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8229U - 电过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过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8229U
CN204088229U CN201420143178.7U CN201420143178U CN204088229U CN 204088229 U CN204088229 U CN 204088229U CN 201420143178 U CN201420143178 U CN 201420143178U CN 204088229 U CN204088229 U CN 20408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metal piece
overcurrent relay
place
piec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431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维特曼
C.罗伊雷
A.瓦赫特
R.科默特
S.斯蒂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Schweiz AG
Original Assignee
Asea Brown Boveri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ea Brown Boveri AB filed Critical Asea Brown Boveri AB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82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14Electrothermal mechanisms
    • H01H71/16Electrothermal mechanisms with bimetal element
    • H01H71/162Electrothermal mechanisms with bimetal element with compensation for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2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 H01H83/22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the other condition being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 H01H83/223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the other condition being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with bime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7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device will function to provide protection
    • H01H71/7427Adjusting only the electrothermal mechanism
    • H01H71/7445Poly-phase adjustment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过流继电器,其可通过联结导体与接触器组合成开关设备组件,其带有:主触点联接端子和辅助触点联接端子;包括主双金属件和热带的热脱扣装置;可在两个稳定的切换位置之间快速动作的速动切换机构;补偿双金属件,其中过流继电器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带有下部件,包括热脱扣装置、主联接端子和联结导体的下部件,上部件,包括辅助触点联接端子、装配支架,带有速动切换机构,以及具有补偿双金属件的调整机构,端子遮盖件,及联结导体遮盖件,其中热脱扣装置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固定角形件(71),主双金属件(6)利用其固定的端部焊接到焊接面处,其中主双金属件利用绝缘材料层(72)与热带(73)电绝缘。

Description

电过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过流继电器,其可通过联结导体与接触器(Schütz)组合成开关设备组件,其带有:主触点联接端子和辅助触点联接端子、包括主双金属件和热带(Heizband)的热脱扣装置、可在两个稳定的切换位置之间快速动作(umschnappbar)的速动切换机构(Schnappschaltwerk)以及补偿双金属件。 
背景技术
