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9781U - 磁极模块和转子 - Google Patents

磁极模块和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9781U
CN204179781U CN201420697526.5U CN201420697526U CN204179781U CN 204179781 U CN204179781 U CN 204179781U CN 201420697526 U CN201420697526 U CN 201420697526U CN 204179781 U CN204179781 U CN 20417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steel
core
magnetic pole
component
recei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75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文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75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9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9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极模块和转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极模块包括磁极铁心,在所述磁极铁心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磁钢容纳件,在所述磁极铁心和所述磁钢容纳件之间设有磁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极模块利用磁钢容纳件将磁钢扣在磁极铁心的一侧,并利用连接件将磁钢容纳件和磁极铁心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模块,结构稳固,整体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利于实现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漏磁小,磁钢的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包括转子支架,在转子支架上固定有多条定位键,在每条定位键上均连接有多个磁极模块,在磁极模块的磁极铁心上设有与定位键相配的定位键槽,定位键槽位于磁极铁心的与磁钢容纳件相对的一侧的中部位置,定位键位于定位键槽内。

Description

磁极模块和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极和转子,尤其涉及磁极模块和转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转子中的磁钢多采用表贴式的固定方式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其一般通过真空灌胶的方式把磁钢固定在转子支架的内圆表面,有些则先将极间隔条定位在转子支架上,之后把磁钢推入隔条之间的区域,然后再进行真空灌胶。由于其对磁钢固定起主要作用的都是胶,而胶的性能及稳定性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磁钢表贴式固定方式的长期可靠性存在很大的风险。
为了便于转子磁极的安装、拆卸和维修,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内置式的磁钢固定方式,其转子的每个磁极采用单体形式(相当于一个磁极模块),每个磁极单体包括由磁极冲片冲压成的磁极铁心(或称磁极铁芯),磁钢嵌装在该磁极铁心内,该磁极单体可以单独充磁,之后再安装到转子支架上。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表贴式磁钢固定方式不能满足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要求,而现有的内置式磁钢固定方式,其磁极模块中的磁钢是内置的,漏磁比较大,导致磁钢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其磁钢与磁极铁心之间缺乏稳固的连接关系,结构的整体性不好,磁钢在充磁时易出现磁极铁心涨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更好、利于实现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磁钢利用率更高的磁极模块,并相应地提供一种转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极模块,其包括磁极铁心,在所述磁极铁心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磁钢容纳件,在所述磁极铁心和所述磁钢容纳件之间设有磁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穿设在所述磁钢容纳件上,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部件埋设在所述磁极铁心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极铁心可以包括多个铁心单元,在其中一部分铁心单元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开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铁心单元中的设有开口槽的铁心单元为带开口槽铁心单元,所述多个铁心单元中的其他铁心单元为无开口槽铁心单元,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之间或者每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均隔在两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为内六角螺栓,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为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与所述开口槽的槽壁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磁钢容纳件可以为磁钢盒。
优选地,所述磁钢可以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子磁钢。
进一步地,在所述子磁钢之间、所述子磁钢与所述磁钢容纳件之间以及所述子磁钢与所述磁极铁心之间均可以设有磁钢胶。
进一步地,所述磁极铁心可以包括多片硅钢片,在所述硅钢片的一个叠压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硅钢片的另一个叠压面上凸出而构成凸起,各硅钢片依次排列且前一片硅钢片上的所述凸起嵌在后一片硅钢片上的所述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其包括转子支架,在所述转子支架上固定有多条定位键,在每条所述定位键上均连接有多个如上述的磁极模块,在所述磁极模块的磁极铁心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键相配的定位键槽,所述定位键槽位于所述磁极铁心的与所述磁钢容纳件相对的一侧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键位于所述定位键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磁极铁心的与所述定位键槽同侧的边角位置可以设有通风缺口,相邻的定位键上所连的磁极模块的通风缺口共同构成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连接在同一定位键上的相邻的磁极模块之间可以设有磁极间隔板,所述磁极间隔板连接在所述定位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磁极模块