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1475U - 一种发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1475U
CN204141475U CN201420197595.XU CN201420197595U CN204141475U CN 204141475 U CN204141475 U CN 204141475U CN 201420197595 U CN201420197595 U CN 201420197595U CN 204141475 U CN204141475 U CN 204141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ing circui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group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75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胜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975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1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1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1475U/zh
Priority to US14/691,578 priority patent/US20150296918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3/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 A43B3/3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 A43B3/36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with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模组,包含有一发光元件组;以及一控制模组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其中,当该控制模组受一外力时,该控制模组依该预定排序切换至下一闪烁模式,并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下一闪烁模式发光;而当该控制模组受外力时,该控制模组切换至该闪烁循环之一第一闪烁模式,并重新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一闪烁模式发光能够利用控制器感应一外力,藉以控制数个发光元件以一闪烁循环依序于第一闪烁模式、第二闪烁模式以及第三闪烁模式之间进行切换闪烁,藉以增进发光模组的发光丰富性,同时发光模组的控制模组以一紧密而简洁的方式结合,故能节省空间并提供发光或照明的功能,藉以解决习知技术的缺失。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模组,并且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控制模组透过感测一外力以进行闪烁,于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进行切换进,而控制发光元件组来进行一相对应闪烁的发光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照明设备中,并且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由于发光二极体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与耐碰撞等优点,使得发光二极体受到国内外众多厂商的注目及广泛使用。 
为了增加动感以及美感,习知技术会在运动鞋、休闲鞋等鞋子上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发光体,其中又以儿童脚上穿的鞋子为最常见。由其在夜晚时,在路上看到行人脚上闪烁着的灯光,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各种发光体发光均需要电能,习知技术经常可以见到在鞋子上设置可发光的装置藉以增强鞋子的美感。为了使发光效果更加地绚烂,通常会采用触发开关以作为产品中的控制开关,在震动时能够触发以启动闪烁。 
由于传统的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通常包含有数个发光元件,例如灯泡、冷发光元件或发光二极体等。而这些发光元件大多会耦接至电路板及开关。其中,开关用以控制这些发光元件闪烁或发光时的闪烁或发光顺序,藉以使得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能够具备不同的功能。举例而言,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能够透过这些发光元件在夜间产生具有不同情境变化的照明或作为身分辨识以及安全防护的用途。 
然而,习知的发光装置的数个发光单元虽然能够任意排列或装设于预先设定的单一图案上,然而该数个发光单元通常只能以预设的单一种顺序控制开启或关闭,往往显得相当单调,无法吸引使用者及周遭其他人的注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模组,能够利用控制器感应一外力,藉以控制数个发光元件以一闪烁循环依序于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之间进行切换闪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以及 
一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设置有N个依一预定排序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的闪烁电路、且受外力切换闪烁电路的控制模组。 
其中,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来回闪电路,该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该抖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来回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来回闪程序,而该来回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再以该指定方向的反向分别闪烁一次的电路。 
其中,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该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该抖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该全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 
其中,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一跑马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跑马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跑马闪程序,而该跑马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以一来回非单向性闪烁;该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该全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 
其中,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二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二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流星闪电路,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流星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流星闪程序,该流星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发光并且依序地调整该发光元件组的亮度。 
其中,该控制模组包含有: 
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应的第二表面以及一侧表面; 
一控制晶片,耦接并固定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以为控制; 
一供电模组,耦接并固定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以及 
一震动感应元件,耦接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并固设于该电路板的该侧表 面处。 
其中,该电路板具有一舌部,该舌部自该电路板的该侧表面往外延伸而成以供该震动感应元件耦接。 
其中,该震动感应元件的厚度较该电路板的厚度为大,该供电模组的厚度及该电路板的厚度的和大于该震动感应元件的厚度。 
还公开了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以及 
一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发光且该N个闪烁电路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N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的控制模组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且N大于等于3; 
其中,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x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x-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x闪烁电路,且x小于或等于N。 
