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8857U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18857U CN204118857U CN201420521091.9U CN201420521091U CN204118857U CN 204118857 U CN204118857 U CN 204118857U CN 201420521091 U CN201420521091 U CN 201420521091U CN 204118857 U CN204118857 U CN 2041188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tactor
- relay
- making switch
- electrical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其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分别串联在电网中用于控制电网不同相线的负载的供电,使得继电器及接触器利用预付费卡表是否欠费与该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通断的对应关系,来控制与负载相连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为负载上电,以避免现有技术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预付费卡表欠费时,通常通过欠费跳闸装置实现自动跳闸,避免用户在拖欠电费情况下仍为其供电的情况。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欠费跳闸装置均采用手动合闸式,当用户在欠费的情况下自行解除跳闸信号线,合上手闸后,预付费卡表就会失去作用,造成用户在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为其供电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以避免现有技术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继电器及接触器,其中:
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触点为常开触点,且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预付费卡表、继电器及接触器,其中:
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公共端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所述接触器线圈与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接入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
所述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继电器触点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接触器线圈与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接入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触点为常开触点,且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其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分别串联在电网中用于控制电网不同相线的负载的供电,使得继电器及接触器利用预付费卡表是否欠费与该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通断的对应关系,来控制与负载相连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为负载上电,以避免现有技术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继电器KA及接触器KM,其中,继电器KA包括继电器线圈KA1及继电器触点KA2,接触器KM包括接触器线圈KM1、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继电器线圈KA1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HKA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线圈KM1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KM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KA2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KA2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HKA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
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KM2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KM3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KM4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该继电器的具体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该接触器的具体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为开关,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未欠费状态时,该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网优选的为三相四线制,其中,L1代表A相线,L2代表B相线,L3代表C相线,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电网设置成五相供电方式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KM2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其中,第一相线为L1,即:A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KM3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其中,第二相线为L2,即:B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KM4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其中,第三相线为L3,即:C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继电器触点KA2为常开触点,且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均为常闭开关,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该预付费卡表中控制端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继电器线圈KA1得电,带动继电器触点KA2闭合,使得接触器线圈KM1得电,进而带动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断开,以避免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其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分别串联在电网中用于控制电网不同相线的负载的供电,使得继电器及接触器利用预付费卡表是否欠费与该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通断的对应关系,来控制与负载相连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为负载上电,以避免现有技术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预付费卡表HKA、继电器KA及接触器KM,其中,继电器KA包括继电器线圈KA1及继电器触点KA2,接触器KM包括接触器线圈KM1、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其中:
继电器线圈KA1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KM1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KM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KA2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KA2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与预付费卡表的公共端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接触器线圈与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接入电网的第二相线;
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KM2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KM3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KM4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该继电器的具体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该接触器的具体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为开关,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未欠费状态时,该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网优选的为三相四线制,其中,L1代表A相线,L2代表B相线,L3代表C相线,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电网设置成五相供电方式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KM2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其中,第一相线为L1,即:A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KM3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其中,第二相线为L2,即:B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KM4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其中,第三相线为L3,即:C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继电器触点KA2为常开触点,且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均为常闭开关,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该预付费卡表中控制端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继电器线圈KA1得电,带动继电器触点KA2闭合,使得接触器线圈KM1得电,进而带动第一接触开关KM2、第二接触开关KM3及第三接触开关KM4断开,以避免当预付费卡表处于欠费状态时,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继电器触点KA2与预付费卡表HKA的公共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K1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K2,接触器线圈KM1与继电器线圈KA1的公共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接入电网的第二相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控制开关及第二控制开关的常闭端均接地。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第一负荷开关KN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该第一负荷KN1为手动开关,且设置于第一相线及负载第一端之间,以使得在对预付费卡表检修时,保证预付费卡表处于断电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第二负荷开关KN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该第二负荷KN2为手动开关,且设置于第二相线及负载第二端之间,以使得在对预付费卡表检修时,保证预付费卡表处于断电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第三负荷开关KN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该第三负荷KN3为手动开关,且设置于第三相线及负载第三端之间,以使得在对预付费卡表检修时,保证预付费卡表处于断电状态。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预付费卡表、继电器和接触器,其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预付费卡表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分别串联在电网中用于控制电网不同相线的负载的供电,使得继电器及接触器利用预付费卡表是否欠费与该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通断的对应关系,来控制与负载相连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为负载上电,以避免现有技术用户通过手动合闸方式,使得电网在其拖欠电费的情况下,仍然为其供电的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及接触器,其中:
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触点为常开触点,且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5.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付费卡表、继电器及接触器,其中:
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公共端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所述接触器线圈与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接入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
所述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一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二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二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相连;
所述接触器的第三接触开关的常闭端与负载的第三端相连,常开端与所述电网的第三相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继电器触点与所述预付费卡表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接入电网的第一相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接触器线圈与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接入所述电网的第二相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触点为常开触点,且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及第三接触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1091.9U CN204118857U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1091.9U CN204118857U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18857U true CN204118857U (zh) | 2015-01-21 |
Family
ID=5233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2109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18857U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188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213A (zh) * | 2014-09-11 | 2014-12-0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
2014
- 2014-09-11 CN CN201420521091.9U patent/CN2041188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213A (zh) * | 2014-09-11 | 2014-12-0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29047U (zh) | 一种预付费控制箱 | |
CN203799965U (zh) | 复合开关的脉冲极性转换模块 | |
CN204118857U (zh)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
CN102833920A (zh) | 一种带信号检测的单控转双控接线盒 | |
CN202750302U (zh) | 一种带信号检测的单控转双控接线盒 | |
CN203456680U (zh) | 一种智能插座 | |
CN104184213A (zh) | 一种分合闸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 | |
CN202657854U (zh) | 起重机回转制动器控制系统 | |
CN202260003U (zh) | 一种安全节能插排 | |
CN202405134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
CN204089578U (zh) | 一种一体化电源的交直流不断电切换电路 | |
CN203982147U (zh) |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 |
CN202257178U (zh) | 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 | |
CN205565744U (zh) | 低压三相电流不平衡治理快速换相开关 | |
CN203983745U (zh) | 一种开关柜供电调整系统 | |
CN204117279U (zh) | 一种预付费卡表报警装置及电能计量系统 | |
CN205101211U (zh) | 一种轮换电路 | |
CN203117213U (zh) | 离心式双向速度继电器 | |
CN203722333U (zh) | 油机互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供电设备 | |
CN204668916U (zh) | 一种低压配电缺相保护装置 | |
CN203414774U (zh) | 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 | |
CN203722520U (zh) | 一种snr4100系列的低压电动机智能软启动装置 | |
CN202771623U (zh) | 一种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 |
CN205080402U (zh) | 一种基于ATmega8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电路控制设备 | |
CN205583380U (zh) | 钻机移动电站的开关柜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