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其利用磁钢容纳件将磁钢扣在磁极铁心的一侧,并利用连接件将磁钢容纳件和磁极铁心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模块,其结构稳固,整体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利于实现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且漏磁小,磁钢的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转子,其能够保障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满足磁钢的固定要求,同时利于转子的分瓣设计,对转子磁路的影响非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铁心采用的硅钢片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铁心采用的硅钢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的立体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的装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磁极模块;11-磁极铁心;1101-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1-硅钢片;1111-凹槽;1112-凸起;112-开口槽;113-磁钢限位槽;114-定位键槽;115-通风缺口;12-磁钢容纳件;121-磁钢盒;13-磁钢;131-子磁钢;14-螺母;15-螺栓;2-转子支架;3-定位键;31-定位螺栓;4-磁极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和转子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1,其包括磁极铁心11,在磁极铁心11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磁钢容纳件12,在磁极铁心11和磁钢容纳件12之间设有磁钢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极模块1利用磁钢容纳件12将磁钢13扣在磁极铁心11的一侧,并利用连接件将磁钢容纳件12和磁极铁心11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模块,其结构稳固,整体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利于实现磁钢13固定的长期可靠性,且磁钢被包容在磁钢容纳件12内而不是置于磁极铁心11内,漏磁小,磁钢13的利用率高。
具体地,连接件可以是螺钉、螺栓等带有螺纹的部件,在磁极铁心11上可以设有与该螺纹相配合的孔。本实施例进一步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一部件(例如螺栓15)和第二部件(例如螺母14),第一部件穿设在磁钢容纳件12上,第二部件连接在第一部件上,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这种连接结构将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并配合第一部件将磁钢容纳件12连接在磁极铁心11上,而不是直接将第一部件与磁极铁心11连接,可以避免对磁极铁心11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特别是磁极铁心一般都由多片硅钢片压制而成,在其连接侧面上加工出螺纹连接结构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的既可以是第二部件,也可以是第一部件的一端,例如可以是螺栓15的一端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而螺母14位于磁极铁心11外,这样同样可以避免对磁极铁心11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除了可以采用螺栓15以外,也还可以采用螺钉、螺杆等。
为了将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中,如图2所示,具体地,磁极铁心11可以包括多个铁心单元,在其中一部分铁心单元上设有开口槽112,第二部件位于开口槽112内,开口槽112在起到埋设第二部件的作用的同时可供第一部件穿过从而实现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可以在硅钢片上对应地冲出相应的槽口,将硅钢片层叠后便可形成开口槽112。优选地,第一部件可以为螺栓15,第二部件可以为螺母14。进一步优选地,螺栓15可采用内六角螺栓,螺母14可采用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与开口槽112的槽壁间隙配合,这样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可以限制六角螺母的转动,于是更便于在装配时将螺栓15与螺母14旋紧,同时,采用内六角螺栓可使整个磁极模块1的结构较为紧凑,同时更便于把合螺栓15。具体地,螺栓15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
为了布置螺母14的位置,优选地,多个铁心单元中的设有开口槽112的铁心单元为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多个铁心单元中的其他铁心单元为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之间,这样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开口槽112中的螺母14则被限制在了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之间,可以防止在装配时螺母14掉出,便于装配。具体地,在压制磁极铁心11之前,螺母14需先放入开口槽112中,而在压制磁极铁心11时可以使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厚度均基本等于螺母14的对角宽度,这样也可以防止螺母14在开口槽112中窜动,便于在装配螺栓15时与螺母14的孔对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之间的布置方式之外,还可以是每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均隔在两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之间,即位于最外侧的铁心单元可以是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也可以是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而铁心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螺栓15的数量而确定,螺栓15的大小和数量则可由其受到的径向磁拉力等确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螺栓15的数量为四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个数为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的个数为三个。根据前面的说明可知,若螺栓15的数量为两个,则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个数可为一个,而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的个数可为两个;若螺栓15的数量为六个,则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个数可为三个,而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的个数可为两个或者四个。