其中,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终止该第(x-1)闪烁电路,并直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以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其中,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接续以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其中,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切换至该第x闪烁电路,并于受一第(x+1)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还公开了一种发光模组,其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 
一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发光的控制模组,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以及 
一选择开关耦接该控制模组; 
其中,当使用者触发启动该选择开关时,该控制模组自该N个闪烁电路中挑选出x种闪烁电路并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x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x与N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N; 
其中,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y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y-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y闪烁电路使该发光元件组发光,且y小于或等于x;且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x+1)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一闪烁电路发光。 
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模组能够利用控制器感应一外力,藉以控制数个发光元件以一闪烁循环依序于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之间进行切换闪烁,藉以增进发光模组的发光丰富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的控制模组以一紧密而简洁的方式结合,故能节省空间并提供发光或 照明的功能,藉以解决习知技术的缺失。 
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并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新型专利。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图2B: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下视示意图。 
图2C: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表面的示意图。 
图2D: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另一侧表面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经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A至图5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 
图6A至图6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 
图7A至图7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 
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的波形图。 
图9A至图9G: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闪烁电路的波形图。 
图10:绘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嵌入于鞋子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发光模组。首先,请参阅图1、图2A及图2B,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2B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下视示意图。发光模组1能够被嵌入于一物件内以与其连动并发光。 
于实际应用中,发光模组1能够嵌入的该物件可以是鞋子、衣着、手提包、背包、帽子或任何其他可供嵌入的物体,如图10所示的将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嵌入于鞋子4内的示意图,即为一例。如图10所示,复发光元件组10被设置于鞋底40 的鞋根部位42,而防水外壳30及其内部的各元件则设置于鞋子4的背面部位44。当穿着鞋子4的使用者行走或跑步时,控制模组感测一外力以驱动发光元件组10进行闪烁。并且,当该使用者于夜间行走或跑步时,发光元件组10能提供安全的照明。 
于本例中,发光模组1包含有一发光元件组10、一控制模组20以及一防水外壳(Water-Proof Enclosure)30。 
以下将先对控制模组20的组成进行说明,于本例中,控制模组20包含有一电路板22、一控制晶片24、一供电模组26以及一震动感应元件28。前述的控制晶片24得指一单晶片,供电模组26则得指一顶、底表面分别为正负极的薄型电池,而电路板22则指一双面电路板。 
更明确的说,于本例中的电路板22具有一第一表面224、一相对应的第二表面226、一侧表面228以及一舌部229。舌部229自电路板22的侧表面228往外延伸而成。而第一表面224则耦接并固定有一控制晶片24。同时,电路板22的第二表面226设置有一供电模组26,供电模组26以一电极262耦接并固定于电路板22的第二表面226。 
另一方面,于本例中,震动感应元件28自一电极进入并穿透第二表面226后自第一表面224穿出以与该第一表面224处的电路相耦接,藉此,震动感应元件28亦被固设于电路板22的侧表面228处且其端面与舌部229的侧面相互对应。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发光元件组10,其包含有数个发光元件,于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L1~L6能够是具有各种可视光波长的发光二极体,如红、蓝、绿、黄等颜色,即为其例。而发光元件L1~L6各别透过导线222耦接至电路板22。于本例中,发光元件组10具有六个发光元件,惟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发光元件的数量能够视情况以进行适当地调整数量。为易于办识,特将数个发光元件分别为发光元件依其所处位置由一端至另一端设定为L1~L6。而在应用时,发光元件组10与电路板22的控制晶片24耦接以受该控制晶片24的控制取得来自供电模组26所提供的电能以为预定电路的闪烁。 
再者,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外壳30,防水外壳30用以密封电路板22、控制晶片24、供电模组26、震动感应元件28以及发光元件组10各导线222与该电路板22连接的一端,以确保发光模组1的控制模组20不受潮、不易氧化或脏污,并且因此能延长发光模组1的使用寿命。而于本实施例中,防水外壳30为一体成型(One piece formed)的透明外壳,于实际应用中,防水外壳30的材质能够一压克力、树脂或透明塑胶材质制成的透明外壳,惟不以透明为限,其亦得以其他具有颜色的材料为取代。 
此外,请再参阅图1及图2C及图2D,图2C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表面的示意图,图2D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另 一侧表面的示意图。由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观的,震动感应元件28的厚度H28较电路板22的厚度H22为大,而供电模组26的厚度H26及电路板22的厚度H22的和大于震动感应元件28的厚度H28。 
另外,请参阅图3,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经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如图3所示,发光模组1包含有发光元件组10、控制模组20,而发光元件组10中的发光元件L1~L6耦接至控制模组20,其中,控制模组20中又得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241、一第二闪烁电路242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243。 
其中,第一闪烁电路241、第二闪烁电路242以及第三闪烁电路243依一指定顺序排列,当控制模组20中的震动感应元件28用以感测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模组20的控制晶片24接收控制信号,控制模组20中的控制晶片24根据控制信号依序于第一闪烁电路241、第二闪烁电路242以及第三闪烁电路243之间进行切换进而控制发光元件组10来进行一相对应的闪烁,其中,第一闪烁电路241、第二闪烁电路242以及第三闪烁电路243形成于控制晶片24中。 
接着,请参阅图4,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1的电路板22上,符号P1~P6分别代表发光元件L1~L6的接点P1~P6,符号VSS代表电源负极,符号OS即代表震动感应元件,符号TEST则为电路内部测试端,符号VDD代表电源正极,符号OSCI代表振荡输入端,符号OSCO代表振荡输出端,符号ROSC则代表外接振荡电阻,符号SELECT代表选择开关。 
其中,外接振荡电阻ROSC耦接于振荡输入端OSCI及振荡输出端OSCO之间,用以加快发光模组1内置的闪烁频率。当震动感应元件OS感应到物件的动作产生控制信号时,控制模组会根据控制信号依序于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之间进行切换进而控制发光元件L1~L6来进行一相对应的闪烁。 
接着,请先参阅图5A、图5B以及图5C。图5A至图5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其中,于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来回闪电路。而于实施例中,时间轴上的符号代表时间区间的数量,于实际应用时,每个时间区间为0.1秒,亦即时间区间的标示为10的时候,其历时约为一秒。惟时间区间的长短并不以此为限,创作者得按其需要自由设定其时间区间的长短,如0.05秒或是0.2秒等,均得为之,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多加限制。此外,于实施例中,纵轴的符号0代表发光元件L1~L6为没有发光(或未通电)的状态,而符号1代表发光元件L1~L6为发光(或已通电)的状态,需注意的是,其仅用于代表各元件的开、关,而其亮度是否相同,则非为其所问。 
