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899U -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 Google Patents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3899U
CN201623899U CN2010201280064U CN201020128006U CN201623899U CN 201623899 U CN201623899 U CN 201623899U CN 2010201280064 U CN2010201280064 U CN 2010201280064U CN 201020128006 U CN201020128006 U CN 201020128006U CN 201623899 U CN201623899 U CN 20162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uminous
order
period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8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胜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28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3899U/zh
Priority to US13/046,393 priority patent/US8643293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能嵌入物件中,电路元件包含多个发光元件、致动开关、控制器及选择器。致动开关感应物件的第一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多个发光元件于第一周期内依照第一顺序及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于第一周期之后,致动开关感应物件的第二动作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器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多个发光元件于第二周期内依照第一顺序及第二闪烁频率发光。选择器产生选择信号,控制器根据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的数目。

Description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circuitdevice),并且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透过可程式化设计的方式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以不同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夜间照明设备提供人类得以在夜间仍延续白天的活动,这也使得各家厂商不断地开发出符合生活与提升生活的各种照明设备,例如家用的台灯、装饰灯或是各种交通号志灯。由于科技持续地进步,这些照明设备不仅可以提供传统的照明功能之外,还能够透过不同颜色的灯光点缀住家或街道以增添其色彩及节庆的气氛,因此,这些照明设备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者,近年来,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照明设备中,并且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由于发光二极体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与耐碰撞等优点,使得发光二极体受到国内外众多厂商的注目及广泛使用。
由于传统的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通常包含有多个发光元件,例如灯泡、发光二极体或冷发光元件等。而这些发光元件大多会耦接至电路板及开关。其中,开关用以控制这些发光单元闪烁或发光时的闪烁或发光顺序,藉以使得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能够具备不同的功能。举例而言,发光装置或照明装置可透过这些发光单元在夜间产生具有不同情境变化的照明或作为身分辨识及安全防护的用途。
举例来说,上述类似的发光元件的应用已揭露于美国专利公告号5,709,464中,该专利揭露一种传统发光装置,同时包含一开关耦接数个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体),用以控制或驱动该等发光单元产生闪烁及/或发光顺序。
然而,上述的发光装置的该等发光单元虽然可以任意排列或装设于预先设定的单一图案,但该等发光单元通常只能以预设的单一种顺序控制开启或关闭,往往显得相当单调,无法吸引使用者及周遭其他人的注意。
再者,虽然采用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装置已较传统的发光装置来得省电,但由于该等发光二极体的发光顺序均已固定,无法进一步因应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情境变化,所以即使在光线相当充足或是需要保持黑暗的环境下,该等发光二极体仍会依照原来的发光顺序发光,反而造成使用者及他人的不便及困扰,并且不符合节能省电的环保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所导致的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该电路元件能够透过可程式化设计的方式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以不同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并且可进一步依照使用者对于不同情境的需求分别控制该等发光元件中部分的发光元件依照发光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藉以增进该等发光二极体的发光丰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用以嵌入一物件内,该电路元件包含:
多个发光元件;
一用以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一动作而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的致动开关;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致动开关及该多个发光元件,用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一周期内依照一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于该第一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二动作而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二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一第二闪烁频率发光,该第二闪烁频率异于该第一闪烁频率,于该第二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三动作而产生一第三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两两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组于一第三周期内依照一第二顺序及一第三闪烁频率发光,进一步于该第三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该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至该控制器,用以产生一选择信号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的数目;