例如从文献EP 0 254 162 A2中已知这种电过流继电器。在此,过流继电器的所有构件或部件都装配在罩壳中。这使得制造过程复杂,因为零件必须相继以正确的顺序并且在注意其功能上彼此的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插入罩壳中。在插入零件时的公差和不准确性对所有共同作用的零件的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对零件的尺寸稳定性和制造公差的要求以及对装配设备时制造公差的要求都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标是,在其装配便利性方面简化已知的电过流继电器,并且使其强化用于高的直至96A的额定电流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标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电过流继电器实现,即其具有模块化的结构,该模块化的结构带有:下部件,包括热脱扣装置、主联接端子和联结导体;上部件,包括辅助触点联接端子、带有速动切换机构的装配支架以及带有补偿双金属件的调整机构;以及也称为前遮盖件的端子遮盖件;以及联结导体遮盖件,其中该热脱扣装置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固定角形件,主双金属件利用其固定的端部焊接到该焊接面处,其中该主双金属件利用绝缘材料层与热带电绝缘。在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绝缘材料可为由绝缘纸制成的层,该层也可实施成非常薄。 
在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热带和绝缘材料层形成热叠片,其利用固定夹固定在主双金属件处。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置有用于主电流路径的端子的端子遮盖件。 
模块化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可标准化地预制单个模块,并且在最终装配中仅仅还必须组装少数预装配的且预检测的模块。由此,降低了在最终装配时对制造公差的要求并且整体很强地简化了最终装配。 
附加地,将与电流相关的设备组件的变化减小到最小。例如,上部件可实施成标准化的上部件,其不变地应用在不同类型的过流继电器中,其中过流继电器的类型在允许的额定电流和整个设备的结构尺寸方面不同。在每个结构尺寸中始终应用相同的上部件。因此对于带有不同结构尺寸的不同类型仅仅还保留一种类型的上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热带利用第一端侧的面焊接到固定角形件处并且利用第二端侧的面焊接到联结导体处,从而由此实现了相电流在两个端侧的面之间流动通过热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相电流在没有双金属件参与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热带流动,而电流不流过双金属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上部件具有基体,其基本上具有在两个侧边处敞开的方形件的基础形状并且在其侧向的窄侧处分别载有两个引导凸耳和一个引导槽以用于与下部件相联结,其中利用固定螺钉实现在下部件处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将以下构件或部件插入上部件的基体中:滑动件、按键、螺旋扭力弹簧和联结弹簧、带有安装的第一和第二辅助接触桥和回位弹簧的装配支架,该回位弹簧作用到第二辅助接触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还将以下部件插入上部件的基体中,即调整螺钉、带有辅助触点的四个固定的接触元件的接触梳形件、以及四个接触螺钉(Kontaktschraube),其可拧入在接触梳形件中的相应的螺纹孔中并且由此形成辅助触点联接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调整机构包括联结滑动件,操纵杠杆联结到该联结滑动件处并且补偿双金属件支承在该联结滑动件处,其中为了调整目的的补偿双金属件可利用支承在联结滑动件的叉形的引导臂中的调整螺钉在其相对于联结滑动件的角度中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下部件中存在构造成带有下部的传递板条(übertragungsleiste)、上部的传递板条以及传递杠杆的用于断相保护的脱扣滑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装配支架包括承载体,预装配的调整机构可插入该承载体中,其中速动切换机构构造在承载体处,其中切换机构包括触点支架跷板,辅助接触桥在该触点支架跷板的臂处支承在球冠形的支撑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在联结导体遮盖件中支承有附加补偿双金属件,其作用到操纵杠杆和传递杠杆上以用于辅助用于温度补偿的补偿双金属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附加补偿双金属件构造成弧形,其中其利用第一自由的端部作用到传递杠杆上并且利用其第二自由的端部作用到操纵杠杆上以用于辅助用于温度补偿的补偿双金属件的作用。这两个自由的端部在空间上并排,其通过弧形件相互连接。由此,实现了节省空间的布置方案和简单的支承,即例如支承在伸入弧形件的内部中的自由空间中的销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在联结导体遮盖件中支承有回位元件,其作用到附加补偿双金属件的第二自由的端部上以用于辅助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在前遮盖件中存在用于操纵调整螺钉的接近孔,该接近孔借助于封闭件覆盖,以用于在运行中保护调整螺钉不受到无意的调整。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以及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和描述用于更好地理解对象。基本上相同的或相似的对象或对象的部分可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 