具体地,磁钢容纳件12的结构可以根据容纳磁钢13和连接螺栓15的需要合理设计,优选地,磁钢容纳件12可以为磁钢盒121,即利用磁钢盒121将磁钢13扣在磁极铁心11的一侧,采用磁钢盒121可对磁钢13进行较好的限位,也更便于实现装配,例如在装配时可先将磁钢13放入磁钢盒121内,然后再将磁钢盒121与磁极铁心11装配在一起。具体地,磁钢盒121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例如304不锈钢),其可以经冲压加工制成,厚度以0.3mm~1mm为宜,优选为0.5mm厚,这样可以保障较佳的定转子间的物理气隙。除此之外,磁钢容纳件12还可以采用“几”字形不锈钢板,“几”字形不锈钢板的凸出部分相当于一条折弯的兜带,其也能够对磁钢13进行容纳并将其扣压在磁极铁心11的一侧。
具体地,磁钢13可以采用一整块的结构。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对磁钢13的构成进行了改进,磁钢13也可以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子磁钢131,采用多块子磁钢131拼接成磁钢13可以大幅降低发电机运行时造成的磁钢涡流损耗。具体地,子磁钢131的块数可以为至少两块,优选地,子磁钢131的块数可为至少四块,在本实施例中,子磁钢131的块数采用四块。特别地,这里子磁钢131可以呈长方体形,呈长方体形的子磁钢131,其表面形状简单,可以提高磁钢的成品率,降低磁钢的加工成本,而现有的表贴式磁钢固定方式为了使磁钢被定位在极间隔条之间,其磁钢的表面需设计成斜面,不利于加工。优选地,可以在子磁钢131之间、子磁钢131与磁钢容纳件12之间以及子磁钢131与磁极铁心11之间均设有磁钢胶,利用磁钢胶将这些零部件相互粘接可以使整个磁极模块1的整体性进一步更好,另外在装配螺栓15之前,可先采用磁钢胶将这些零部件粘接在一起并固化,这样更便于在之后装配螺栓15。
具体地,磁极铁心11可以由多片硅钢片经涂胶、压制、固化后制成。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对磁极铁心11中的硅钢片的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磁极铁心11包括多片硅钢片111,可以在硅钢片111的一个叠压面(即相互叠放所用的面)上设置凹槽1111,使凹槽1111在该硅钢片111的另一个叠压面上凸出而构成凸起1112,各硅钢片111依次排列且前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凸起1112嵌在后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凹槽1111中,这样便可使多片硅钢片1111相互关联从而构成整体的铁心,这种结构的磁极铁心11,其可以简化装配工艺,无需涂胶,只需在硅钢片111上冲压出数个凹槽,然后将多片硅钢片111对应压紧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前一片”和“后一片”是根据其排列顺序而分的前后,这里的“前”和“后”不能限制性地解释为具体空间方位的前后。具体地,这里的多片硅钢片111可以分为多组,每组硅钢片111可以构成一个前面所说的铁心单元。
为了对磁钢13进行辅助限位,进一步地,在磁极铁心11上可以设有深度为2mm~5mm的磁钢限位槽113,这样可将磁钢13的一个侧面安装在磁钢限位槽113中,可以约束磁钢13的切向移动。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可以在每片硅钢片111上对应地冲出相应的槽口,将多片硅钢片层叠后便可形成该磁钢限位槽113。优选地,磁钢限位槽113的深度可以为3mm。
为了将磁极模块1固定到转子支架上,可以在磁极铁心11上设计出相应的用于连接的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地,在磁极铁心11上可以设有定位键槽114,定位键槽114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与磁钢容纳件12相对的一侧的中部位置,这样可以利用定位键配合磁极铁心11上的定位键槽114实现磁极模块1的固定。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可以在每片硅钢片111上对应地冲出相应的槽口,将多片硅钢片111层叠后便可形成该定位键槽。具体地,定位键槽114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燕尾形、T形等。除此之外,磁极铁心11上还可以设计其他的连接结构以固定到转子支架上,例如在转子支架上也可以加工出燕尾槽,而在磁极铁心11的硅钢片111上可以设计出相应的燕尾结构,将多片硅钢片111层叠后便可形成燕尾筋,利用该燕尾筋也可以将磁极模块1固定到转子支架的燕尾槽中。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磁钢13的散热,进一步地,在磁极铁心11上设有通风缺口115,通风缺口115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与磁钢容纳件12相对的一侧的边角位置,这样在将磁极模块1固定到转子支架上后,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1上的通风缺口115可以相互配合形成通风通道,利用该通风通道便可以对磁钢13进行冷却散热。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在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时,可以参见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该磁极模块包括磁极铁心11、磁钢13、磁钢容纳件12和连接件,该装配方法包括:
使磁钢容纳件12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一侧并使磁钢13位于磁极铁心11和磁钢容纳件12之间;
利用连接件将磁钢容纳件12与磁极铁心1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其装配工艺简单,根据前面的说明可知其可以得到结构稳固的整体模块,利于提高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和磁钢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若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件(例如螺栓15)和第二部件(例如螺母14),则在该装配方法中,在使磁钢容纳件12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一侧并使磁钢13位于磁极铁心11和磁钢容纳件12之间之前还可以包括:将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而利用连接件将磁钢容纳件12与磁极铁心11连接包括:使第一部件穿设在磁钢容纳件12上,将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根据前面的说明可知,利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磁钢容纳件12与磁极铁心11可以避免对磁极铁心11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
为了将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进一步地,若磁极铁心11包括多个铁心单元,在其中一部分铁心单元上设有开口槽112,则在该装配方法中,将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埋设在磁极铁心11内可以包括:使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位于开口槽112内,将多个铁心单元排列成磁极铁心11。优选地,第一部件可以为内六角螺栓,第二部件可以为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与开口槽112的槽壁间隙配合,这样可以限制六角螺母的转动,于是更便于在装配时将内六角螺栓与六角螺母旋紧,同时,采用内六角螺栓可使整个磁极模块1的结构较为紧凑。