其中,于该第一周期、该第二周期及该第三周期内,该致动开关即使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亦不起任何作用。
其中,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该第一顺序指依序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第一发光元件、一第二发光元件、一第三发光元件、一第四发光元件、一第五发光元件及一第六发光元件发光。
其中,于该第三周期内,该第二顺序指依序由该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一第一发光元件组、一第二发光元件组及一第三发光元件组发光。
其中,于该第三周期内,该第一发光元件组、该第二发光元件组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组依序以渐亮或渐暗的方式发光。
其中,该第三周期包含多个时间区段,该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该第一发光元件组、该第二发光元件组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发光元件组于该多个时间区段中的至少一时间区段内发光。
其中,于该第三周期之后,当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四动作时,该致动开关再次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该第一闪烁频率发光。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振荡输入端、一振荡输出端及一外接振荡电阻,该外接振荡电阻耦接于该振荡输入端及该振荡输出端之间以加快该电路元件内置的闪烁频率。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电源开关,当该电源开关开启时,该电路元件上电而不工作,直至该控制器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发光进行闪烁。
还公开了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用以嵌入一物件内,该电路元件包含:
多个发光元件;
一用以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的致动开关;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致动开关及该多个发光元件,用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一周期内依照一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于该第一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二周期内依照该第二顺序及一第二闪烁频率发光,该第二闪烁频率异于该第一闪烁频率,于该第二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两两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组于一第三周期内依照一第三顺序及一第三闪烁频率发光;以及
一选择器选择性地耦接至该多个发光元件,该选择器依据多个发光元件耦接至该选择器的状态,产生一选择信号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的数目;
其中,于该第一周期、该第二周期及该第三周期内,该致动开关即使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亦不起任何作用。
其中,当任一发光元件电连接至该选择器时,该控制器控制该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不发光。
其中,进一步该控制器控制该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于该第三周期内依据该第三顺序及该第三闪烁频率发光。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路元件由于能够透过可程式化设计的方式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以不同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并且可进一步依照使用者对于不同情境的需求分别控制该等发光元件中部分的发光元件依照发光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藉以增进该等发光二极体的发光丰富性,并且该电路元件紧密而简洁的,故能以节省能源的方式提供强力的照明,进而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以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潮流趋势。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创作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元件的立体图。
图2绘示该电路元件的功能方块图。
图3绘示该电路元件的接脚及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E分别绘示分段发光的发光元件L1~L6于不同段的周期内所具备的不同发光状态的波形图。
图5A至图5E分别绘示分段发光的发光元件L1、L3及L5于不同段的周期内所具备的不同发光状态的波形图。
图6及图7分别绘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元件嵌入于鞋子及帽子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路元件。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元件的立体图。电路元件1能够嵌入一物件(未绘示于图1中)内,并且电路元件1包含发光元件L1~L6、致动开关(motion-actuated switch)13、控制器(controller)15、电源17及防水外壳(water-proof enclosure)19。于实际应用中,发光元件L1~L6可以是红光发光二极体、蓝光发光二极体、绿光发光二极体、黄光发光二极体或任何其它适合的发光二极体,并无一定的限制。
如图1所示,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设置于封装体1126内而形成第一发光元件组112,并透过导线组1128耦接至控制器15;第三发光元件L3与第四发光元件L4设置于封装体1146内而形成第二发光元件组114,并透过导线组1128耦接至控制器15;第五发光元件L5与第六发光元件L6设置于封装体1166内而形成第三发光元件组116,并透过导线组1128耦接至控制器15。至于第一发光元件组112、第二发光元件组114及第三发光元件组116则合称为发光元件组11。
