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1660U -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1660U
CN204181660U CN201420626556.7U CN201420626556U CN204181660U CN 204181660 U CN204181660 U CN 204181660U CN 201420626556 U CN201420626556 U CN 201420626556U CN 204181660 U CN204181660 U CN 20418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body
anal
auxiliary device
surgery auxiliary
s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65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建清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ANTH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J ZHF Panther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J ZHF Panther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J ZHF Panther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65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16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中空主体、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远端的导引部、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近端的外扩部,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缝线牵拉孔,所述缝线牵拉孔附近的外侧壁设置具有开放口的外罩。与传统痔疮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肛肠手术辅助装置能够很好地对非环状痔均匀地进行荷包缝合并充分地侧向牵拉,从而可使辅助装置中空主体内的镜下吻合器手术操作空间加大,以便对非环状内痔进行更充分且彻底地切除,大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患处复发率。

Description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切除痔组织、直肠前突等手术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发生在肛门内外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但大多是针对肿胀、脱垂痔的各种破坏方法,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临床效果不佳。有鉴于此,一种新型的治痔术式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hoids)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逐渐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重度脱垂性痔的治疗。PPH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圆形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做环状切除,使脱出的肛垫向上悬吊,让其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但是PPH术比较适合治疗III-IV度痔,尤其是适合环状脱垂内痔的治疗。对于非环状内痔,例如纵向分布于肛管内壁的痔组织,则由于无法在肛管内均匀地对非环状痔组织进行荷包缝合,且痔组织纵向分布而无法充分使用PPH圆形吻合器,从而导致不得不对这类痔组织采用传统的切除方法,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因此,如何避免传统手术治疗痔疮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而PPH术又不能有效使用圆形吻合器对非环状痔进行快速、彻底地切除及创口吻合的问题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切除痔组织、直肠前突等手术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中空主体、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远端的导引部、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近端的外扩部,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缝线牵拉孔,所述缝线牵拉孔附近的外侧壁设置具有开放口的外罩。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主体为管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部为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开放口位于所述外罩的近端,且朝向所述外扩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横截面的外侧轮廓为流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与所述中空主体的外侧壁平滑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沿所述中空主体的轴向贯通至所述导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主体的轴向长度为12至2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沿所述中空主体的轴向长度为5至12厘米。
进一步地,在所述缝线牵拉孔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缝线牵拉孔间隔均匀地或间隔不均匀地纵向布置在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中空主体、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远端的导引部、位于所述中空主体近端的外扩部,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缝线牵拉孔,所述缝线牵拉孔附近的外侧壁设置具有开放口的外罩。与传统痔疮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即PPH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肛肠手术辅助装置能够很好地对非环状痔(如纵向分布于肛管内壁的长形痔组织)均匀地进行荷包缝合并充分地侧向牵拉,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使辅助装置中空主体内部的侧向牵拉及镜下吻合器手术操作的空间加大,从而能够更彻底、更有效地对非环状内痔(特别是纵向分布肛管上的痔)进行切除,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患处复发率。
附图说明
在附图及以下的说明中,同样的部件在全部附图和说明中由同样的标记表示。为了便于示意性地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细节,附图可能没有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肛肠手术辅助装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图2所示肛肠手术辅助装的俯视图;
