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0702U -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0702U
CN204090702U CN201420531880.0U CN201420531880U CN204090702U CN 204090702 U CN204090702 U CN 204090702U CN 201420531880 U CN201420531880 U CN 201420531880U CN 204090702 U CN204090702 U CN 204090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l reef
pilot hole
overhead gage
conducive
reef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18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日进
薛彬
张洪亮
虞宝存
张龙
王忠明
李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5318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0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0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07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的礁体。它包括浮球,连接绳,锥形的藻礁体,设置在藻礁体中部、并贯穿藻礁体顶面及底面的导向孔及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孔内的活塞体。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凸块。导向孔的上端口的正上方设有上挡板,上挡板固定在藻礁体上。上挡板的边缘设有一圈往上挡板外侧斜向下延伸的环形导流板。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与上挡板之间设有预紧压缩弹簧。上挡板中部设有穿绳通孔。藻礁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藻礁体的支撑块,连接绳的一端与浮球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绳通孔,并与活塞体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藻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背景技术
海藻场生态系统是典型近岸生态系统之一,利用大型海藻吸收、固定,并转移海水中的碳、氮、磷等生源要素,减轻水域富营养化,同时形成多种海洋生物生长、栖息的局部稳定的小生境,达到增加生物多样性,修复渔业资源的目的。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污染,全球范围内普遍呈现海藻场萎缩和退化的趋势;在近岸岩礁性底质海区,大型底栖海藻垂直分布格局明显有集中向近岸浅水区分布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海水透明度降低,在水深较深的区域内大型海藻无法获取适宜的光照条件,分布趋于上移;二是随着水深的增加,岩礁基质上的沉积物数量显著增多,严重影响海藻孢子体附着及附着后的生长存活。
利用人工藻礁来修复和营造海藻场,是各国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的恢复底栖海藻资源量的方法。目前人工藻礁的设计主要针对藻礁的材质、形状和增加附着基表面粗糙度,却很少考虑到藻礁投放后,藻礁表面的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的影响;而一旦藻礁表面被沉积物(淤泥)聚集、覆盖后,将严重影响海藻孢子体附着及生长存活(海藻孢子难以附着在淤泥上)。
另一方面,为了有利于海藻孢子体的附着,人工藻礁的表面的坡度不能过陡(斜度不能过大),否则不利于海藻孢子体的附着;这一来虽然有利于海藻孢子体的附着,但同时也使得藻礁表面更容易被沉积物(淤泥)聚集、覆盖。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43519U,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集纳型人工藻礁,礁体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实心的梯台形状,粗糙表面。礁体顶面设置有集纳区,底部设置有类似“十”字形的排淤通道。该申请案虽然考虑到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的影响,并设置了排淤通道,但此设计对藻礁表面的沉积物清除效果不佳,其同样存在当沉积物(淤泥)聚集、覆盖藻礁表面后,海藻孢子体附着及生长存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的人工藻礁存在藻礁表面沉积物聚集后难以有效的清除,导致海藻孢子体难以附着、生长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搅动海底沉积物,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扩散、上升,提高人工藻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已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包括浮球,连接绳,锥形的藻礁体,设置在藻礁体中部、并贯穿藻礁体顶面及底面的导向孔及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孔内的活塞体;所述藻礁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藻礁体的支撑块,所述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凸块,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上方设有上限位凸块,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口的正上方设有上挡板,上挡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藻礁体上,且上挡板与导向孔的上端口之间设有间隙,上挡板的边缘设有一圈往上挡板外侧斜向下延伸的环形导流板;所述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与上挡板之间设有可使活塞体往下移动的预紧压缩弹簧,所述上挡板中部设有穿绳通孔,穿绳通孔的正上方设有导向环,且导向环通过连杆固定在上挡板上;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浮球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环及穿绳通孔,并与活塞体相连接。
本方案藻礁能够利用海浪的波浪能量作为动力来呼吸,从而有效的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而且能够搅动海底沉积物,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扩散、上升,提高人工藻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已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