此外,防水外壳19包含塑胶容器194以及与塑胶容器194结合的塑胶上盖19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外壳19嵌入该物件中,用以密封致动开关13、控制器15、电池17与导线组1128的第一端,以确保电路元件1不受潮、不易氧化或脏污,并且因此能延长电路元件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防水外壳19可藉由超音波(supersonic wave)或雷射光(laser)融合塑胶容器194及塑胶上盖192而形成。此外,于实际应用中,防水外壳19也可以树脂(resin)或塑胶(plastic)藉由射出成形(injection molding)而形成。
于此实施例中,电源17用以提供电路元件1所需的电力。实际上,假设第一发光元件组112中的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分别为丨红光发光二极体及丨蓝光发光二极体,则电源17至少需包含二个3V的锂电池串联,因此共可提供6V以上的电压,并且该串联锂电池的正极耦接至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正极端。此一设计由于蓝光发光二极体需要较大的电压才能趋动其发光。
假设第一发光元件组112中的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分别为一红光发光二极体及一绿光发光二极体,则电源17至少需包含一个3V的锂电池,并且该3V锂电池的正极耦接至第一发光元件L1与第二发光元件L2的正极端。此一设计由于红光发光二极体以及绿光发光二极体所需的驱动电压较低,因此仅需3V的锂电池即已足够驱动其发光。
请参照图2,图2绘示电路元件1的功能方块图。如图2所示,电路元件1包含有致动开关13、选择器(selector)12及调节器(regulator)18,并且致动开关13、选择器12及调节器18均耦接至控制器15。于此实施例中,致动开关13用以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一动作而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致使发光元件L1~L6于一第一周期内依照一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
于该第一周期之后,致动开关13亦会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二动作而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器15将会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一第二周期内发光。于该第一周期及该第二周期内,亦即发光元件L1~L6发光时,致动开关13即使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亦不会起任何作用。依此类推,藉由该物件的多次动作,控制器15即可分段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不同周期内发光。
于实际应用中,该第二周期的时间长度可以等于该第一周期的时间长度,亦可不同于该第一周期的时间长度,端视实际需求而定。此外,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元件L1~L6可依照该第一顺序及一第二闪烁频率发光,其中该第二闪烁频率异于该第一闪烁频率,举例而言,该第一闪烁频率及该第二闪烁频率可分别是22Hz及5Hz,亦即该第一闪烁频率快于该第二闪烁频率,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发光元件L1~L6亦可依照一第二顺序及该第一闪烁频率发光,其中该第二顺序异于该第一顺序,举例而言,该第一顺序可以是发光元件L1、L2、L3、L4、L5至L6,而该第二顺序可以是发光元件L1、L3、L5、L2、L4至L6,但不以此为限。
至于选择器12为用以供使用者产生一选择信号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再根据该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发光元件L1~L6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的数目。举例而言,当使用者第一次按压选择器12时,选择器12将会传送第一选择信号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可根据第一选择信号控制发光元件L1~L6中仅有发光元件L1及L2于该第一周期内发光;当使用者第二次按压选择器12时,选择器12将会传送第二选择信号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可根据第二选择信号控制发光元件L1~L6于该第二周期内全部都发光,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调节器18用以产生一调节信号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将会根据该调节信号选择性地调节发光元件L1~L6发光的周期、顺序或闪烁频率,但不以此为限。实际上,调节器18可以是手动开关、感光开关、压力感应开关、声音感应开关或其他任何型式的调节装置,并无一定的限制。
接下来,将就电路元件的接脚及应用电路进行介绍。如图3所示,于电路元件的基板上,符号L1~L6分别代表LED元件L1~L6的输出端,VSS代表电源负极,OS即代表致动开关13,TEST则为电路内部测试端,VDD代表电源正极,OSCI代表振荡输入端,OSCO代表振荡输出端,ROSC则代表外接振荡电阻,ON/OFF代表电源开关,SEL则代表选择器12。于一实施例中,当L1~L6的任一输出端(也可以说是L1~L6的发光元件)与SEL电连接或短路时,对应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或该第二周期则不会发光,例如,当L1与SEL电连接时,对应L1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则不会发光,但其他对应L2~L6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仍依据原先设定的发光顺序和频率产生闪烁,易言的,控制器15将对应L1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不被致能,但对应L2~L6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仍被致能。
于另一实施粒中,致动开关13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致使发光元件L1~L6于第一周期依照第一顺序及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之后致动开关13又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又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致使发光元件L1~L6于第二周期依照第二顺序及第二闪烁频率发光;第三次致动开关13又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仍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致使发光元件L1~L6于第三周期依照第三顺序及第三闪烁频率发光;如果致动开关13又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则重复回到第一次状态,控制器15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致使发光元件L1~L6于第一周期依照原先第一顺序及第一闪烁频率发光。而于本实施粒中,当L1~L6的任一输出端与SEL电连接或短路时,对应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则不会发光,可是于第三周期时则不受影响,例如,当L1与SEL电连接时,对应L1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则不会发光,但其他对应L2~L6的发光元件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仍依据原先设定的发光顺序和频率产生闪烁;但是于第三周期时L1~L6的发光元件仍可以依照第三顺序及第三闪烁频率发光。
