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3289U -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3289U
CN204113289U CN201420571018.2U CN201420571018U CN204113289U CN 204113289 U CN204113289 U CN 204113289U CN 201420571018 U CN201420571018 U CN 201420571018U CN 204113289 U CN204113289 U CN 204113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drop shaft
vent
vibration
pedestr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10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昌云
王清来
刘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eri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eri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eri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eri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710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3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3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3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其溜井的侧面通过检查平巷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检查平巷内设置有密闭门,溜井与行人/通风天井的底部通过运输巷道连通;溜井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构成;第二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组成,在第一段振动单元下方的混凝土框架内设置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与联络巷道连接,通风通道内侧壁埋设有爬梯。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实现了溜井底部振动单元自动化控制,且造价低廉、易于施工或人工安装,提高了矿石溜放效率,特别是实现强粘性矿石溜井放矿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广泛实用性。

Description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常常需要布置溜井放矿系统,对于粘结性矿石,现有的矿山溜井放矿系统普遍存在“堵矿”、“跑矿”等现象,常规的“放炮”处理堵矿措施存在处理时间长、对现场装备造成破坏、影响溜井放矿正常生产、处理效果差、安全隐患大等不足,是矿山溜井放矿系统高效率作业的“瓶颈”技术问题。综合矿山生产实践,溜井放矿系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溜井放矿系统一般设置一条检查平巷,检查平巷与检查、通风天井连通,当出现矿石堆积堵塞时,一条检查平巷施工作业难以满足破除堵塞矿石要求。矿石在溜井内部是自然拱破坏并不断向下运动的过程,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时,矿石形成胶结效应,自然拱不能破坏而产生连续地下向运动。因此,溜井往往除了在变截面处易出现矿石堵塞,在溜井储矿段中下部也可能发生矿石堵塞。
(2)单段振动给料单元振动放矿作用范围小,易起拱堵塞。目前矿山一般采用单段振动给料单元振动给矿,振动给料单元只能对溜口附近矿石起到振动作用,放矿溜口两侧和后侧往往成为矿石溜放的死角,放矿死角的存在既不利于溜井放矿,也会成为矿石胶结起拱的支点,尤其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这种效应就更为突出,严重降低溜井放矿的效能。
(3)溜井放矿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若是采用常规的“放炮”处理溜井堵塞,还会产生大量炮烟,造成溜井放矿工作环境很差,降低工人工作效率,影响溜井放矿系统的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解决和克服现有溜井放矿易造成矿石堵塞,特别是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条件下极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提高溜井放矿的效能,改善放矿现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溜井的侧面通过检查平巷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检查平巷内设置有密闭门,行人/通风天井内安装有梯子间,溜井与行人/通风天井的底部通过运输巷道连通;溜井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构成,振动板体由振动面板、密封垫和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而成,其周边设置有密封角钢,支撑板下固定有支撑钢梁且中间安装有偏心振动电机,振动面板顶端设有固定弯钩,固定弯钩搭接于混凝土框架内边固定的钢棒上,振动板体埋设于混凝土框架的凹槽内;溜井底部四面安装有倾斜挡板;第二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组成,振动给料机安装于混凝土基础的上方,振动给料机的上方装有放矿闸门,放矿闸门侧面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方安装有控制台;在第一段振动单元下方的混凝土框架内设置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与联络巷道连接,通风通道内侧壁埋设有爬梯。
