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5954U - 一种握力式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握力式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5954U
CN204135954U CN201420480611.6U CN201420480611U CN204135954U CN 204135954 U CN204135954 U CN 204135954U CN 201420480611 U CN201420480611 U CN 201420480611U CN 204135954 U CN204135954 U CN 204135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handle
hole
nut
regular hexag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06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祖祥
郭南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4806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5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5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59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力式扳手,包含棘爪手柄、外壳手柄、棘轮;所述棘轮设置在外壳手柄中;所述棘爪手柄与外壳手柄相对设置,且棘爪手柄与外壳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棘爪手柄上设置有棘爪;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棘轮的外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安装螺母的孔;当握下棘轮手柄,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啮合,此时即可对螺母进行拧松或拧紧;当松开棘轮手柄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脱离,此时可使棘爪手柄复位,而螺母不动;本实用新型能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

Description

一种握力式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扳手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的握力式扳手,且其可以通过安装不同的扳手头,实现安装或拆卸不同大小的螺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扳手有很多种,如中国专利:一种扳手,申请号201220180239.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弧形扳手本体,所述弧形扳手本体具有工作端和握持部,所述工作端设有正多边形通孔,但其也有以下缺陷:1.在安装或拆卸时扳手转动到一定位置时,需要重新取出重新安装才能继续工作;2.其扳手通过自身转动,带动螺母转动,在狭小的空间使用不方便;3.一个扳手只能安装或拆卸同一种规格的螺母,使用效率不高,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的握力式扳手,且其可以通过安装不同的扳手头,实现安装或拆卸不同大小的螺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的握力式扳手,且其可以通过安装不同的扳手头,实现安装或拆卸不同大小的螺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握力式扳手,包含棘爪手柄、外壳手柄、棘轮、同步轮、壳盖、小滑动轴承、大滑动轴承;所述棘爪手柄,包含第一柄杆、圆形头部;所述圆形头部设置在第一柄杆的一端;所述圆形头部上设置有长条通孔,所述第一柄杆上,靠近圆形头部处设置有棘爪;所述棘轮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形凸台;所述第二圆形凸台上设置有正六边形凸台;所述棘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长条通孔可旋转地套设置在第二圆形凸台上;所述棘轮外圈的棘齿与棘爪啮合;所述同步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正六边形通孔;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通孔安装在正六边形凸台上;所述同步轮的外端面中心设置有第一正六边形孔;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可用来安装需要拧松的螺母;所述棘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也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的螺母;所述壳盖的一端中心线上有不封闭的第一圆环凸台,所述小滑动轴承的外圈安装在第一圆环凸台内表面,所述小滑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同步轮的外圈上;所述外壳手柄,包含第二柄杆、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第二柄杆的一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阶梯孔和一缺口;所述第一圆环凸台放置在外壳阶梯孔的大孔内,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大滑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棘轮无棘齿的一端外圈上,外圈安装在大孔内;所述第一圆环凸台和大滑动轴承相临近的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的缺口大小相等且对应,安装时,棘爪手柄穿过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的缺口组合而成的组合缺口,以方便棘爪手柄在组合缺口内转动;所述第一柄杆与第二柄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当握下棘轮手柄,长条通孔的上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接触,使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啮合;当松开棘轮手柄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长条通孔的下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接触,使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脱离。 
优选的,为能适用于拧紧或拧松各种规格的螺母,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或内六角沉孔内安装有扳手头;所述扳手头上设置有第三正六角形孔;所述第三正六角形孔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或拧松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的六个侧面还分别开有相同高度且首尾相连的凹槽;所述扳手头上设置有弹簧销;所述扳手头上的弹簧销能卡在凹槽里,使得扳手头在工作时不会脱落,也方便更换。 
优选的,所述扳手头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大小相等,在同一中心线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当扳手和螺母有效地接触后,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