图1以分解图显示了第一实施形式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继电器的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图1的过流继电器的下部件的分解图,
图3显示了在第一装配步骤中的根据图1的过流继电器的上部件的分解图,
图4显示了在第二装配步骤中的根据图1的过流继电器的上部件的分解图,
图5显示了根据图1的过流继电器的装配支架的分解图,
图6显示了根据图1的过流继电器的调整机构的分解图,
图7a,7b以及7c分别显示了带有附加补偿双金属件的以第二实施形式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继电器的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同作用的构件或部件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参考标号列表 
1下部件
2上部件
3装配支架,已装配的
4前遮盖件
5联结导体遮盖件
6主双金属件
6a操纵销
7调整机构
8补偿双金属件
9封闭部
10联结导体
10'联结导体
10"联结导体
11固定螺钉,上部件
12主联接端子
12'主联接端子
12"主联接端子
13端子遮盖件
14辅助触点联接端子
14'辅助触点联接端子
14"辅助触点联接端子
14"'辅助触点联接端子
15接近孔
15'接近孔
15"接近孔
15"'接近孔
16端子螺钉
16'端子螺钉
16"端子螺钉
16"'端子螺钉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17""'固定螺钉,热脱扣器
41前侧
42用于缆线通过部的开口
43后侧
44绝缘肋部
44'绝缘肋部
44"绝缘肋部
45铅封耳孔
46用于停止按键的开口
47用于指示器和测试切口(Test-Einstich)的开口
48用于调整钮的开口
49用于停止按键50的开口
50重设按键
51铅封遮盖件
52纵向桥接部
53横向桥接部
54凹槽部
55护板
56用于铅封耳孔的开口
57止挡销
58作为指示器的桥接部
59固定销
60锁止销
61绝缘套
61'绝缘套
61"绝缘套
62卡锁钩
63上传递板条
64下传递板条
65传递杠杆
66下部件的壳体
70热脱扣器
71固定角形件
71a长的支腿
71b螺纹孔
71c用于定位凸块的开口
71d附接板
71e短的支腿
71f焊接面
72绝缘纸
72'绝缘纸
72"绝缘纸
72"'绝缘纸
73热带
73a热叠片
74第一端侧的面
75第二端侧的面
76绝缘条带
76'绝缘条带
76"绝缘条带
77夹子
77'夹子
77"夹子
79引导槽
80基体,上部件
81卡锁钩部(引导凸耳)
81'卡锁钩部(引导凸耳)    
81"卡锁钩部(引导凸耳)   
81"卡锁钩部(引导凸耳)
82接合槽(在此无功能)    
82接合槽(在此无功能)
83滑动件
84停止按键
85螺旋扭力弹簧
86联结弹簧
87辅助接触桥
88回位弹簧
89调整螺钉
90接触梳形件
91触点螺钉
91'触点螺钉
91"触点螺钉
91"'触点螺钉
92矩形的纵向支腿
93横向臂
94支撑支腿
95保持销
96引导槽
97引导销
98卡锁凸耳
99四边形销
100止挡销
101引导销
102钩
103止挡部
104引导板条
105螺旋扭力弹簧的短的支腿
106支撑面
107螺旋扭力弹簧的长的支腿
108用于滑动件的支撑点
109用于触点载体的支撑点
110支承轨道
111支承轨道
112卸载倾斜件
113用于铰接螺旋扭力弹簧的销
114按键体(停止按键)
115弹簧臂
116固定方形部
117卡锁钩
118保持槽
119引导臂
120引导槽
121操纵臂
122支承面
123止挡板条
124联结滑动件
125联结弹簧的短的第一支撑臂
126联结弹簧的长的第二支撑臂
127基体
128接触舌
128'接触舌
128"接触舌
128"接触舌
129容纳槽
130配合面
130'配合面
130"配合面
130"'配合面
131固定销
131'固定销
131"固定销
131"'固定销
132螺纹孔
132'螺纹孔
132"螺纹孔
132"'螺纹孔
133具有特定轮廓的桥接部
134容纳槽
135操纵杠杆
136调整螺钉
137引导臂
138承载体
139触点支架跷板
140在触点载体桥处的臂
141球冠形的支撑件
142辅助接触桥
143拉力弹簧
144弹簧钩
145支承突出部
146容纳槽
147调整旋钮
148偏心突出部
149弹簧线材
150附加补偿双金属件
151锥形弹簧
152第一自由的臂
