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3726U - 底托 - Google Patents

底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3726U
CN204083726U CN201420429154.8U CN201420429154U CN204083726U CN 204083726 U CN204083726 U CN 204083726U CN 201420429154 U CN201420429154 U CN 201420429154U CN 204083726 U CN204083726 U CN 204083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hooting equipment
collet
holding cavity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91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291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3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3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3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托,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两个侧壁和两个弹性件,侧壁和弹性件分别相对设置,底板、侧壁和弹性件围绕形成容置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底板的第一面与摄像装备的底部接触,侧壁贴合于摄像装备的外壳,弹性件弹性抵触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以将摄像装备的一端固定在容置腔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托可使摄像装备不会从底板的两侧或两端脱离容置腔,同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压迫,可使得摄像装备的一端可以稳定地固定于底托的容置腔中,从而确保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底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底托。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旅游或者进行户外运动时,为了不用手持摄像装备进行拍摄,需要通过固定装置将摄像装备进行固定,以使保证在进行拍照的摄像装备的安全,然而,摄像装备本身没有用于与固定装置固定的结构,所以需要一款能连接摄像装置与固定装置的产品;特别的,在以高速运动物体的视角进行拍摄时,为了保证摄像装备的拍摄质量,需要将摄像装备固定于运动的物体上,使两者之间相对静止,现有的底托装置在固定摄像装备时,难以保证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当摄像装备在运动过程中从运动物体上掉落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摄像装备的稳固性的底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托,用于固定摄像装备,所述底托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壁和两个弹性件,所述侧壁和所述弹性件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侧壁和所述弹性件围绕形成容置所述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与所述摄像装备的底部接触,所述侧壁贴合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所述弹性件弹性抵触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以将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中。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弹性臂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的扣部,所述扣部朝向所述容置腔延伸;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扣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延伸的部分扣合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臂为自所述底板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片状体。
优选地,所述扣部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防滑部。
优选地,所述侧壁还包括延伸至弹性臂所在平面的四个转角,所述四个转角与所述弹性件分离设置;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四个转角分别与所述摄像装备的四个角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侧壁在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摄像设备外壳上的凹槽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摄像设备。
优选地,所述凸起设于所述侧壁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壁的每一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凹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相应侧壁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螺钉穿过所述通孔旋入所述摄像装备底部的螺纹孔将所述摄像装备与所述底托的底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上设有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托在底板上设有两个侧壁和两个弹性件,底板、侧壁和弹性件围绕形成容置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其中,侧壁和弹性件分别相对设置,使得容置腔有更好的适应性,以便于摄像装备的一端卡入容置腔中,当摄像装备的底部与底板接触时,侧壁贴合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以使摄像装备不会从底板的两侧脱离容置腔,弹性件弹性抵触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一方面可以使摄像装备不会从底板的两端脱离容置腔,另一方便由于弹性件的弹力压迫,使得摄像装备的一端可以稳定地固定于底托的容置腔中,从而确保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托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托另一实施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托,用于固定摄像装备。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底托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面(未标示)和第二面(未标示)的底板10、设置于底板10上的的两个侧壁20和两个弹性件30,侧壁20和弹性件30分别相对设置,该底托用于固定摄像装备,其中,底板10、侧壁20和弹性件30围绕形成容置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底板10的第一面与摄像装备的底部接触,侧壁20贴合于摄像装备的外壳,弹性件30弹性抵触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以将摄像装备的一端固定在容置腔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底托在底板10上设有两个侧壁20和两个弹性件30,底板10、侧壁20和弹性件30围绕形成容置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其中,侧壁20和弹性件30分别相对设置,使得容置腔有更好的适应性,以便于摄像装备的一端卡入容置腔中,当摄像装备的底部与底板10接触时,侧壁20贴合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以使摄像装备不会从底板10的两侧脱离容置腔,弹性件30弹性抵触于摄像装备的外壳,一方面可以使摄像装备不会从底板10的两端脱离容置腔,另一方便由于弹性件30的弹力压迫,使得摄像装备的一端可以稳定地固定于底托的容置腔中,从而确保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包括与底板10连接的弹性臂31以及设于弹性臂31的自由端的扣部32,该扣部32朝向容置腔延伸,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扣部32的朝向容置腔延伸的部分扣合于摄像装备外壳的凹槽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的弹性臂31为自底板10向背离底板1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片状体,该片状体具有良好的弹性自适应性,以使设于弹性臂31的自由端的扣部32可以更稳固的扣合于摄像装备外壳的凹槽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的扣部32平行于底板10;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该扣部32垂直抵触于摄像装备外壳的面向该扣部32的位置,以使得弹性臂31通过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弹力能更有效地使扣部32卡稳摄像装备。