所述振动面板的水平倾斜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所述挡板的水平倾斜倾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溜井放矿系统容易矿石堵塞现象,一是在溜井矿仓部位设计了多段检查平巷,各段检查平巷分别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二是设计了两段式振动给料溜井底部结构,两段振动单元均通过控制台实现自动化控制;三是溜井底部与运输巷道连通,方便清理粉矿并加强溜井底部通风,改善溜井底部作业卫生环境。当矿石溜放效果较好,控制台只需控制第二段振动单元作业;若现场矿石粘性大,易在溜井溜口上部形成胶结拱,控制台应控制两段振动单元同时作业。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溜井内部矿石堵塞具体情况,通过行人/通风天井上升到一段或多段检查平巷,破坏粘结拱,实现溜井放矿作业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溜井内部矿石堵塞具体情况,通过行人/通风天井上升到一段或多段检查平巷,破坏粘结拱,实现溜井放矿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了溜井底部振动单元自动化控制,且造价低廉、易于施工或人工安装,可有效解决现有溜井放矿系统弊端,提高了矿石溜放效率,特别是实现强粘性矿石溜井放矿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广泛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溜井竖向多段检查平巷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溜井,2、行人/通风天井,3、检查平巷,4、密闭门,5、运输巷道,6、联络巷道,7、混凝土框架,8、通风通道,9、爬梯,10、支撑钢梁,11、振动面板,12、密封垫,13、支撑板,14、钢棒,15、密封角钢,16、偏心振动电机,17、挡板,18、操作平台,19、控制台,20、振动给料机,21、放矿闸门,22、混凝土基础,23、矿车,E.第一段振动单元,E1.振动板体,F.第二段振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5,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溜井1的侧面通过检查平巷3与行人/通风天井2连通,检查平巷3内设置有密闭门4,行人/通风天井2内安装有梯子间201,溜井1与行人/通风天井2的底部通过运输巷道5连通(如图1);溜井1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E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E1构成,振动板体E1由振动面板11、密封垫12和支撑板13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而成,其周边设置有密封角钢15,支撑板13下固定有支撑钢梁10且中间安装有偏心振动电机16(如图5),振动面板11顶端设有固定弯钩,固定弯钩搭接于混凝土框架7内边固定的钢棒14上,(如图3、图4),振动板体E1埋设于混凝土框架7的凹槽内;溜井1底部四面安装有挡板17,(如图2、图3、图4);第二段振动单元F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20组成,振动给料机20安装于混凝土基础22的上方,振动给料机20的上方装有放矿闸门21,放矿闸门21侧面设有操作平台18,操作平台18上方安装有控制台19(如图4);在第一段振动单元E下方的混凝土框架7内设置有通风通道8,且通风通道8与联络巷道6连接,通风通道8内侧壁埋设有爬梯9(如图2、图4)。
所述振动面板11的水平倾斜角α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如图4)。
所述挡板17的水平倾斜倾角β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如图5)。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溜井放矿系统容易矿石堵塞现象,而设计了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一是在溜井1上设计了2~3段检查平巷3,检查平巷3在矿石溜放的侧面和对侧盲区均与溜井1连通,各段检查平巷3分别与行人/通风天井2连通,行人/通风天井2底部与运输巷道5连通,检查平巷3靠近溜井1处安设一扇密闭门4,密闭门4隔断溜井1与行人/通风天井2,溜放矿石的灰尘不会回流到行人/通风天井2。当溜井1发生矿石堵塞情况时,技术人员通过行人/通风天井2上升到检查平巷3,打开密闭门4,通过技术操作破坏矿石胶结拱,实现溜井1放矿顺畅;二是设计了两段式振动给料溜井底部结构,第一段振动单元E二并排且对称的振动体构成,振动体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振动面板11、密封垫12和支撑板13,支撑板13下面焊接有支撑钢梁10,偏心振动电机16固定于支撑板13下面的中间位置,振动面板11顶端焊接固定弯钩,弯钩搭接于两根固定的钢棒14上,振动面板11水平倾斜角α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振动面板11和支撑板13间焊接密封角钢15实现密封,防止粉矿进入振动面板11降低第一段振动单元E的工作功效。钢棒14、支撑板13和支撑钢梁10均安设在混凝土框架7中,在偏心振动电机16动力作用下,振动板体E1可以钢棒14为中心小幅摆动。溜井1底部四面安设有挡板17,挡板17的水平倾斜倾角β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挡板17采用型钢制作,也可采用钢轨材料并排拼列,增加矿石流动性能和底部结构服务年限。混凝土框架7两侧分别设置联络通道6和通风通道8,且联络通道6和通风通道8连通,方便清理粉矿并加强溜井底部的通风,改善溜井装矿工作卫生环境。第二段振动单元F由二并排的振动给料机20组成,振动给料机20安设在混凝土基础22上,振动给料机20上方安装放矿闸门21。第一、第二振动单元E、F均通过安设在操作平台18上的控制台19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1)从运输巷道5施工联络通道6,联络通道6分别连接行人/通风天井2和溜井底部混凝土框架7。
(2)从行人/通风天井2施工多段(2~3段)检查平巷3连通溜井1,检查平巷3在矿石溜放的侧面和对侧盲区均与溜井1连通,检查平巷3靠近溜井1处安设密闭门4。
(3)施工混凝土框架7,埋设支撑钢梁10、两根钢棒14,依次安设支撑板13、密封垫12、振动面板11、偏心振动电机16,振动面板11的水平倾斜角宜为45°~55°,溜井1底部四周埋设挡板17,挡板17水平倾斜角应有利于矿石流动。
(4)运输巷道5与联络通道6间施工通风通道8,通风通道8内埋设爬梯9,便于行人、通风和清理粉矿。
(5)安设振动给料机20(第二段振动单元),振动给料机20与振动面板11(第一段振动单元)应匹配,两段振动单元净间距应根据矿石性质和溜井底部结构综合确定。
(6)安装操作平台18,在操作平台上布置溜放作业控制台19,控制台19通过液压或电动操作两段串联振动单元实现振动给料机20向矿车23溜放矿石作业,自动向矿车23给矿。
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强粘结性矿石溜井放矿结拱堵塞现象的工艺系统,一是在溜井矿仓部位设计了多段检查平巷,各段检查平巷分别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二是溜井底部配置了两段式振动给料系统,两段振动单元均通过控制台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防止并可破除矿石的粘结;三是溜井底部与运输巷道连通,加强溜井底部通风,改善溜井底部作业卫生环境。 

