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478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4781U
CN204084781U CN201420401202.2U CN201420401202U CN204084781U CN 204084781 U CN204084781 U CN 204084781U CN 201420401202 U CN201420401202 U CN 201420401202U CN 204084781 U CN204084781 U CN 204084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anel
conditioner
air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12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思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012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4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47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面板和中框,所述面板一侧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转轴;所述中框具有用于装配所述面板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第一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中而与所述中框转动连接;所述装配槽内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弹片,所述面板装配在所述中框上之后,所述弹片将所述本体限制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弹片之间以防止所述转轴由所述通孔中脱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能解决面板打开时铰链从中框脱出的问题,同时提高面板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中框和面板,通常先在中框的后两侧和中间部分设计通槽或沉槽,然后在通槽或沉槽的一侧壁上设计圆孔,再在面板的后侧设计相应的带有转轴的铰链,最后将转轴装入中框对应的圆孔里即可完成安装。目前这种设计方案,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中框的通槽或沉槽的宽度比铰链的转轴长度大,而且中框上还设有弹性卡住面板的卡持结构,当打开面板时通过中框的弹性卡持结构时,面板的铰链会受到比较大的阻力,而使面板的铰链受到比较大的变形。所以打开面板时,面板的铰链常常会从中框的圆孔弹出来,从而影响使用。
2、当面板的转轴设计比较长如15MM(转轴+铰链的厚度),中框的通槽或沉槽宽16MM时,这种情况可减小面板打开时铰链从中框的圆孔中弹出的概率,但会造成面板装配困难,从而影响装配效率;此外,由于转轴太长也增加了模具制造的困难。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为传统空调器室内机的中框和面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面板,2'是中框,11'是面板的铰链,21'是中框的通槽或沉槽,通槽或沉槽的宽度大于铰链的转轴的长度,否则无法装配,但这种方案存在面板脱出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面板打开时铰链从中框脱出的问题,同时提高面板的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面板和中框,所述面板一侧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转轴;所述中框具有用于装配所述面板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第一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中而与所述中框转动连接;所述装配槽内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弹片,所述面板装配在所述中框上之后,所述弹片将所述本体限制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弹片之间以防止所述转轴由所述通孔中脱出。
优选地,所述弹片形成于所述装配槽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的第二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弹片包括第一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向偏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弹片的第二段包括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弯折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弹性抵触所述本体而防止所述转轴从所述通孔中脱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偏离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段偏离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转动部的本体厚度与所述转轴的长度之和,而便于引导所述转动部进入所述装配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转动部的本体厚度与所述转轴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弹片的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块,所述中框向所述弹片侧延伸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支撑所述面板而使所述面板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片结构,使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弹片之间,减小了所述转动部安装的相对空间,在所述弹片的弹性作用下不仅可以防止在打开面板时所述转轴从所述通孔处弹出,而且提高了面板与中框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中框与面板组装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中框与面板组装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去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3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面板1和中框2,所述面板1一侧设有转动部10,所述转动部10包括与所述面板1连接的本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一侧的转轴12;所述中框2具有用于装配所述面板1的装配槽20,所述装配槽20的第一侧壁201上设有通孔200,所述转轴12位于所述通孔200中而与所述中框2转动连接;所述装配槽20内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201相对设置的弹片21,所述面板1装配在所述中框2上之后,所述弹片21将所述本体11限制在所述第一侧壁201和所述弹片21之间以防止所述转轴12由所述通孔200中脱出。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所述转动部10的数量,如对于较大机型的空调器,除了在面板1一侧的两端设有转动部10外,还可在两个所述转动部10中间增设另一个转动部10,对应地,所述空调器增设另一弹片21,但容易想到的是,在只装设有一个弹片21的情况下,由于一端的所述转轴12固定牢固后,另一端即使不增设弹片21也能实施。所述中框2增设相应的另一所述装配槽20,用于增强所述面板1与所述中框2转动连接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转轴12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所述弹片21的设置,使所述转动部1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01和所述弹片21之间,减小了所述转动部10安装的相对空间,在所述弹片21的弹性作用下不仅可以防止在打开面板1时所述转轴12从所述通孔200处弹出,而且提高了面板1与中框2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6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片21形成于所述装配槽20的与所述第一侧壁201相接的第二侧壁202上。所述装配槽20由所述第一侧壁201、所述第二侧壁202、所述第三侧壁203及所述第四侧壁204共同围绕形成,所述弹片21位于所述装配槽20中与所述第二侧壁202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片21可以为金属片、塑胶片等具有弹性的材质。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片21包括第一段2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22与所述第二侧壁202之间的第二段23,所述第一段22向偏离所述第一侧壁201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段23呈直线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段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02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片21的第二段23包括与所述第一段22连接的弯折部221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折部221与所述第二侧壁202之间的延伸部222,所述弯折部221用于弹性抵触所述本体11而防止所述转轴12从所述通孔200中脱出。所述弹片21的延伸部222与所述第一侧壁201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222也与所述第一侧壁201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角度。也可以如本实施例所述,所述弯折部221与所述延伸部222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与所述弯折部221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与所述延伸部222之间的夹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弹片21的弹性。
