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4162U - 一种电磁线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线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04162U CN204104162U CN201420503094.XU CN201420503094U CN204104162U CN 204104162 U CN204104162 U CN 204104162U CN 201420503094 U CN201420503094 U CN 201420503094U CN 204104162 U CN204104162 U CN 2041041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coil panel
- panel
- electromagnetic wire
- d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13 die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911 di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盘,属于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磁炉用电磁线盘不适于加热长条形锅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盘至少包括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所述第一线圈盘围绕在所述第二线圈盘外围,所述第一线圈盘的横向长度大于其纵向长度,至少所述第一线圈盘与所述第二线圈盘横向同一侧之间还设有第三线圈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电磁加热设备,如电磁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盘,尤其是电磁炉用电磁线盘,属于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使用电磁炉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盘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目前电磁炉多数配套圆底锅具使用,故而其电磁线盘上的线圈盘多为圆形。然而,现有的锅具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烹饪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圆底锅,例如长方形或者椭圆形的锅具,其用于烹饪鱼等长条形食物较为方便,但现有电磁炉不适于加热这类型的锅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磁线盘,适用于不同形状的锅具,尤其是长条形的锅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线盘,至少包括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所述第一线圈盘围绕在所述第二线圈盘外围,所述第一线圈盘的横向长度大于其纵向长度,至少所述第一线圈盘与所述第二线圈盘横向同一侧之间还设有第三线圈盘。
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盘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一线圈盘上,所述第三线圈盘剩余部分向第二线圈盘靠拢。
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盘与所述第一线圈盘串联。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盘和所述第二线圈盘并联。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盘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线圈盘与所述第二线圈盘横向的两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三线圈盘;
或者,所述第二线圈盘的中心横向偏离所述第一线圈盘的中心,所述第一线圈盘远离所述第二线圈盘的横向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盘之间设置所述第三线圈盘。
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三线圈盘间隔疏绕或者间隔密绕。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二线圈盘间隔疏绕或者间隔密绕。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盘纵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纵向的两侧相互靠拢。
其中,所述电磁线盘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主磁条的主导磁组件和具有至少一个副磁条的副导磁组件,所述主磁条从所述第一线圈盘中心向所述第一线圈盘外侧延伸,所述副磁条设置在相邻主磁条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相对应。
其中,所述副磁条的数量大于所述主磁条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盘,至少包括了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并且第一线圈盘的横向长度大于其纵向长度,第二线圈盘位于第一线圈盘内,故而可以用于加热长条形的锅具,并且还在第一线圈盘与第二线圈盘横向同一侧之间增设了第三线圈盘,用于弥补第一线圈盘与第二线圈盘横向同侧之间的加热盲区,使得长条形的锅具能被均匀加热。
其中,第三线圈盘与第一线圈盘串联,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并联,也就是说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可以分开控制,在使用较小的圆底锅时,仅第二线圈盘通电加热,节省能源;在使用较大的长条形锅具时,第一线圈盘、第二线圈盘和第三线圈盘可同时工作,达到均匀加热长条形锅具的目的。
由于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可以分开控制,通过电磁线盘加热功率配比驱动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交替循环加热锅具,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线圈盘交替加热,使锅具受热点随之改变,促进锅内液体的翻滚、对流,食物受热均匀,食物营养也能充分混合充分入味。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上线圈盘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上磁条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上线圈盘的又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磁线盘上线圈盘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线盘包括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第一线圈盘1围绕在第二线圈盘2外围,且第一线圈盘1的横向长度L大于其纵向长度B,即如本实施例图1所示的:第一线圈盘1呈椭圆形。