153第二自由的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从文献DE 10 2008 062 250 A1中已知与在此描述的可通过联结导体与接触器一起组合成开关设备组件的电过流继电器相似的电过流继电器;该文献因此应在电过流继电器的功能和基本结构及其与接触器的共同作用方面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图1以分解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继电器的视图,从其中可看出设备的模块化结构和在最终装配时的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继电器包括下部件1、上部件2、端子遮盖件4和联结导体遮盖件5。 
在图2中详细示出了下部件1的结构,在图3和4中详细示出了上部件的结构,其中在图5中示出了插入上部件2中的装配支架3的结构,并且在图6中示出了插入装配支架3中的调整机构7的结构。 
由此,在装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继电器时的顺序如下。首先,组装调整机构7。之后调整机构7作为预制的模块与其它零件一起组装成装配支架3。该装配支架3作为预制的模块与其它部件一起插入上部件2中。与此并行地,下部件1由其各单件组合而成。现在,插入主联接端子12并且利用端子遮盖件13封闭设备背侧。紧接着,在联结导体10,10',10''这一侧处插入传递杠杆65和上部的传递板条63,并且最终装上联结导体遮盖件5。 
前部遮盖件4实施成半壳的形式。在后侧43处存在在图1中不可见(因为被覆盖)的四个用于联接到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4,14',14",14"'处的联接导体的引入部,其通过五个绝缘肋部44,44',44",44"'相互分离。为了使接近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4,14',14",14"'的端子螺钉16,16',16",16"'成为可能,在后部的前侧中引入四个接近开口15,15',15",15"'。 
在前侧42处存在铅封耳孔45、用于停止按键的开口46、用于指示器和测试切口的开口47、用于调整按钮的开口48以及用于按键50的开口49。 
铅封遮盖件51可插入在前侧42中在铅封耳孔45右侧远离其延伸的槽式的凹口中。该铅封遮盖件51近似具有T形,其中纵向桥接部52用于覆盖指示器和测试功能。横向桥接部53载有凹槽部54,带有标记面的矩形的护板55可卡扣到该凹槽部54中。为此,护板55在其纵向侧处载有固定肋部,其可卡锁到在凹槽部54的纵向棱边中的相应的切口中。在其面对铅封耳孔45的窄侧处,横向桥接部53具有用于铅封耳孔45的开口56,铅封耳孔45可在该开口中被铅封。在相同的窄侧处以向下指向的方式将止挡销57模制到铅封遮盖件51处,该止挡销57形成用于模制在按键50处的定位销(自动/手动)的止挡部。 
按键50具有空心柱形的基础形状。上部的覆盖面载有作为用于作为操纵工具的十字槽螺丝刀的接合部的十字形的凹口。与柱面平行地在上部的覆盖面的附近模制有桥接部58,其用作用于显示自动或手动运行的指示器。在柱面的延长部中,锁止销60向下被模制到下部的柱面处。 
联结导体遮盖件5安装在下部件的这样的侧边处,即联结导体10,10',10''在该侧边处伸出。联结导体遮盖件5载有绝缘套61,61',61'',该绝缘套61,61',61''部分地容纳联结导体并且如此保护联结导体不被接触,即仅仅联结导体的端部分保留未被覆盖以用于与附装的接触器进行电联结。此外,联结导体遮盖件5在外部载有钩62,联结导体遮盖件5可利用该钩62保持在已安装的接触器处。 
在装上联结导体遮盖件之前,在下部件1(在其中已经存在下部的传递板条64(也称为下滑动件元件)和热脱扣器70)处,在联结导体10,10',10''在该处伸出的侧边处,也插入上部的传递板条63(也称为上滑动件元件)和传递杠杆65(也称为联结元件)。 
两个传递板条63和64与传递杠杆65一起形成脱扣滑动组件。该脱扣滑动组件在由于安装在下部件1中的双金属件引起的热脱扣时引起断相敏感性(Phasenausfallempfindlichkeit,也称为断相保护),也就是说其用于,当三个相中的一个中断并且仅仅在三个相的一个中流过相应高的过流时也使过流继电器的切换机构脱扣。已经准确地在文献DE 10 2008 062 527 A1中描述了该结构、工作原理和脱扣滑动组件63,64,65与双金属件和切换机构的联结。因此,在脱扣滑动组件63,64,65方面该公开文献应被包含在本申请文献的公开内容中。 
现在观察图2,其显示了过流继电器的下部件的分解图。下部件1包括基本上方形的壳体66,其朝向两个侧边为敞开的。在该方形的壳体66的两个敞开的半部中通过中间壁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 
在联接侧(这为方形的壳体66的在图2中面对观察者的侧边),分别一个热脱扣器70插入三个腔的每一个中。每个热脱扣器70以双金属件固定角形件71在前面的方式引入三个腔的一个中,利用不可见的凸块定位在下部件66中并且利用热脱扣器的固定螺钉17,17',17",17"',17"",17""固定在方形的壳体6处。 
在方形的壳体66中的三个腔中的每一个用于容纳用于分别保护相导体的热脱扣器70。也就是说过流继电器用于三相的保护。 
在图2中示出了一个热脱扣器70,已经完成装配以插入腔中。以爆炸图显示了另一热脱扣器70,从而从中可看出其各单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案。 
脱扣器组件70作为中央元件包括固定角形件71。在其长的支腿71a处存在两个螺纹孔71b和用于容纳定位凸块的孔71c。附接板71d在长的支腿71a处伸出,相对于固定角形件71的短的支腿71e近似平行地取向。在附接板71d处存在焊接面71f,主双金属件6利用其起固定作用的端部焊接到该焊接面71f处。热带73利用其第一端侧的面74焊接在相对的侧边处。 