其中,外接振荡电阻ROSC耦接于振荡输入端OSCI及振荡输出端OSCO之间,用以加快电路元件内置的闪烁频率。值得注意的是,当电路元件的电源开关ON/OFF开启时,电路元件上电而不工作,LED元件L1~L6并不会因而开始发光进行闪烁,而是当致动开关OS感应到物件的动作而产生控制信号时,控制器才会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开始发光进行闪烁。
接着,将以一实例就电路元件1控制发光元件L1~L6分六段发光的情形进行说明。请参照图4A至图4E,图4A至图4E分别绘示分段发光的发光元件L1~L6于不同段的周期内所具备的不同发光状态的波形图。
如图4A所示,当致动开关13感应该物件的第一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一周期内以图4A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并且闪烁频率为22Hz而第一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7秒,此即为发光元件L1~L6的第一段发光。于第一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第二动作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二周期内亦以图4A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但闪烁频率变慢为5Hz而第二周期的时间长度亦为1.7秒,此即为发光元件L1~L6的第二段发光。
接着,于第二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第三动作而产生第三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三周期内以图4B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亦即于时间区段t1内仅有发光元件L1及L2以渐暗的方式发光;于时间区段t2内仅有发光元件L3及L4以渐暗的方式发光;于时间区段t3内仅有发光元件L5及L6以渐暗的方式发光;于时间区段t4内发光元件L1~L4持续发光且发光元件L5及L6以渐暗的方式发光;于时间区段t5内发光元件L1及L2持续发光且发光元件L3及L4以渐暗的方式发光,发光元件L5及L6则不发光;至于在时间区段t6内发光元件L1及L2以渐暗的方式发光,发光元件L3~L6则不发光。
接着,于第三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第四动作而产生第四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四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四周期内以图4C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并且第四周期的时间长度与第三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4C所示,于时间区段t1内,发光元件L1及L2以渐亮的方式发光,而发光元件L3~L6则不发光;于时间区段t2内,发光元件L3及L4以渐亮的方式发光且发光元件L1及L2持续发光,发光元件L5及L6则不发光;于时间区段t3内,发光元件L1~L4均持续发光,而发光元件L5及L6则以渐亮的方式发光;于时间区段t4内,发光元件L1及L2以渐暗的方式发光,而发光元件L3~L6则持续发光;于时间区段t5内,发光元件L3及L4以渐暗的方式发光且发光元件L5及L6持续发光,而发光元件L1及L2则不发光;于时间区段t6内,发光元件L5及L6以渐暗的方式发光,发光元件L1~L4则不发光。
接着,于第四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第五动作而产生第五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五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五周期内以图4D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并且第五周期的时间长度与第三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同理,于第五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第六动作而产生第六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六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六周期内以图4E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并且第六周期的时间长度与第三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比较图4D及图4E可知,图4D中的每一个时间区段内最多均只有一个发光元件组(例如L1及L2、L3及L4、L5及L6)发光,然而,图4E中的某些时间区段内均同时有两个发光元件组发光,藉以产生不一样的闪烁视觉效果。
此外,于实际应用中,该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红光发光二极体、一绿光发光二极体及一蓝光发光二极体可封装为一发光元件组,并且由该控制器控制该红光发光二极体、该绿光发光二极体及该蓝光发光二极体于该第一周期内同时发光,藉以产生混光的效果。
于此实施例中,由于控制器15亦可根据选择器12所产生的一选择信号控制发光元件L1~L6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因此,假设控制器15控制发光元件L1~L6中仅有发光元件L1、L3及L5发光,其发光情形的波形图即如图5A至图5E所示,于此不另行赘述。此外,发光元件L1~L6每一循环的分段发光的段数以及每一段发光周期的时间长度均可依照实际需求而改变,并不以此实施例为限。
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当致动开关13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一周期内以图4A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并且闪烁频率为22Hz而第一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7秒,此即为发光元件L1~L6的第一段发光。于第一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二周期内亦以图4A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但闪烁频率变慢为5Hz而第二周期的时间长度亦为1.7秒,此即为发光元件L1~L6的第二段发光。接着,于第二周期之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将会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L1~L6于第三周期内以图4B~E中的一种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其可以是预先存图4B~E中的一种发光顺序与波型于控制器15中,亦可以由控制器15自图4B~E中任选一种。之后,于当致动开关13又再次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器15又重新依据上述以图4A的发光顺序依序发光,但闪烁频率变慢为5Hz,依此类推。
