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7099U -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7099U
CN204157099U CN201420338091.5U CN201420338091U CN204157099U CN 204157099 U CN204157099 U CN 204157099U CN 201420338091 U CN201420338091 U CN 201420338091U CN 204157099 U CN204157099 U CN 204157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led
control circuit
output
led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80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IXIN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 YEL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 YELONG filed Critical HE YELONG
Priority to CN2014203380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7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7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709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0282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893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LED驱动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该电路包括:LED灯串控制电路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板以及驱动控制电路板,时序控制电路板包括:钳位电路,第一单片机,分压电路,复位电路;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多个LED驱动电路组,每一LED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串联的LED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对单片机接地端进行钳位以保证单片机能在24V电压下工作,并通过钳位后电压为后级驱动供电,实现数百颗灯串的驱动,大幅增加了驱动灯串的长度,实现长距离的LED灯串设计,并且灯串能够传递触发信号,使灯串在较多及较长的设计下也能共同受控以表现出整体一致的闪法,进一步提高产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驱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其亮度高、功耗低、寿命长在市场上替代传统光源的比例大幅增长,然而现有以单片机驱动的灯串,多因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耐压接近在5V低压,而无法在高压如24V供电压下工作,因此多以5V供电采取并联方式连接,例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中,控制器以及单片机IC1、单片机IC2的电源采取并联的方式与5V电源电压连接,由控制器的输出端OUTPUT发出码讯号D1,再由单片机IC1的输入端Din接收码讯号D1进行译码,再把码讯号D1复制为码讯号D2后通过输出端Do传给下一颗单片机IC2进行相同的译码及复制发码的动作。 
但是,由于单片机IC耐压均接近在5V,两颗单片机IC串接时会有传输电压过高导致串接下一级的单片机IC损坏,并且LED灯串所产生的电流很大,又同时受限于电源的输出电流能力及电线的耐电流数,从而会导致该架构并接LED数量被限制在25~50颗左右,无法再增加,因此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灯串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目前并联取电的LED灯串控制结构驱动LED数量少,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灯串设计 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板以及驱动控制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包括: 
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输入接口与第一电源电压连接; 
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电源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接地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接地端连接; 
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同时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和第二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接地;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一第一LED驱动电路组和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每一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或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均包括N个串联的所述LED驱动模块; 
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第一输入电压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连接,M-1个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均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第二输入电压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压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和M-1个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接地端同时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连接,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连接,第m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与第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所述LED驱动电路组中的第一个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与第n-1个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连接,第一个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第n个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第n-1个所述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接地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输出端; 
所述N、M均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所述m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自然数。 
近一步地,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多个接口通过四线扁平电缆连接。 
更近一步地,所述钳位电路包括: 
电阻R1、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二极管D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还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更近一步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 
电阻R2和电阻R3; 
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为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接地。 
更近一步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 
电阻R5、电阻R6以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 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出端。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MOS管,所述P型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型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P型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更近一步地,所述LED驱动模块包括: 
LED驱动芯片、第二单片机、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1; 
所述LED驱动芯片的电源端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连接,所述LED驱动芯片的多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多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一端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第一传输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还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出端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更近一步地,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交流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 