热带构造成蜿蜒形。由此,在此四层热带73彼此平行地紧密地贴靠,分别在上部和下部通过弯曲部位相连接。热带73的单个层通过由绝缘纸72,72',72",72"'制成的层相互电分离。该蜿蜒形地分层的热带与位于单个的层之间的绝缘层一起形成热叠片73a。该热叠片73a几乎与热双金属件条带6同样宽,并且在纵向上平行地且紧密地贴靠在热双金属件条带6处,其中该热叠片73a几乎在热双金属件条带6的整个长度上延伸,除了在热双金属件条带6的自由端部处的操纵销状部6a,其未由热叠片73a覆盖。 
热带73或热叠片73a也利用绝缘纸72与双金属件6电绝缘。借助于夹子77,77',77''实现热带73或热叠片73a在主双金属件6处的固定。为了使夹子77,77',77''与热带73和双金属件6电地分离,在与主双金属件6和热带73处于接触中的夹子77,77',77''的内侧处存在绝缘条带76,76',76''。热带73的第二端侧的面75焊接到联结件10处。由此保证通过热带73的相电流的流动。 
热叠片的蜿蜒的层允许,实现长的带形的热导体并且使其与热双金属件条带非常好的热接触。 
现在观察图3,其显示了过流继电器的上部件2的基体80的分解图。基体80基本上具有在两个侧边处敞开的方形的基础形状。在其侧向的窄侧处基体80载有两个也称为引导凸耳81,81'的卡锁钩部以用于推入下部件1中。 
现在按照顺序将以下构件或部件插入上部件2的基体80中: 
滑动件83、按键84、螺旋扭力弹簧85和联结弹簧86,以及此外如在图4中显示的带有附装的第一和第二辅助接触桥142和87和作用到第二辅助接触桥87上的装配支架3,调整螺钉89,带有辅助触点的四个固定的接触元件的接触梳形件90,以及四个接触螺钉91,91',91",91"',其被拧入在接触梳形件90中的相应的螺纹孔中并且由此形成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4,14',14",12"'(见图1)。
滑动件83(图3)包括矩形的纵向支腿92,在其下端部处模制有横向臂93,并且在其上端部的区域中模制有垂直于横向臂93向前伸出的支撑支腿94。在支撑支腿94上存在保持销95,重设按键50(图1)可装到该保持销95上。重设按键50的内部的凹口的尺寸如此设计,即其可被推倒保持销95上。在此,支撑支腿94同时用作用于重设按键50的止挡面。在横向臂93的左侧处存在向上指向的用于在装配期间限制滑动件运动的止挡板条123。 
滑动件的纵向支腿92在上部件2的基体80的后部的窄侧中在引导槽96中可纵向移动地引导并且借助于侧向地在纵向侧处伸出的引导销97可动地保持在壳体壁中相应的侧向的引导槽中。侧向地在引导槽96处存在卡锁凸耳98,重设按键50在被压入的状态中(自动功能)可卡锁地保持在该卡锁凸耳98处。 
螺旋扭力弹簧85利用其中间孔在基体80的后壁处连结在销113处。螺旋扭力弹簧85与滑动件共同作用并且将滑动件向上压。在横向臂93的外部的右侧端部处存在作为用于螺旋扭力弹簧85的止挡部的向前伸出的柱形的止挡销100。在该止挡销100下方存在用于引导螺旋扭力弹簧86的引导销101。在引导销101右侧下方的钩部102限定了螺旋扭力弹簧86的位置。在四边形销99和引导销101之间还延伸有用于螺旋扭力弹簧86的臂的止挡部103。另一用于支持AMR滑动件83的引导的引导板条104还在四边形销99和止挡部103之间向下延伸。 
螺旋扭力弹簧85具有短的支腿105,螺旋扭力弹簧85利用该支腿支撑在基体80的支撑面106处。长的第二支腿107可实施成稍微弯折。该支腿107具有用于滑动件83的端侧的支撑点108和位于其左侧的用于触点支架跷板139的支撑点109(触点支架见以下描述)。 
在基体80的下侧处存在两个用于支承装配支架3的支承轨道110,111,并且在基体80的内部中的中间壁处存在支承面122,其同样用于在装配支架插入上部件2中之后支承装配支架。在后壁处在引导槽96旁边左侧还存在用于联结弹簧86的卸载倾斜件112。 
停止按键84具有方形的按键头部114,其用于操纵并且同时用于在端子遮盖件4中的引导。按键头部114利用窄侧就坐在S形弯曲的弹性的臂115处。臂115在其自由的端部处载有带有卡锁钩部117的固定方形部116。臂115利用固定方形部116保持在上部件2的基体80的窄侧的内侧处的保持凹槽部118中并且利用卡锁钩部117卡锁在其中。停止按键84利用引导臂119在上部件2的基体80的后部的窄侧中的引导槽120中被引导。操纵臂121从引导臂中以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式伸出,该操纵臂121在按压停止按键84时断开触点。 
联结弹簧86使滑动件83弹性地联结到联结滑动件124处,该联结滑动件124是也为装配支架3的一部分的调整机构7的一部分,见以下的图5和图6。为此,联结弹簧86利用其中央耳孔支承在滑动件83中。联结弹簧86的短的第一支撑臂125支撑在滑动件83处。长的第二支撑臂126包括在联结滑动件124处的支撑点。 
辅助接触部的固定触点借助于接触梳形件90形成。该接触梳形件90包括矩形的基体127,四个镀银的接触舌128,128',128",128"'以垂直伸出的方式在该基体127处伸出。为了装配在上部件2的基体80处,接触舌128,128',128",128"'引入在壳体背侧中相应的容纳槽129中。在壳体背侧的外部处存在四个用于支承接触梳形件90的配合面130,130',130",130"'。在每个接触舌在基体处的的成型部(Abformung)附近,接触舌载有固定销131,131',131",131"'以用于在已插入的状态中固定位置。在基体127中引入四个用于容纳触点螺钉91,91',91",91"'的螺纹孔132,132',132",132"'。在基体127的背离接触舌的纵向棱边处模制有具有特定轮廓的桥接部133,其接合到在配合面130,130',130",130"'附近的容纳槽134中并且由此附加地用于接触梳形件90的位置固定。 