更明确的说,当控制模组20感测到一外力时,其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 号,控制模组20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启动抖闪电路,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如图5A所示者,即为一例。于本例中,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在每两时间区间内进行两次亮灭的闪烁。 
再者,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时,其将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来切换至顺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于本例中,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 
接着,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时,其将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进行一来回闪电路,来回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来回闪程序,而来回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再以指定方向的反向分别闪烁一次的电路,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C所示,来回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接着再反向由发光元件L6~L1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惟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抖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抖闪程序,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来回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来回闪程序。 
再者,请先参阅图6A、图6B以及图6C。图6A至图6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其中,于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 
首先,控制模组会感测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一抖闪电路,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一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在每二时间区间内进行两次亮灭的闪烁,惟不以此为限。 
再者,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时,其将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顺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一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惟不以此为限。 
接着,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时,其将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全闪电路,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全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全闪程 序指发光元件L1~L6在每二时间区间内同时进行一次亮灭的闪烁,惟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抖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抖闪程序,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全闪电路包含有数个全闪程序。 
接着,请先参阅图7A、图7B以及图7C。图7A至图7C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的波形图,其中,于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一跑马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 
首先,当控制模组感测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一顺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一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一秒的发光,惟不以此为限。 
再者,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一跑马闪电路,跑马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跑马闪程序,而跑马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以一来回非单向性闪烁,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一跑马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3~L4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接着再返回由L2、L5~L6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为一时间区间的发光,惟不以此为限。 
接着,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一全闪电路,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全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全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6在每2时间区间内同时进行并启动一次亮灭的闪烁,惟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跑马电路包含有数个跑马程序,全闪电路包含有数个全闪程序。 
接着,请先参阅图8以及图9A至图9G。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闪烁电路的波形图。图9A至图9G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组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闪烁电路的波形图。其中,于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闪烁电路以及第二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流星闪电路。 
首先,当控制模组感测一外力以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一顺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一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4个别依序进行长度一秒的发光,惟不以此为限,且本实用新型并不以发光元件L1~L4为限,于实际应用中亦可以为数个发光元件,如L1~L6。 
再者,当控制模组感测另一外力时,其将产生一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组根据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并启动流星闪电路,流星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流星闪程序,而流星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发光并且依序地调整发光元件组的亮度,而于本实施例中,如图9A至图9G所示,一流星闪程序指发光元件L1~L4个别依序进行发光并且依序地调整发光元件L1~L4的亮度,惟本实用新型并不以发光元件L1~L4为限,于实际应用中亦可以为数个发光元件,如L1~L6。首先,于本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发光元件L1先以100%的亮度发光。接着,如图9B所示,发光元件L1调整其发光亮度至60%的亮度,并且发光元件L2以100%的亮度发光。接着,如图9C所示,发光元件L1及L2个别调整其发光亮度至20及60%的亮度,并且发光元件L3以100%的亮度发光。接着,如图9D所示,发光元件L1熄灭,并且发光元件L2及L3个别调整其发光亮度至20及60%的亮度,并且发光元件L4以100%的亮度发光。接着,如图9E所示,发光元件L2熄灭,并且发光元件L3及L4个别调整其发光亮度至20及60%的亮度。接着,如图9F所示,发光元件L3熄灭,并且发光元件L4调整其发光亮度至20%的亮度。接着,如图9G所示,发光元件L4熄灭。 
此外,依序由图9A至图9G,每一张图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时间区间。于实际应用时,每个时间区间为0.1秒,亦即由图9A至图9G共历时约为0.6秒。惟时间区间的长短并不以此为限,创作者得按其需要自由设定其时间区间的长短,如0.05秒或是0.2秒等,均得为的,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多加限制。于实际应用中,顺闪电路得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流星闪电路得包含有数个流星闪程序。 
