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0225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0225U
CN204120225U CN201420360313.3U CN201420360313U CN204120225U CN 204120225 U CN204120225 U CN 204120225U CN 201420360313 U CN201420360313 U CN 201420360313U CN 204120225 U CN204120225 U CN 204120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housing
bomb tube
puncture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03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03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0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0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0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烟弹管及雾化器,所述烟弹管包括存储烟液的烟弹管载体及密封于烟弹管载体面向雾化器一端的密封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组件、穿刺件及承载所述加热组件和穿刺件的雾化器固定座;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固定有推顶部,该推顶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螺接时推动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使得所述穿刺件刺破所述烟弹管的密封件,而将烟液引出。由于在生产时已经将烟液注入到烟弹管中,并用密封件密封好,在使用时只需用穿刺管将密封件刺破便可使得烟液进入到加热组件中,这样就不会存在传统的烟液储存或放置不当的问题,烟液也不容易受到污染。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电子烟具有与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味道,但一般不含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
现有的电子烟一般包括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一壳体上端具有吸烟孔的烟嘴,与烟嘴连接的是用于存储烟液的烟弹,及与烟弹连接的是发热座。发热座内的发热组件一般为纤维绳和镍铬丝,利用纤维绳将烟弹腔体里的烟油吸附过来,由发热丝加热雾化烟油。
现有电子香烟在组装完成后,内部的烟液为非密封状态,从电子香烟组装完成至销售到用户手中并开始正常使用这段时间中,烟液会持续挥发,使烟液中的芳香物质气味逐渐消散,导致目前现有电子香烟产品保质期较短。另外,烟液与雾化器的加热丝、用于导液的化学海绵、纤维等部件长期接触,存在被污染的隐患,受污染后的烟液在受热时会产生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等严重危害人体的成分,这类有害成分被吸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烟液污染的电子烟。
一种电子烟,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烟弹管及雾化器,所述烟弹管包括存储烟液的烟弹管载体及密封于烟弹管载体面向雾化器一端的密封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组件、穿刺件及承载所述加热组件和穿刺件的雾化器固定座;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固定有推顶部,该推顶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螺接时推动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使得所述穿刺件刺破所述烟弹管的密封件,而将烟液引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弹管载体内部开设有烟道和环绕所述烟道的用于存储烟液的储液腔,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密封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道在所述烟弹管载体的顶端形成出气孔,所述烟道的底端的端面与所述储液腔远离所述出气孔的一端的端面平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烟道的第二密封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固定座上设置有能够穿刺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出烟管,用于将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的烟雾引导至所述烟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锡箔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件呈管状,所述穿刺件面向所述烟弹管的一端具有穿刺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吸液体和缠绕在所述吸液体上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贯通孔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器盖,所述雾化器盖环绕所述出烟管并将所述吸液体固定在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上;
所述穿刺件环绕所述雾化器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密封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雾化器固定座的远离烟弹管一端的第一顶针;所述推顶部的内部还设有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二顶针可分离的接触。
由于在生产时已经将烟液注入到烟弹管中,并用密封件密封好,在使用时只需用穿刺管将密封件刺破便可使得烟液进入到加热组件中,这样就不会存在传统的烟液储存或放置不当的问题,烟液也不容易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子烟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I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II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烟在组装过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组装完毕后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V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电子烟100包括第一壳体10、用于存储烟液的烟弹管20、将烟液雾化的雾化器40及给雾化器40提供电能的烟杆组件60。烟弹管20和雾化器40沿第一壳体10的轴向依次收容于第一壳体10之内并组成一雾化器组件。烟杆组件60与雾化器组件是可拆卸地连接的。
第一壳体10大致为圆形管。
请一并参阅图2A,烟弹管20包括烟弹管载体22和设置在烟弹管载体22的面向雾化器20一端的密封件26。
烟弹管载体22固定收容在第一壳体10内。烟弹管载体22大致呈圆管状,其内部贯穿开设有长条形的烟道223。烟道223在烟弹管载体22的顶端形成出气孔221。雾化器40产生的烟雾可以经烟道223从出气孔221中流入到使用者口中。烟弹管载体22内开设有用于存储烟液的储液腔225。储液腔225环绕在烟道223的四周,并通过隔板224与烟道223隔开。本实施例中,烟道223的底端的端面与储液腔225远离出气孔221的一端的端面平齐,这样可以方便密封件26对二者进行密封。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烟道223也可位于烟弹管载体22的一侧,即位于烟弹管载体22与第一壳体10之间,此时,烟弹管载体22则可不做成中空形状。