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受控整流器件D7、第四开关管、光耦、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堆以及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两交流输入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正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21接地,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正极输出端还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22接地,所 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第二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二线圈的异名端接地,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还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和所述变压器第一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同时与所述变压器第一线圈的异名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3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选择端与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与所述光耦接收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接收输出端接地,所述光耦发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第三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还通过所述电容C23接地,所述变压器第三线圈的异名端接地,所述光耦发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24的一端和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阳极同时接地,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控制端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 
更近一步地,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包括一晶振,所述晶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同时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LED灯串控制电路的LED灯串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单片机接地端进行钳位以保证单片机可以在较高的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下正常工作,并通过钳位后的单片机接地端为后级驱动供电,实现LED驱动模块先串联再并联的结构,可以轻易实现数百颗灯串的驱动,大幅增加了驱动灯串的长度,实现长距离的LED灯串设计,并且灯串能够传递触 发信号,使灯串在较多及较长的设计下也能共同受控以表现出整体一致的闪法,进一步提高产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源并接式灯串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AC-DC隔离式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单片机接地端进行钳位以保证单片机可以在24V的较高电压下正常工作,并通过钳位后的单片机接地端为后级驱动供电,实现LED驱动模块先串联再并联的结构,大幅增加了驱动灯串的长度,并且灯串能够传递触发信号,使灯串在较多及较长的设计下也能共同受控以表现出整体一致的闪法。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LED灯串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任何LED灯 串控制器中,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板1以及驱动控制电路板2; 
时序控制电路板1包括: 
钳位电路11,该钳位电路11的输入端为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输入接口与24V的第一直流电源电压连接; 
第一单片机MCU1,该第一单片机MCU1的电源端VDD与钳位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单片机MCU1的接地端GND与钳位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二输出端为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触发信号接口PDO; 
分压电路12,该分压电路12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接地端连接; 
复位电路13,该复位电路13的输入端与钳位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复位电路13的控制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复位电路13的输出端同时为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PV1+和第二电压输出接口PV2+; 
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接地接口PGND接地; 
驱动控制电路板2包括一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和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每一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或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均包括N个串联的LED驱动模块201; 
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的电源端为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第一输入电压接口PV1+与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PV1+连接,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的电源端均为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第二输入电压接口PV2+与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第二电压输出接口PV2+连接,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和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的接地端同时为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接地接口PGND与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接地接口PGND连接,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的控制端为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触发信号接口PDO与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触发信号接口PDO连接,第m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的控制端与第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LED驱动电路组中的第一个LED驱动模块201的电源端为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201的电源端与第n-1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接地端连接,第一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为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与第n-1个LED驱动模块201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接地端为LED驱动电路组的接地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201的输出端为LED驱动电路组的输出端; 
此处,N、M均为大于2的自然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自然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时序控制电路板1可以采用24V直流供电,通过钳位电路11将第一单片机MCU1的电源端电压钳位在大约5V左右,再通过分压电路12使第一单片机MCU1接地端GND的电位提高,从而控制复位电路13输出两个24V的电压为LED灯串供电。 
此处,复位电路13的输出电压为一种具有高低电平的方波信号,因此在灯串进行完一个完整的闪法周期结束后,通过方波的低电平产生一个的短时间断电,后续的LED驱动模块201可经由断电而复位,在于方波的高电平重新接受控制信号工作,有效避免了LED驱动模块闪法错乱,保证灯串闪法不会混乱。 
同时,由于第一单片机MCU1电位被垫高,因此可以由第二输出端IO2输出一种触发信号,通过该触发信号实现对多个LED驱动模块201的串联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LED驱动电路组21或第二LED驱动电路组22中的第一个LED驱动模块201在接收到24V的直流电压和控制信号后实现驱动控制,并且通过输出端重新输出一个触发信号,作为下一级LED驱动模块201的控制信号,而第一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接地端通过钳位会输出一个较高的电压用于作为后一级LED驱动模块201的电源,该接地端的电压一般比接收到的电源电压低4.8V左右,即LED驱动模块201内所需的驱动电压,因此,当输入电压为24V时,一个LED驱动电路组一般可以串联驱动五个LED。 
