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4213U -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 Google Patents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4213U
CN204134213U CN201420612385.2U CN201420612385U CN204134213U CN 204134213 U CN204134213 U CN 204134213U CN 201420612385 U CN201420612385 U CN 201420612385U CN 204134213 U CN204134213 U CN 20413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ang
screw
power rack
turning cylinder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23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中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6123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42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涉及一种飞行器。其包括机架,并且机架上安装有螺旋桨,每个螺旋桨配有驱动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转动杆,至少有一对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一个转动杆相连,并且转动杆转动使与其相连的螺旋桨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本实用新型在机架上设置能向前90度倾转的转动杆,使固定翼飞机在按照直升机模式垂直起飞后可转入常规固定翼平飞模式,降落时可转回直升机模式,也可以按照普通固定翼的模式在跑道上降落。其结构合理,实用可靠,对现代飞行器难以到达的岛屿、灾区、水上平台也有启示意义,其稳定性超越V-22(K-22)鱼鹰飞机。

Description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航模飞机及其它类似的飞行器,大体分为直升机和固定翼两大类。直升机可垂直起降低速飞行,不需要机场跑道等辅助设施,但是续航能力较短。固定翼飞机可高速飞行或滑翔,续航能力较长,但起降要求必须有机场跑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垂直起降又能长距离平飞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包括机架,并且机架上安装有螺旋桨,每个螺旋桨配有驱动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转动杆,至少有一对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一个转动杆相连,并且转动杆转动使与其相连的螺旋桨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为T形或Ⅱ字形。
更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为T字形,该T字形机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杆;其中T字顶端横向为转动杆,底端竖向为固定杆;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侧翼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所述的转动杆相连;转动杆转动使侧翼螺旋桨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杆远离转动杆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该尾翼螺旋桨的转动轴绕动力架中心轴进行左右转动,转动角度为-45度至45度。
或者更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杆远离转动杆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该尾翼螺旋桨的桨面朝下且其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动力架后部转动90度。
或者更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为Ⅱ字形,该Ⅱ形机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杆;其中Ⅱ字的上,下两个横向均为转动杆,每个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每个侧翼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其所在的转动杆相连;转动杆转动使侧翼螺旋桨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直方向是指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机架上设置能向前90度倾转的转动杆,使固定翼飞机在按照直升机模式垂直起飞后可转入常规固定翼平飞模式。降落时可转回直升机模式,也可以按照普通固定翼的模式在跑道上降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架既可以单独作为普通三轴或四轴直升机挂载航拍设备使用,也可安装到结构适合的任何固定翼飞机上,在无跑道条件下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在固定翼模式下可向前滑翔飞行并节省动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可靠,对现代飞行器难以到达的岛屿、灾区、水上平台也有启示意义,其稳定性超越V-22(K-22)鱼鹰飞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2-机架固定碳板,3-倾转舵机,4-舵机摇臂,5-专用飞行控制板,6-遥控信号接收机,7-固定杆,8-转动杆,9-侧翼螺旋桨,10-尾翼螺旋桨,11-电机,12-飞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模飞机12垂直起降动力架,包括T形碳杆机架,机架由固定杆7,转动杆8和机架固定碳板2组成。
T形顶端横向为转动杆8,底端竖向为固定杆7,机架固定碳板2设置在转动杆8和固定杆7连接处,使转动杆8和固定杆7通过轴承1活动连接。
机架固定碳板2上设置有倾转舵机3,舵机摇臂4,专用飞行控制板5,遥控信号接收机6等。
转动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9,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均与所述的转动杆8相连;转动杆8转动使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因此所述的侧翼螺旋桨9在电机11的驱动下,不仅能绕其转动轴转动,还能向前转动90度。
上述每个螺旋桨均配有电机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架既可以单独作为普通三轴或四轴直升机挂载航拍设备使用,也可安装到结构适合的任何固定翼飞机12上。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其安装到结构适合的任何固定翼飞机12上。
在垂直起降模式下,操控者通过遥控器向遥控信号接收机6发出信号,收到的信号通过专用飞行控制板5传送给倾转舵机3,倾转舵机3转动舵机摇臂4,从而使转动杆8转动,带动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垂直向上,使航模飞机12垂直起降动力架按照直升机模式起降飞行。
飞行到空中后,操控者遥控指示转动杆8向前转动使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向前转动90度,飞机12进入平飞状态。此时操控者可以按照固定翼模式通过油门(速度)、副翼(左右)和平尾(升降)动作来控制飞机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设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杆7远离转动杆8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10,该尾翼螺旋桨10的转动轴绕所述动力架中心轴进行左右转动,转动角度为-45度至45度。
因此所述的尾翼螺旋桨10在电机11的驱动下,不仅能绕其转动轴转动,还能左右各转动45度,从而可以在直升机模式下起到控制方向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设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杆7远离转动杆8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10,该尾翼螺旋桨10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动力架后部转动90度。在本实施例中,尾翼螺旋桨10的桨面朝下,而侧翼螺旋桨9的桨面仍然朝上。
因此所述的尾翼螺旋桨10在电机11的驱动下,不仅能转其转动轴转动,还能向后转动90度,从而可以和侧翼螺旋桨9一起给所述动力架提供向前的推力。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包括Ⅱ形碳杆机架,机架由固定杆7,转动杆8和机架固定碳板2组成。
机架固定碳板2上设置有倾转舵机3,舵机摇臂4,专用飞行控制板5,遥控信号接收机6等。
Ⅱ字形碳杆机架的Ⅱ字上,下两个横向均为转动杆8,中间两竖向为固定杆,机架固定碳板2设置在转动杆8和固定杆连接处,使转动杆8和固定杆通过轴承1活动连接。
每个转动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9,每个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其所在的转动杆8相连;转动杆8转动使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架单独使用。当然它也可以安装到结构适合的任何固定翼飞机12上。
在垂直起降模式下,操控者通过遥控器向遥控信号接收机6发出信号,收到的信号通过专用飞行控制板5传送给倾转舵机3,倾转舵机3转动舵机摇臂4,从而使前后两个转动杆8转动到0度,使四个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均垂直向上,使航模飞机12垂直起降动力架按照直升机模式起降飞行。
飞行到空中后,操控者遥控指示前后两个转动杆8向前转动到90度,即沿飞机12方向转动90度,飞机12进入平飞状态。