密封件26大致为圆形片,其包括用来密封储液腔225的大致为圆环形的第一密封部262和用来密封烟道223的大致为圆形的第二密封部264。第一密封部262和第二密封部264是一体并且共面的。密封件26由具有一定强度但是又容易被刺破的材料制成,因此,其一方面能够在使用前将烟液保持在储液腔225中而不会轻易泄露,另一方面,使用尖锐物可以轻易将其刺破,从而使的烟液流出而进入雾化器40中。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6由锡箔纸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26也可以由塑料布等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第二密封部264也可省略,为了密封过程简单,优选地,所述密封件26具有该第二密封部26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烟弹管载体22不做成中空形状时,所述密封件26则只有用于密封储液腔的第一密封部262即可。
雾化器40包括雾化器固定座42、密封垫43、加热组件44、出烟管46、雾化器盖47、穿刺件48、及雾化器螺杆49。
雾化器固定座42大致为一个长条形管,其可活动地卡持于第一壳体10内并位于烟弹管20的一侧。密封垫43环绕在雾化器固定座42的四周并位于雾化器固定座4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用于防止烟液从雾化器固定座4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泄露。密封垫43由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由于密封垫43与第一壳体10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雾化器固定座42可通过密封垫43预固定于第一壳体10的底端,以保证雾化器固定座42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能够稳定于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穿刺件48不与第一密封部262发生接触。可以理解,如果雾化器固定座42本身就是用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则密封垫43也可省略。雾化器固定座42的中部开设有一个贯通孔422。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固定座42进一步包括一个环形凸缘421,该环形凸缘421位于密封垫43远离烟弹管20一侧,以限制密封垫43向远离烟弹管20的方向移动,所述环形凸缘421的外径与第一壳体10的内径基本相当。
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4包括吸液体442和缠绕在吸液体442上的发热丝(图未示)。吸液体442可以由具有较好的吸收烟液能力的玻璃纤维或天然纤维等材料制成。发热丝位于贯通孔422中。发热丝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镍铬合金丝。可以理解,加热组件44还可为其他结构,例如可采用超声雾化装置等雾化装置,只要其能够发热雾化烟液即可。
出烟管46大致为圆管,其与贯通孔422相对设置。出烟管46的内部开设有与贯通孔422相通的排气道462。出烟管46的外径小于等于烟道223的内径,因此其能够穿过密封件26的第二密封部264而延伸进入烟道223的内部,从而使得加热组件44产生的烟雾被引导至烟道223中。为了更好地穿刺第二密封部264,出烟管46的顶部沿出烟管46轴向的截面为楔形。可以理解,当烟道223位于烟弹管载体22与第一壳体10之间时,所述出烟管46也应对应面向烟弹管载体2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烟道223。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盖47通过螺纹环绕出烟管46设置。雾化器盖47的下端将吸液体442按压固定在雾化器固定座42的上表面。该雾化器盖47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便于实现与隔板224之间的密封连接。具体的,该雾化器盖47可采用硅胶制成。
请一并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穿刺件48大致呈圆管状。穿刺件48环绕雾化器盖47,且其下端固定在雾化器固定座42上。穿刺件48的作用是能够穿刺密封件26的第一密封部262,从而将储液腔225内的烟液引导至加热组件44的吸液体442上。为了更好地穿刺第一密封部262,穿刺件48的顶端边缘设有两个对称的穿刺凸起484。可以理解,穿刺件48的顶端边缘也可仅设置一个穿刺凸起484。另外,穿刺件48也可为由多个分离的薄片构成的结构。
雾化器螺杆49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底端,其表面具有外螺纹。雾化器螺杆49呈中空状,雾化器固定座42的远离烟弹管20的一端穿设于雾化器螺杆49的内部。雾化器40还包括设于雾化器固定座42远离烟弹管20一端的第一顶针424和环绕该第一顶针424的第一绝缘套426。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B,烟杆组件60包括第二壳体62、电池64、螺套66、推顶部68及控制元件69。
第二壳体62的形状大致为与第一壳体10相配合的圆筒。电池64设于第二壳体62内部,用于给雾化器40提供电源。第二壳体62的底部还开设有进气孔622。
螺套66设置于第二壳体62的顶部,其内部设有与雾化器螺杆49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推顶部68固定设于螺套66的中部,用于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62螺接时,推动雾化器固定座42。推顶部68的直径与雾化器固定座42的直径大致相等,且小于雾化器螺杆49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推顶部68的内部还设有第二顶针684和环绕该第二顶针684的第二绝缘套686。
控制元件69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62底端的咪头,模拟光源等。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下面简要描述电子烟100的组装及使用过程。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组件与烟杆组件60可以是分开销售的。也就是说,烟弹管20在出厂时就已经注入了烟液,并通过密封件26密封。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可将雾化器组件和烟杆组件60组装在一起时,将雾化器螺杆49插入并螺合于螺套66。随着雾化器螺杆49相对螺套66的不断深入,推顶部68的顶部将与雾化器固定座42的底部相接触(如图3所示)。于此同时,第一顶针424与第二顶针684相接触,实现电路连接。当雾化器螺杆49继续螺入螺套66内时,推顶部68将给予雾化器固定座42一个沿第一壳体10的轴向运动的作用力。一旦该作用力大于密封垫43与第一壳体1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则雾化器固定座42将在第一壳体10内缓缓向靠近烟弹管20的方向移动。这将导致穿刺件48与密封件26的第一密封部262相接触。当雾化器螺杆49与螺套66完全螺合时(如图4所示),穿刺件48将进一步穿刺该第一密封部262,从而使得储液腔225内的烟液流出而接触加热组件44。整个组装过程如现有的二次性电子烟相似,没有因为烟液密封原因增加使用者给烟液开封的额外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对电子烟100的具有出气孔221的一端吸气时,气流从进气孔622进入雾化器40内部。烟液在加热组件44的作用下转化成烟雾。烟雾通过贯通孔422、排气道462、烟道223及出气孔221流出将烟雾输送至使用者的嘴里。
当烟弹管20内的烟液消耗完毕时,可以反向旋转雾化器螺杆49,从而将雾化器组件与烟杆组件60拆卸分离。此时可以更换新的雾化器组件,并以前述方法将雾化器组件与烟杆组件60重新装配在一起。
上述电子烟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烟油放置问题:由于在生产时已经将烟液注入到烟弹管中,并用锡箔纸密封好,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雾化器组件的保质期。