图5为图2所示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在手术操作中配合镜下吻合器使用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中空主体
2 导引部
3 外扩部
4 开口
5 外罩
6 缝线牵拉孔
7 开放口
8 镜下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肛肠手术的辅助装置,该肛肠手术辅助装置主要用于在肛肠手术中对痔组织、直肠前突等进行切除的手术。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中空主体1、导引部2和外扩部3,所述导引部2位于主体1的远端,所述外扩部3位于主体1的近端,所述中空主体1在其侧壁上设置有开口4,位于肛管内壁的全部或部分的痔组织可以通过所述开口4进入到主体1中空的内部。优选地,中空主体1为管状,导引部2为锥形,从而可以使辅助装置较容易地进入肛管内而不损伤人体组织。在与所述开口4大体相对的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牵拉缝线的缝线牵拉孔6。如图3所示,在缝线牵拉孔6的外侧(即,主体1侧壁上的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设置有外罩5,且外罩5具有一个开放口7。由此,在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进一步地,开放口7位于该外罩5的近端,且沿主体1的纵向轴线方向而朝向外扩部3,从而可将勾线针通过该开放口7伸入到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间中。更进一步地,该外罩5的横截面的外侧轮廓线为流线形,且该外罩5与主体1的外侧壁平滑接合,从而可以使辅助装置更容易地进入人体肛管内并且不损伤人体组织。
优选地,参见图1至图3,开口4沿主体1的纵向轴线方向一直贯通至导引部2。由此,在所述辅助装置的中空主体1内可以给手术器械更大的空间以进行手术操作。具体地,主体1的轴向长度(即从导引部2的远端到主体1的近端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至20厘米。进一步地,开口4沿该中空主体1的轴向长度(即从导引部2的远端到开口4的近端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至12厘米;优选地,为9厘米。此外,开口4沿管状的主体1的弧向角度为20°至180°;进一步地,为30°至150°;优选地,为60°至120°。
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先用夹钳夹持尾部带有缝线的弯针进入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内,然后使弯针穿入缝线牵拉孔6进入主体1内部,缝线的另一端通过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之间空间的开放口7延伸到开放口7之外。然后医生利用引导装置将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导入人体直肠肛管内,使开口4大体对准痔组织处,此时,为了防止主体1内部的弯针刺伤组织,可以将弯针放入引导装置内或将弯针置于引导装置与主体1的内侧壁之间。待肛肠手术辅助装置的主体1进入肛管后,医生可用缝线将外扩部3固定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以使该辅助装置更稳固,便于手术。之后,拔出引导装置,调整该辅助装置的角度,在组织张力的作用,痔组织通过开口4进入主体1的中空空间内,并且痔组织大体与缝线牵拉孔6相对。接下来,对进入主体1内部的痔组织进行荷包缝合,医生夹持主体1内的弯针穿入与缝线牵拉孔6相对的痔组织后,再次驱使弯针穿过先前穿过的缝线牵拉孔6,这样缝线恰好从同样的缝线牵拉孔6穿出,从而将痔组织打了一圈荷包,此时弯针回到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再伸入勾线针将弯针从开放口7处拉出,这样同一根缝线将痔组织打了一圈荷包后的两个线头都通过开放口7延伸到了患者体外。医生牵拉从开放口7伸出的缝线的两个线头,由于缝线牵拉孔6周围侧壁边缘的阻挡作用,改变了医生对缝线施加的沿主体1纵向轴线的牵引力的方向,即将医生施加的牵引力变为主体1内穿过痔组织的缝线沿主体1横截面直径方向的牵引力,从而将痔组织沿主体1横截面直径方向侧向牵拉。参见图5,当使痔组织充分牵拉后,将镜下吻合器8通过主体1的近端伸入到其内部,用镜下吻合器8远端的钉仓与抵钉座夹持住痔组织与肠壁的组织连接处,然后医生击发镜下吻合器8,实现对痔组织的切除和对创口的吻合,之后取出镜下吻合器8,拔出该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并拉出已切除的痔组织,手术完成。
优选地,可以在与开口4大体相对的主体1的侧壁设置多个缝线牵拉孔6,从而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对痔组织(特别是肛管壁上的纵向痔组织)打多圈荷包,由此使痔组织的侧向牵拉更均匀,手术切除的更彻底。进一步地,多个缝线牵拉孔6可以沿主体1与开口4相对的侧壁的纵向垂直方向排成一列,且每个缝线牵拉孔6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进一步地,多个缝线牵拉孔6也可以沿主体1与开口4相对的侧壁的纵向垂直方向排成多列,且每个缝线牵拉孔6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手术操作中,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病灶的具体情况(如分布均匀度、厚度分布等)选择具有不同缝线牵拉孔6布置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医生也可以先利用引导装置将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导入人体直肠肛管内,然后拔出引导装置,再用夹钳夹持尾部带有缝线的弯针进入外罩5与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然后使弯针穿入缝线牵拉孔6进入主体1内部。这种实施方式在辅助装置已进入人体后再引入弯针,安全性更高,避免了先引入弯针而使弯针与辅助装置及引导装置共同进入人体而容易使弯针滑动刺伤人体组织的风险。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配合镜下吻合器8,可以快捷的切除痔组织并对创口进行迅速吻合,从而解决了传统手术切除痔组织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而PPH术不适于对纵向分布于肛管内壁的非环状长形痔组织进行切除的问题。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势是,由于外罩5的存在,可以不必在主体1的有限内部空间中牵拉缝线,而是从主体1的外部牵拉缝线,这样使痔组织侧向牵拉的更充分,且镜下吻合器8在主体1内部操作的空间更大,因此使痔组织能够得到更充分、彻底的切除。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例如,开口4可以为两个或以上的数量,每个开口4相对的主体1的侧壁上都设置有以不同方式布置的缝线牵拉孔6,同时设置有外罩5。外罩5、导引部2与外扩部3可以与中空主体1一体制造,也可以可拆卸地与中空主体1连接。此外,主体1与导引部2的形状除了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状和锥形外,还可以是其它的流线形状。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如内侧壁、外扩部、外罩等等)上安装照明装置。更进一步地,全部或部分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
与传统痔疮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即PPH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能够很好地对非环状痔(如纵向分布于肛管内壁的痔组织)均匀且牢固地进行荷包缝合并侧向充分牵拉,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与镜下吻合器配合,给吻合器在辅助装置内更大的手术空间,对非环状内痔进行快速、有效、充分且彻底的切除,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患处复发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在与镜下吻合器的有效配合下也可以对环状痔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切除与缝合。
