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7507U -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7507U
CN204167507U CN201420492014.5U CN201420492014U CN204167507U CN 204167507 U CN204167507 U CN 204167507U CN 201420492014 U CN201420492014 U CN 201420492014U CN 204167507 U CN204167507 U CN 204167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grounding
short
high voltage
axle sleeve
voltag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20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宁
谢剑翔
熊俊
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920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7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7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7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用于收放短路接地线,包括箱体、至少两个可导电的转筒及连接件,转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短路接地线可缠绕于所述转筒,连接件可电连接任意两个或多个所述转筒。上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短路接地线缠绕于所述转筒,并可随转筒的转动缠绕或释放,从而实现短路接地线的收放,收放线简单,不会出现多股裸铜线绞线的情况。转筒可导电,裸铜线缠绕于所述转筒,连接件连通多个转筒,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实现不同转筒之间的裸铜线的短接,提高了试验短路接线的速度,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减小了现场解线与接线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Description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短路试验,是指变压器一次侧加额定电压,二次侧由于事故原因在出线端子发生突然短路,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变压器各部分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使绕组发生畸形变成移位崩掉,也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并使绕组有烧毁的危险。因此,短路试验用于检测变压器的动、热稳定性,即检测绕组、引线、开关、套管和各种紧圈的机械强度,以及导线材料及外包绝缘材料的耐热程度。
目前,高压试验中常用裸铜线作为短路接地线使用,但收放线繁复,容易出现多股裸铜线绞线情况,尤其是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增加了现场接线及解线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高压试验短路接地线收放繁复,接线解线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收放线简单、可快速实现多点短接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一种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用于收放短路接地线,包括:
箱体;
至少两个可导电的转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短路接地线可缠绕于所述转筒;
连接件,可电连接任意两个或多个所述转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及至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转筒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引线孔,以使所述短路接地线引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筒包括筒体及转轴杆,所述筒体中空设置,所述转轴杆穿设于所述筒体,以使所述筒体随所述转轴杆转动,所述转轴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筒还包括边板,所述边板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并开设有过孔,所述转轴杆穿过所述过孔,并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侧板,所述转轴杆与所述过孔相匹配,以使所述筒体随所述转轴杆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筒还包括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及所述第二轴套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杆两端,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边板,所述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杆与所述第一轴套配合的端部突出所述第一轴套并弯折形成一握持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轴套相配合的侧板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转轴杆与所述第二轴套配合的一端突出所述第二轴套,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承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套距所述支承件的距离不小于1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转轴杆靠近所述第二轴套的端部,以防止所述转轴杆沿轴向移动脱离所述支承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另一侧板。
上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短路接地线缠绕于所述转筒,并可随转筒的转动缠绕或释放,从而实现短路接地线的收放,收放线简单,不会出现多股裸铜线绞线的情况。转筒可导电,裸铜线缠绕于所述转筒,连接件连通多个转筒,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实现不同转筒之间的裸铜线的短接,提高了试验短路接线的速度,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减小了现场解线与接线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4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包括箱体12、可导电的转筒14及连接件(图未示),所述转筒14至少为二个,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2,所述连接件可电连接其中任意两个或者多个所述转筒14。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短路插排,所述转筒14的数量为三个。