Claims (3)

1.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溜井的侧面通过检查平巷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检查平巷内设置有密闭门,行人/通风天井内安装有梯子间,溜井与行人/通风天井的底部通过运输巷道连通;溜井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构成,振动板体由振动面板、密封垫和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而成,其周边设置有密封角钢,支撑板下固定有支撑钢梁且中间安装有偏心振动电机,振动面板顶端设有固定弯钩,固定弯钩搭接于混凝土框架内边固定的钢棒上,振动板体埋设于混凝土框架的凹槽内;溜井底部四面安装有倾斜挡板;第二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组成,振动给料机安装于混凝土基础的上方,振动给料机的上方装有放矿闸门,放矿闸门侧面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方安装有控制台;在第一段振动单元下方的混凝土框架内设置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与联络巷道连接,通风通道内侧壁埋设有爬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面板的水平倾斜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水平倾斜倾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CN201420571018.2U 2014-09-30 2014-09-30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Active CN204113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1018.2U CN204113289U (zh) 2014-09-30 2014-09-30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1018.2U CN204113289U (zh) 2014-09-30 2014-09-30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3289U true CN204113289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1018.2U Active CN204113289U (zh) 2014-09-30 2014-09-30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32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293A (zh) * 2014-09-30 2015-01-07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CN111535819A (zh) * 2020-04-28 2020-08-14 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溜井及利用高溜井的采矿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293A (zh) * 2014-09-30 2015-01-07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CN111535819A (zh) * 2020-04-28 2020-08-14 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溜井及利用高溜井的采矿方法
CN113756821A (zh) * 2020-04-28 2021-12-07 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高溜井内施工人员安全的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3756821B (zh) * 2020-04-28 2023-12-05 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高溜井内施工人员安全的辅助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54613A1 (en) Method of local filling to control surface subsidence in worked-out area
CN104131834B (zh) 一种适用于薄及中厚煤层的回采巷道沿空留巷方法
CN101858215B (zh) 矸石挤压成型沿空留巷法
CN106968676B (zh) 巷道掘进穿越空洞的方法
CN204113289U (zh)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CN107387083A (zh) 一种利用矸石支撑的中厚煤层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构筑方法
CN109882239A (zh) 一种露天端帮压煤放射式充填开采方法
CN105240012B (zh) 一种实现煤柱同采的f型区段采煤方法
CN107237636B (zh) 一种贵金属倾斜矿体采矿结构及方法
CN103410550B (zh) 一种煤矿井下风桥施工方法
CN104265293A (zh) 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CN107575228A (zh) 一种减少双巷护巷煤柱尺寸及降低巷道变形量的采煤方法
CN105201508A (zh) 一种厚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连续采煤机回采方法
CN202300199U (zh) 一种履带式全液压锚杆钻机
CN104329117B (zh) 一种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切眼设备安装方法
CN103213777A (zh) 一种新型倒阶梯状下矿漏斗
CN104088642A (zh) 一种超短壁采煤方法
CN208310827U (zh) 沿空巷道逼帮柱专用锚杆托盘
CN104405404B (zh) 一种矿用瓦斯尾巷留巷方法
CN207920616U (zh) 一种用于底抽巷道快速掘进的支护装置
CN208251142U (zh) 一种施工电梯的悬挑式预制钢结构基础
CN102828762A (zh) 一种带侧护板的后挡矸梁悬挂摆梁式矸石填充液压支架
CN207715168U (zh) 一种大倾角沿空留巷支架联接装置
CN204877541U (zh) 一种分支溜井卸矿装置
CN201255001Y (zh) 卸压风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