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7758U - 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7758U
CN204187758U CN201420562013.3U CN201420562013U CN204187758U CN 204187758 U CN204187758 U CN 204187758U CN 201420562013 U CN201420562013 U CN 201420562013U CN 204187758 U CN204187758 U CN 204187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line system
valve
pipe
adjustme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20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杰
张仕强
张一鹤
熊建国
余凯
包本勇
李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205620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7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7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7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联机系统。该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液管,液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三阀口,液管上设置有冷凝器;低压气管,低压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四阀口;冷媒调整罐,冷媒调整罐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液管,第二接口连通至低压气管,第三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液管或低压气管,并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可以根据冷媒运行情况灵活控制冷媒循环量,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联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储液罐作为一种冷凝器冷凝后的液态冷媒存储装置,已经不能够满足多联机精确控制的要求,主流厂家也都取消了多联机上的储液罐装置。多联机的特性决定室外机经常处于部分负荷的状态运行,普通的多联机依靠室外机冷凝器和室内机蒸发器的容器容积可以存留一部分冷媒,然而热回收多联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多联机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制冷制热两种模式,室外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可以根据系统模式灵活切换,这样就存在多种情况,两换热器工作的条件可能都不利于冷媒的存储,这样额外的冷媒调整机构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目前的一些空调装置也有类似的装置,但是控制较为简单,也不适用于多联机系统,这样就需要一种热回收专用的冷媒调整装置,可以根据冷媒运行情况灵活控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可以根据冷媒运行情况灵活控制冷媒循环量,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一阀口,出口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二阀口;室内机;液管,液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三阀口,液管上设置有冷凝器;低压气管,低压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四阀口;冷媒调整罐,冷媒调整罐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液管,第二接口连通至低压气管,第三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液管或低压气管,并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
作为优选,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模式转换器,连接至室内机,用于对冷媒进行模式转换;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模式转换器,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二阀口;液管的第一端和低压气管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模式转换器;冷媒调整罐的第二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低压气管或高压气管。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一接口与液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管路通断的进液电磁阀。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一接口与液管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防止冷媒从冷媒调整罐流动至液管的进液单向阀。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媒调整罐内部加压的加压阀。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之间的管路上还包括有与加压阀并联设置的高压卸载阀。
作为优选,高压气管上设置有防止冷媒从室内机流动至四通阀的第二阀口的高压管单向阀,冷媒调整罐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之间的管路连接在高压管单向阀的进口端。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二接口与低压气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均压阀。
作为优选,冷媒调整罐的第三接口连接有总管,总管通过第一支管连接至低压气管,通过与第一支管并联的第二支管连接至液管,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冷出液阀,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热出液阀;第二支管连接至冷凝器与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优选,总管还连接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连接至液管,第三支管上设置有压力卸载阀。
作为优选,总管上设置有毛细管。
