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5000U -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5000U
CN204185000U CN201420659132.0U CN201420659132U CN204185000U CN 204185000 U CN204185000 U CN 204185000U CN 201420659132 U CN201420659132 U CN 201420659132U CN 204185000 U CN204185000 U CN 204185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y
paper
woven cloth
delivery roll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9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维刚
宋夫前
唐金兰
陈余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9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5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5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50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的一端用于输送纸层的第一辊组和设在机架(1)的另一端用于输送编织布和复合布的第二辊组;它还包括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7)和用于抽气的风机(8);所述的电晕装置(7)上设有罩壳(701);所述的罩壳(701)上设有与罩壳(701)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风机(8)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复合布整体的耐牢性能和抗拉强度,同时做到了安全生产。

Description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复合装置中,复合装置中的一侧是用于传输编织布的辊组,另一侧是用于传输纸层和复合布(编织布与纸层复合而成的)的辊组,复合机上还设有用于粘合编织布与纸层的粘合剂添加装置,通过粘合剂添加装置将粘合剂注入到编织布与纸层之间,使得编织布与纸层粘合,从而生产出编织布与纸层相互粘合的复合布,通过上述的复合装置所生产出来的复合布,最终做成纸塑复合袋,会存在如下的几点问题:
首先是纸层自身的结构强度较差,抗拉能力相对较弱,耐牢性能较差,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纸塑复合袋整体的抗拉性能,整体耐牢性能较差,最终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的要求。
其次是纸层本身表面较为光滑,编织布的表面也较为光滑,纸层与编织布相互接触,相互粘合的过程中,由于两者的接触面均相对较为光滑,两者相互的吸附力较小,使得纸层与编织布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不牢固,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纸塑复合袋,容易出现纸层与编织布相互分离,这样子的纸塑编织袋整体的耐劳性能,影响纸塑编织袋防潮性能等等。
针对上述的情况,一般会在复合装置中加入电晕装置,对纸层进行电晕处理,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但是电晕过程伴随着热、臭氧、氮的氧化物的产生,在电晕装置与输送纸层的辊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火花放电过程一旦遇到纸层表面所附着的纸屑和粉末等杂质,非常容易着火,一旦着火,酿成火灾,烧毁设备,造成损失。
现有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复合装置中,装置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粘合剂添加装置将粘合剂注入到编织布与纸层之间,使得编织布与纸层粘合,但是注入的粘合剂的量的控制难度相当大,如果粘合剂的量过多,通过编织布的传输,导致粘合剂,粘黏在用于传输编织布的辊上,需要人工定期给用于传输编织布的辊清理粘合剂,但是复合机常处于工作状态,辊是不停地在转动,以实现编织布的传输,针对高速传动的辊,进行清理辊上的粘合剂的过程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但是辊上粘黏上粘合剂,会对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过程造成影响,影响复合的效果,最终也会影响纸塑复合袋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纸层的性能,一方面实现提升了纸层的用于自身的结构强度和抗拉能力,另一方面实现纸层与编织布与编织布更加牢固、稳定的粘合过程,从而最后提高了复合布整体的耐牢性能和抗拉强度,同时做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机架的一端用于输送纸层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的第一辊组和设在机架的另一端用于输送编织布和复合布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第二辊组,第一辊组的第一纸层传输辊与第二辊组的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相邻且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供纸层与编织布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第一纸层传输辊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设有粘合剂添加装置;它还包括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和用于抽气的风机;所述的电晕装置上设有罩壳;所述的罩壳上设有与罩壳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风机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主要是通过添加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利用电晕装置对纸层进行放电处理,经过电晕处理的纸层,一方面增加纸层表面粗糙度,这样子一来当纸层与编织布粘合的时候,能够使得两者粘合的更加牢固,本质上提高了两者结合牢度;另一方面通过电晕处理也会适当地增加纸层的结构强度,抗拉能力和耐牢性能,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最后提高了复合布整体的耐牢性能和抗拉强度;其次为了避免电晕过程出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危害,在电晕装置上添加了罩壳,通过排气管与罩壳连通,再让排气管与风机连通,由于纸层上所附着的纸屑和粉末等杂质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原本这些杂质容易出现沉降堆积在电晕处理的部位,然而通过风机的抽气功能,通过将这些杂质随着空气被排到外界去,避免了这些杂质在电晕处理的部位堆积,从而避免了背景技术中说明的容易引起火灾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气管与罩壳连通的部位位于罩壳的中端。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根据排气管特定的位置关系,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风机对罩壳内的空气进行抽气操作,意味着更多的杂质能够伴随着空气被排到外界,避免引起火灾。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有连接管;所述的排气管为多个且间隔分布在罩壳上;每个所述的排气管的一端与罩壳连通;每个所述的排气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且与连接管连通;所述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机连通。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采用多个间隔分布在罩壳上的排气管,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风机对罩壳内的空气进行抽气操作,相对于一个排气管的设置,虽然增加了成本,抽气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杂质能够伴随着空气被排到外界,避免引起火灾。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从动辊;所述的从动辊的轴线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从动辊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左斜下方;所述的从动辊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传动。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置从动辊;所述的从动辊的轴线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从动辊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传动。使得粘合剂,不再直接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接触,随着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传动带走了过多的粘合剂(原本这些粘合剂容易粘接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表面上),由于凭借聚四氟乙烯材料的不粘性、滑动性、耐热性,粘合剂就自动从传动带的传动分离,该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清理了原本会粘黏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粘合剂,相当于提高了装置本身实现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工作效率(原本需要人工不定时地清胶),同时保证了生产出复合布的质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的宽度与从动辊的长度相当;所述的从动辊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从动辊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一端的左斜下方;另一个所述从动辊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另一端的左斜下方。