在图6中以分解图显示了调整机构7的结构。该调整机构7包括联结滑动件124,操纵杠杆135联结到该联结滑动件124处。在联结滑动件124处支承有补偿双金属件8,为了调整目的该补偿双金属件可利用支承在联结滑动件124的叉形的引导臂137中的调整螺钉136在其相对于联结滑动件124的角度中摆动。调整机构在过流继电器中的准确结构、功能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与速动切换机构的共同作用已经准确地在文献DE 10 2009 048 245 A1中进行了描述。因此,在调整机构7、其结构、功能、有利的作用和与过流继电器的其它零件的相互作用方面的公开内容应被包含在本申请文献的公开内容中。 
在图5中以分解图显示了过流继电器的装配支架3的结构。该装配支架3包括承载体138,预装配的调整机构7插入该承载体138中。此外,在承载体138处构造有速动切换机构,包括触点支架跷板139,辅助接触桥142在触点支架跷板139的一个臂140处支承在球冠形的支撑件141中。柱形的拉力弹簧143连结在触点支架跷板139的中央的支承突出部145附近并且与S形地弯曲的弹簧钩部144相结合以提供接触力。插入触点支架跷板139中的弹簧线材149用于固定触点支架和拉力弹簧的共同的位置。 
在承载体138的容纳槽146中保持带有偏心突出部148的调整钮147,利用该偏心突出部148可进行电流范围调整。功能性结构和装配支架的零件彼此之间以及与调整机构和过流继电器的其它构件和部件的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已经在文献DE 10 2009 043 105 A1和已经提及的文献DE 10 2009 048 245 A1中进行了描述。因此,在速动切换机构、装配支架3、尤其地其结构、功能、有利的作用以及与过流继电器的其它零件的相互作用方面的公开内容应被包含在本申请文献的公开内容中。 
图7a,7b以及7c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过流继电器的变型方案,在其中附加地安装有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和回位弹簧151。也可在没有回位弹簧151的情况下安装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 
在图7a中显示了热过流继电器的斜视图,其中,除去了前遮盖件4。在传递杠杆65和操纵杠杆135之间看到在其功能位置中的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构造成弧形。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由一条热双金属件带材料弧形地成型。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利用第一自由的端部152作用到过渡杠杆65上并且利用其第二自由的端部153作用到操纵杠杆135上。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用于辅助补偿双金属件8用于温度补偿的作用。由于弧形的设计方案,这两个自由端部152,153在空间上彼此并排,其通过弧形件相互连接。由此实现了节省空间的布置方案和简单的支承。 
在结构上,附加补偿双金属件支承在联结导体遮盖件5中,如在图7b和7c中显示的那样。图7b显示了联结导体遮盖件5的外侧的视图,图7c显示了联结导体遮盖件5的内侧的视图。弧形的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支承在伸入弧形部的内部中的自由空间中的销状部处。 
为了改进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的自动复位,以锥形弹簧151的形式的回位元件插入联结导体遮盖件5中。该锥形弹簧151在其带有大的半径的端部处固定在联结导体遮盖件5中。锥形弹簧151利用带有小半径的端部作用到的附加补偿双金属件5上用于辅助复位。 

Claims (13)

1.一种电过流继电器,其可通过联结导体(10,10',10")与接触器组合成开关设备组件,带有:主触点联接端子和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2,12',12";14,14',14",14"');包括主双金属件(6)和热带(73)的热脱扣装置;可在两个稳定的切换位置之间快速动作的速动切换机构;以及补偿双金属件(8),其中所述过流继电器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带有:
- 下部件(1),该下部件(1)包括热脱扣装置、主联接端子(12,12',12")和联结导体(10,10',10"),
- 上部件(2),该上部件(2)包括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4,14',14",14"',)、装配支架(3),带有速动切换机构,以及具有补偿双金属件(8)的调整机构(7),
- 端子遮盖件(4),以及
- 联结导体遮盖件(5),