作为优选,压缩机与低压气管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一阀口,出口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二阀口;室内机;液管,液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三阀口,液管上设置有冷凝器;低压气管,低压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四阀口;冷媒调整罐,冷媒调整罐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液管,第二接口连通至低压气管,第三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液管或低压气管,并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在该多联机系统工作时,可以根据冷媒的需求量来通过冷媒调整罐对多联机系统的参与循环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操作灵活方便,能够使系统中参与循环的冷媒量始终保持适量,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并能够有效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制冷出液阀;4、制热出液阀;5、均压阀;6、冷媒调整罐;7、第一模式转换器;8、第一室内机;9、第二室内机;10、第二模式转换器;11、进液单向阀;12、进液电磁阀;13、加压阀;14、高压管单向阀;15、高压卸载阀;16、电子膨胀阀;17、压力卸载阀;18、冷凝器;19、四通阀;20、油分离器;21、高压气管;22、液管;23、低压气管;24、毛细管;25、总管;26、第一支管;27、第二支管;28、第三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19,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至四通阀19的第一阀口,出口连接至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室内机;液管22,液管22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19的第三阀口,液管22上设置有冷凝器18;低压气管23,低压气管23的第一端连接至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19的第四阀口;冷媒调整罐6,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液管22,第二接口连通至低压气管23,第三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液管22或低压气管23,并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
在该多联机系统工作时,可以根据冷媒的需求量来通过冷媒调整罐6对多联机系统的参与循环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可以通过向冷媒调整罐6输入高压的方式使冷媒调整罐6通过低压气管23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保证有足够的冷媒参与到冷媒循环当中;在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可以降低冷媒调整罐6内的压力,使液管22内的高压冷媒流入到低压的冷媒调整罐6内,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使多联机系统中的多余冷媒储存在冷媒调整罐6内,该多联机系统在进行冷媒调整时,操作灵活方便,能够使系统中参与循环的冷媒量始终保持适量,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并能够有效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多联机系统还可以包括:模式转换器,连接至室内机,用于对冷媒进行模式转换;高压气管21,高压气管21的第一端连接至模式转换器,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液管22的第一端和低压气管23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模式转换器;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低压气管23或高压气管21。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机8和第二室内机9,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模式转换器7和第二模式转换器10,其中第一室内机8和第一模式转换器7组合形成第一室内机系统,第二室内机9和第二模式转换器10组合形成第二室内机系统,第一室内机系统和第二室内机系统并联连接至高压气管21、液管22和低压气管23。室内机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更多个,每个室内机均具有与其相匹配的模式转换器。
模式转换器可以对室外机系统所提供的冷媒进行模式转换,然后将转换后的冷媒送入室内机。热回收多联机在工作时,室外机系统可以同时提供三种状态的冷媒,高压气管21提供高压气态冷媒,高压气态冷媒从高压气管进入室内机系统,经模式转换器的控制之后可以向室内机提供高压热源;液管22提供一种高压液态的冷媒,该种冷媒是经过冷凝器18冷却后的一种冷媒,经过模式转换器后向冷媒提供一种节流前的冷媒热源;低压气管23是冷媒经室内机制冷或制热后,回到室外机侧的冷媒管路。这三根管路经过模式转换器的控制可以给室内机提供三种冷媒供其选择,制热时可以选择高压气管21和液管22形成制热回路,制冷时可以选择液管22和低压气管23形成制冷回路,从而提高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性能,增加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模式,使多联机系统的适应性更好,性能更优异。
在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与液管2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管路通断的进液电磁阀12,该进液电磁阀12可以在需要冷媒调整罐6回收冷媒时打开,使液管22内的高压冷媒经进液电磁阀12进入到冷媒调整罐6内。
优选地,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与液管22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防止冷媒从冷媒调整罐6流动至液管22的进液单向阀11,在冷凝器18与室内机之间的液管22上一般还设置有电子膨胀阀16,该进液单向阀11的出口端连接至电子膨胀阀16与室内机之间的液管22上。该进液单向阀11和进液电磁阀12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压冷媒经冷媒调整罐6直接流动至液管22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媒调整罐6内部加压的加压阀13。该加压阀1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位置,只要能够增加冷媒调整罐6内的压力,使冷媒从冷媒调整罐6内流出,并参与到冷媒循环中即可。此处的加压阀13也可以为其他的压力调整装置,从而可以根据参与循环的冷媒量的需求而加大或者降低冷媒调整罐6内的冷媒压力。加压阀13也可以用其他的加压装置来代替。