其中,前四个LED驱动模块201的接地端均为后一级LED驱动模块201 提供驱动电压,而第五个LED驱动模块201(或最后一个LED驱动模块)接地端则直接和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接地端相连,第五个LED驱动模块201(或最后一个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则向下一路LED驱动电路组中的第一个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输出一个触发信号。同时,将下一组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直接与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输入电压接口连接,将24V直流电压传给下一组LED驱动电路组,形成五个LED驱动模块串联成一个LED驱动电路组,再将多组LED驱动电路组并联的结构,从而适应于在24V的较高电压下实现LED灯串驱动。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钳位电路的输入端可以连接较高的直流电,例如24V、36V直流电压,也可以连接85V至265V之间的交流电,当钳位电路与交流电连接时,在交流电与钳位电路之间应当增加一电源转换电路,用于进行交流-直流转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单片机接地端进行钳位以保证单片机可以在较高的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下正常工作,并通过钳位后的单片机接地端为后级驱动供电,实现LED驱动模块先串联再并联的结构,可以轻易实现数百颗灯串的驱动,大幅增加了驱动灯串的长度,实现长距离的LED灯串设计,并且灯串能够传递触发信号,使灯串在较多及较长的设计下也能共同受控以表现出整体一致的闪法,进一步提高产品效果。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时序控制电路板1与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多个接口通过四线扁平电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达到上述四线控制电路,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采用四线扁平电缆将时序控制电路板1的第一输出电压接口PV1+、第二输出电压接口PV2+、触发信号接口PDO和接地接口PGND分别与驱动控制电路板2的第一输出电压接口PV1+、第二输出电压接口PV2+、触发信号接口PDO和 接地接口PGND一一对应连接。因此可以在批量生产加工时,使驱动控制电路板2能直接通过四线扁平电缆与时序控制电路板1相串接,从而实现简易生产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钳位电路11包括: 
电阻R1、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二极管D1; 
电阻R1的一端为钳位电路11的输入端同时与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1的一端还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为钳位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为钳位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分压电路12包括: 
电阻R2和电阻R3; 
电阻R2的一端为分压电路12的输入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接地。 
复位电路13包括: 
电阻R5、电阻R6以及第一开关管Q1; 
电阻R5的一端为复位电路13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为复位电路13的控制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为复位电路13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开关管Q1为P型MOS管或晶闸管,该P型MOS管的漏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P型MOS管的源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P型MOS管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Q1控制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钳位电路11的输入端为24V直流供电,通过基纳二极管D1使第一单片机MCU1的电源端电压钳位在5.1V,再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的压降使第一单片机MCU1接地端GND的电位提高,从而达到控 制第一开关管Q1使灯串供电。同时,由于第一单片机MCU1的接地端电位被垫高,因此可以直接通过触发信号接口PDO输出触发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该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晶振J1; 
第一晶振J1的一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三输出端IO3连接,第一晶振J1的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四输IO4出端同时接地。 
通过对第一单片机MCU1外接第一晶振J1可以使在多组第一单片机MCU1控制的灯串组合在一起时,由于第一晶振J1使第一MCU1的工作频率更准确,例如外接一个12MHz的晶振可使多组灯串在工作一整晚(12小时)复位时间的差异小于1秒,即可使所有灯串的闪法顺序及效果一致,而不会产生彼此间闪法顺序的混乱。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LED驱动模块201包括: 
红色LED发光芯片LED_R、绿色LED发光芯片LED_G、蓝色LED发光芯片LED_B、、第二单片机、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1; 
红色LED发光芯片LED_R、绿色LED发光芯片LED_G、蓝色LED发光芯片LED_B、的电源端同时为LED驱动模块201的电源端与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连接,红色LED发光芯片LED_R、绿色LED发光芯片LED_G、蓝色LED发光芯片LED_B、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多个输入端IO1、IO2、IO3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为LED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单片机的第五传输接口IO5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VDD还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为LED驱动模块201的接地端与第二单片机的接地端GND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IO4为LED驱动模块201的输出端。 
可以理解地,LED驱动模块201可以通过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 形式设置在驱动控制电路板2上,也可以集成后封装进LED灯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单片机MCU1的接地端电位被垫高,因此可以直接通过触发信号接口PDO输出触发信号,至灯串上串接的的第一组LED驱动电路组,而LED驱动电路组中的LED驱动模块201是由一颗第二单片机MCU2驱动LED驱动芯片,该LED驱动芯片通过基纳二极管D2将工作电压钳位在5V左右,并且通过电容C11耦合第一单片机MCU1发出的触发信号,由于该触发信号仅为一种跳变信号,因此可以通过电容C11驱动第二单片机MCU2控制LED驱动芯片驱动RGB LED的闪烁,同时再经由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经过串接的电容耦合至下一个LED驱动模块,经由重复的这种控制,以达到控制整条灯串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控制电路板2中的LED驱动模块结构,采取五组串联再多组并联,以适应24V供电的情况。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串控制电路中AC-DC隔离式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将该模块应用在交流电的环境中的需求,可以在钳位电路11与电源之间增加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具体可以采用AC-DC隔离式电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一电源转换模块14,该电源转换模块14的输入端与85V至285V之间的第二交流电源电压连接,电源转换模块14的输出端与钳位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转换模块14包括: 
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受控整流器件D7、第四开关管Q4、光耦U1、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堆UR1以及电源管理芯片IC3; 
第一整流桥堆UR1的两交流输入端为电源转换模块14的输入端,第一整 流桥堆UR1的直流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21接地,第一整流桥堆UR1的直流负极输出端接地,第一整流桥堆UR1的直流正极输出端还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管理芯片IC3的电源端VDD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IC3的电源端VDD还通过电容C22接地,电源管理芯片IC3的接地端GND接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变压器第二线圈L2的同名端连接,变压器第二线圈L2的异名端接地,电阻R21的一端还同时与二极管D5的阴极和变压器第一线圈L1的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同时与变压器第一线圈L1的异名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3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电源管理芯片IC3的控制端Gate连接,电源管理芯片IC3的选择端CS与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IC3的反馈端FE与光耦U1接收输入端连接,光耦U1接收输出端接地,光耦U1发射输入端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为电源转换模块14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与变压器第三线圈L3的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23接地,变压器第三线圈L3的异名端接地,光耦U1发射输出端同时与电容C24的一端和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阴极连接,电容C24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阳极同时接地,受控整流器件D7的控制端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整流桥堆UR1也可以采用四颗M7型高压整流管代替,或者采用功能相同的集成电路芯片代替。 
