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5158U -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5158U
CN204125158U CN201420195325.5U CN201420195325U CN204125158U CN 204125158 U CN204125158 U CN 204125158U CN 201420195325 U CN201420195325 U CN 201420195325U CN 204125158 U CN204125158 U CN 204125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ischarging means
exhausr port
bottle
exhaus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53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953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5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5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51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装置,尤其是液体的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排气通道、隔断及环形侧壁;所述隔断分隔所述导液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所述导液通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导液通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下部出气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所述出液口的面积为S1,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为S2,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4mm2≤S3≤350mm2。本实用新型具有导液顺畅,且能避免液体向排气通道回流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装置,尤其是液体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导液装置仅具有导液通道,不设排气通道,尤其向小口径容器灌注液体,导液装置与容器连接处密封配合时,时常发生液体的滞留。此外,即使导液装置设置了排气通道,在导液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液体会流至排气口堵住排气口致使液体滞留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液顺畅,且避免液体从排气通道回流的导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排气通道、隔断及环形侧壁;所述隔断分隔所述导液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所述导液通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导液通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下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上部出气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所述出液口的面积为S1,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为S2,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4mm2≤S3≤350mm2。当液体导流装置具有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出液口时,优选为4mm2≤S3≤115mm2时,液体导流装置和其他容器(如试管等)密封配合使用时,容器中的液体装满后,倾斜容器,容器中的液体不易流出。 
当液体导致装置具有两个排气口和一个出液口时,优选4mm2≤S3≤175mm2,液体导流装置和其他容器(如试管等)密封配合使用时,容器中的液体装满后,倾斜容器,容器中的液体不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所处的面为进液口面,所述排气口所处的面为排气口面。进液口面或排气口面可以是平面、斜面、曲面等等。可以是进液口面为斜面,排气口面为平面;也可是进液口面为平面,排气口面为斜面;也可是进液口面和排气口 面均为斜面或平面。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不在同一平面。当所述排气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可以是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均不在同一平面,也可以是部分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在同一平面,部分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不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侧面。液体导流装置设有N个排气口,所述N个排气口可在不同平面。可以是:部分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部分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导流装置还包括隔断体,所述液体导流装置还包括隔断体,所述隔断体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且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不高于所述排气口的最底端,所述隔断体用于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排气口。 
即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低于所述排气口或与所述排气口在齐平,当与所述排气孔齐平时,排气口位于所述进液口上方。所述隔断体可以是自所述隔断向下延伸形成,也可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分体式配合。所述隔断用于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排气口。如: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位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出液口的下方;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位于所述进液口或所述排气口的下方;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与所述出液口在一个平面,且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与所述排气口在一个平面,且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且所述隔断体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0°、10°、15°、20°、30°、45°等等,但不限于此。所述隔断体与轴线成β角能有效的避免从进液口导流出的液体再次从所述排气口回流,起到阻隔回流的作用。其中,所述隔断体可以为三角体、长方体、扇形体、台体及其任意二者的结合体,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通道的上设有防溅层。防溅层由表面具有多孔或凹陷特征的材质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自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槽,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槽的底面上。优选为,所述槽的槽宽自下而上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自下端面向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导液通道不相交。优选为所述环槽的直径自下而上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的外缘直径自下而上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壁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排气口位于同一侧。所述手柄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也可是分体式。且所述手柄的拿捏部高于所述导液通道的进液口。拿捏部高于所述导液通道的进液口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触碰到手。 
所述环形侧壁还包括导液嘴,所述导液嘴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当液体导流装置对容器进行灌注液体时,储液容器储满时且液体导流装置里有残留液体时,可将残留液体通过导液嘴导流到其他地方。 
所述环形侧壁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小口径容器连接处密封配合时,注入液体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 