此外,本实用新型包含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于本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1至图4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发光元件组以及一控制模组。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组耦接,控制模组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发光元件组发光,N个闪烁电路依一预定排序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其中,当控制模组受一外力时,控制模组依预定排序切换至下一闪烁电路,并控制发光元件组依据下一闪烁电路发光。而当控制模组受一第(N+1)次外力时,控制模组切换至闪烁循环的一第一闪烁电路,并重新控制发光元件组依据第一闪烁电路发光。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来回闪电路,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来回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来回闪程序,而来回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 分别闪烁一次再以指定方向的反向分别闪烁一次的电路。于实际应用中,抖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抖闪程序,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来回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来回闪程序。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6A、图6B以及图6C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抖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全闪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于实际应用中,抖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抖闪程序,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全闪电路包含有数个全闪程序。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一跑马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跑马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跑马闪程序,而跑马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以一来回非单向性闪烁;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全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于实际应用中,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跑马闪电路包含有数个跑马闪程序,全闪电路包含有数个全闪程序。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8、图9A至图9G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二闪烁电路,第一闪烁电路以及第二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流星闪电路,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顺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流星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流星闪程序,流星闪程序指发光元件组依指定方向分别发光并且依序地调整发光元件组的亮度。于实际应用中,顺闪电路包含有数个顺闪程序,流星闪电路包含有数个流星闪程序。 
此外,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发光模组,于本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1至图4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发光元件组以及一控制模组。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组耦接,控制模组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发光元件组发光,N个闪烁电路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N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且N大于等于3。其中,当控制模组受一第x次外力时,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x-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x闪 烁电路,且x小于或等于N。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受第x次外力且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控制模组终止第(x-1)闪烁电路,并直接控制发光元件组以第x闪烁电路闪烁。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受第x次外力且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控制模组使发光元件组依据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接续以第x闪烁电路闪烁。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受第x次外力且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控制模组使发光元件组依据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切换至第x闪烁电路,并于受一第(x+1)次外力时控制模组使发光元件组依据第x闪烁电路闪烁。 
此外,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发光模组,于本实施例中,由于闪烁电路与闪烁电路实施例相似,如图1至图4所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进一步绘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一种发光模组,其包含有一发光元件组、一控制模组以及一选择开关。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组耦接,控制模组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发光元件组发光。选择开关耦接控制模组。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透明外壳上设置一按钮藉以控制选择开关的启动与否(未绘示于图中),惟控制选择开关的启动不以在透明外壳上设置按钮的创作为限。 
其中,当使用者触发启动选择开关时,控制模组自N个闪烁电路中挑选出x种闪烁电路并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x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x与N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N。 
其中当控制模组受一第y次外力时,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y-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y闪烁电路使发光元件组发光,且y小于或等于x;且当控制模组受一第(x+1)次外力时,控制模组控制发光元件组依据第一闪烁电路发光。 
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模组能够利用控制器感应一外力,藉以控制数个发光元件以一闪烁循环依序于第一闪烁电路、第二闪烁电路以及第三闪烁电路之间进行切换闪烁,藉以增进发光模组的发光丰富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的控制模组以一紧密而简洁的方式结合,故能节省空间并提供发光或照明的功能,藉以解决习知技术的缺失。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3)

1.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以及 
一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设置有N个依一预定排序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的闪烁电路、且受外力切换闪烁电路的控制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来回闪电路,该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该抖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来回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来回闪程序,而该来回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再以该指定方向的反向分别闪烁一次的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抖闪电路、一顺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该抖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抖闪程序,该抖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数次;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而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该全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一第二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三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该第二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三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一跑马闪电路以及一全闪电路,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跑马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跑马闪程序,而该跑马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以一来回非单向性闪烁;该全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全闪程序,而该全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同时闪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N个闪烁电路包含有一第一闪烁电路以及一第二闪烁电路,该第一闪烁电路以及该第二闪烁电路分别为一顺闪电路以及一流星闪电路,该顺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顺闪程序,该顺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一指定方向分别闪烁一次;该流星闪电路包含有至少一流星闪程序,该流星闪程序指该发光元件组依该指定方向分别发光并且依序地调整该发光元件组的亮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组包含有: 