第四开关管Q4可以采用N型MOS管或者对应的晶闸管实现,该N型MOS管的漏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N型MOS管的源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N型MOS管的栅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受控整流器件D7可以采用431型稳压芯片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模块13为反驰式交流转直流电路,其中电阻R26、电阻R27将输出端电压分压后,利用光耦U1反馈到电源管理芯片IC3的反馈端FB作为回授讯号,再通过电源管理芯片IC3的选择端CS感测到第四开关管Q4的电流流过电阻R23的电压讯号,经由这两讯号比较使电路二次侧输出的电压值为:D7·[(R26/R27)+1],其中D7为受控整流器件D7(例如431型稳压芯片)的工作电压,R26、R27为电阻R26、电阻R27的阻值,例如,431型稳压芯片在供电后一直维持在2.5V左右的平衡电压,若将二次侧输出的电压设计为24V,需将电阻R26、电阻R27的分压阻值经由431型稳压芯片传回回授电压至电源管理芯片IC3,以使电源转换模块13输出为24V的直流电压为驱动控制电路板2供电。 
并且,该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也可以包括第一晶振J1; 
第一晶振J1的一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三输出端IO3连接,第一晶振J1的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MCU1的第四输IO4出端同时接地。 
通过对第一单片机MCU1外接第一晶振J1可以使在多组第一单片机MCU1控制的灯串组合在一起时,由于第一晶振J1使第一MCU1的工作频率更准确,例如外接一个12MHz的晶振可使多组灯串在工作一整晚(12小时)复位时间的差异小于1秒,即可使所有灯串的闪法顺序及效果一致,而不会产生彼此间闪法顺序的混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LED灯串控制电路的LED灯串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单片机接地端进行钳位以保证单片机可以在较高的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下正常工作,并通过钳位后的单片机接地端为后级驱动供电,实现LED驱动模块先串联再并联的结构,可以轻易实现数百颗灯串的驱动,大幅增加了驱动灯串的长度,实现长距离的LED灯串设计,并且灯串能够传递触发信号,使灯串在较多及较长的设计下也能共同受控以表现出整体一致的闪法,进一步提高产品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四线扁平电缆进行长远距离多颗数灯组连接的技术,简化及加快生产流程,打破目前市场单片机 灯串走线复杂不易生产、无法接多灯数拉长灯串距离等难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板以及驱动控制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包括:
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输入接口与第一电源电压连接;
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电源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接地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接地端连接;
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同时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和第二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接地;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一第一LED驱动电路组和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每一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或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均包括N个串联的所述LED驱动模块;
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第一输入电压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连接,M-1个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均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第二输入电压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压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和M-1个所述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接地端同时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接地接口连接,所述第一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为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的触发信号接口连接,第m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与第m-1个第二LED驱动电路组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所述LED驱动电路组中的第一个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电源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与第n-1个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连接,第一个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控制端,第n个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第n-1个所述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接地端,第N个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LED驱动电路组的输出端;
所述N、M均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所述m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的多个接口通过四线扁平电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电路包括:
电阻R1、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二极管D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还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为所述钳位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
电阻R2和电阻R3;
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为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
电阻R5、电阻R6以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为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MOS管,所述P型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型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P型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模块包括:
红色LED发光芯片、绿色LED发光芯片、蓝色LED发光芯片、第二单片机、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1;
所述红色LED发光芯片、所述绿色LED发光芯片、所述蓝色LED发光芯片的电源端同时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红色LED发光芯片、所述绿色LED发光芯片、所述蓝色LED发光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多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一端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第五传输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还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交流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
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受控整流器件D7、第四开关管、光耦、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堆以及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两交流输入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正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21接地,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直流正极输出端还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22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第二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二线圈的异名端接地,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还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和所述变压器第一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同时与所述变压器第一线圈的异名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3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选择端与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与所述光耦接收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接收输出端接地,所述光耦发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第三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还通过所述电容C23接地,所述变压器第三线圈的异名端接地,所述光耦发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24的一端和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阳极同时接地,所述受控整流器件D7的控制端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串控制电路还包括一晶振,所述晶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同时接地。
