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4720U -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 Google Patents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4720U
CN204174720U CN201420541595.7U CN201420541595U CN204174720U CN 204174720 U CN204174720 U CN 204174720U CN 201420541595 U CN201420541595 U CN 201420541595U CN 204174720 U CN204174720 U CN 204174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aid
sealing unit
support frame
actuated
serv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15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颖生
杨燕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NTOP FABRIC TECHNOLOGY DEVELO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NTOP FABRIC TECHNOLOGY DEVELO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NTOP FABRIC TECHNOLOGY DEVELO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15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4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4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47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有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所述浮体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浮体为框架形结构,浮体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所述密封膜被支撑骨架支撑并覆盖于浮体上。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形成独立设计的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成需要的密封罩,生产及安装都很方便,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轻整个密封罩的重量,结构轻巧、结实耐用,能够减少密封罩工作的功耗,还使密封罩的气量大大减少。

Description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准确地说是用于将污水池所产生废气进行处理的密封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民众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化,污染严重的诸如医药化工、造纸业与市政污水处理厂等距离市区越来越近。人们对健康环境的要求与呼声愈来愈高的同时,政府对相关产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气与污水治理十分重视,正逐步出台相关政策。
当前很多污水厂周边建有不少居民楼,集中处理污水的厂池原来都是裸露在外,一旦有风刮过,臭气就会随风飘散到居民楼内。
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污染一直是有关人员最头痛的问题,治理办法是有,可是大型池体(如沉淀池、污泥氧化沟、浓缩池、消化池)的气体收集是最难最大的问题,大跨度、腐蚀,寿命,耐久度。特别是一些沉淀池,不仅尺寸大(通常直径达到40~60m),普通加盖形式很难实现,或者实现后结构笨重,原有池体难于承受而无法实施(因为一些污水池设计建造时并未考虑这些荷载),而且由于有些污水池有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性进行检查和操作,如果采用普通方法加盖密封,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密封盖体内操作由于有毒废臭气的影响将十分危险,并且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在密封盖体内由于受腐蚀性废臭气的侵蚀,非常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专利公开号为CN2883527的专利申请公布了名称为“双膜法废臭气收集与处理装置”的一种双膜法废臭气收集与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收集罩、风机组件,所述收集罩包括钢构件和覆盖膜,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抽气管和风机,其还包括一生物挂膜脱臭设备,钢构件架设于污水池上,所述覆盖膜悬挂于钢构件的下方并罩于污水池的池口;所述抽气管的接于生物挂膜脱臭设备上的进气口,所述生物挂膜脱臭设备上的出气口连有排空管。该专利申请采用了抗腐蚀能力很强的氟碳纤膜把废臭气罩住,钢构件在外侧将氟碳纤膜悬吊,这样既发挥了氟碳纤膜的抗腐蚀性能,又从解决了钢构件与腐蚀性气体接触带来的腐蚀问题。然而,此种结构的问题在于除了进行废气收集外,还采用生物挂膜脱臭设备,增加了制作及使用成本,生物挂膜需要经常更换,使用不方便;而且在钢构件架上进行维护,有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再就是,通过钢构件悬吊氟碳纤膜,增加了设备的重量,不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该设备是固定的,无法配合其它设备进行污泥的搅拌。
申请人于2013年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专利申请201320098463.7,公开了一种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包括有钢架、抽气管、立面膜、覆盖膜、拉索、立柱、管道支撑架和环状钢轨;该密封罩的底部具有垂直设置的立柱,立柱立于污水池两侧,向上伸出;立柱上固定有管道支撑架,管道支撑架横跨污水池,原有污水池池体顶面设置有环状钢轨,环状钢轨上有承托着承重轮;钢外环支撑的立面膜沿着环状钢轨设置于承重轮的上部,承重轮安装于钢外环的下部,钢外环内支撑有立面膜,且立面膜上间隔设置有观察窗;钢外环的上部支撑有抽气管,抽气管的内侧伸出有向内向下弯折的抽气口,钢外环均匀向内设置有若干条钢索,钢索在污水池中心上方悬挂有钢内环。钢索分为承重索及反向索,反向索固定于钢内环和钢外环上,同时,一承重索也固定在钢内环和钢外环上,反向索一端固定在钢内环上部,另一端则固定在钢外环上部,承重索一端固定在钢内环下部,一端则固定在钢外环上部,承重索的下方设置密封膜。该结构针对国内众多的圆形污水处理池而设计,结合有刮泥机,能够实现对大尺寸池体进行加盖密封,还可以将所有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裸露在外,可以方便工人操作,并且可以延长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结构通过钢支撑架进行整体支撑,减轻了膜支撑结构的负担,然而需要一定跨度的钢支撑结构来支持密封膜,同时密封膜也要做得足够大,以覆盖整个污水池,这无疑会增加制作成本和难度,致使施工周期变长。而且,刮泥机在工作时,需要带动整个膜及膜的支撑结构进行选择,能耗大,不环保。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该密封单元及密封罩结构轻巧、结实耐用,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该密封单元及密封罩漂浮于水面上,能够随水旋转,重量轻,功耗小,经济安全,便于安装及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该密封单元及密封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安装方便快捷,便于组装,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现有各种领域的污水废气处理过程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有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所述浮体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浮体为框架形结构,浮体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所述密封膜被支撑骨架支撑并覆盖于浮体上。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形成独立设计的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成需要的密封罩,生产及安装都很方便,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轻整个密封罩的重量,结构轻巧、结实耐用,能够减少密封罩工作的功耗,还使密封罩的气量(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会对钢制件造成腐蚀;且密封罩内的操作环境不佳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密封罩内的气量越小越好)大大减少。
