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2450U -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2450U
CN204122450U CN201420576001.6U CN201420576001U CN204122450U CN 204122450 U CN204122450 U CN 204122450U CN 201420576001 U CN201420576001 U CN 201420576001U CN 204122450 U CN204122450 U CN 204122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filter cylinder
sleeve pipe
grinding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60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760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2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2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24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研磨腔室中;在研磨刀具上侧的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箱体的竖直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箱体外突出的套管;滤筒穿过套管伸入至箱体内部;滤筒与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滤筒与套管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滤筒的表面上设有透气孔;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茶余餐后,难免会产生一些垃圾,例如果皮瓜壳,残羹冷饭等。这些厨房垃圾极容易腐烂,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对家庭的环境和家人的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现状,设计并开发了一些垃圾处理设备。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能够处理废渣的家用垃圾处理器》,其申请号为201320649286.7,公开了在垃圾粉碎设备的排污口外接废渣处理箱的结构,在该废渣处理箱中还设有放置“能够使垃圾废渣发酵的发酵菌类”的盛放结构,例如表面设有透气孔的滚筒,而滚筒与废渣处理箱的壁板是采用螺纹连接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如下的缺点:第一、单单依靠滚筒表面和箱壁上的螺纹结构来连接,势必需要加厚箱壁的尺寸这样才能够保证滚筒能够很稳定的固定,尤其是在滚筒内菌类质量加重的情况下,这种螺纹结构很不稳定,及其容易造成螺纹牙口的损伤;第二、这种采用的螺纹结构,由于废渣处理箱内大多是食物垃圾,及其容易造成螺纹生锈或者是污垢堆积,这样就造成滚筒很难拆卸出来。第三、其研磨腔室的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在配合研磨刀盘时,研磨腔室中刀头的排列不合理就容易堆积垃圾和粉碎不彻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垃圾处理器中腔室粉碎效果差以及拆卸困难的问题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所述机壳的顶面为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落水口;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所述研磨腔体的内部为研磨腔室;所述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落水口;在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接所述垃圾分解箱;所述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所述研磨腔室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研磨腔体底壁的中心连接所述研磨刀具;在所述研磨刀具上侧的所述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所述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所述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所述箱体的竖直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所述箱体外突出的套管;所述滤筒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筒的表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所述卸料口外接排污管道。
优选的是,所述研磨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α为90°;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β为45°;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10~15mm。
优选的是,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入料口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外壳罩于所述电机外,且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研磨机构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在垃圾分解箱上这种面与面的直接配合可以避免了螺纹结构的生锈问题,增加了承载能力,且拆卸、清洗变得更加方便;其次通过改良后的腔室在与相应的刀具配合时,能够将垃圾彻底的粉碎,大幅度提高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垃圾处理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垃圾处理工作台的剖视图;
图4是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研磨腔体的剖视图;
图6是垃圾分解箱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壳;2、控制箱;3、研磨机构;4、电机;5、电机外壳;6、垃圾分解箱;7、工作台面;8、落水口;9、排污管道;10、研磨腔体;11、研磨刀具;12、上腔体;13、下腔体;14、刀头;15、箱体;16、套管;17、密封圈;18、滤筒;19、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包括机壳1以及固定与机壳1内的控制箱2、研磨机构3、电机4、电机外壳5和垃圾分解箱6;机壳的顶面即为工作台面7,工作台面上设有一个落水口8;控制箱2、研磨机构3、电机4、电机外壳5和垃圾分解箱6均位于工作台面7的下方。控制箱2用于放置控制电机4的开关和连接线路;电机外壳5罩于电机4外且与研磨机构3相固定,可以给与电机外部保护。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10和研磨刀具11;研磨腔体10的内部为研磨腔室;研磨腔体10包括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在上腔体1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下腔体13的底部设有坡面向下倾斜的排污口,在排污口外接垃圾分解箱6;下腔体13底部的中心还开设有用于配合电机4转轴的轴孔;电机4的转轴穿过轴孔伸入到研磨腔室内部驱动研磨刀具11转动。研磨刀具11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研磨腔室中,研磨刀具11的边缘与研磨腔室的间隙可以用于粉碎后的垃圾落入到研磨刀具的下方以方便排出。