安装时,轻轻将所述转动部10置于所述装配槽20中,在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的引导作用下,所述转动部10向所述第二段23滑动,随着所述转动部10的进入,所述第二段23慢慢被挤压,当所述转动部10达到所述第二段23的弯折部221和延伸部222相接处时,所述弹片21将所述转动部10的转轴12挤入所述通孔200。由于所述延伸部222的作用,即使当所述面板1打开时,所述转动部10受到的阻力仍不足以将所述转轴12弹出。正由于此,所述转轴12可以设计的更短,如现有通常设计12~15mm,利用本方案只需设计成8~10mm即可,这样也可以降低模具制造和注塑生产的困难,从而提高注塑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22偏离所述第一侧壁201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段23偏离所述第一侧壁201倾斜的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和第二段23即使没有设置所述倾斜的角度,同样能实施。但本优选实施例中,为得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第一段22偏离所述第一侧壁201倾斜的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段23偏离所述第一侧壁201倾斜的角度为5~10°,这样,通过设置倾斜角度大的第一段22可以方便所述转动部10的装配,设置倾斜角度较小的第二段23可以使所述转动部10在所述弹片21的弹性抵触作用下,防止所述转轴12从所述通孔200中移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7,所述第一段22与所述第一侧壁201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202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一段22与所述第一侧壁201之间的最大距离H大于所述转动部10的本体11厚度与所述转轴12的长度之和N,而便于引导所述转动部10进入所述装配槽20。所述第一侧壁201、第四侧壁204以及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共同形成用于引导所述转动部10进入所述通孔200的第一容置槽31。安装所述转动部10时,由于所述第一容置槽31的开口宽度H大于所述转动部10的本体11厚度与所述转轴12的长度之和N,所以便于所述转动部10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H比所述N大2~3mm。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7,所述第二段23与所述第一侧壁201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202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二段23与所述第一侧壁20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转动部10的本体11厚度与所述转轴12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侧壁201、第二侧壁202以及所述弹片21的第二段23共同形成弹性顶抵所述转动部10而避免所述转轴12从所述通孔200移出的第二容置槽32。所述第二容置槽32的宽度自所述第一侧壁201向所述第二侧壁202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容置槽32的最小宽度M小于所述转动部10的本体11厚度与所述转轴12的长度之和N,而使所述转动部10穿过所述通孔200后与所述弹片21弹性顶抵而防止从所述通孔200中脱出。当所述转动部10从所述第一容置槽31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槽32的开口处,即所述弹片21的第一段22与所述第二段23的相接处时,所述第二容置槽32的宽度逐渐缩小一直到所述第二段23的延伸部222处时达到最小,而此时所述转动部10的本体11厚度与所述转轴12的长度之和N大于所述第二容置槽32的宽度,因此,可以防止所述转轴12在所述面板1打开时从所述通孔200中弹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比所述N小1.5~3m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通孔200的位置应对应于所述延伸部222的位置或所述弯折部221与所述延伸部222连接处。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片21的延伸部222与所述第一侧壁201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201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202。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转动部10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11上的凸块13,所述中框2向所述弹片21侧延伸凸设有定位块33,所述定位块33用于支撑所述面板1而使所述面板1处于打开状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面板和中框,所述面板一侧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转轴;所述中框具有用于装配所述面板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第一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中而与所述中框转动连接;所述装配槽内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弹片,所述面板装配在所述中框上之后,所述弹片将所述本体限制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弹片之间以防止所述转轴由所述通孔中脱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形成于所述装配槽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的第二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第一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向偏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倾斜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第二段包括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弯折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弹性抵触所述本体而防止所述转轴从所述通孔中脱出。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偏离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段偏离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转动部的本体厚度与所述转轴的长度之和,而便于引导所述转动部进入所述装配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侧 壁之间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转动部的本体厚度与所述转轴的长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块,所述中框向所述弹片侧延伸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支撑所述面板而使所述面板处于打开状态。 
CN201420401202.2U 2014-07-18 2014-07-18 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1202.2U CN204084781U (zh) 2014-07-18 2014-07-18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1202.2U CN204084781U (zh) 2014-07-18 2014-07-18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4781U true CN204084781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120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4781U (zh) 2014-07-18 2014-07-18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4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152A (zh) * 2018-07-20 2018-11-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与中框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152A (zh) * 2018-07-20 2018-11-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与中框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4497U (zh) 空调器壳体与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4084781U (zh) 空调器
CN206608040U (zh) 一种双门双套滑体门结构
CN102563829A (zh) 柜机室内机的进气格栅结构
CN201281436Y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组导风门结构
CN207230896U (zh) 一种空调器的蒸发器支架结构
CN206478932U (zh) 冰箱风道盖板安装结构及冰箱
CN105423518A (zh) 风道框体、出风框、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544802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341224U (zh) 翼子密封板及翼子密封板总成
CN204853858U (zh) 空调器
CN204962957U (zh) 空调器
CN202769838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面板连接结构
CN206469454U (zh) 摆叶组件及空调器
CN205119408U (zh) 导叶固定架、导叶固定结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09672568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0647873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535016U (zh) 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04880581U (zh) 蜗壳的固定机构及空调器
CN102252409B (zh) 壁挂空调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壁挂空调器
CN2044043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481630U (zh) 空调新型壳体
CN204987285U (zh) 室外机壳体组件和空调器
CN105757791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483791U (zh) 吸盘窗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