于实际应用中,上述的该物件可以是鞋子、衣着、手提包、背包、帽子或任何其他可供嵌入的物体,图6及图7即分别绘示将电路元件嵌入于鞋子3及帽子5内的示意图,但不以此为限。如图6所示,发光元件组11被设置于鞋底32的鞋根部位322,而防水外壳19及其内部的各元件则设置于鞋子3的背面部位34。当穿着鞋子3的使用者行走或跑步时,电路元件的动作致动开关可触发控制器,以驱动发光元件组11发光。并且,当该使用者于夜间行走或跑步时,发光元件组11能提供强烈且安全的照明。
如图7所示,发光元件组11设置于帽子5的正面52,而防水外壳19及其内部的各元件则设置于帽子5的顶部54。当戴着帽子5的使用者行进时,电路元件的动作致动开关可触发控制器,以驱动发光元件组11发光。由上述例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元件能够轻易地应用于任何需要的物件上,提供足够且醒目的照明,以增进安全或乐趣。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路元件由于能够透过可程式化设计的方式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以不同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并且可进一步依照使用者对于不同情境的需求分别控制该等发光元件中部分的发光元件依照发光顺序及闪烁频率分段依序发光,藉以增进该等发光二极体的发光丰富性,并且该电路元件紧密而简洁的,故能以节省能源的方式提供强力的照明,进而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以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潮流趋势。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2)

1.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用以嵌入一物件内,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元件包含:
多个发光元件;
一用以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一动作而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的致动开关;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致动开关及该多个发光元件,用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一周期内依照一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于该第一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二动作而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二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一第二闪烁频率发光,该第二闪烁频率异于该第一闪烁频率,于该第二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三动作而产生一第三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两两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组于一第三周期内依照一第二顺序及一第三闪烁频率发光,进一步于该第三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该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至该控制器,用以产生一选择信号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的数目;
其中,于该第一周期、该第二周期及该第三周期内,该致动开关即使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亦不起任何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该第一顺序指依序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第一发光元件、一第二发光元件、一第三发光元件、一第四发光元件、一第五发光元件及一第六发光元件发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三周期内,该第二顺序指依序由该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一第一发光元件组、一第二发光元件组及一第三发光元件组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三周期内,该第一发光元件组、该第二发光元件组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组依序以渐亮或渐暗的方式发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周期包含多个时间区段,该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该第一发光元件组、该第二发光元件组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发光元件组于该多个时间区段中的至少一时间区段内发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三周期之后,当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一第四动作时,该致动开关再次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该第一闪烁频率发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振荡输入端、一振荡输出端及一外接振荡电阻,该外接振荡电阻耦接于该振荡输入端及该振荡输出端之间以加快该电路元件内置的闪烁频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电源开关,当该电源开关开启时,该电路元件上电而不工作,直至该控制器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发光进行闪烁。
9.一种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用以嵌入一物件内,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元件包含:
多个发光元件;
一用以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的致动开关;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致动开关及该多个发光元件,用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一周期内依照一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于该第一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一第二周期内依照该第二顺序及一第二闪烁频率发光,该第二闪烁频率异于该第一闪烁频率,于该第二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由该多个发光元件两两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组于一第三周期内依照一第三顺序及一第三闪烁频率发光;以及