在研磨刀具上侧的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相邻两层刀头组的竖直落差h最好为10~15毫米。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14,α的最佳角度为90°;而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β的最佳角度为45°。该排列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刀头不仅具有前后间隙而且也具有高度落差,这样可以增加垃圾在高速运动时碰撞刀头的机会和碰撞的力度,并使得垃圾更容易撕裂。其极大的提高了垃圾粉碎的效果。
    研磨刀具11位于多层刀头组的下侧,一般,研磨刀具11主要包括刀盘和刀块。为了不影响刀盘正常转动,刀块的高度必须低于多层刀头组的高度。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研磨刀具在配合尺寸复合的前提下都可以安装到本实用新型中进行配合使用。
粉碎后的垃圾通过排污口流入到垃圾粉碎机外接的垃圾分解箱中,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15、套管16、密封圈17和滤筒18;滤筒18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箱体15上设有连接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在排污口与入料口之间可以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排污物口的高度大于入料口的高度,这样垃圾会自动流入到垃圾分解箱中;卸污口外接了排污管道9可以将垃圾排出设备外。在箱体15的竖直外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箱体外突出的套管16;滤筒18穿过套管16伸入至箱体15内部;最佳的位置是滤筒18在箱体15内部保持水平固定,这样可以使滤筒内的菌种不受挤压充分工作。配合方式是,滤筒与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滤筒18与套管16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17;位于箱体15内部的滤筒18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的透气孔19。滤筒18的底端封闭,滤筒18的上端开口并装有端盖,这样可以方便滤筒内的发酵菌类装卸。 其采用了套筒与滤筒配合的连接结构,并直接使用过渡配合可以让滤筒直接从套筒伸入到箱体中;而且套筒作为一个过度的存在可以加固滤筒与箱体的连接关系;尤其是,这种面与面的直接配合可以避免了螺纹结构的生锈问题,而且拆卸、清洗变得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所述机壳的顶面为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落水口;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所述研磨腔体的内部为研磨腔室;所述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落水口;在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接所述垃圾分解箱;所述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所述研磨腔室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研磨腔体底壁的中心连接所述研磨刀具;在所述研磨刀具上侧的所述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所述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所述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所述箱体的竖直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所述箱体外突出的套管;所述滤筒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筒的表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所述卸料口外接排污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α为90°;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β为45°;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入料口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罩于所述电机外,且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研磨机构相固定。
CN201420576001.6U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2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001.6U CN204122450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001.6U CN204122450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2450U true CN204122450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7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600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2450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2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9498A (zh) * 2014-09-30 2015-01-21 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9498A (zh) * 2014-09-30 2015-01-21 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2316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一体机
CN103111458B (zh) 一种环保废弃食物垃圾处理装置
CN104307844B (zh) 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
CN204262028U (zh) 一种垃圾研磨工作台
CN205995576U (zh) 一种清理干净的厨房垃圾处理罐
CN204122446U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家用垃圾粉碎机
CN104259185B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新型垃圾处理器
CN204122450U (zh)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CN111215209A (zh) 玉米棒碾压研磨式垃圾处理机及其处理方法
CN104289500B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高效垃圾粉碎机
CN104307845B (zh) 一种垃圾研磨工作台
CN204122443U (zh) 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
CN104289498B (zh) 一种垃圾处理工作台
CN105421540B (zh) 一种粉碎骨头等有机物质的垃圾处理器
CN204122452U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新型垃圾处理器
CN204685212U (zh) 一种腔室改良垃圾粉碎机
CN208747894U (zh) 一种全封闭式的粪便微生物水解设备
CN104259187B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家用垃圾粉碎机
CN104259183B (zh) 一种高效垃圾生化一体机
CN204122444U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高效垃圾粉碎机
CN204122453U (zh) 一种高效垃圾生化一体机
CN202446034U (zh) 一种食物残渣粉碎排空装置
CN204122447U (zh) 一种新型垃圾生化一体机
CN104289499B (zh) 一种菌种分解的垃圾处理器
CN204122445U (zh) 一种优质垃圾生化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