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第一编织布传输辊的两端是最容易出现粘黏粘合剂的地方,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两端的斜下方分别设置一从动辊,采用上述的位置安装关系,而不是采用单个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长度一致的从动辊,能够减小传送带的材料的成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罩壳的内表面涂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的罩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当罩壳的内表面涂有绝缘层或者罩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时候,能够做到最大地隔绝电晕现象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辊组还包括有第四纸层传输辊;所述的电晕装置位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的正上方;所述的电晕装置与第四纸层传输辊之间设有供纸层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电晕装置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晕装置相对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纵向高度的调节装置。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电晕装置到纸层的距离,这个可调整的距离,方便了当一卷纸层输送完毕后,接上新的一卷纸层,当这个距离较大的时候,方便了新的纸层的一端穿过电晕装置正下方的传输辊,实现与编织布的粘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排气管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排气管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01、第一纸层传输辊,202、第二纸层传输辊,203、第三纸层传输布辊,204、第四纸层传输布辊,301、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2、第二编织布传输辊,303、第三编织布传输辊,4、粘合剂添加装置,401、控制开关,5、从动辊,6、传动带,7、电晕装置,701、罩壳,8、风机,9、排气管,10、连接管,11、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的一端用于输送纸层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第一辊组和设在机架1的另一端用于输送编织布和复合布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第二辊组,这里的复合布就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编织布与纸层粘合而成的。
所述的第一辊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第二纸层传输辊202、第三纸层传输辊203、第四纸层传输辊204和第五纸层传输辊205;所述的第五纸层传输辊205位于第四纸层传输辊204左斜上方,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位于第三纸层传输辊203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三纸层传输辊203位于第二纸层传输辊202的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位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和第三纸层传输辊203均位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左侧。上述阐释只是描述了一种形式的第一辊组,其他类似的能实现纸层输送的辊组也适用本申请中,关键部位是本申请包括有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7和用于抽气的风机8;电晕装置7,直接采用市场上采购的电晕机,所述的电晕装置7位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的正上方;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为绝缘辊;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供纸层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电晕装置7上设有罩壳701;所述的罩壳701上设有与罩壳701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9与罩壳701连通的部位位于罩壳701的中端;所述的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风机8连通;所述的罩壳701的内表面涂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的罩壳70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晕装置7相对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纵向高度的调节装置11;所述的电晕装置7通过调节装置11与机架1连接;调节装置11为一个设有轴向延伸长腰孔的连接杆,一端与电晕装置7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连接,通过长腰孔实现电晕装置纵向高度的调整,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之间还设有用于输送纸层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和第三纸层传输辊203。
所述的第二辊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第二编织布传输辊302和第三编织布传输辊303,所述的第二编织布传输辊302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右斜上方;所述的第三编织布传输辊303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右斜下方。
所述的第一辊组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二辊组的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相邻且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供纸层和编织布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之间间隙的正上方设有粘合剂添加装置4;所述的粘合剂添加装置4设在机架1上;所述的粘合剂添加装置4上设有控制粘合剂添加装置4注入粘合剂流量大小的控制开关401;所述的粘合剂为300摄氏度左右的聚丙烯;为保证3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设置,因此粘合剂添加装置4本身具有加热功能和温度控制模块(附图中没有展示出来),它还包括从动辊5;所述的从动辊5的轴线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从动辊5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左斜下方;所述的从动辊5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6传动;所述的从动辊5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201一端的左斜下方;另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201另一端的左斜下方;所述传动带6的宽度与从动辊5的长度相当。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的一端用于输送纸层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第一辊组和设在机架1的另一端用于输送编织布和复合布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第二辊组,这里的复合布就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编织布与纸层粘合而成的。
所述的第一辊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第二纸层传输辊202、第三纸层传输辊203、第四纸层传输辊204和第五纸层传输辊205;所述的第五纸层传输辊205位于第四纸层传输辊204左斜上方,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位于第三纸层传输辊203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三纸层传输辊203位于第二纸层传输辊202的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位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左斜上方;所述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和第三纸层传输辊203均位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左侧。上述阐释只是描述了一种形式的第一辊组,其他类似的能实现纸层输送的辊组也适用本申请中,关键部位是本申请包括有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7、用于抽气的风机8和连接管10;电晕装置7,直接采用市场上采购的电晕机,所述的电晕装置7位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的正上方;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为绝缘辊;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供纸层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电晕装置7上设有罩壳701;所述的罩壳701上设有与罩壳701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9为多个且间隔分布在罩壳701上;每个所述的排气管9的一端与罩壳701连通;每个所述的排气管9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且与连接管10连通;所述的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风机8连通;所述的罩壳701的内表面涂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的罩壳70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晕装置7相对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纵向高度的调节装置11;所述的电晕装置7通过调节装置11与机架1连接;调节装置11为一个设有轴向延伸长腰孔的连接杆,一端与电晕装置7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连接,通过长腰孔实现电晕装置纵向高度的调整,所述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与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之间还设有用于输送纸层的第二纸层传输辊202和第三纸层传输辊203。