作为优选,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凹陷的上凹槽,活塞体的下端面设有凹陷的下凹槽,所述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上凹槽的底面上。本方案的的上凹槽不仅能够作为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的限位结构,而且在活塞体往上移动的过程中,上凹槽有利于使导向孔内的水上流,从而有利于增大冲刷藻礁外表面的水流流量;而下凹槽在活塞体往下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使导向孔内的水下流,从而增大活塞体往下移动过程中的导流缝隙内的水流流量,有利于使海底的沉积物(营养物质)上升。
作为优选,藻礁体还设有环绕导向孔的环形内腔,所述藻礁体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与环形内腔相通的进出孔。
作为优选,藻礁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6度至46度。本放啊的藻礁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6度至46度,其在不影响海藻孢子体附着的前提下,有利于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
作为优选,藻礁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槽,且各安装槽内分别镶嵌有经实验室培,并育附着海藻孢子体的藻礁块。 本方案采用的人工海藻移植方法有利于形成藻场,进而丰富藻礁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作为优选,导向孔为圆柱孔,且导向孔与藻礁体同轴设置,所述上挡板与导向孔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下限位凸块靠近导向孔的下边缘,所述上限位凸块位于导向孔上部。
作为优选,环形导流板呈锥形,且环形导流板与藻礁体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藻礁体由混泥土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提高人工藻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已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藻礁体1,环形内腔2,导向孔4,上挡板5,穿绳通孔6,上限位凸块7,环形导流板8,藻礁块9,支撑块10,导流缝隙11,下限位凸块12,活塞体13,预紧压缩弹簧14,浮球15,连接绳16,导向环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包括浮球15,连接绳16,锥形的藻礁体1,设置在藻礁体中部、并贯穿藻礁体顶面及底面的导向孔4及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孔内的活塞体13。藻礁体由混泥土浇筑而成。藻礁体内还设有环绕导向孔的环形内腔2。藻礁体外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与环形内腔相通的进出孔。藻礁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槽,且各安装槽内分别镶嵌有经实验室培,并育附着海藻孢子体的藻礁块9。藻礁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6度至46度,本实施例中的藻礁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6度或30度或46度。藻礁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藻礁体的支撑块10,并且当藻礁体通过支撑块置于海底后,藻礁体的底面与海底表面之间形成可供水流通的导流缝隙11。
导向孔为圆柱孔,且导向孔与藻礁体同轴设置。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凸块12,且下限位凸块靠近导向孔的下边缘。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上方设有上限位凸块7,且上限位凸块位于导向孔上部。导向孔的上端口的正上方设有上挡板5。上挡板与导向孔轴线相垂直。上挡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藻礁体上,且上挡板与导向孔的上端口之间设有间隙。上挡板的边缘设有一圈往上挡板外侧斜向下延伸的环形导流板8。 环形导流板呈锥形,且环形导流板与藻礁体同轴设置。上挡板中部设有穿绳通孔6。穿绳通孔的正上方设有导向环17,且导向环通过连杆固定在上挡板上。
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凹陷的上凹槽。活塞体的下端面设有凹陷的下凹槽。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与上挡板之间设有可使活塞体往下移动的预紧压缩弹簧14。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上凹槽的底面上,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抵靠在上挡板上。连接绳的一端与浮球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环及穿绳通孔,并与活塞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投放到海底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
在海浪波动的过程中,浮球将随海浪的波动一同上下波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导向环使连接绳作用在连接杆件上的作用力为竖直向上的(不论浮球往哪个方向上下浮动);当浮球随海浪的波动往上移动时,浮球将通过连接绳带动活塞体沿导向孔往上移动,从而使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上方的水往上流动;该水流经过上挡板及环形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将沿藻礁体表面往下流动,从而不断的将沉积在藻礁体表面的沉积物(淤泥)清理掉,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
同时,在活塞体往上移动的过程中将压缩预紧压缩弹簧;当浮球随海浪的波动往下移动时:预紧压缩弹簧恢复,带动活塞体沿导向孔往下移动,从而使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下方的水往下流动,并流经藻礁体的底面与海底表面之间形成的可供水流通的导流缝隙,然后往四周流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水流将冲击藻礁体下方的海底表面的沉积物,搅动海底沉积物,并带动这些沉积物随水流一同往四周扩散、上升,从而提高人工藻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已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藻礁通过浮球随海浪的波动一同上下波动,使活塞体不断的上下移动,使水流不断的在藻礁体内进出,形成类似的呼吸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沉积物对海藻附着和生长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搅动海底沉积物,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扩散、上升,提高人工藻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

Claims (8)