所述浮体,其为框架形结构,且所述浮体的水平横截面为扇形、梯形、三角形、四方形的任意一种。框架形结构,便于形成支撑骨架的支撑空间,也利于密封膜的铺设和密封。
所述浮体,其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道,以使相邻的密封单元之间通过抽气管道连通起来,便于进行抽气。
所述密封膜,其被支撑骨架撑呈拱形,密封膜的周边固定并密封于浮体上。
所述密封膜,覆盖于支撑骨架上,且其周边至少一个部位设置有漏水孔,以将雨水等外部积水排泄出去。
更进一步,所述漏水孔设置于浮体的框架上方,浮体的框架上设置有对应于漏水孔的流水孔,流水孔对应于漏水孔设置,以能够对密封膜进行密封。
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包括有立柱、集气管、抽气管、管道支架及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复数个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有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所述浮体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浮体为框架形结构,浮体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所述密封膜被支撑骨架支撑并覆盖于浮体上;所述密封单元环绕排列于抽气管下方,并与抽气管连通。抽气管,通常情况下与外接风机连接,在风机的带动下将盖体内的废臭气体输送到专业的除臭设备进行除臭减害处理。
所述密封单元,环绕于污水池中央排列,且每个密封罩至少包括一排密封单元。
所述密封单元,当存在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前后排列的密封单元通过抽气管道进行连通,以达到抽气的目的。
所述密封单元的密封膜,反吊于支撑骨架下方,同时相邻密封单元的密封膜连接于一起并密封起来,以使整个密封罩具有密闭性。
所述密封罩,相邻的密封单元之间设置有挂钩,以在组装时将密封单元连接起来。
所述密封膜,通常情况下,密封膜采用特殊的防腐表面处理,拉伸强度大,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组合,实现对污水池体加盖密封,对废臭气有效收集。
2、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巧,结实耐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所有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裸露在外,可以方便工人操作,并且可以延长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便于加工制作,组装方便,施工周期短,与普通加盖体相比,降低成本。
5、本实用新型能够浮于水面上,可以随水旋转,工作时可以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密封单元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密封单元中支撑骨架及密封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密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密封单元具体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另一种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密封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但应理解这些实例并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改变和改进以使其适合不同的使用情况,不同的条件。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密封单元中的浮体1,浮体1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通常为实心的聚苯乙烯泡沫制作,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塑料或塑胶制品,甚至可以采用中空结构的塑料或木材进行制作。浮体1通常为框架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浮体1的前端小,以靠近与密封罩的中间立柱,浮体1的后端11增大,以形成类似梯形的构造,便于各个密封单元进行拼接。一般来说,后端11都设置有抽气管道12,以与后面的密封单元进行衔接,在没有后面衔接的密封单元时,该抽气管道12可以不采用,或者将抽气管道12堵死,防止漏气。
结合图2所示,浮体1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2,密封膜3被支撑骨架2支撑并覆盖于浮体1上。密封膜3的周边恰好覆盖着浮体1的边缘,这样浮体1、支撑骨架2及密封膜3就形成独立设计的密封单元,其中密封膜3与浮体1之间通过密封胶33进行密封,使密封单元构成一个单独的密封体,如图3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密封单元组合成需要的密封罩,生产及安装都很方便,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轻整个密封罩的重量,结构轻巧、结实耐用,能够减少密封罩工作的功耗,还使密封罩的气量(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会对钢制件造成腐蚀;且密封罩内的操作环境不佳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密封罩内的气量越小越好)大大减少。
浮体1的框架形结构,便于形成支撑骨架2的支撑空间,也利于密封膜3的铺设和密封。为了使用和安装的需要,浮体可以设计成的水平横截面为扇形、梯形、三角形、四方形的任意一种。
密封膜3被支撑骨架撑呈拱形,密封膜3的周边固定并密封于浮体1上。同时,在密封膜3的周边至少一个部位设置有漏水孔31,以将雨水等外部积水排泄出去。
图3所示,该漏水孔31设置于浮体1的后端11上方,浮体的后端11上设置有对应于漏水孔31的流水孔13,流水孔13对应于漏水孔31设置,以能够对密封膜3进行密封。
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浮体1漂浮于水中,其上通过支撑骨架2反吊支撑有密封膜3(反吊,也就是在支撑骨架2的下方支撑密封膜3,以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对支撑骨架2的腐蚀),密封膜3的周边与浮体1的边缘密封在一起,形成一个浮动的密封单元。
浮体1也可以为扇形的框架结构,如图5所示,此时,浮体1的后端11及前端均为弧形,能够更有效地将复数该密封单元拼接成圆形结构,以满足现有的圆形污水池的处理需要。
当复数该密封单元构成密封罩的时候,如图6所示。该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包括有立柱、集气管、抽气管8、管道支架5及钢支架4,其中,钢支架4固定设置于污水池7的两侧,钢支架4上设置有管道支架5,管道支架5上支撑有集气管,集气管的下方接有抽气管8,抽气管8通常情况下与外接风机连接,在风机的带动下将盖体内的废臭气体输送到专业的除臭设备进行除臭减害处理。这些结构包括挂泥机6均与现有结构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密封罩包括有复数个密封单元,每个密封单元均具有浮体1、支撑骨架2及密封膜3。
上述密封单元,分两派排环绕于污水池中央排列,前面一排密封单元为10个,第二排密封单元为20个。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第三排密封单元,甚至更多的密封单元。前后排列的密封单元通过抽气管道12进行连通,以达到抽气的目的。