其中,所述热脱扣装置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固定角形件(71),所述主双金属件(6)利用其固定的端部焊接到所述焊接面处,其中所述主双金属件利用绝缘材料层(72)与所述热带(73)电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带(73)和所述绝缘材料层(72)形成热叠片(73a),该热叠片利用固定夹(77,77',77")固定在所述主双金属件(6)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带(73)利用第一端侧的面(74)焊接到所述固定角形件(71)处并且利用第二端侧的面(75)焊接到所述联结导体(10)处,从而由此实现了相电流在所述两个端侧的面(74,75)之间流动通过所述热带(7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相电流通过所述热带(73)流动,而电流不流过所述双金属件(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2)具有基体(80),该基体基本上具有在两个侧边敞开的方形件的基础形状并且在其侧向的窄侧处分别载有两个引导凸耳(81,81')和一个引导槽(79)以用于与所述下部件(1)相联结,其中利用固定螺钉(11)实现在所述下部件(1)处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将以下构件或部件插入所述上部件(2)的基体(80)中:滑动件(83)、按键(84)、螺旋扭力弹簧(85)和联结弹簧(86)、带有安装的第一和第二辅助接触桥(142,87)和回位弹簧(88)的装配支架(3),所述回位弹簧作用到第二辅助接触桥(8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将以下部件插入所述上部件(2)的基体(80)中,即调整螺钉(89)、带有辅助触点的四个固定的接触元件的接触梳形件(90)、以及四个接触螺钉(91,91',91",91"'),该接触螺钉可拧入在所述接触梳形件(90)中的相应的螺纹孔中并且由此形成辅助触点联接端子(14,14',14",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7)包括联结滑动件(124),操纵杠杆(135)联结到该联结滑动件处并且补偿双金属件(8)支承在该联结滑动件处,其中为了调整目的补偿双金属件可利用支承在所述联结滑动件(124)的叉形的引导臂(137)中的调整螺钉(136)在其相对于所述联结滑动件(124)的角度中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件(1)中存在构造成带有下部的传递板条(64)、上部的传递板条(65)和传递杠杆(65)的用于断相保护的脱扣滑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架(3)包括承载体(138),预装配的所述调整机构(7)可插入所述承载体中,其中在所述承载体(138)处构造有速动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触点支架跷板(139),在该触点支架跷板的臂(140)处在球冠形的支撑件(141)中支承有辅助接触桥(14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结导体遮盖件(5)中支承有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该附加补偿双金属件作用到所述操纵杠杆(135)和所述传递杠杆(65)上以用于辅助用于温度补偿的补偿双金属件(8)的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补偿双金属件构造成弧形,其中所述附加补偿双金属件利用第一自由的端部(152)作用到所述传递杠杆(65)上并且利用其第二自由的端部(153)作用到所述操纵杠杆(135)上以用于辅助用于温度补偿的补偿双金属件(8)的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过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结导体遮盖件(5)中支承有回位元件(151),该回位元件作用到所述附加补偿双金属件(150)的第二自由的端部(153)上以用于辅助复位。
CN201420143178.7U 2013-03-28 2014-03-27 电过流继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882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320002978 DE202013002978U1 (de) 2013-03-28 2013-03-28 Elektrisches Überstromrelais in modularer Bauweise
DE202013002978.1 2013-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8229U true CN204088229U (zh) 2015-01-07

Family

ID=4857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4317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88229U (zh) 2013-03-28 2014-03-27 电过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8229U (zh)