进一步地,若多个铁心单元中的设有开口槽112的铁心单元为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多个铁心单元中的其他铁心单元为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则在该装配方法中,使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位于开口槽112内,将多个铁心单元排列成磁极铁心11可以包括:使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第二部件位于开口槽112内,将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和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排列成磁极铁心11,使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之间或者使每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均隔在两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之间。使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之间可以防止开口槽112内的零件掉出,更便于实现后面的装配步骤。具体地,以图2为例,第二部件为螺母14,螺母14位于开口槽112内,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个数为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的个数为三个,可以在第一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上放置第一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将螺母14放入第一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开口槽112内,之后在第一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上放置第二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然后在第二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上放置第二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将螺母14放入第二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的开口槽112内,之后将第三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1102放置在第二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1101上。
优选地,若磁钢13包括多块子磁钢131,则在该装配方法中,使磁钢容纳件12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一侧并使磁钢13位于磁极铁心11和磁钢容纳件12之间可以包括:使磁钢容纳件12的开口朝上放置,在磁钢容纳件12内涂上磁钢胶,将多块子磁钢131放入磁钢容纳件12中,在子磁钢131的表面涂上磁钢胶,在子磁钢131之间、子磁钢131与磁钢容纳件12之间的缝隙中填满磁钢胶,将磁极铁心11的一侧扣在磁钢容纳件12上,使磁钢胶固化。利用磁钢胶将这些零部件相互粘接可以使磁极铁心11、磁钢容纳件12和多块子磁钢131预先形成整体,这样更便于进行之后的装配步骤,同时磁钢胶也可以辅助提高整个磁极模块的整体性。而采用多块子磁钢131构成磁钢13,可以降低磁钢13的涡流损耗。
优选地,若磁极铁心11包括多片硅钢片111,在硅钢片111的一个叠压面上设有凹槽1111,凹槽1111在硅钢片111的另一个叠压面上凸出而构成凸起1112,则在该装配方法中,在使磁钢容纳件12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一侧并使磁钢13位于磁极铁心11和磁钢容纳件12之间之前还可以包括:依次排列各硅钢片111,使前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凸起1112对应后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凹槽1111,将各硅钢片111压紧使其中前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凸起1112嵌在后一片硅钢片111上的凹槽1111中。这样可以不用在硅钢片111上涂胶,磁极铁心11的压制过程更为简单。具体地,这里的多片硅钢片111可以分为多组,每组硅钢片111可以构成一个前面所说的铁心单元,这样在该装配方法中,将多个铁心单元排列成磁极铁心11可以包括:将每组硅钢片111叠放从而形成一个铁心单元,将多个铁心单元排列成磁极铁心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中,磁钢容纳件12具体可以为磁钢盒121。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磁极模块的装配方法可以用于装配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磁极模块。
下面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其包括转子支架2,在转子支架2上固定有多条定位键3,在每条定位键3上均连接有多个如上述实施例的磁极模块1,参见图1,在磁极模块1的磁极铁心11上设有与定位键3相配的定位键槽114,定位键槽114位于磁极铁心11的与磁钢容纳件12相对的一侧的中部位置,定位键3位于定位键槽11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可以承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极模块的优点,能够保障磁钢固定的长期可靠性,满足磁钢的固定要求。其采用定位键3连接磁极模块1,磁极模块1的磁极铁心11的定位键槽114开在磁极铁心11轭部的中部位置,使得转子的分瓣不再受磁钢固定的制约,利于转子的分瓣设计。同时,定位键槽114开在磁极铁心11轭部的中部位置,对转子磁路的影响非常小。具体地,每条定位键3可以通过多个定位螺栓31固定在转子支架2上。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转子可以是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外转子。
为了对磁钢进行散热,参见图1,进一步地,在磁极铁心11的与定位键槽114同侧的边角位置设有通风缺口115,参见图6和图7,相邻的定位键3上所连的磁极模块1的通风缺口115共同构成通风通道。这样磁极铁心11的边角位置处的通风缺口115构成的通风通道可以用来通风从而对磁钢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在保证磁钢性能及短路不失磁的前提下,可使磁钢的重量或内禀矫顽力降低,从而降低电机的磁钢成本。进一步优选地,连接在同一定位键3上的相邻的磁极模块1之间可以设有磁极间隔板4,磁极间隔板4连接在定位键3上,这样通风通道中的风可以从磁极间隔板4造成的磁极模块1之间的间隙中留出,带走磁钢的热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可满足大型永磁模块化电机的磁钢固定要求,解决了现有磁钢固定方式存在的长期可靠性较低、磁钢成品率低及磁钢加工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电机的长期可靠性,磁钢可以非常有效进行冷却从而使电机的磁钢成本降低,同时还可降低磁钢的涡流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极铁心,在所述磁极铁心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磁钢容纳件,在所述磁极铁心和所述磁钢容纳件之间设有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穿设在所述磁钢容纳件上,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部件埋设在所述磁极铁心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铁心包括多个铁心单元,在其中一部分铁心单元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