实际应用时,将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并联,使得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分开控制,例如:当使用圆底小锅具时,仅第二线圈盘2工作,节省能源;当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同时通电加热时,由于第一线圈盘1的横向长度大于其纵向长度,可适于用于长条形锅具的加热。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盘1呈椭圆形,第二线圈盘2呈圆环形,当然第二线圈盘2也可以设计成椭圆形。但第二线圈盘2无论是设计成圆环形还是椭圆形,由于第一线圈盘1纵向长度的限制,使得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横向同一侧之间有较大空间是没有电磁线圈分布的,形成了加热盲区,容易产生加热不均情况。本实施例在第一线圈盘1与第二线圈盘2横向同一侧之间设置了第三线圈盘3。通过第三线圈盘3的加热,弥补上述第一线圈盘1与第二线圈盘2横向同侧之间的加热盲区,使得长条形的锅具能被均匀加热。
本实施例以疏绕方式为例,在线盘支架上设置辐射状的第一绕线筋和第二绕线筋,相邻的第一绕线筋之间形成第一绕线槽,相邻的第二绕线筋之间形成第二绕线槽,上述的第一线圈盘1绕装在第一绕线槽上,第二线圈盘2绕装在第二绕线槽上。
第二线圈盘2的中心与第一线圈盘1的中心重合,即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横向两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因此,在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横向两侧之间均设置了第三线圈盘3。第三线圈盘3与第一线圈盘1串联,第三线圈盘3部分重叠在第一线圈盘1上,而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向第二线圈盘2靠拢。将第三线圈盘3部分重叠在第一线圈盘1上,即第三线圈盘3的部分电磁线圈可以绕装在第一绕线槽内,与第一线圈盘1的部分电磁线圈叠加,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绕装在由第三绕线筋形成第三绕线槽内,也就是说第三线圈盘3是同时绕装在第一绕线槽和第三绕线槽内,第一线圈盘1和部分第三线圈盘3均利用了第一绕线筋来定位,这样可以减少第三绕线筋的长度,简化结构。
由于第三线圈盘3部分重叠在第一线圈盘1上,叠加部位由于受到两个线圈盘的同时作用形成磁场叠加,磁场叠加后在锅具加热面产生的涡流也随之增强,从而使得长条形锅具长度方向两端的加热强度和加热效率明显提升,然而在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并没有产生叠加磁场,锅具对应第一线圈盘1与三线圈盘重叠位置的热量要高于锅具对应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位置的热量,这种热量差异使得食物汤汁在锅具内部由高热量处流向低热量处,形成对流,食物受热会较均匀。
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还向第二线圈盘2靠拢,也就是说,第三线圈盘3剩余部分是位于原本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横向同一侧之间无电磁线圈分布的区域内,锅具对应该区域的位置能被有效加热,从而减少或者消除加热盲区。而在实际应用时,改变电磁线盘上每组线圈盘中的线圈匝数、直径、材料,或者是改变每组线圈的盘绕圈数、层数等,当使用长条形锅具烹饪时,至少能使锅具长度方向上的热量是呈有规律的梯度变化,或者热量是趋向于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盘2纵向的两侧与第一线圈盘1纵向的两侧相互靠拢,这样至少能保证第二线圈盘2第一线圈盘1纵向的两侧之间不会存在加热盲区,且第二线圈盘2纵向的两侧与第一线圈盘1纵向的两侧相互靠拢后可以控制电磁线盘纵向尺寸,减少空间占用率。
通常的电磁线盘都配装有磁条,磁条可以聚集磁力线,从而提升加热效果,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电磁线盘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主磁条4的主导磁组件和具有至少一个副磁条5的副导磁组件,主磁条4从第一线圈盘1中心向第一线圈盘1外侧延伸,副磁条5设置在相邻主磁条4组件之间并且与第一线圈盘1相对应。
由于主磁条4是从第一线圈盘1中心向第一线圈盘1外侧延伸,能同时对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起到聚磁作用,然而对于椭圆形的第一线圈盘1而言,主磁条4在周向方向上很难到达均匀分布,且成本会提高,因此,本实施例在相邻主磁条4组件之间设置了副磁条5,但副磁条5的长度要小于主磁条4长度,副磁条5仅仅针对第一线圈盘1没有设置主磁条4的区域,并且副磁条5的数量大于主磁条4的数量。如本实施例中使用了8个主磁条4,而副磁条5数量则为12个。通过本实施例主磁条4和副磁条5间隔设置的方案,在确保聚磁效果的前提下,节省磁条用量,降低配件成本。但根据实际线圈盘的大小,主磁条4和副磁条5的数量均可以适应性增减,以达到较佳性价比。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线圈盘3和第二线圈盘2的数量并不局限为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例如:当设置至少两个第三线圈盘时,这至少两个第三线圈盘可以同心间隔绕装,也可以偏心间隔绕装,采用疏绕或者密绕。在设置至少两个第三线圈盘的情况下,可以使得锅具长度方向上的加热更趋于均匀。
如果使用长度更大的锅具,可设置至少两个第二线圈盘,采用间隔疏绕或者间隔密绕的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线圈盘1除了椭圆形外,还可以是矩形。第三线圈盘3和第二线圈盘2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可以分开控制,第三线圈盘3与第一线圈盘1串联,通过电磁线盘加热功率配比驱动第一线圈盘1和第二线圈盘2交替循环加热锅具,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线圈盘交替加热,使锅具受热点随之改变,促进锅内液体的翻滚、对流,食物受热均匀,食物营养也能充分混合充分入味。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线圈盘1与第三线圈盘3也可以并联,这样,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加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方案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的是:第二线圈盘的中心横向偏离第一线圈盘的中心,第一线圈盘远离第二线圈盘的横向一侧与第一线圈盘之间设置第三线圈盘。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线圈盘的中心横向偏离第一线圈盘的中心,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线圈盘2向第一线圈盘1右侧靠拢,弥补了原有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右侧之间的加热盲区,而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左侧间距增加,在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左侧之间设置第三线圈盘3,可以改善锅具位于第二线圈盘2与第一线圈盘1左侧之间区域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电磁加热设备,如电磁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线盘,至少包括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所述第一线圈盘围绕在所述第二线圈盘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盘的横向长度大于其纵向长度,至少所述第一线圈盘与所述第二线圈盘横向同一侧之间还设有第三线圈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盘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一线圈盘上,所述第三线圈盘剩余部分向第二线圈盘靠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盘与所述第一线圈盘串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盘和所述第二线圈盘并联。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盘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线圈盘与所述第二线圈盘横向的两侧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三线圈盘;