相邻密封单元的密封膜3通过接缝34密封在一起,以达到整体密封的效果。
而且,为了稳固相邻密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在相邻的密封单元之间设置挂钩,以在组装时将密封单元连接起来。
在第一排密封单元的前端,密封膜3上设置有抽气管接口32,以与抽气管8连通,进行抽气。这样,抽气管8可以将每个密封单元的内部空间通过抽气管道12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结构,由单独的密封单元构成密封罩,一的便于安装,可以将庞大的密封膜及支架设计成较小的密封单元进行加工,加工简单、速度快,安装也简便,在维护时,可针对具有问题的密封单元进行维修,维护方便。
同时,密封单元浮在污水池上,能够随水流转动,在挂泥机工作的时候,能够轻松地带动密封单元转动,电机功耗小,节约能源。
特别是浮体能够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不会被污水腐蚀,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有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所述浮体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浮体为框架形结构,浮体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所述密封膜被支撑骨架支撑并覆盖于浮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其为框架形结构,且所述浮体的水平横截面为扇形、梯形、三角形、四方形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其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其被支撑骨架撑呈拱形,密封膜的周边固定并密封于浮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覆盖于支撑骨架上,且其周边至少一个部位设置有漏水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设置于浮体的框架上方,浮体的框架上设置有对应于漏水孔的流水孔,流水孔对应于漏水孔设置。
7.一种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包括有立柱、集气管、抽气管、管道支架及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复数个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有浮体、支撑骨架及密封膜,所述浮体为轻于水的材料制作,浮体为框架形结构,浮体上固定有向上伸出的支撑骨架,所述密封膜被支撑骨架支撑并覆盖于浮体上;所述密封单元环绕排列于抽气管下方,并与抽气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环绕于污水池中央排列,且每个密封罩至少包括一排密封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当存在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前后排列的密封单元通过抽气管道进行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的密封膜,反吊于支撑骨架下方,同时相邻密封单元的密封膜连接于一起并密封起来,相邻的密封单元之间设置有挂钩。
CN201420541595.7U 2014-09-19 2014-09-19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4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1595.7U CN204174720U (zh) 2014-09-19 2014-09-19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1595.7U CN204174720U (zh) 2014-09-19 2014-09-19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4720U true CN204174720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15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4720U (zh) 2014-09-19 2014-09-19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4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7730A (zh) * 2017-07-21 2017-09-29 深圳市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大跨度污水池加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7730A (zh) * 2017-07-21 2017-09-29 深圳市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大跨度污水池加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3506B (zh) 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
CN203188356U (zh) 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
CN208965704U (zh) 用于大跨度池体的固定式覆盖膜结构
CN204174720U (zh)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CN204625209U (zh) 翻盖式污水池加盖膜密闭罩
CN206752650U (zh) 一种污水池浮顶加盖密封装置
CN205421514U (zh) 用于污水池处理的浮体膜结构
CN104314163B (zh) 组合装配式浮体随动污水池加盖膜密封单元及密封罩
CN205894266U (zh) 自由往返式污水池加盖膜密闭罩
CN204456416U (zh) 一种多功能预制泵站
CN204626631U (zh) 压缩式水平滑动污水池加盖膜密闭罩
CN102491531A (zh) 一种强化复氧的循环式排水管道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CN208965703U (zh) 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
CN207110012U (zh) 一种污水池反吊膜内置除臭系统节能节地系统
CN204001176U (zh) 用于吊索式污水池加盖膜的密封结构
CN206319398U (zh) 一种深基坑雨水调蓄池
CN203066147U (zh) 城镇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5904232U (zh) 一种沙滩油污污染净化处理系统
CN204174718U (zh) 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
CN104032825B (zh) 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
CN108824628A (zh) 一种节约空间的随动式反吊膜密封装置
CN110578367A (zh) 预制截流井
CN204626632U (zh) 卷帘式污水池加盖膜密闭罩
CN205894267U (zh) 推拉式密闭罩的对位装置
CN205894256U (zh) 一种用于污水池密闭罩的水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Pinghu Southern China city development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801-8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intop Fabric Technology Develop Co., Ltd.

Address before: Futian District East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33 jade Building No. 150 Fu 4 floor H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intop Fabric Technology Develo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