10.一种LED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串控制器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灯串控制电路。
CN201420338091.5U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7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091.5U CN204157099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PCT/CN2015/080282 WO2015196893A1 (zh) 2014-06-23 2015-05-29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091.5U CN204157099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7099U true CN204157099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1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809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7099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7099U (zh)
WO (1) WO201519689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757A (zh) * 2015-08-03 2015-11-18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196894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深圳彩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
WO2015196893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深圳彩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CN109799328A (zh) * 2018-12-07 2019-05-24 上海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控制的样本温育装置
CN112566311A (zh) * 2020-12-01 2021-03-26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线性led驱动控制方法及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9471B (zh) * 2018-03-28 2023-04-1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方波振荡器演示电路
CN113645732B (zh) * 2020-05-11 2024-02-09 安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组发光二极管灯串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4578739A (zh) * 2022-03-15 2022-06-03 湖南省通达文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交流电波谷能量的直流稳压电路及工作方法
CN116390289B (zh) * 2023-05-23 2023-07-28 深圳锐盟半导体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及led照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35136A (ja) * 2008-12-03 2010-06-17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Led点灯装置
CN101801128B (zh) * 2010-01-21 2013-10-09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挥标识灯及其led控制电路
CN201667747U (zh) * 2010-01-29 2010-12-08 株洲耀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led路灯驱动电路
CN202183892U (zh) * 2010-10-12 2012-04-04 技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单电感器多led灯串的驱动器
CN103857106B (zh) * 2012-11-29 2016-05-18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4157099U (zh) * 2014-06-23 2015-02-11 何业龙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6894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深圳彩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
WO2015196893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深圳彩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CN105072757A (zh) * 2015-08-03 2015-11-18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72757B (zh) * 2015-08-03 2018-06-15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9328A (zh) * 2018-12-07 2019-05-24 上海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控制的样本温育装置
CN109799328B (zh) * 2018-12-07 2024-04-26 上海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控制的样本温育装置
CN112566311A (zh) * 2020-12-01 2021-03-26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线性led驱动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2566311B (zh) * 2020-12-01 2022-01-25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线性led驱动控制方法及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893A1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7099U (zh) 一种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控制器
CN204157098U (zh) 一种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
CN101833929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单串led灯管推挽式直流高压驱动电路
CN101657057B (zh) Led电源电路
CN105592603B (zh) 于发光二极管群组中消除暗区的方法及发光二极管灯
CN103889111B (zh) 一种双电压运行的线性恒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2612235B (zh) 一种含多级恒流驱动电路的led照明装置
CN201657400U (zh) 一种led调光控制器
CN102781146B (zh) 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1841950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及led光源
CN104427699B (zh) Led信号灯及其led驱动电路
CN106954315A (zh) 一种串并联led灯条网络的驱动电源和电视机
CN105307315A (zh) 一种彩色led灯串驱动电路及led灯串
CN107197569A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保护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02711337B (zh) Led驱动系统
CN204377212U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CN203757483U (zh) 一种自适应led筒灯
CN103220856A (zh) 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2018810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
CN202435643U (zh) 一种led灯
CN206097870U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4135789A (zh) 一种原边控制的led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
CN209345423U (zh) 多路调光驱动系统
CN203775453U (zh) 一种解决高压线性驱动频闪的电路
CN203827587U (zh) 一种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CAIXINZH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E YELONG

Effective date: 201507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eng Zhongquan

Inventor before: Yu Shure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U SHUREN TO: CENG ZHONGQ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5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4, Lane 3, Yong Xiang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AIXINZ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374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eiliu City, Sha Po Cun Da Po Wai Town Bridge No. 27

Patentee before: He Yel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