在高压短路试验中,常用的短路接地线为裸铜线,短路接地线缠绕于所述转筒14,并可随转筒14的转动缠绕或释放,从而实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线的收放,收放线简单,不会出现多股裸铜线绞线的情况。转筒14可导电,裸铜线缠绕于所述转筒14,连接件连通多个转筒14,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实现不同转筒14之间的裸铜线的短接,提高了试验短路接线的速度,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减少了现场解线与接线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箱体12包括底板122及至少两个侧板124,所述侧板124设置于所述底板122相对的两侧,所述转筒14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124。具体地,侧板124为四个,底板122呈矩形,底板122的两相对侧和两相对端各设置有一侧板124,转筒14转动连接于沿底板122长度方向的相对设置的两侧板124,转筒14沿底板12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沿底板122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124开设有多个引出短路接地线的引线孔126,箱体12内各转筒14上的短路接地线从引线孔126引出。
进一步地,各转筒14之间设置有间隔板(图未标)以区隔各转筒14。
可以理解,底板122与侧板124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或聚碳酸酯材料,能实现支承转筒14的目的即可。侧板124的数量也可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能实现转筒14可转动连接于侧板124,并便于操作转动的目的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筒14包括筒体142及转轴杆144,所述筒体142中空设置,转轴杆144穿设于所述筒体142内,以使所述筒体142随转轴杆144转动,所述转轴杆144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124转动连接。其中,筒体142及不转轴杆14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
具体地,转筒14还包括边板146,所述边板146设置于所述筒体142的两端,并开设有过孔,所述转轴杆144穿过所述过孔,转动连接于对应的侧板124。边板146的过孔与所述转轴杆144相匹配,以使用所述筒体142随所述转轴杆144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过孔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如此,转轴杆144转动时,可产生带动筒体142转动的转矩,使筒体142以转轴杆144为枢转轴转动,进而实现短路接地线的缠绕。
可以理解,所述转轴杆144也可与所述边板146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带动筒体142转动的目的。所述边板146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边板146的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转筒14还包括第一轴套1482及第二轴套1484,所述第一轴套1482及所述第二轴套1484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杆144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边板146,第一轴套1482及第二轴套1484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124。筒体142以及缠绕于筒体142上的裸铜线的重量承载于转轴杆144,转轴杆144与侧板124的配合处容易变形或折断失效,第一轴套1482及第二轴套1484的设置增加了转轴杆144的强度,使转轴杆144不易弯折或折断失效,增加了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的可靠性。
进一步,转轴杆144与第一轴套1482配合的端部突出所述第一轴套1482,形成一握持部1442,操作人员握持握持部1442转动转轴杆144从而实现短路接地线的收放,使用便利。
进一步,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还包括支承件16,所述支承件16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轴套1484相配合的侧板124远离所述筒体142的一侧,转轴杆144与所述第二轴套1484配合的一端突出所述第二轴套1484,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承件16。弯折形成的握持部1442使转轴杆144靠近第一轴套1482端部的重量增大,转轴杆144的重心偏向第二轴套1484的一侧,使第二轴套1484与侧板124的配合处发生磨损易发生卡死现象,转轴杆144在转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弯折或折断。支承件16的设置增加了转轴杆144突出第二轴套1484的长度,第二轴套1484的长度大于第一轴套1482的长度,则两边侧板124与第一轴套1482及第二轴套1484的配合处所承受力均衡,不易发生磨损或变形,转轴杆144也不易发生弯折或折断,增加了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的可靠性。
其中,第二轴套1484距所述支承件16的距离不小于1毫米。如此,可防止筒体142在转动过程中,第二轴套1484与支承件16摩擦,发生卡死现象。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还包括限位件18,所述限位件18安装于所述转轴杆144靠近所述第二轴套1484的端部,以防止所述转轴杆144沿轴向移动脱离所述支承件16。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8为开口销,所述转轴杆144的靠近所述第二轴套1484的端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销安装于所述开口。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还包括盖板17,所述盖板17一端通过铰链19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24中的其中一侧板124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24中的另一侧板124。具体地,盖板17为矩形,一端通过铰链19与靠近支承件16的侧板124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远离所述支承件16的侧板124。如此,通过盖板17将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遮封,可起到防雨、防止杂物落入的效果,提高了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盖板17活动连接于靠近第一轴套1482的侧板124的一端设置有锁扣13,盖板17通过所述锁扣13控制盖板17的开合。