1、液体流畅不堵塞;2、液体不会从排气口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端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进液口面及排气口面为斜面的示意图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进液口面及排气口面为斜面的示意图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气口为在排气通道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环形侧壁的内侧设有防溅层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设有环槽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设有槽的示意图。 
图中: 
100液体导液装置, 
102液体导液装置的上部,101液体导液装置的下部,103下端面,104下部外缘,R下部外缘直径,R1环槽的直径, 
10排气通道,11排气口,12出气口,13排气口面,15排气口A,16排气口B, 
20导液通道,21进液口,22出液口,23出液口面, 
30手柄,31拿捏部,32导液嘴, 
40环形侧壁,41环形侧壁的顶端, 
60定位板, 
70防溅层, 
80隔断体,81凹槽,82凹槽底面,83隔断, 
90环槽,91槽,92槽的底面,W槽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1,上部设有出气口12。 
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在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之间设有隔断体80,隔断体80由隔断83向下延伸形成。隔断体80和隔断83也可是分体式配合固定的。 
隔断83及隔断体83用于阻止液体进入排气口11。 
其中排气口11的面积为S2,出液口22的面积为S1,排气口11的面积为S2 与出液口22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S2为S3的30%。 
S3面积可以为4mm2≤S3≤115mm2时,如具体为10mm2、12mm2、14mm2、16mm2、18mm2、20mm2、25mm2、30mm2、22mm2、40mm2、50mm2、60mm2、70mm2、85mm2、95mm2、115mm2;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当储液容器内储满液体后,倾斜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出气口12和进液口21流出,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排气口11和出液口22流出。 
当S3面积可以为115mm2<S3≤350mm2时,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仅保证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之间的密封防漏。 
其中,隔断体80可以位于: 
如图1所示,隔断体80的最底端与出液口22在一个平面。出液口22位于排气口11的下方,隔断体80与液体导流装置100轴线的夹角为0°。 
如图3所示,出液口22最底端与排气口11最底端在一个平面。隔断体80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下方,隔断体80与轴线的夹角为0°。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外缘104。下部外缘直径R自下而上逐渐增加,便于与配合物体件的退拔。 
如图4所示,出液口22与排气口11在一个平面。隔断体80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的下方,隔断体80与轴线的夹角β为30°。β还可以是0°、10°、15°、20°、25°、45°等等。 
其中,隔断体80还可以如图5所示设有为弧面。还可如如图6所示为长方体;也可是如图7所述,隔断体为三角体;还可如图8所示,隔断体为扇形体。 
实施例2: 
结合图2所示: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1,上部设有出气口12。 
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在出液口22和排气口 11之间的隔断83上设有凹槽81。 
凹槽底面82位于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的上方,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可以在同一平面,也可不在同一平面。 
其中排气口11的面积为S2,出液口22的面积为S1,排气口11的面积为S2与出液口22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S2为S3的40%。 
S3面积可以为4mm2≤S3≤115mm2时,如具体为10mm2、12mm2、14mm2、16mm2、18mm2、20mm2、25mm2、30mm2、22mm2、40mm2、50mm2、60mm2、70mm2、85mm2、95mm2、115mm2;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当储液容器内储满液体后,倾斜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出气口12和进液口21流出,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排气口11和出液口22流出。 
当S3面积可以为115mm2<S3≤350mm2时,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仅保证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之间的密封防漏。 
实施例3: 
结合图11、图12所示: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导液通道20用于导流液体。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1,上部设有出气口12。排气通道10用于排气。 
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出液口面23、排气口面13为斜面。 
如图12所示,出液口面23的最底端、排气口面13的最底端、隔断80的最底端在同一平面。 
隔断体80由隔断83向下延伸形成,并位于出液口22和排气口11之间。 
隔断体80与轴线的夹角β为0°。 
其中排气口的面积为S2,出液口的面积为S1,排气口的面积为S2与出液口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S2为S3的50%。 
S3面积可以为4mm2≤S3≤115mm2时,如具体为10mm2、12mm2、14mm2、16mm2、18mm2、20mm2、25mm2、30mm2、22mm2、40mm2、50mm2、60mm2、70mm2、85mm2、95mm2、115mm2;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当储液容器内储满液体后,倾斜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出气口12和进液口21流出,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排气口11和出液口22流出。 
当S3面积可以为115mm2<S3≤350mm2时,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仅保证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之间的密封防漏。 
实施例4: 
结合图13、图14所示: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出液口22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且位于导液通道20的底端。 
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1,上部设有出气口12,排气口11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且位于排气通道10的侧面。 
出液口22与排气口12不在同一平面。 
导液通道20上还可设有防溅层70,防溅层70有表面多孔的材质制备,防溅层70用于防止液体溅出。 
其中排气口的面积为S2,出液口的面积为S1,排气口的面积为S2与出液口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S2为S3的60%。 
实施例5: 
结合图15所示: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出液口22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且位于导液通道20的底端。 
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1,上部设有出气口12,排气口11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且位于排气通道10的底端。 
排气口11和出液口22位于同一平面。 
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自下端面103向内设有环槽90,环槽90与导液通道20及排气通道10均不相交也不同通。 
导液通道20上还可设有防溅层。 
其中排气口的面积为S2,出液口的面积为S1,排气口的面积为S2与出液口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S2为S3的55%。 
实施例6: 
结合图16所示: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液通道20、排气通道10及环形侧壁40、以及使导液通道20和排气通道10的相互隔离的隔断83。 
导液通道20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下部设有出液口22,出液口22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且位于导液通道20的底端。 
