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5261U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25261U CN204125261U CN201420415800.5U CN201420415800U CN204125261U CN 204125261 U CN204125261 U CN 204125261U CN 201420415800 U CN201420415800 U CN 201420415800U CN 204125261 U CN204125261 U CN 2041252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tank
- water
- pool
- coagulation ba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在所述的调节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泵以通过第一管路将水泵入混凝池,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在所述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以通过第二管路将水泵入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的上清液溢流至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自流进入中间水池,在所述的中间水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泵以通过第三管路将水泵入回用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具有流程简洁,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良好,在池间流动的同时利用管路完成各种药剂的添加,使得药剂的混合更为均匀,有效减少了药剂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染问题也凸现出来。废水,废渣、废气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由污染引起的各类职业病屡见不鲜。当前,“三废”污染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三废”污染中,水环境污染最为普遍。中国水环境污染面临3大问题: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日趋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治理水污染,节约水资源成为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
近几年来,我国玻纤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种类不断增加,产量也逐渐提高,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工业体系,其中大中型企业有几十家,小型企业就更多。然而,在发展玻纤工业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以某工厂为例,其产生的废水如表1所示,
表1
污染物 | CODcr | BOD5 | 总氮 | 总磷(以磷酸盐计) | 水量 |
单位 | mg/L | mg/L | mg/L | mg/L | m3/d |
打磨车间 | 788 | 191 | 34.3 | 0.15 | 500 |
尽管大部分玻纤厂,已逐渐对其产生的污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但能够彻底解决玻璃纤维废水的污染问题、并能实现废水的再利用的措施目前国内尚属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到玻璃制品的第一道冲洗工艺中,从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在所述的调节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提升 泵以通过第一管路将水泵入混凝池,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在所述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以通过第二管路将水泵入反应池,所述的第二管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pH计和电磁阀,在所述的pH计和电磁阀间旁接有回流管路,所述的回流管路出水口位于混凝池,在所述的回流管路上串接有回水阀、旁接有碱添加机构,在所述的电磁阀后部的第二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所述的反应池的上清液溢流至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自流进入中间水池,在所述的中间水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泵以通过第三管路将水泵入回用水池,其中,在所述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在所述的回用水池内设置有第四提升泵以通过回用管路将水输送至用水点,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打到污泥池,污泥池的上清液溢流至调节沉淀池。
所述的过滤机构为依次串接在第三管路上的石英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
所述的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由一个大池利用隔板隔开形成,其中,横隔板将大池分为前后两部分,回用水池和调节沉淀池相邻地设置在前部,中间水池、平流沉淀池、反应池、混凝池和污泥池依次相邻地设置在后部分,其中,污泥池与调节沉淀池相邻设置。
在所述的污泥池还设置有石灰乳添加机构。石灰乳的添加是为了进一步浓缩污泥,从而提高废水的回收率,并减少了污泥量,降低了污泥处理的周期和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具有流程简洁,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良好,在池间流动的同时利用管路完成各种药剂的添加,使得药剂的混合更为均匀,有效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避免水处理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混凝池和反应池间通过pH计的检测直接决定是向下一级排放还是回流并添加碱,在出水侧进行检测并直接处理,同样起到减少药剂使用的效果而且整体处理效率高,且能有效保证反应池内的絮凝效果。平流沉淀池采用分段气提的方式排泥,克服了原有污水池池深较浅,用泵排泥不均衡且搅动较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池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沉淀池1,混凝池2、反应池3、平流沉淀池4、中间水池5、回用水池6和污泥池7,在所述的调节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泵11以通过第一管路12将水泵入混凝池,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13,所述的絮凝剂添加机构包括絮凝剂添加罐和添加管,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串接有螺旋混合管,所述的添加罐接入螺旋混合器以将絮凝剂加入水流中,在所述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21以通过第二管路22将水泵入反应池,所述的第二管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pH计23和电磁阀24,在所述的pH计和电磁阀间旁接有回流管路25,所述的回流管路出水口位于混凝池,在所述的回流管路上串接有回水阀26,旁接有碱添加机构27,碱添加机构与混凝剂添加机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所述的电磁阀后部的第二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28,絮凝剂添加机构与混凝剂添加机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进入混凝池时添加混凝剂,如PAC后,由于絮凝剂本身的水解作用,pH值由7降至5,水体呈酸性,为保证絮凝效果,需加碱调整pH值至7-7.5,为提高对pH的检测,本实用新型采用管路式pH值检测策略,当pH值合格后方在添加絮凝剂后进入反应池,如果pH不合格,则经回流管路添加碱后回流至混凝池,两个工序的切换由控制器根据pH计的结果控制电磁阀和回流阀实现,控制稳定简单实现,有效保证各级处理的稳定性和高效。
所述的反应池的上清液溢流至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自流进入中间水池,在所述的中间水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泵51以通过第三管路将水泵入回用水池,其中,在所述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如依次串接在第三管路上的两个石英砂过滤器52和一个袋式过滤器53,在所述的回用水池内设置有第四提升泵61以通过回用管路将水输送至用水点,如玻璃清洗处,采用初步处理然后应用于初级使用点,有效控制了整体水处理成本和步骤。其中,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8打到污泥池,优选地,在平流沉淀池内分段安装多个污泥支管,采用气提的方式分段将泥排出。克服了原有污水池池深较浅,用泵排泥不均衡且搅动较大的弊端。同时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的反冲洗排水也回流至污泥池。其中,在所述的污泥池还设置有石灰乳添加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池间流动的同时利用泵的循环搅拌作用,完成各种药剂的添 加和混合,使得药剂的混合更为均匀,有效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避免水处理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混凝池和反应池间通过pH计的检测直接决定是向下一级排放还是回流并添加碱,在出水侧进行检测并直接处理,同样起到减少药剂使用的效果而且整体处理效率高,且能有效保证反应池内的保证絮凝效果。平流沉淀池采用分段气提的方式排泥,克服了原有污水池池深较浅,用泵排泥不均衡且搅动较大的弊端。