    2、可以再狭小的空间使用,提高了扳手的可操作性;
    3、通过安装不同的扳手头,可以安装或拆卸不同大小的螺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棘爪手柄和棘轮组合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棘爪手柄、棘轮和同步轮组合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安装扳手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扳手头弹簧销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的棘爪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钉;2、壳盖;21、第一圆环凸台;3、棘爪手柄;31、长条通孔;32、棘爪;4、弹簧;5、外壳手柄;51、大孔;6、小滑动轴承;7、棘轮;71、槽;72、正六边形凸台;73、第一通孔;74、第二圆形凸台;8、大滑动轴承;9、同步轮;91、第一正六边形孔;92、凹槽;93、第二正六边形通孔;10、扳手头;101、弹簧销;102、第二通孔;103、第三正六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握力式扳手,包含棘爪手柄3、外壳手柄5、棘轮7、同步轮9、壳盖2、小滑动轴承6、大滑动轴承8;所述棘爪手柄3,包含第一柄杆、圆形头部;所述圆形头部设置在第一柄杆的一端;所述圆形头部上设置有长条通孔31,所述第一柄杆上,靠近圆形头部处设置有棘爪32;所述棘轮7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形凸台74;所述第二圆形凸台74上设置有正六边形凸台72;所述棘轮7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73。所述长条通孔31可旋转地套设置在第二圆形凸台74上;所述棘轮7外圈的棘齿与棘爪啮合;所述棘轮7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如附图3所示;所述同步轮9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正六边形通孔93;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通孔93安装在正六边形凸台72上;所述同步轮9的外端面中心设置有第一正六边形孔91;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91可用来安装需要拧松的螺母;所述棘轮8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也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的螺母;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拧紧或拧松各种规格的螺母,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91或内六角沉孔内安装有扳手头10;所述扳手头10上设置有第三正六角形孔103;所述第三正六角形孔103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或拧松螺母;所述扳手头上的第三正六角形孔103可以有多种,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拧紧或拧松螺母的规格来选择扳手头10。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91的六个侧面还分别开有相同高度且首尾相连的凹槽92。所述扳手头10上设置有弹簧销101;所述扳手头10上的弹簧销101能卡在凹槽92里,使得扳手头10在工作时不会脱落,也方便更换。所述扳手头10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一通孔73和第二通孔102是大小相等,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壳盖2的一端中心线上有不封闭的第一圆环凸台21,所述小滑动轴承6的外圈安装在第一圆环凸台21内表面,所述小滑动轴承6的内圈安装在同步轮9的外圈上。所述外壳手柄5,包含第二柄杆、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第二柄杆的一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阶梯孔和一缺口。所述第一圆环凸台21放置在外壳阶梯孔的大孔51内,并通过螺钉1连接。所述大滑动轴承8的内圈安装在棘轮7无棘齿的一端外圈上,外圈安装在大孔51内。所述第一圆环凸台21和大滑动轴承8相临近的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2的缺口大小相等且对应,安装时,棘爪手柄穿过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2的缺口组合而成的组合缺口,以方便棘爪手柄3在组合缺口内转动。所述第一柄杆与第二柄杆之间设置有弹簧4;当握下棘轮手柄3,长条通孔31的上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32与棘轮7啮合;当松开棘轮手柄3时,在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长条通孔31的下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32与棘轮7脱离。 
使用时,如果需要拧松螺母,把扳手头10安装在同步轮9上,当扳手头10套在螺母上并有效地接触后,握下棘轮手柄3,长条通孔31的上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32与棘轮7啮合,带动棘轮7转动,棘轮7带动同步轮9转动,同步轮9带动扳手头10,从而实现带动螺母,如图4所示;松开棘轮手柄3时,在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长条通孔31的下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32与棘轮7脱离,此时调整棘爪手柄3,使其回到原位,此过程中,螺母不旋转;再握下棘轮手柄3,旋转棘轮手柄3即可对螺母再进行拧松;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对螺母的拧松。 
如果需要拧紧螺母时,把扳手头10安装在棘轮7上,当扳手头10套在螺母上并有效地接触后,握下棘轮手柄3,长条通孔31的上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32与棘轮7啮合,带动棘轮7转动,棘轮7带动扳手头10从而带动螺母如图5所示,松开棘轮手柄3时,在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长条通孔31的下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74接触,使棘爪手柄3上的棘爪与棘轮7脱离,此时调整棘爪手柄3,使其回到原位,此过程中,螺母不旋转;再握下棘轮手柄3,旋转棘轮手柄3即可对螺母再进行拧紧;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对螺母的拧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当扳手和螺母有效地接触后,在装拆螺母的工作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即能连续的安装和拆卸同一个螺母;
    2、可以再狭小的空间使用,提高了扳手的可操作性;