排气通道1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A15和排气口B16,上部设有出气口12,排气口A15和排气口B16位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下部。排气口B16与出液口22位于同一平面上,排气口A15与排气口B16与出液口22不在同一平面。排气口A15位于排气通道20的侧面。 
液体导流装置100下部自下端面103向内设有孔91。 
导液通道20上还可设有防溅层。 
其中排气口的面积为S2,S2的面积为排气口A15与排气口B16之和。 
出液口的面积为S1,排气口的面积为S2与出液口的面积为S1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S2为S3的65%。 
以上实施例中,环形侧壁40包括导液嘴32和手柄30。手柄30与排气口11位于同一侧,手柄30与环形侧壁40一体成型,手柄30的拿捏部31可与环形侧壁的顶端41齐平,也可是手柄30的拿捏部31高于环形侧壁的顶端41。导液嘴32位于手柄30的相对一侧的环形侧壁40上,且与环形侧壁40一体成型。 
实施例4至6中: 
S3面积可以为4mm2≤S3≤115mm2时,如具体为10mm2、12mm2、14mm2、16mm2、18mm2、20mm2、25mm2、30mm2、22mm2、40mm2、50mm2、60mm2、70mm2、85mm2、95mm2、115mm2;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当储液容器内储满液体后,倾斜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出气口12和进液口21流出,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不会从液体导流装置100的排气口11和出液口22流出。 
当S3面积可以为115mm2<S3≤350mm2时,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插接密封配合时,如与(试管的开口部)插接密封配合时,仅保证液体导流装置100与储液容器之间的密封防漏。 

Claims (11)

1.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包括导液通道、排气通道、隔断及环形侧壁; 
所述隔断分隔所述导液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 
所述导液通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导液通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 
所述排气通道的下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上部出气口; 
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口的面积为S1,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为S2,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的面积之和为S3,其中4mm2≤S3≤350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4mm2≤S3≤115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不在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排气口在设在排气通道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通道的上设有防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自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槽, 
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槽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自下端面向上开设有环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流装置的下部的外缘直径自下而上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装置还包括隔断体,所述隔断体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且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不高于所述排气口的最底端,所述隔断体用于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排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侧壁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和排气口位于同一侧。 
CN201420195325.5U 2014-03-14 2014-04-2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5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5325.5U CN204125158U (zh) 2014-03-14 2014-04-2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7513.6 2014-03-14
CN201420117513 2014-03-14
CN201420195325.5U CN204125158U (zh) 2014-03-14 2014-04-2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5158U true CN204125158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532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5158U (zh) 2014-03-14 2014-04-2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N201420588375.XU Active CN204184696U (zh) 2014-03-14 2014-10-1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N201420588465.9U Active CN204173902U (zh) 2014-03-14 2014-10-1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8375.XU Active CN204184696U (zh) 2014-03-14 2014-10-1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N201420588465.9U Active CN204173902U (zh) 2014-03-14 2014-10-11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412515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22705U (zh) * 2014-03-14 2014-11-05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N106053142B (zh) * 2015-04-02 2018-12-25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液件与试管组件的配合结构
CN10801485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109221345A (zh) * 2018-10-31 2019-01-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食品加工用烘焙食品降温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3902U (zh) 2015-02-25
CN204184696U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5158U (zh)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CN204768789U (zh) 一种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用试管塞
CN203922705U (zh) 一种液体导流装置
JP2019506592A5 (ja) 流体の収集のための物品
CN211057241U (zh) 一种容积可调的防漏电解槽内胆结构
CN102152888A (zh) 一种带膜片阀的瓶盖
CN206052886U (zh) 一种用于水槽的上密封落水器
CN206580041U (zh) 一种具有伸缩出水管的桶装瓶
CN104099994A (zh) 一种地漏
CN206577775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US11883861B2 (en) Cleaning device for a drinking straw
CN103523729A (zh) 手动抽料装置
CN204660328U (zh) 一种旅行便携袋
CN105564829A (zh) 单口出液双软管容器及混合器
CN202078907U (zh) 定量虹吸滴液管
CN205933190U (zh) 一种防堵塞漏斗
CN205436079U (zh) 一种新型喷雾喷嘴
CN204642564U (zh) 座式弯曲吸管盖
CN105398669A (zh) 一种吸嘴盖
CN105502261A (zh) 一种漏斗
US20120211108A1 (en) Faucet assembly
CN203828792U (zh) 食用油、液体调味料定量供应储瓶
CN209019385U (zh) 一种涂抹式刮痧按摩装置
CN212591506U (zh) 瓶塞式快速醒酒器
CN207270764U (zh) 一种带观测口的透明型水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