DE (1) DE202013002978U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619694U1 (de) 1986-07-23 1986-09-18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Überlastrelais
EP2223323A1 (de) 2007-12-21 2010-09-01 Abb Ag Schutzgerät und kombinationsschaltgerät
CN201408720Y (zh) 2008-11-12 2010-02-17 Abb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接触电桥的电过载继电器
CN201364862Y (zh) 2008-11-12 2009-12-16 Abb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装在转动枢轴上的操作杆的过电流继电器
DE102008062527B4 (de) 2008-12-16 2022-08-11 Abb Schweiz Ag Mehrphasiges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mit einem Auslöseschieber sowie ein Auslöseschie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3002978U1 (de)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0448B2 (en) Clamping connection, connecting terminal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US20080108254A1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US9413082B2 (en) Spring force terminal connection and electric device therewith
US7896685B2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CN201918333U (zh) 安装开关设备
US9601844B2 (en) Spring-loaded connection terminal
KR20150116846A (ko) 스프링-부하형 클램핑 연결부 및 전도체 단자
CA2684520A1 (en) Installation switchgear
CN100361254C (zh) 机电式开关设备
JP6348982B2 (ja) 熱動過電流保護遮断器
CN201845719U (zh) 模块化结构的电气过电流继电器
CN101976639B (zh) 热断路器和具有热断路器的电开关设备
US10418758B2 (en) Electrical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 unit and an interchangeable connection module
CN204088229U (zh) 电过流继电器
WO2015177817A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arc extinguishing barrier
PL182547B1 (pl) Przyrząd rozdzielczy do montażu w szafce rozdzielczej
RU2638152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клемма
PL185975B1 (pl) Urządzenie sterujące elektryczne, zwłaszcza do elektrycznych urządzeń grzejnych
US20080102714A1 (en) Service switch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terminal for a service switching device
CN102446637A (zh) 带有插入式端子装置的低压开关
KR20120082204A (ko) 조립식 분전반
CN201893300U (zh) 热断路器
AU2017100419A4 (en) An electrical protection device
EP0878876B1 (en) Adapter for the modular connection of electrical devices to a bar-based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system
KR101609306B1 (ko) 분전반용 분기 접속자 키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2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Switzerland Co.,Ltd.

Address before: Mannheim

Patentee before: ABB A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