(2)卫生问题:在雾化器组件使用之前,储存在烟弹管内部的烟液是与雾化器的加热丝、用于导液的化学海绵、纤维等部件相互隔离的,这样就可以避免烟液被污染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3)操作不便:一次性烟弹管不需使用者自行注液,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注液量过多导致的漏液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4)结构精简:上述雾化器的结构较为简单,避免了因为尺寸问题而导致的漏液,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生产时的负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烟弹管及雾化器,所述烟弹管包括存储烟液的烟弹管载体及密封于烟弹管载体面向雾化器一端的密封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组件、穿刺件及承载所述加热组件和穿刺件的雾化器固定座;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固定有推顶部,该推顶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螺接时推动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使得所述穿刺件刺破所述烟弹管的密封件,而将烟液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管载体内部开设有烟道和环绕所述烟道的用于存储烟液的储液腔,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密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在所述烟弹管载体的顶端形成出气孔,所述烟道的底端的端面与所述储液腔远离所述出气孔的一端的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烟道的第二密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雾化器固定座上设置有能够穿刺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出烟管,用于将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的烟雾引导至所述烟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锡箔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件呈管状,所述穿刺件面向所述烟弹管的一端具有穿刺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吸液体和缠绕在所述吸液体上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贯通孔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器盖,所述雾化器盖环绕所述出烟管并将所述吸液体固定在所述雾化器固定座上; 
所述穿刺件环绕所述雾化器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雾化器 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密封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雾化器固定座的远离烟弹管一端的第一顶针;所述推顶部的内部还设有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二顶针可分离的接触。 
CN201420360313.3U 2014-06-30 2014-06-30 电子烟 Active CN204120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0313.3U CN204120225U (zh) 2014-06-30 2014-06-30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0313.3U CN204120225U (zh) 2014-06-30 2014-06-30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0225U true CN204120225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7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0313.3U Active CN204120225U (zh) 2014-06-30 2014-06-30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022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0130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5394811A (zh) * 2014-06-30 2016-03-16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6136336A (zh) * 2016-09-27 2016-11-23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封闭系统的电子烟烟弹
WO2017012257A1 (zh) * 2015-07-18 2017-01-26 梅小建 烟弹及应用该烟弹的雾化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0130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5394811A (zh) * 2014-06-30 2016-03-16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5394811B (zh) * 2014-06-30 2018-11-2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WO2017012257A1 (zh) * 2015-07-18 2017-01-26 梅小建 烟弹及应用该烟弹的雾化器
CN106136336A (zh) * 2016-09-27 2016-11-23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封闭系统的电子烟烟弹
CN106136336B (zh) * 2016-09-27 2018-03-27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封闭系统的电子烟烟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4811A (zh) 电子烟
CN204120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和烟弹管
CN205695715U (zh) 电子烟
CN104305526A (zh) 电子烟及其烟弹管
CN104114050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4120225U (zh) 电子烟
CN105876869B (zh) 一种电子烟
WO2016000130A1 (zh) 电子烟
CN204796737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4259818U (zh) 电子烟及其烟弹管
US9894931B2 (en) An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US8678012B2 (en) Tobacco solution atomiz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US977005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6127390A1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US20150305406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204579895U (zh) 光加热二次雾化电子烟用雾化器和电子烟
WO2016123781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4544569B (zh) 电子烟
CN204317496U (zh) 雾化装置及使用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CN106579558B (zh) 烟弹管
CN203575654U (zh) 电子烟用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763415U (zh) 电子烟雾吸入装置
CN206273143U (zh) 一种新型电子烟
CN203676137U (zh) 一种新型的一体式电子烟
CN205813576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SMOORE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wu community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