开口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铁心单元中的设有开口槽的铁心单元为带开口槽铁心单元,所述多个铁心单元中的其他铁心单元为无开口槽铁心单元,每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均隔在两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之间或者每个无开口槽铁心单元均隔在两个带开口槽铁心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内六角螺栓,所述第二部件为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与所述开口槽的槽壁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容纳件为磁钢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子磁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磁钢之间、所述子磁钢与所述磁钢容纳件之间以及所述子磁钢与所述磁极铁心之间均设有磁钢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铁心包括多片硅钢片,在所述硅钢片的一个叠压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硅钢片的另一个叠压面上凸出而构成凸起,各硅钢片依次排列且前一片硅钢片上的所述凸起嵌在后一片硅钢片上的所述凹槽中。
10.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支架,在所述转子支架上固定有多条定位键,在每条所述定位键上均连接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磁极模块,在所述磁极模块的磁极铁心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键相配的定位键槽,所述定位键槽位于所述磁极铁心的与所述磁钢容纳件相对的一侧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键位于所述定位键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极铁心的与所述定位键槽同侧的边角位置设有通风缺口,相邻的定位键上所连的磁极模块的通风缺口共同构成通风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同一定位键上的相邻的磁极模块之间设有磁极间隔板,所述磁极间隔板连接在所述定位键上。
CN201420697526.5U 2014-11-19 2014-11-19 磁极模块和转子 Active CN204179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526.5U CN204179781U (zh) 2014-11-19 2014-11-19 磁极模块和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526.5U CN204179781U (zh) 2014-11-19 2014-11-19 磁极模块和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9781U true CN204179781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7526.5U Active CN204179781U (zh) 2014-11-19 2014-11-19 磁极模块和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97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225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极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和转子
EP3297129A1 (de) * 2016-09-14 2018-03-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225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极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和转子
CN104467225B (zh) * 2014-11-19 2017-09-12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的磁极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和转子
EP3297129A1 (de) * 2016-09-14 2018-03-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WO2018050318A1 (de) * 2016-09-14 2018-03-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KR20190040369A (ko) * 2016-09-14 2019-04-17 지멘스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회전하는 전기 기계의 회전자
KR102067406B1 (ko) 2016-09-14 2020-01-17 지멘스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회전하는 전기 기계의 회전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7225A (zh) 磁极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和转子
CN101656448B (zh)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关键制造工艺
CN105071571B (zh) 一种异形磁钢组件结构
CN104242504A (zh) 一种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104467229B (zh) 转子模块及其装配方法
CN204179781U (zh) 磁极模块和转子
CN105048676A (zh) 一种磁钢组件结构
CN202475062U (zh)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转子
CN203674830U (zh) 拼块式的内置磁钢切向充磁的无刷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CN104767305A (zh)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的转子
CN101626173A (zh) 一种永磁电机永磁体保护方式与固定装置
CN201789351U (zh) 隔爆型发电机永磁极转子
CN112186916A (zh) 一种齿部采用有取向硅钢材料的分块式定子铁心
CN201294414Y (zh) 永磁发电机转子
CN102347669A (zh) 一种有限转角力矩电动机及其制作方法
CN203911615U (zh) 永磁发电机转子及发电机
CN108847732A (zh) 一种电子水泵电机转子总成
CN211701634U (zh) 一种复合式永磁同步电机定子
CN202495817U (zh) 新型磁钢定位装置
CN212784937U (zh) 一种盘式电机用钕铁硼磁钢
CN203774892U (zh) 一种利用取向硅钢片制作的高效率电机定子
CN202145613U (zh) 一种微型无刷电机
CN204145110U (zh) 一种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220822721U (zh) 一种适用于螺杆压缩机用的4p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210985776U (zh) 一种定子分块齿的电机样机试制用绝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