本文中的近端、远端是根据业界惯例所限定,即手术时离医生近者为近端,相反一端为远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中空主体(1)、位于所述中空主体(1)远端的导引部(2)、位于所述中空主体(1)近端的外扩部(3),所述中空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开口(4)相对的所述中空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缝线牵拉孔(6),所述缝线牵拉孔(6)附近的外侧壁设置具有开放口(7)的外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1)为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2)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口(7)位于所述外罩(5)的近端,且朝向所述外扩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横截面的外侧轮廓为流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与所述中空主体(1)的外侧壁平滑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沿所述中空主体(1)的轴向贯通至所述导引部(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1)的轴向长度为12至2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沿所述中空主体(1)的轴向长度为5至12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肛肠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线牵拉孔(6)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缝线牵拉孔(6)间隔均匀地或间隔不均匀地纵向布置在所述中空主体(1)的侧壁上。
CN201420626556.7U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8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6556.7U CN204181660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6556.7U CN204181660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1660U true CN204181660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655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81660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16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785A (zh) * 2014-10-28 2015-01-21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4841061A (zh) * 2015-05-29 2015-08-19 太仓市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的辅助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785A (zh) * 2014-10-28 2015-01-21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4287785B (zh) * 2014-10-28 2016-08-17 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4841061A (zh) * 2015-05-29 2015-08-19 太仓市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的辅助设备
CN104841061B (zh) * 2015-05-29 2018-02-02 太仓市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的辅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65351U (ja) 直腸肛門手術用器具
AU2006338436B2 (en) A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rectal and haemorrhoidal prolapse
JP2010524596A (ja) 脱肛治療用装置
CN105011989A (zh) 一种新型的肺肿瘤定位针
CN204863412U (zh) 一种新型的肺肿瘤定位针
CN104382651B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4116548B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4107073A (zh) 一种膨胀式经肛门微创手术装置
CN204181660U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109620322A (zh) 一种具有切口缝合功能的固定戳卡
CN104287785A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206403837U (zh) 一种柔性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
CN204207854U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210185688U (zh) 一种用于穿刺与微波消融联合治疗的同轴组合针
CN218075157U (zh) 一种可控式肛肠用穿刺挂线组件
CN206044658U (zh) 腹腔镜手术电凝式活检取材钳
CN108784828A (zh) 一种具有双刀头的内镜用高频电刀
CN204246168U (zh) 一种经肛微创手术装置
CN203943696U (zh) 用于经阴道腹腔镜外科手术通路设备
CN205322443U (zh) 一种微创胸腔手术的穿刺器
CN209713017U (zh) 一种具有切口缝合功能的固定戳卡
CN103654915B (zh) 一种用于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
CN204181692U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211433060U (zh) 一种经皮穿刺腔内牵引及套扎装置
CN212574941U (zh) 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0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torch street, building 28, building three, floor 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ANTH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angjing two district 100018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Garden District Litse No. 208 building 3 floor 3305A room 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anther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