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应的第二表面以及一侧表面; 
一控制晶片,耦接并固定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以为控制; 
一供电模组,耦接并固定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以及 
一震动感应元件,耦接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并固设于该电路板的该侧表面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具有一舌部,该舌部自该电路板的该侧表面往外延伸而成以供该震动感应元件耦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震动感应元件的厚度较该电路板的厚度为大,该供电模组的厚度及该电路板的厚度的和大于该震动感应元件的厚度。 
9.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以及 
一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发光且该N个闪烁电路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N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的控制模组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且N大于等于3; 
其中,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x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x-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x闪烁电路,且x小于或等于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终止该第(x-1)闪烁电路,并直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以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接续以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受该第x次外力且该第(x-1)闪烁电路尚未结束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1)闪烁电路闪烁完成后切换至该第x闪烁电路,并于受一第(x+1)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使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x闪烁电路闪烁。 
13.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发光元件组; 
一设置有N个闪烁电路以控制该发光元件组发光的控制模组,与该发光元件组耦接;以及 
一选择开关耦接该控制模组; 
其中,当使用者触发启动该选择开关时,该控制模组自该N个闪烁电路中挑选出x种闪烁电路并由一第一闪烁电路至一第x闪烁电路排列以组成有一闪烁循环,x与N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N; 
其中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y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由一第(y-1)闪烁电路切换至一第y闪烁电路使该发光元件组发光,且y小于或等于x;且当该控制模组受一第(x+1)次外力时,该控制模组控制该发光元件组依据该第一闪烁电路发光。 
CN201420197595.XU 2014-04-22 2014-04-22 一种发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7595.XU CN204141475U (zh) 2014-04-22 2014-04-22 一种发光模组
US14/691,578 US20150296918A1 (en) 2014-04-22 2015-04-21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shoe embedd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7595.XU CN204141475U (zh) 2014-04-22 2014-04-22 一种发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1475U true CN204141475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759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475U (zh) 2014-04-22 2014-04-22 一种发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96918A1 (zh)
CN (1) CN2041414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664A1 (zh) * 2018-09-25 2020-04-02 福建省亿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523A (en) * 1994-04-12 1999-02-02 Chien; Tseng-Lu Shoe with an EL light strip
US5813148A (en) * 1996-04-08 1998-09-29 Guerra; Rafael J. Footwear with optical fiber illuminating display areas and control module
US6906472B2 (en) * 2002-09-04 2005-06-14 Cheerine Development (Hong Kong) Ltd. Articles with flashing lights
US20070028486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Montanya Phelps & Phelps, Inc. Footwear with an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US20070124848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Ayodeji Faniran Spinner shoe
US7153043B1 (en) * 2006-01-19 2006-12-26 Fiberxon, Inc. Optical transceiver having improv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641220B1 (en) * 2013-07-01 2014-02-04 Fujian Yibao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ed footwea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664A1 (zh) * 2018-09-25 2020-04-02 福建省亿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96918A1 (en)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9913B2 (en) Multifunctional shoe flashing device
US6764193B1 (en) Full-color shoe light device
CN204420921U (zh) 发光模组与发光鞋
CN201623899U (zh)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US20160058102A1 (en) Luminous shoe
WO2020063664A1 (zh) 一种灯带电路
US20080130269A1 (en) Circui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evices in a Sequence
CN204141475U (zh) 一种发光模组
CN206880175U (zh) 一种新型光纤鞋
CN201973648U (zh) 一种无级调节色温的led面板灯
CN204026504U (zh) 多灯芯摇摆电子蜡烛
CN204104951U (zh) 发光鞋
CN202907812U (zh) 发光衣服
US9861156B2 (en) Circuit device for luminous shoe
US20040130887A1 (en) Shoe light device with multiple color variations
CN212344107U (zh) 一种可调节发光色彩led鞋灯
CN206504300U (zh) 一种人体感应led灯具
CN201139068Y (zh) 发光衣服
CN206949669U (zh) 一种带有led灯的袖扣
CN202774297U (zh) 发光腰带
CN104489995A (zh) 运动充电夜间照明鞋
CN203467009U (zh) 一种发光座椅
CN203986442U (zh) 具有外部发光功能的徽章
CN102287762A (zh) 一种电子蜡烛
JP3096006U (ja) 靴ランプ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