1.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包括浮球(15),连接绳(16),锥形的藻礁体(1),设置在藻礁体中部、并贯穿藻礁体顶面及底面的导向孔(4)及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孔内的活塞体(13);所述藻礁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藻礁体的支撑块(10),所述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凸块(12),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上方设有上限位凸块(7),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口的正上方设有上挡板(5),上挡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藻礁体上,且上挡板与导向孔的上端口之间设有间隙,上挡板的边缘设有一圈往上挡板外侧斜向下延伸的环形导流板(8);所述导向孔内、位于活塞体与上挡板之间设有可使活塞体往下移动的预紧压缩弹簧(14),所述上挡板中部设有穿绳通孔(6),穿绳通孔的正上方设有导向环(17),且导向环通过连杆固定在上挡板上;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浮球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环及穿绳通孔,并与活塞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凹陷的上凹槽,活塞体的下端面设有凹陷的下凹槽,所述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上凹槽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藻礁体还设有环绕导向孔的环形内腔(2),所述藻礁体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与环形内腔相通的进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藻礁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6度至46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藻礁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槽,且各安装槽内分别镶嵌有经实验室培育附着海藻孢子体的藻礁块(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孔为圆柱孔,且导向孔与藻礁体同轴设置,所述上挡板与导向孔轴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下限位凸块靠近导向孔的下边缘,所述上限位凸块位于导向孔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其特征是,所述藻礁体由混泥土浇筑而成。
CN201420531880.0U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0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1880.0U CN204090702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1880.0U CN204090702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0702U true CN204090702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18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0702U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07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6347A (zh) * 2015-05-22 2015-10-28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海洋作物养殖辅助礁
CN105028171A (zh) * 2015-05-22 2015-11-1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混凝土保护礁
CN107082494A (zh) * 2017-04-02 2017-08-22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6347A (zh) * 2015-05-22 2015-10-28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海洋作物养殖辅助礁
CN105028171A (zh) * 2015-05-22 2015-11-1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混凝土保护礁
CN107082494A (zh) * 2017-04-02 2017-08-22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
CN107082494B (zh) * 2017-04-02 2020-02-28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4102B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鱼礁
CN102040284B (zh) 一种大型底栖生物和沉水植物联合调控富营养化方法
CN100389079C (zh) 仿生水草及其水质强化净化方法
CN104322403B (zh) 一种充分利用波浪能量的聚鱼结构
CN204090769U (zh) 一种人工投放的海洋生物生息装置
CN203530027U (zh) 节杆支撑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3609424A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CN204090702U (zh) 一种有利于藻类孢子附着的礁体
CN110182955B (zh) 海水生态养殖水体修复浮床装置
CN104429900A (zh) 一种组合式藻礁群
CN104303985B (zh) 一种能呼吸的藻礁
CN104521725B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藻礁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42528U (zh) 一种退化滩涂生态修复植物网箱
CN110092546B (zh) 一种河道治理净化方法
CN204104510U (zh) 一种人工鱼礁
CN205773642U (zh) 悬浮式生物浮岛
CN102531183A (zh) 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3704120B (zh) 一种具有沉积物自清洗功能的藻礁
CN204335501U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藻礁
CN204897532U (zh) 一种生物填料人工生态浮岛
CN203440846U (zh) 一种船用水底淤泥清理收集设备
CN206502672U (zh) 一种增加水体透明度的引光装置
CN103043797A (zh) 新型床式污水生态修复技术
CN205222821U (zh) 一种海藻生态浮岛
CN107555605A (zh) 复合生态浮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