具体来说,为便于7个池的设置,所述的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由一个矩形大池利用隔板隔开形成,其中,横隔板将大池分为前后两部分,回用水池和调节沉淀池相邻地设置在前部,中间水池、平流沉淀池、反应池、混凝池和污泥池依次相邻地设置在后部分,其中,污泥池与调节沉淀池相邻设置。用原有污水池进行改造,增加钢板隔断即可对污水池完成改造,提升器污水处理效果,节省工程成本,并缩短了施工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为提高各池的反应,各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两侧,且进水为上游,出水为下游。
打磨车间污水混合进入调节沉淀池,池前端为沉淀区,比重较大的悬浮物在此重力沉降,石蜡等油性物质漂浮于水面,池内污泥定期人工清理,污水通过第一提升泵进入混凝池。同时在混凝池内投加PAC,并加碱调节pH值在7左右,随后混合液进入反应池,在反应池内投加PAM,混合后进入平流沉淀池,形成絮体沉降下来,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然后经离心泵加压打到石英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过滤出水进入回用水池,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打到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内加石灰乳进一步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定期用吸粪车吸走。污泥池上清液和污水站产生的其它污水流入调节池循环处理。处理后的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出水水质达到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污染物 | 水质标准 |
pH | 6.5-8.5 |
浊度(NTU)≤ | 5 |
色度(度)≤ | 30 |
生化需氧量(BOD5)(mg/l)≤ | 10 |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 60 |
氨氮(以N计mg/l)≤ | 10 |
总磷(以P计mg/l)≤ | 1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1000 |
余氯(mg/l)≥ | 0.05 |
总大肠菌群/(个/L)≤ | 2000 |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在所述的调节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泵以通过第一管路将水泵入混凝池,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在所述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以通过第二管路将水泵入反应池,所述的第二管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pH计和电磁阀,在所述的pH计和电磁阀间旁接有回流管路,所述的回流管路出水口位于混凝池,在所述的回流管路上串接有回水阀、旁接有碱添加机构,在所述的电磁阀后部的第二管路上旁接有絮凝剂添加机构,所述的反应池的上清液溢流至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自流进入中间水池,在所述的中间水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泵以通过第三管路将水泵入回用水池,其中,在所述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在所述的回用水池内设置有第四提升泵以通过回用管路将水输送至用水点,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打到污泥池,污泥池的上清液溢流至调节沉淀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为依次串接在第三管路上的石英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沉淀池,混凝池、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中间水池、回用水池和污泥池由一个大池利用隔板隔开形成,其中,横隔板将大池分为前后两部分,回用水池和调节沉淀池相邻地设置在前部,中间水池、平流沉淀池、反应池、混凝池和污泥池依次相邻地设置在后部分,其中,污泥池与调节沉淀池相邻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污泥池还设置有石灰乳添加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15800.5U CN204125261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15800.5U CN204125261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25261U true CN204125261U (zh) | 2015-01-28 |
Family
ID=5238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15800.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5261U (zh) | 2014-07-25 | 2014-07-25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252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6031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天津邦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
2014
- 2014-07-25 CN CN201420415800.5U patent/CN20412526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6031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天津邦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CN104086031B (zh) * | 2014-07-25 | 2015-11-11 | 天津邦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28688U (zh) |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4058199U (zh) | 一种a2/o+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 | |
CN201033757Y (zh) | 一种用于果汁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2190407A (zh) | 玻璃纤维废水的处理工艺 | |
CN108249691B (zh) | 一体化低能耗分散式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0054288A (zh) | 一种以果汁废液作为污水处理厂补充碳源强化生物脱氮的方法 | |
CN205398406U (zh) | 一种阴极电泳涂装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5347131U (zh) | 一种餐饮废水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 | |
CN203781915U (zh) |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4125261U (zh)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445838A (zh) |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231673B (zh) | 一种A/O联合微电场-Fe/C强化除磷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3269723U (zh) | 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4111491U (zh) | 铝业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3440210U (zh) | 一种制药厂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6427011U (zh) | 一种超声波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3346204U (zh) | 废水循环冷却两级澄清软化系统 | |
CN104086031B (zh) | 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5061792U (zh) | 高盐分低碳氮比化工废水的脱氮系统 | |
CN204999766U (zh) | Mbr一体化设备 | |
CN209161721U (zh) | 一种浓盐水减量化装置 | |
CN102464431A (zh) | 一种黄姜皂素工艺废水处理方法 | |
CN201864637U (zh) | 用于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 |
CN105461163A (zh) |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5933395U (zh) | 环保一体化生物菌曝气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04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