    3、通过安装不同的扳手头,可以安装或拆卸不同大小的螺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握力式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棘爪手柄、外壳手柄、棘轮、同步轮、壳盖、小滑动轴承、大滑动轴承;所述棘爪手柄,包含第一柄杆、圆形头部;所述圆形头部设置在第一柄杆的一端;所述圆形头部上设置有长条通孔,所述第一柄杆上,靠近圆形头部处设置有棘爪;所述棘轮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形凸台;所述第二圆形凸台上设置有正六边形凸台;所述棘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长条通孔可旋转地套设置在第二圆形凸台上;所述棘轮外圈的棘齿与棘爪啮合;所述同步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正六边形通孔;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通孔安装在正六边形凸台上;所述同步轮的外端面中心设置有第一正六边形孔;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可用来安装需要拧松的螺母;所述棘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也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的螺母;所述壳盖的一端中心线上有不封闭的第一圆环凸台,所述小滑动轴承的外圈安装在第一圆环凸台内表面,所述小滑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同步轮的外圈上;所述外壳手柄,包含第二柄杆、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第二柄杆的一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阶梯孔和一缺口;所述第一圆环凸台放置在外壳阶梯孔的大孔内,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大滑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棘轮无棘齿的一端外圈上,外圈安装在大孔内;所述第一圆环凸台和大滑动轴承相临近的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的缺口大小相等且对应,安装时,棘爪手柄穿过所述外壳的缺口和壳盖的缺口组合而成的组合缺口,以方便棘爪手柄在组合缺口内转动;所述第一柄杆与第二柄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当握下棘轮手柄,长条通孔的上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接触,使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啮合;当松开棘轮手柄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长条通孔的下半圆与第二圆形凸台接触,使棘爪手柄上的棘爪与棘轮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式扳手,其特征在于:为能适用于拧紧或拧松各种规格的螺母,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或内六角沉孔内安装有扳手头;所述扳手头上设置有第三正六角形孔;所述第三正六角形孔可用来安装需要拧紧或拧松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力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孔的六个侧面还分别开有相同高度且首尾相连的凹槽;所述扳手头上设置有弹簧销;所述扳手头上的弹簧销能卡在凹槽里,使得扳手头在工作时不会脱落,也方便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力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大小相等,在同一中心线上。
CN201420480611.6U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握力式扳手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35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0611.6U CN204135954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握力式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0611.6U CN204135954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握力式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5954U true CN204135954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061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35954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握力式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59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5664A (zh) * 2014-08-25 2015-01-14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握力式扳手
CN112440244A (zh) * 2020-11-11 2021-03-0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式双向联动组合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5664A (zh) * 2014-08-25 2015-01-14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握力式扳手
CN104275664B (zh) * 2014-08-25 2016-06-08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握力式扳手
CN112440244A (zh) * 2020-11-11 2021-03-0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式双向联动组合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5126U (zh) 防螺帽脱落套筒扳手
CN204135954U (zh) 一种握力式扳手
CN104275664B (zh) 一种握力式扳手
CN202607539U (zh) 可调节扳手
CN202656116U (zh) 一种气动螺丝刀
CN202768567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框架的直角连接器
WO2016101378A1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砂轮机防护罩
CN211039330U (zh) 一种高强度防盗汽车气缸盖螺栓
CN203548496U (zh) 防滑丝的双螺栓头螺栓
CN211867622U (zh) 一种拆卸过滤设备用梅花扳手
CN103878719A (zh) 一种防卡掉扳手
CN204248739U (zh) 一种装拆保险丝盒用扭力套筒
CN203804852U (zh) 一种防卡掉扳手
CN202123471U (zh) 带六角扳手头的棘轮扳手
CN202241132U (zh) 一种装拆圆柱形零件用的扳手
CN203141367U (zh) 钳子式双卡扳手
CN203293075U (zh) 可变向扳手
CN205184619U (zh) 一种组合式扳手
CN205799325U (zh) 一种双滑块式多用扳手
CN203650356U (zh) 一种新型扳手
CN202726807U (zh) 一种双头螺栓专用套筒
CN103770089A (zh) 多功能扳手
CN208826470U (zh) 一种分体式棘轮扳手
CN203156648U (zh) 改进的内六角扳手
CN215470802U (zh) 广播发射机用维修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