装置(31)中的光伏板支架与接闪带(30)相连接,接闪带(30)与建筑物本体(1)的钢柱(32)相连接,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底部预埋有接地极(33),钢柱(32)与接地极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31)中的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均通过MEB线与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相连接,所述MEB等电位联结母排(34)与接地极(33)相连接。
CN201420591197.6U 2014-10-14 2014-10-14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Active CN20419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1197.6U CN204190377U (zh) 2014-10-14 2014-10-14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1197.6U CN204190377U (zh) 2014-10-14 2014-10-14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0377U true CN204190377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2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1197.6U Active CN204190377U (zh) 2014-10-14 2014-10-14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0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1497A (zh) * 2019-09-20 2020-0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自采集能量复合发电储能型生态可控旋转房屋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1497A (zh) * 2019-09-20 2020-0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自采集能量复合发电储能型生态可控旋转房屋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8542U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
CN208792821U (zh) 绿色建筑系统
CN10705579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低温运行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35634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
CN204185899U (zh) 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4532939A (zh) 一种生态、节能雨水回用系统
CN201747080U (zh) 生态房结构
CN105155616B (zh) 一种节能型温室水循环系统
CN204187761U (zh) 全封闭自然能源循环绿色建筑
CN204187762U (zh) 绿色节能建筑采暖供热空调系统
CN108679854A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CN204190377U (zh) 绿色节能建筑光伏雷电防护系统
CN110645626B (zh) 基于太阳能热风相变蓄能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方法
CN205076832U (zh) 一种太阳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7336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204940403U (zh) 一种节能型温室水循环系统
CN208191744U (zh) 一种智能畜牧养殖场环境调节装置
CN204689835U (zh) 一种可旋转式太阳能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8347152U (zh) 一种智能生态节能建筑系统
CN101956577A (zh) 新能源中温水蒸汽发电系统
CN204185483U (zh) 绿色节能建筑排放收集处理系统
CN206468094U (zh) 一种生态建筑
CN205980363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11392932A (zh) 绿色环保建筑水循环系统
CN108979021A (zh) 一种集回收、净化、消防一体的屋顶雨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