进一步的,弹性件30的扣部3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部33。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滑部33可以为防滑纹或者防滑凸起,使用户可以方便的将弹性件30的扣部32打开,从而使用户能方便的将摄像装备装配到底托中或者将摄像装备从底托中拆下。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20还包括延伸至弹性臂31所在平面的四个转角23,该四个转角23与弹性件30分离设置,侧壁20的四个转角23与弹性件30的弹性臂31之间形成缝隙34;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该四个转角23分别与摄像装备的四个角相贴合,以进一步增加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20在面向容置腔的一面设有凸起2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凸起21设于侧壁20的远离底板10的一端,且凸起21的延伸方向与底板10平行;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该凸起21与摄像装备的外壳的凹槽相卡合,以进一步增加摄像装备与底托之间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两个侧壁20的每一侧壁20远离底板10的一端的凹设有缺口22,该缺口22位于相应侧壁20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缺口22位于相应侧壁20的中间位置,凸起21位于缺口22的两侧。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该缺口22用于使摄像装备的操作按键或喇叭露出,以避免出现摄像装备安装在底托中后用户难以操控摄像装备的现象。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摄像装备的操作按键和喇叭不会被侧壁20的中间部分挡住时,该凸起21设于侧壁20的中部,以增加摄像装备与底托之间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还开设有通孔(图未示),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螺钉(图未示)穿过通孔旋入摄像装备底部的螺纹孔将摄像装备与底托的底板10固定,以进一步增加摄像装备与底托之间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确保摄像装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固性。
优选的,底板10的第二面设有与安装座连接的安装部40,安装部40为螺孔座或者安装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固定有摄像装备的底托安装在安装座上,以将摄像装备固定在安装座上进行不用手持的拍摄,在本实施例中,底托的安装部40为安装脚,其中安装脚包括多块并列垂直于底板10的安装片,该多块安装片在同一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以使底托的安装脚可通过销轴与安装座的相应安装结构进行铰接。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部40还可以为螺孔座,以使底托可通过螺钉与安装座进行螺接。
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托另一实施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板10的第一面设有弹性层11,当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容置腔中后,该弹性层11与摄像装备的底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层11为软胶层,软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可增加摄像装备与底托的底板10之间的紧密性,另一方面可加强摄像装备的防震性能。另外,由于软胶层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为了防止软胶层堵塞摄像装备的喇叭,在本实施例中,还在弹性层11上正对摄像装备的喇叭位置开设有让位孔(图未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底托,用于固定摄像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壁和两个弹性件,所述侧壁和所述弹性件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侧壁和所述弹性件围绕形成容置所述摄像装备的容置腔;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与所述摄像装备的底部接触,所述侧壁贴合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所述弹性件弹性抵触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以将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弹性臂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的扣部,所述扣部朝向所述容置腔延伸;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扣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延伸的部分扣合于所述摄像装备的外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为自所述底板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片状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部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防滑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延伸至弹性臂所在平面的四个转角,所述四个转角与所述弹性件分离设置;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所述四个转角分别与所述摄像装备的四个角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在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摄像设备外壳上的凹槽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摄像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于所述侧壁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壁的每一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凹设有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位于相应侧壁的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当所述摄像装备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后,螺钉穿过所述通孔旋入所述摄像装备底部的螺纹孔将所述摄像装备与所述底托的底板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上设有弹性层。
CN201420429154.8U 2014-07-31 2014-07-31 底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3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9154.8U CN20408372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底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9154.8U CN20408372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底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3726U true CN204083726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915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372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底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3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25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6495982B2 (ja) 吊り掛け式コンセント装置
US20190274228A1 (en) Suppor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JP5713361B2 (ja) 携帯用電子製品ホルダー
US8752802B1 (en) Clamping device adapted to electronic produc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US8672282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US9784406B1 (en) Pivotal device for a support of an electric device
WO2022041569A1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US8305753B2 (en) Adjustabl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djustable mechanism
US9778692B2 (en) Docking station
TW201510403A (zh) 顯示裝置支架
CN204083726U (zh) 底托
JP5718416B2 (ja) テーブル装置
US20120057293A1 (en)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Docking Station
TWI479960B (zh) 具撓性線材之固定裝置及電子裝置
US8286317B2 (en) Clutching jig
TWM498443U (zh) 快拆式固定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CN112217070A (zh) 连接装置以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遥控设备
JP3729710B2 (ja) 電子機器取付装置
KR102083662B1 (ko) 부착 기능을 갖는 멀티탭
WO2020024124A1 (zh) 插座结构
US960837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US845159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fixing member
KR200469232Y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거치대
JP3185992U (ja) リモコン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1