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为插排,所述转轴杆144的靠近所述第二轴套1484的端部开设有开口(图未示),插排插入所述开口,连通三个转筒14或其中任意两个,以实现不同转筒14间的裸铜线的短接,提高了试验短路接线的速度,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减小了现场解线与接线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插排指可插接于所述开口的元件,以实现电导通任意两个转筒14或多个转筒14的目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插排为两端开口的铜排,铜排的径向尺寸与所述转轴杆144的直径相配,铜排可套设于所述转轴杆144,当转轴杆144停止转动,铜排套设于需要电连接的转轴杆144,不仅起到了电导通的作用,还限位了所述转轴杆144,以防止转轴杆144在试验过程中转动,进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上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10,短路接地线缠绕于所述转筒14,并可随转筒14的转动缠绕或释放,从而实现短路接地线的收放,收放线简单,不会出现多股裸铜线绞线的情况。转筒14可导电,裸铜线缠绕于所述转筒14,连接件连通多个转筒14,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实现不同转筒14之间的裸铜线的短接,提高了试验短路接线的速度,在处理多点短路接地时,减小了现场解线与接线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用于收放短路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至少两个可导电的转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短路接地线可缠绕于所述转筒; 
连接件,可电连接任意两个或多个所述转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及至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转筒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引线孔,以使所述短路接地线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筒体及转轴杆,所述筒体中空设置,所述转轴杆穿设于所述筒体,以使所述筒体随所述转轴杆转动,所述转轴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还包括边板,所述边板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并开设有过孔,所述转轴杆穿过所述过孔,并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侧板,所述转轴杆与所述过孔相匹配,以使所述筒体随所述转轴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还包括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及所述第二轴套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杆两端,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边板,所述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杆与所述第一轴套配合的端部突出所述第一轴套并弯折形成一握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轴套相配 合的侧板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转轴杆与所述第二轴套配合的一端突出所述第二轴套,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承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套距所述支承件的距离不小于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转轴杆靠近所述第二轴套的端部,以防止所述转轴杆沿轴向移动脱离所述支承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另一侧板。 
CN201420492014.5U 2014-08-28 2014-08-28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Active CN204167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2014.5U CN204167507U (zh) 2014-08-28 2014-08-28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2014.5U CN204167507U (zh) 2014-08-28 2014-08-28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7507U true CN204167507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4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2014.5U Active CN204167507U (zh) 2014-08-28 2014-08-28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7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884A (zh) * 2014-08-28 2014-12-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884A (zh) * 2014-08-28 2014-12-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CN104241884B (zh) * 2014-08-28 2017-03-2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7507U (zh)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CN108922818A (zh) 隔离开关及电杆组件
CN20421489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电气试验短接线
CN104241884A (zh) 高压试验短路接地装置
CN101572357A (zh) 预知感应接地线
CN205397742U (zh) 一种自动收放线盘
CN201937078U (zh) 一种电源插头和插座
CN205429646U (zh) 空气型母线槽
CN103944094A (zh) 一种10kV手车开关柜母线静触头接地方法及专用接地装置
CN205355324U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CN203387028U (zh) 用于电流端子短接的短接装置
CN201387943Y (zh) 预知感应接地线
CN103808984A (zh) 一种用于高压试验的绝缘支架
CN107499755A (zh) 一种用于浮顶储罐的中低频雷电分流器
CN106966235B (zh) 一种收线轮
CN207732200U (zh) 一种高压电气用安全连接器
CN202183547U (zh) 组合式多功能电流短路装置
CN203219158U (zh) 电机绕线转子大电流引出装置
CN206609897U (zh) 变压器短路阻抗试验通用短接装置
CN106428915B (zh) 微机保护试验线集成箱
CN201966076U (zh) 用于无载分接开关的动触头
CN202712653U (zh) 一种可旋转式插座板
CN209723806U (zh) 一种配电网检修用接电杆
CN207651405U (zh) 用于气体绝缘高压设备的新型触头及其高压设备
CN204596657U (zh) 一种旁路负荷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