在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上还包括有与加压阀13并联设置的高压卸载阀15,该高压卸载阀15可以在需要时卸载冷媒调整罐6的压力,与加压阀13相配合,可以是冷媒调整罐6内的压力随需要而改变,从而使冷媒调整罐6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在高压气管21上设置有防止冷媒从室内机流动至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的高压管单向阀14,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连接在高压管单向阀14的进口端。高压管单向阀14可以防止高压气管21内的高压气态冷媒反向流动,提高多联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低压气管2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均压阀5,该均压阀5能够使冷媒调整罐6内部始终能够和低压导通,方便冷媒从高压进入到冷媒调整罐6内部。该均压阀5也可以用其他能够使冷媒调整罐6形成低压的结构来代替。
冷媒调整罐6的第三接口连接有总管25,总管25通过第一支管26连接至低压气管23,通过与第一支管26并联的第二支管27连接至液管22,第一支管26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冷出液阀3,第二支管27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热出液阀4;第二支管27连接至冷凝器18与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地,总管25还连接有第三支管28,第三支管28连接至液管22,第三支管28上设置有压力卸载阀17,该压力卸载阀17可以对进入冷凝器18的冷媒压力进行调整,使得从冷媒调整罐6流出的冷媒能够更加容易地通过制热出液阀4进入到冷凝器18内参与循环。
优选地,总管25上设置有毛细管24,毛细管24可以控制冷媒从冷媒调整罐6内流出后进入液管22或者低压气管23的流量,从而增加压缩机1吸入冷媒的流量质量,保证压缩机1高效运行,提高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性能和能效比。
在压缩机1的进口端与低压气管23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2,低压气管23连接至气液分离器2。在压缩机1的出口端还设置有油分离器20。
结合参见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检测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需求状况;步骤S2:当冷媒需求量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冷媒调整罐6向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参与冷媒循环;步骤S3:当冷媒需求量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冷媒调整罐6回收多联机系统中的多余冷媒。在判断系统的冷媒需求量状况时,可以通过排气温度是否过高、节流电子膨胀阀开度是否较大等方面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确定冷媒循环量的需求状况。对于不同的预设值冷媒循环量的需求也并不相同,但只要其控制的远离与本申请相同,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S2包括:当多联机系统主要处于制冷模式时,使冷媒调整罐6与低压气管23连通,并向冷媒调整罐6加压,使冷媒从冷媒调整罐6进入低压气管23;当多联机系统主要处于制热模式时,使冷媒调整罐6与液管22连通,并向冷媒调整罐6加压,使冷媒从冷媒调整罐6进入冷凝器18。
步骤S3包括:将冷媒调整罐6与液管22连通,并使冷媒调整罐6与低压气管23之间保持均压,使多余冷媒进入冷媒调整罐6内部。
下面对多联机系统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在检测到多联机系统处于冷媒循环量需求较少的情况时,冷媒调整罐6处于进液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器打开进液电磁阀12和均压阀5,由于均压阀5可以使冷媒调整罐6的内部始终和低压导通,因此可以使冷媒调整罐6内的压力低于液管22内的冷媒压力,液管22内的高压冷媒经过进液电磁阀12后进入至冷媒调整罐6内部,并在冷媒调整罐6内储存起来。
当检测到系统处于冷媒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或者系统运行负荷发生变化时,冷媒调整罐6需要将内部存储的冷媒排放到室外机系统,此时系统可以区分不同的运行模式来进行控制。
当系统的多数机组运行制冷模式时(即系统主要处于制冷模式时),由于此时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16控制着室内机的过热度,同时管路也在持续换热,因此系统不容易出现回液的情况,此时冷媒调整罐6打开制冷出液阀3和加压阀13,使得冷媒调整罐6内引入一个高压,使冷媒调整罐6内的冷媒压力较高,并从冷媒调整罐6内流出至气液分离器2内部,使冷媒调整罐6内的冷媒参与冷媒循环,保证系统运行时有充足的冷媒循环量。
当系统大多数室内机运行制热模式(即系统主要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机侧主要处于低压状态,由于冷凝器18存在结霜以及本身工况换热的条件差等问题,系统容易产生回液,从而影响压缩机1的可靠性,此时冷媒调整罐6内的冷媒不再经过制冷出液阀3进入气液分离器2内部家具气液分离器2的回液压力,而是打开制热出液阀4和加压阀13,使冷媒调整罐6内部的冷媒进入到冷凝器18的进管部位,能够使冷媒先经过冷凝器18换热后再进入到气液分离器2中,这样可以增加冷凝器18换热的冷媒量,提高换热效率,达到增加换热能力和能效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消除系统的回液可靠性隐患。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
四通阀(19),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一阀口,出口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
室内机;
液管(22),所述液管(22)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三阀口,所述液管(22)上设置有冷凝器(18);
低压气管(23),所述低压气管(23)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机,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四阀口;
冷媒调整罐(6),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所述液管(22),第二接口连通至所述低压气管(23),第三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所述液管(22)或所述低压气管(23),并在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大时,向所述多联机系统提供冷媒,在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冷媒量需求较小时,回收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
模式转换器,连接至所述室内机,用于对冷媒进行模式转换;
高压气管(21),所述高压气管(2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模式转换器,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