或者,所述第二线圈盘的中心横向偏离所述第一线圈盘的中心,所述第一线圈盘远离所述第二线圈盘的横向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盘之间设置所述第三线圈盘。
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三线圈盘间隔疏绕或者间隔密绕。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二线圈盘间隔疏绕或者间隔密绕。
8.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盘纵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纵向的两侧相互靠拢。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主磁条的主导磁组件和具有至少一个副磁条的副导磁组件,所述主磁条从所述第一线圈盘中心向所述第一线圈盘外侧延伸,所述副磁条设置在相邻主磁条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盘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磁条的数量大于所述主磁条的数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3094.XU CN204104162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电磁线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3094.XU CN204104162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电磁线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04162U true CN204104162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2272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0309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04162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电磁线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0416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8118A (zh) * | 2017-07-12 | 2017-10-10 | 深圳前海无边无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线盘电磁炉 |
CN108370618A (zh) * | 2015-10-16 | 2018-08-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系统、感应加热烹调器以及电气设备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20503094.XU patent/CN2041041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0618A (zh) * | 2015-10-16 | 2018-08-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系统、感应加热烹调器以及电气设备 |
CN107238118A (zh) * | 2017-07-12 | 2017-10-10 | 深圳前海无边无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线盘电磁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81488U (zh) | 电磁加热的电饭煲 | |
CN203896528U (zh) | 一种高能效电磁线盘及其电磁感应加热式烹饪器具 | |
CN204465915U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103415099B (zh)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4104162U (zh) | 一种电磁线盘 | |
CN204427752U (zh) |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3352852U (zh) | 一种组合式电磁线盘及电磁炉 | |
CN202663581U (zh) | 电磁炉线圈盘及具有其的电磁炉 | |
CN203244283U (zh) | 用于ih电饭煲的均匀加热线圈盘 | |
CN204483874U (zh) |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104219809B (zh) | 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51376U (zh) |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5092989U (zh) | 导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4316768U (zh)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
CN205666983U (zh) | 电磁炉及线圈盘 | |
CN203554720U (zh) | 一种商用电磁炉线圈盘 | |
CN204795676U (zh) | 一种均匀加热的电磁线盘 | |
CN206564710U (zh) | 磁条结构、磁条模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 |
CN203279233U (zh) | 一种高能效电磁线盘及电磁炉 | |
CN206251375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3482439U (zh) | 一种电磁炉线盘 | |
CN203482435U (zh)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3219532U (zh) |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 |
CN203407032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线圈盘架及电磁炉 | |
CN203823834U (zh) | 一种具有多层线圈盘的电磁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50118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JOYOUNG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