所述的第二辊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第二编织布传输辊302和第三编织布传输辊303,所述的第二编织布传输辊302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右斜上方;所述的第三编织布传输辊303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右斜下方。
所述的第一辊组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二辊组的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相邻且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供纸层和编织布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之间间隙的正上方设有粘合剂添加装置4;所述的粘合剂添加装置4设在机架1上;所述的粘合剂添加装置4上设有控制粘合剂添加装置4注入粘合剂流量大小的控制开关401;所述的粘合剂为300摄氏度左右的聚丙烯;为保证3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设置,因此粘合剂添加装置4本身具有加热功能和温度控制模块(附图中没有展示出来),它还包括从动辊5;所述的从动辊5的轴线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从动辊5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左斜下方;所述的从动辊5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6传动;所述的从动辊5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201一端的左斜下方;另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201另一端的左斜下方;所述传动带6的宽度与从动辊5的长度相当。

Claims (8)

1.一种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的一端用于输送纸层的包括第一纸层传输辊(201)的第一辊组和设在机架(1)的另一端用于输送编织布和复合布的包括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第二辊组,第一辊组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二辊组的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相邻且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供纸层与编织布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第一纸层传输辊(201)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设有粘合剂添加装置(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给纸层进行电晕的电晕装置(7)和用于抽气的风机(8);所述的电晕装置(7)上设有罩壳(701);所述的罩壳(701)上设有与罩壳(701)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风机(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9)与罩壳(701)连通的部位位于罩壳(701)的中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连接管(10);所述的排气管(9)为多个且间隔分布在罩壳(701)上;每个所述的排气管(9)的一端与罩壳(701)连通;每个所述的排气管(9)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且与连接管(10)连通;所述的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风机(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从动辊(5);所述的从动辊(5)的轴线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从动辊(5)位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的左斜下方;所述的从动辊(5)与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传动带(6)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6)的宽度与从动辊(5)的长度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辊(5)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一端的左斜下方;另一个所述从动辊(5)设在第一编织布传输辊(301)另一端的左斜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701)的内表面涂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的罩壳(70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辊组还包括有第四纸层传输辊(204);所述的电晕装置(7)位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的正上方;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供纸层通过的间隙;所述的电晕装置(7)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晕装置(7)相对于第一辊组的第四纸层传输辊(204)纵向高度的调节装置(11)。
CN201420659132.0U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5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132.0U CN204185000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132.0U CN204185000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5000U true CN204185000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913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5000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5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004A (zh) * 2018-06-06 2018-11-06 徐州立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织袋覆膜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004A (zh) * 2018-06-06 2018-11-06 徐州立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织袋覆膜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126A (zh) 岩棉打褶机及其打褶方法
CN204185000U (zh) 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CN109545895A (zh) 电池串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08190078A (zh) 一种水果自动薄膜包装机
CN109334180A (zh) 一种家装用蜂窝复合板及其生产线以及生产工艺
CN207943203U (zh) 一种水果自动薄膜包装机
CN209141640U (zh) 一种家装用蜂窝复合板的生产线
CN102535021A (zh) 一种连续无纬布和二层以上交叉布制作工艺
CN204606386U (zh) 一种医用敷料全自动成型切割包装机
CN204183999U (zh) 一种具有除粉尘功能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CN204183998U (zh) 一种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CN204184000U (zh) 具有除粉尘功能的用于编织布与纸层复合的装置
CN207224080U (zh) 一种隔热条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09141466U (zh) 一种用于在pvc输送平带粘合输送导条的设备
CN202055099U (zh) 一种可调芯体成型机
CN201921806U (zh) 一种拉链上胶机
CN104802491B (zh) 一种tpo卷材复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321088U (zh) 一种茶叶加工的匀叶装置
CN204848654U (zh) 生产岩棉用的打摺机
CN103420197A (zh) 瓷砖覆纸机及走纸装置
CN203602934U (zh) 布草折叠机中的第一折折叠装置
CN203246087U (zh) 止水带预成型生产线
CN202642652U (zh) 煤矿用织物叠层管状阻燃输送带
CN104514093A (zh) 气流成网机
CN207078786U (zh) 一种具有热合穿卷功能的打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