Claims (6)

1.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包括机架,并且机架上安装有螺旋桨,每个螺旋桨配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包括转动杆(8),至少有一对螺旋桨的转动轴均与一个转动杆(8)相连,并且转动杆(8)转动使与其相连的螺旋桨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T字形或Ⅱ字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T字形,该T字形机架包括转动杆(8)和固定杆(7);其中T字顶端横向为转动杆(8),底端竖向为固定杆(7);转动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9),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均与所述的转动杆(8)相连;转动杆(8)转动使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杆(7)远离转动杆(8)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10),该尾翼螺旋桨(10)的转动轴绕动力架中心轴进行左右转动,转动角度为-45度至45度。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杆(7)远离转动杆(8)的顶端设有一个尾翼螺旋桨(10),该尾翼螺旋桨(10)的桨面朝下且其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动力架后部转动90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Ⅱ字形,该Ⅱ形机架包括转动杆(8)和固定杆(7);其中Ⅱ字的上,下两个横向均为转动杆(8),每个转动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侧翼螺旋桨(9),每个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均与其所在的转动杆(8)相连;转动杆(8)转动使侧翼螺旋桨(9)的转动轴从垂直方向朝向所述动力架前部转动90度。
CN201420612385.2U 2014-10-22 2014-10-22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2385.2U CN204134213U (zh) 2014-10-22 2014-10-22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2385.2U CN204134213U (zh) 2014-10-22 2014-10-22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4213U true CN204134213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238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4213U (zh) 2014-10-22 2014-10-22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42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602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杨清太 转角动力水陆两栖拖拉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9435601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杨清太 自发电转角动力水陆两栖大型拖拉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9866926A (zh) * 2019-02-01 2019-06-11 东北农业大学 垂直起降固定翼倾转装置及旋转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602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杨清太 转角动力水陆两栖拖拉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9435601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杨清太 自发电转角动力水陆两栖大型拖拉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9866926A (zh) * 2019-02-01 2019-06-11 东北农业大学 垂直起降固定翼倾转装置及旋转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030B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03612755B (zh) 一种双节主翼仿生扑翼机
CN205131649U (zh) 一种多轴飞行器
CN204750564U (zh) 一种y型三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3979105B (zh) 一种垂直起降可变翼飞行器
CN108001679A (zh) 三涵道螺旋桨动力方式的可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CN105083550A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5564642A (zh) 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5022861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3332293A (zh)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CN203332392U (zh) 可倾转定翼无人机
CN105775117A (zh) 一种垂直起降水平飞行的直升飞机及其应用
CN105480416A (zh) 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6511122U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5109677A (zh) 一种固定翼与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52029A (zh) 一种电动多轴倾转旋翼无人机系统
CN205396534U (zh) 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4134213U (zh) 航模飞机垂直起降动力架
CN205661659U (zh) 电动多轴倾转旋翼无人机系统
CN203544372U (zh) 一种加装横流风扇的固定翼飞行器
CN206434864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CN204548500U (zh) 一种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飞行和道路行驶的飞行器
CN205022854U (zh) 一种可变形的复合飞行器
CN204895853U (zh) 一种固定翼与可变形的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
CN205150230U (zh) 一种组合式四轴飞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