所述液管(22)的第一端和所述低压气管(23)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模式转换器;
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可选择地连通至所述低压气管(23)或所述高压气管(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液管(2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管路通断的进液电磁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液管(22)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防止冷媒从所述冷媒调整罐(6)流动至所述液管(22)的进液单向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冷媒调整罐(6)内部加压的加压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上还包括有与所述加压阀(13)并联设置的高压卸载阀(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管(21)上设置有防止冷媒从所述室内机流动至所述四通阀(19)的第二阀口的高压管单向阀(14),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高压气管(21)之间的管路连接在所述高压管单向阀(14)的进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低压气管(2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均压阀(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整罐(6)的第三接口连接有总管(25),所述总管(25)通过第一支管(26)连接至所述低压气管(23),通过与所述第一支管(26)并联的第二支管(27)连接至所述液管(22),所述第一支管(26)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冷出液阀(3),所述第二支管(27)上设置有控制该支管通断的制热出液阀(4);所述第二支管(27)连接至所述冷凝器(18)与所述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5)还连接有第三支管(28),所述第三支管(28)连接至所述液管(22),所述第三支管(28)上设置有压力卸载阀(17)。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5)上设置有毛细管(2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低压气管(23)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2)。
CN201420562013.3U 2014-09-26 2014-09-26 多联机系统 Active CN204187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2013.3U CN204187758U (zh) 2014-09-26 2014-09-26 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2013.3U CN204187758U (zh) 2014-09-26 2014-09-26 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7758U true CN204187758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2013.3U Active CN204187758U (zh) 2014-09-26 2014-09-26 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77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6281A (zh) * 2014-09-26 2015-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96281B (zh) * 2014-09-26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6281A (zh) * 2014-09-26 2015-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045219A1 (zh) * 2014-09-26 2016-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96281B (zh) * 2014-09-26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317118B2 (en) 2014-09-26 2019-06-11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551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03210264B (zh) 热泵式制热装置
US9163864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oil return in a transcritical cycle
CN205137703U (zh) 空调器
CN107816818A (zh) 一种冷库用带热气融霜的复叠式制冷系统
CN102725596A (zh) 热泵系统
KR101405271B1 (ko) 순간 급탕이 가능한 히트펌프 급탕장치
CN106440137A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CN205316778U (zh) 冷库制冷系统
JP2018096560A (ja) 熱伝達ユニットおよび二元温水生成装置
CN107621058B (zh) 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04187758U (zh) 多联机系统
CN110220322B (zh) 超低温精密温控热交换系统
CN205332641U (zh) 冷库热回收冲霜系统
CN106839211B (zh)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运行制热模式时的控制方法
CN110986440B (zh) 热氟除霜装置、空调机组及除霜控制方法
CN201876008U (zh) 空调热水装置
CN214223467U (zh) 回热储液器及机房制冷系统
CN108151213A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98872B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房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9893678U (zh) 换热系统
CN104296281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96281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23360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4180455A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