一选择器选择性地耦接至该多个发光元件,该选择器依据多个发光元件耦接至该选择器的状态,产生一选择信号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选择信号选择性地控制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发光的数目;
其中,于该第一周期、该第二周期及该第三周期内,该致动开关即使感应到该物件的动作亦不起任何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当任一发光元件电连接至该选择器时,该控制器控制该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与该第二周期内不发光。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该控制器控制该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于该第三周期内依据该第三顺序及该第三闪烁频率发光。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该第三周期之后,该致动开关感应该物件的动作而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该多个发光元件于该第一周期内依照该第一顺序及一第一闪烁频率发光。
CN2010201280064U 2010-03-11 2010-03-11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80064U CN201623899U (zh) 2010-03-11 2010-03-11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US13/046,393 US8643293B2 (en) 2010-03-11 2011-03-11 Circui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evices in a seque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80064U CN201623899U (zh) 2010-03-11 2010-03-11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3899U true CN201623899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800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3899U (zh) 2010-03-11 2010-03-11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643293B2 (zh)
CN (1) CN20162389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2361B2 (en) * 2010-11-15 2018-07-03 Adl, Inc. Multi-spectral variable focus illuminator
US11754271B2 (en) 2013-07-01 2023-09-12 Fujian Yibao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ed footwear
US8641220B1 (en) 2013-07-01 2014-02-04 Fujian Yibao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ed footwear
CN203435191U (zh) * 2013-07-29 2014-02-12 曾胜克 发光模组
CN204761782U (zh) * 2015-06-25 2015-11-11 曾胜克 一种发光模组
TWM540966U (zh) * 2016-12-05 2017-05-01 Paragon Semiconductor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用於提供閃爍光源的發光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9088A (en) * 1997-06-27 1999-06-01 East Asia Services Ltd. Motion activated illuminating footwear and light module therefor with sequential oscillating lights
JP4422832B2 (ja) * 1999-11-05 2010-02-24 アビックス株式会社 Led電灯
US6789913B2 (en) * 2002-06-18 2004-09-14 Meng Pi Wei Multifunctional shoe flashing device
US7255468B2 (en) * 2004-05-20 2007-08-14 Jonathan Capriola Illuminated shoes and illuminated fashion accessories
US7204045B2 (en) * 2005-02-09 2007-04-17 Ching-Hui Lee Shoe having light emitting function
US7207688B2 (en) * 2005-08-18 2007-04-24 Wong Wai Yuen Interactive shoe light device
CA2549686A1 (en) * 2006-06-07 2007-12-07 Rallye Footwear Inc. Motion activated and selective light circuit
CN101800499B (zh) * 2009-02-06 2012-07-04 曾胜克 一种可穿戴物品以及用于该可穿戴物品的发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1353A1 (en) 2011-09-15
US8643293B2 (en) 2014-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3899U (zh) 用以控制多个发光元件依序发光的电路元件
CN101358719A (zh) 发光二极管灯源及照明系统
CN104470159A (zh) Led照明系统
CN104411044A (zh) 编码分组智能遥控灯电路
CN202014402U (zh) 发光二级管调光装置、灯具和调光系统
WO2020063664A1 (zh) 一种灯带电路
CN101329030A (zh) Led发光装置及其发光控制方法
CN203279244U (zh) 可遥控吊灯
CN201973648U (zh) 一种无级调节色温的led面板灯
CN103511843B (zh) 钓鱼灯
CN207491270U (zh) Led灯控制电路及led灯
CN103363431A (zh) Led灯的全彩调节方法及全彩led灯
CN200993821Y (zh) 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
CN202195410U (zh) 感应太阳能草坪灯
CN105208714B (zh) 照明装置
CN203632904U (zh) Led装饰灯
CN104489993A (zh) 夜间智能感应运动充电鞋
CN204306116U (zh) 运动充电夜间照明鞋
CN2932993Y (zh) 集鱼灯
CN204362346U (zh) 照明控制装置和具有助眠模式的灯具
CN201297597Y (zh) 一种电子蜡烛
CN202334987U (zh) 电池升压供电的灯饰
CN204141475U (zh) 一种发光模组
CN102612200B (zh) 电池升压供电的灯饰
CN102278620A (zh) 可控制照明亮度之led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